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启-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人又开始不愉快。
    黄昏自己找的房子是北京的绝对中心——玉渊潭——一家古老的四合院,他很喜欢这种古典的味道。
    “好了,从现在起,还有三个月时间就到夏天。这个春天看来是无所事事的了。我也该写点东西,过过当作家的瘾。”
    王茹看到这个院子,心都凉了半截,这也太落后了点吧。虽然房间很多,公司北京办的人员一人一间,可看起来简直就是六十年代的风景的翻版。
    “有件喜事,你的好朋友林玉婷要来北京呆很长一段时间。”黄昏通知王茹。
    王茹一脸煞气。
    “怎么,你不高兴。”
    “最高兴的恐怕是你吧?”
    “小女人!”
    第五卷 新一年 第十六章 三尺之内。小过门
     更新时间:2009…10…9 10:17:15 本章字数:2208
    要开始写作了。不但是黄昏,还包括林玉婷同学。
    音乐也需要的创作。
    过了不久,林玉婷从上海飞北京,入驻黄昏在北京的基地。一座有着两千多平方的四合院。以前属于某满清王爷。后来革命了,被人民政府给没收掉。住进来几家普通百姓。再后来,改革了,开放了,有钱了。院子里的老百姓都搬到电梯公寓去了。这个地方也就荒废下来。
    不过,前一段时间,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加上老外很喜欢这种地道的古典式建筑。政府专门保留了这一片老宅子。说是文物,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要好好保护。于是这一片又划给了文物局。
    文物局一拿到这片房子很是头痛。首先,这地荒得不成样子。要整理出来非得花一大笔钱不可。但是,就算这里整理出来,也没什么旅游价值。反正北京的景点多得不像话,长城、故宫、天地坛、十三陵、天安门、前门楼子,什么地方不可以去,还非得来钻巷子不可?
    有关部门计算了一下,这片园子每年光修葺就得花百万之巨。修好了,作为景点推出,预计收入也不过十来万而已。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赚钱的赔本货自然没有人感兴趣。
    政府拿这片院子也很是头痛,不知道该怎么办?
    不过。等某官员去欧洲考察回来之后,就出台了一个好政策。将这些宅子拍卖给私人。起拍价格为一元。便宜得让人不敢相信自己地耳朵。
    不过,这不过是开始。等你花一根冰棒的钱买到宅子,每年都得在它身上贴进一百多万的装修费。而且,房子的装修还不能由你自己来决定。这需要专业的考古复古人员来施工。也因此,这片园子一直乏人问津。
    黄昏现在不在乎这点钱。加上他对这种全古典式样的建筑很是感冒。就干脆买了一套。在里面做起了寓公。
    “黄昏是个神经病!”王茹感觉每年支出一百多万弄来这么一片平房简直就是不可原谅地行为。不过,等考古队的维修人员来修葺之后,所有的人都瞪大了眼睛。
    太漂亮了,简直就是古代的皇宫嘛!
    “呃!很不错,很不错!”黄昏得意地看着众人,问:“知道我为什么要花这么大代价买这么一间园子吗?呵呵,恩,啊!”他学着官员的口气,背着手在园子里走了几步,然后站在一棵白玉兰树下。狠狠地跺了几步,“是为将来的影视制作做准备的。你们看看,然后想想。这一片风景都是可以拿来做宫廷片的背景吗?再想想。如果我们去租用影视城的片场。每天要花多少租金?一部戏下来又得花多少租金?”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仔细算了一下。这项生意还真是赚了。不禁为老板的英明所折服。
    不过,问题还是有地。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停车的地方。离这里最近地停车场出门要拐上一条巷子,穿过一条大街,然后钻进一座大厦地地下室,才能找到。等停好车再步行回来,历时二十分钟之久。大家都说太麻烦。
    也因此,许多工作人员从上海到北京都没有带车来。全骑单车。当然,F4组合和孙芊芊是不住这里地。再怎么说也不能苦了他们几个。几个大明星骑自行车,让人看见,像话吗?
    他们都在北京买了房子。因为黄昏说要在北京发展,他们也只好从命了。
    王茹本来打算也去买一间。不过,还是舍不得黄昏这个人。就搬了过来。也是骑单车。可怜她花样年华的一个美女,成天侍弄一辆全身都响惟独铃铛不响的凤凰牌,也够让人心酸的。加上北京风沙大,她戴着口罩,头巾和墨镜,看起来简直就是街道大妈。
    住了几天,王茹就受不了这个罪,叫嚷着要黄昏和她一起搬家。
    黄昏是不愿意搬出去的。他现在需要清静。《射雕》三部曲完成了。是不是该把其他几本也写出?
    还有,《诗刊》头版刊载了黄昏的组诗之后,好像反响不错。是不是也借此东风,再鼓捣一点纯文学的东西出去。顺便混进作家协会?
    他现在苦于没有一个合适地与自己才华相配的文化身份。一说黄昏,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一个影视大亨。再想到的就是著名的武侠小说作者。连作家都不是,想想就让人郁闷。
    王茹要搬出去,很好,很好,好得不能再好!这下世界清静了。
    黄昏索性出钱为王茹在城里买了一套一百多平方的房子,虽然那女人说不够大不够派,但一百多万是实实在在地花出去了,户头也是她的名字。这下应该满意了。
    不过,她还干了一件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
    买了房子之后,王茹飞回上海一趟。直接下命令给南中同学,让他务必在三天之内将自己的那辆BMW…X5开到北京去。这是黄总的指示。
    然后,王茹又很满意地坐飞机回北京去了。
    可怜的小猫也不过刚拿驾驶执照,手艺生疏无比。一摸方向盘紧张得不行。从上海到北京的三天让他永生难忘。
    这一日,黄昏刚起床就看见外面有一个浑身肮脏的头发蓬乱的家伙扑进来,抱住自己就一通大哭,“老板啊!我终于见到你啦!你交代的事情我都办好了。55555。”
    听完小猫的哭诉,黄昏这才明白过来。狠狠地拍了下桌子,“可恶!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小猫,既然你来了。就先不忙回上海。在北京呆一段时间吧。对了,王茹那边刚买了房子,你也知道我工作忙,你就过去帮帮忙?”
    “救命啊!老板,我舍不得你的说。”小猫立即哭号起来。
    王茹是安顿下来了。林玉婷却来了,一身牛仔,背着一个破旧的背包:“我来了,给我一个工作计划。”
    “很好,三个月时间,我手下的资金和人员都由你来调配。给我弄一台娱乐晚会出来。”
    “OK!”
    “还有,我要闭关。任何人不许走近我三尺之内。”黄昏说。
    第五卷 新一年 第十七章 去年的两件事
     更新时间:2009…10…9 10:17:38 本章字数:4300
    黄昏在这个世界上立足全靠金庸老先生的《飞狐》系列两本和《射雕》三部曲。这也一举奠定了黄昏在武侠小说界的不可撼动的至高地位。他可以预计到在以后的几十年之中,自己所拷贝的小说将会如何被人津津乐道。
    一个作家,一个写手,或者推而广之,一个男人的价值也许要等到盖棺的那一天才可以定论。同时代的人是看不到他们身边的高峰的,因为,高峰之所以成为高峰,是因为他大大地高出同辈人一截,让人看不清全貌。
    你站在他身边只能感觉到他的阴影和压力。只有让时间将他慢慢往后推,推到一定的距离,你才愕然发觉,那山是如此地高。简直直插云霄,白皑皑地积着冰雪,在阳光下闪烁出刀子一样的寒光。
    一年半之中,黄昏写了五部武侠小说。业内自有评定。
    《雪山飞狐》,武侠和推理小说的完美结合。精致的结构如同头盖骨一样找不到一丝缝隙。
    《飞狐外传》,一本真正的武侠小说。书中的主角是真正的侠客。
    《射雕英雄传》,成熟的写作手法,成熟的武侠体系。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神雕侠侣》最佳武侠人物形象。
    赞誉者有之,崇拜者有之,谩骂者有之。但谁也不能否认黄昏的价值是不可替代的。
    但《绮天屠龙记》一出,反对的声音却多了起来。不为其他,实在是主角张无忌的性格太让人生气。一个绝代高手,一个魔教教主,却有者一颗软弱而摇摆的心。这让看惯了痞子类型和不肯分毫吃亏光占便宜地主角的读者大为不满。
    这本《倚天屠龙记》刚一出完便被有心人大肆攻击。当然。也有忠心的黄昏粉丝反唇相讥。一时间,网络文学论坛上狼烟四起。制造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好文章和所谓的评论界大神。很多文章都被网站珍而重之,纳而藏之。每到网站升级或者被人黑客攻击时,第一时间做这些评论文章的备分。因为,没有这些文章,文学论坛肯定会失色不少了。
    回头盘点一下刚过去一年在文学上的收获,黄昏想了想还真有不少有意思地事情发生。
    其中最有意思的是两件事。
    第一件事情发生在去年七月最热的几天。大家都知道。暑假是各行个业生意最火暴的黄金时间。黄昏的《射雕》三部曲付梓,由大陆最大的出版社之一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简体。当这个消息传来,黄昏简直乐昏了头。虽然对那时的黄昏来说,那点稿费不算什么,但人民文学出版社是一家什么样的机构他还是知道的。虽然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出书也出得滥了,但至少还保持着大家出版社的风范。出的书有一定水准,而且那装帧和首印数也不是一般地小型文化公司可比的。
    能够在他们那里出书的大多是纯文学书籍,也就是说,得到他们垂青的大多是文学界的大家。黄昏这次居然得到他们的垂青。这已经足够让他高兴了。
    书一出。黄昏叫对方给自己寄来十套样书,自己珍藏了一套,剩余的到处送人。
    书刚一出完,又出了一件很喜剧的事情,某日,黄昏挂上很久没用的QQ,突然接到一个人的消息。说是台湾某出版社的编辑,让黄昏火速联系他。
    黄昏心中奇怪,自己平时没和台湾那边打交道的。就和那编辑谈了几句。
    那编辑倒是很客气,说想出黄昏的武侠小说,希望黄昏赐稿云云。
    黄昏一听非常高兴。他想了想,自己好象还真的没在台湾出过书。而且,台湾那边知识产权法非常完善,不象大陆这边盗版漫天飞。想来自己的书台湾读者也不熟悉。黄昏的理想很大,“有华人的地方就应该有自己的书”。能够在台湾推广一下自己也是一个不错地选择。
    于是就答应了对方的要求。双方开始谈出版的细节。
    那编辑说,“黄先生能不能先给我你的大纲。”
    “我的书好象已经出完了,还要大纲?”黄昏很是奇怪,这编辑的脑子是不是进了水?(电脑  阅读 w w   w。1  6  k 。 c  n)
    “这是程序。”那编辑解释。“我需要拿这个大纲来看看,究竟有没有市场价值。”
    黄昏有点生气了,价值?难道我在大陆这么大的销量就体现不出自己地市场价值?便没好声气地回答:“大纲我可以写,你要出我那一本?”
    “就《射雕》三部曲好了。”那编辑回答。
    “好。”黄昏答应。看来,那小子也是有眼光的,“能不能谈谈稿费的问题?”
    “恩,这么说吧。黄先生是新人。我们这边暂时为您开出的价格是千宇八十,且不含税。”
    “新人?”黄昏有点懵了。自己现在还算是新人?不过,想了想,自己出道也不过一年多,算是吧。再说,现在对他来说,钱还真不是问题。能够让台湾同胞早日看到自己的书,就算不要钱也没关系。反正,现在老子要的是名气。
    想了想,黄昏便同意了。问,什么时候可以出书。
    那边回答说还是个未知数,要过三审核的,这是程序。要三审通过才能排上出版日程。
    三审就三审吧!反正在哪个出版社都是要审核的,这大家都理解。
    不过,后来,一看到那边传过来的出版合同,黄昏气坏了。
    这简直太伤害人的自尊心了。
    台湾那边出版的书籍主要是直接面对租书店,各大出版社都有自己的铺书渠道。租书店的书有一个很大特点,纸张特别厚,宇印得特别大。厚厚地一本小说。其实就真实内容而言也不过六万多字而已。不象大陆这边,一本正统出版的书籍,怎么着也得有二十来万模样。比如《射雕英雄传》一共百万宇不到,大陆这边四本就出完。到了宝岛同胞手里就要被活生生地拆成十多本。无它,唯利益趋势耳。
    这还可以理解。
    合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