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夙夜宫声-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看看他们有什么结果。不管是否真地被野狼拖走,这都是没法查的。除了这方面之外,此人如何进宫的也该一条线仔细查下去。”
“谁说不是?”寇明生没想到刚刚上任就遇到这样一件棘手地事,眉头几乎拧成了一个大疙瘩,“不瞒刘大人你说,宫中已经开始查了,不过说实话,我觉得查不出什么。人家步步先机,显然是早就准备好的。真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难不成非得要天下大乱才安宁么?”
这又有谁知道呢?
刘成自失地摇了摇头,此时,其中一个亲兵也回转了来,平胸一礼就直截了当地禀报道:“刘帅,属下刚刚查了一下附近地痕迹,看起来地确像是野狼拖走的。不过,其他几处地方地痕迹看上去很老,不像是最近的事,所以属下觉得,这痕迹是假造的可能性也不小。”
刘成和寇明生交换了一个眼色,后者便客气地问道:“若是人为假造,可知道是有人接应,还是被埋下去的尸体根本没死?”
人根本没死!这下子不单单是那个亲兵微微一怔,两个昨天埋尸体的太监更是浑身打颤,差点没一头栽倒在地。就连刘成也颇感意外,但想到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也曾经听到过类似这样的奇闻,遂向那亲兵点了点头。
那亲兵不禁犹豫了一下:“这个……属下不敢保证,但也有可能。而且从痕迹来看,不像是有人接应,倒确实像是有人从坟坑中爬出来,然后又作了遮掩。只是这都是猜测,没有证据。”
联想到一个大活人从乱葬岗子上的坟坑中爬出来,就连刘成这样的人也觉得心里一阵不舒服,更不用说寇明生带来的两个小太监了。至于寇明生倒不在乎这是事实还是猜测,只要有这种可能,那就代表谋划的人做了精心准备,这也不枉他走这一遭。
刘成终于挥手下令道:“散开,在周围一里之内搜寻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
随着一阵马蹄声,刘成身边就只剩下了两个护卫。望着若有所思的寇明生,他缓缓策马上前,低声叹了一句:“新官上任,你这次的麻烦不小啊!”
PS:最后两天了,帮艾糖mm拉一下PK票,如果正好有空余的朋友,麻烦去投给她的宅女购夫记吧,轻松的文章,呵呵!
第三卷 欲上青云路 第四十二章 矛头所指
寇明生倒不认为这事情的麻烦都在他身上,而结果确实如此。事实上,当得知外头调查出了这么一个结果时,崔夙只不过置之一笑。外头有刘成操心,宫里有刘宇轩和寇明生,至于玉宸宫有徐莹看着。这样强大的阵容若是还有什么差错,那就真的是天数了。
中了制举的名单很快张贴了出去,一共十二个人。制举第三等的只有陈申一个,余下十一个全都是第四等。然而,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是,这十二个人全部没有依照往日惯例经过吏部铨选注官,而是在赐宴之后全部授了待诏之职。
待诏是前朝的官职,本朝并没有这样的头衔,然而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前朝的待诏相当于本朝的秘书监,其中的待诏只有一个职责,那就是代皇帝草诏!群起而反对的人自然不少,然而,区区八品的职衔却让那些反对的声音难以找到发泄的渠道。
不是真正的翰林知制诰,待诏两个字实在是语义含糊,与此同时,左右相全都保持了沉默,这也是使得其他人难以找出领头的上书反对。就在外头议论最大的时候,太皇太后盖印的一道旨意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准十二待诏奉旨全天出入北辰门!
禁宫每天都是要闭门下钥的,连夜召见朝廷重臣的情形不是没有,而是极少,对象也大多是要员。而今这十二人的品级尚低,却一下子赐予了这样的殊荣,其意义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一些经历过三朝的元老全都想起了当年旧事,背地里议论了一阵之后,纷纷约束了自家子侄不到外头去胡说八道。。16K;电脑站Www。。Cn更新最快。但是,皇亲国戚中间却渐渐起了波澜。
徐肃元如今已经不是国公,上任几个月。这个户部尚书地位子已经渐渐坐稳了,便有些高官的矜持。不再像那些闲散贵族那样每日里只是四处闲逛过日子。但是,多年积攒下来的人脉却不可能一下子全都弃之不管,因此平日上门拜访地亲戚朋友依旧是络绎不绝。
这一日正好是他母亲的八十大寿,他照例告假在家一力打理,宫中也送来了丰厚地赏赐。这自然让他更觉有面子。朝官即使不能亲来,也大多派人送礼上门,贺寿的人更是络绎不绝,把原本宽敞的徐府挤得水泄不通。国公的爵位虽然已经没了,但这宅邸却还是按照当年的规制,太后有言特赐,其他人当然不好再说什么,只是看着那亭台楼阁阵阵惊叹。
闹哄哄一场寿筵过后,一干朝官各有事情纷纷散去。几个往日和徐肃元交好地皇亲国戚却留了下来,几杯酒过后,就有人说起了那十二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待诏。
而别人不知道内情。徐肃元却是得过嘱咐的,立刻把脸一沉:“你们知道什么。此事是有旧例的。你们全都是不管事的人,何必听人撺掇在这件事上缠夹不清?”
听了此话噤若寒蝉的人不少。但是不服气的人依旧有之:“可是,这让人随便出入宫闱,成何体统?”
“那是去草诏,你以为是去干什么!”
徐肃元一句话吼出来才觉得有些失言,但想到这正是外头人猜测的事情,崔夙也并没有说一定要保密,脸色方才渐渐好看了一点。环视众人一眼,他清了清嗓子,郑重其事地嘱咐道:“各位都是世袭爵位的人,子弟当中有成器地也有不成器的,长公主已经禀明了太后,不日就要遴选人才了。虽说世人皆重进士,但这次朝廷空缺的也不是闲职。各位若是真地想光耀门庭,就自个回去好好准备吧。”
有了这样的口信,大多数人便坐不住了,纷纷起身告辞。到了最后,唯有徐肃元地妻兄奉国公张建留了下来。见没了外人,他便上前低声提醒道:“姐夫,你如今不是国公,这圈子里地很多事情你都不知道,鲁王的人这些天找了不少家国公说话,原因只有一个,听说是要求加封死去地永乐公主为永乐长公主。我寻思你不知道……”话还没说完,徐肃元便霍地站了起来,咬牙切齿地问道:“此话当真?”
“那当然,人家都找上了我,话说得很婉转,什么永乐公主孝行感动天地,王爷只是为了替女儿争一个名分。”张建看到徐肃元脸色越来越难看,愈发觉得自己没有轻易答应是明智的选择。他瞥了一眼四周,声音忽然又放轻了几分:“听说鲁王的人这些天活跃得很,连宫里似乎也伸过手了。”
如果徐肃元如今还是国公,那他当然不会在乎这些事,横竖与己无关。但是,他眼下是朝廷要员,无论太皇太后还是崔夙都对他更是信任有加,无论是为了自己的地位还是将来,他都不可能轻易下船。联想到宫内发生的几件古怪事,再想到京兆府卖力追查的陈府无名男尸一案,他隐约感到,鲁王李隆昌仿佛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一时间不敢小觑了此事。
“这件事你做得不错!”
他点了点头,随后一字一句地嘱咐道:“你家那几个小的自己好好选选,不拘嫡庶,只要是好的就把名字报给我。长公主说过,从民间选人才固然是一条路,但同样不会如以前那样冷落了亲贵。虽说不至于人人像我一样,但好歹总比以前好,你明白么?”
“明白明白,总而言之,我家那几个小子就要靠姐夫提挈了!”张建一下子眉开眼笑,又待了一会便立刻起身离去。而在他走了之后,徐肃元立刻匆匆回到书房,很快写好了一份奏折,封好之后一刻不敢耽搁地派人送进宫。
而当这份奏折出现在崔夙案头的时候,她正好刚刚见完京兆尹何雄,脸上的阴云尚未散去。据三个知情人士一一辨认,确认无名男尸确实是鲁王府失踪的侍卫,而鲁王府却对外宣称那个侍卫回去探亲了。而外地传来的信息却证实根本没有这样的事,那侍卫的家人根本没有见到过他的踪影。如此一来,鲁王李隆昌的嫌疑就更加大了。
可是,李隆昌真的就是这一切怪事的主使?
第三卷 欲上青云路 第四十三章 初见凌亚
“他既然寻思着要靠册封永乐寻一个颜面,就依着他吧!”
听说李隆昌四处在打这个主意,太皇太后却并没有着恼,而是微微叹了一口气:“说起来永乐和你差不多年纪,如果现在还在,也好给你做个伴。你大舅舅那么多孩子,我看得上的就只有一个永乐,如今只后悔当初没有把她留在京城,硬生生地送了她的性命,着实可惜了。也罢,横竖哀家都落下了一个心狠的名声,这一次不妨成全你。”
见崔夙面露不解,太皇太后便摇头笑道:“既然你大舅舅找了那么多人,必定是要上书的。到时候你不妨准了,然后哀家驳回,你再上书几次,哀家不得不勉强应了。这样一来,你大舅舅必定没有其他话好说,就是群臣,也会赞你知礼。这事情还能这样办?
崔夙简直是听得目瞪口呆,好一阵子方才回过了神。先是想到太皇太后为此不惜毁誉,转而又想到了她反反复复的病情,心中不禁沉重了下来,却不好反对。她究竟没有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拿出来和太皇太后说,挑了几份不咸不淡的奏折念了,见其沉沉睡去,方才收拾了东西悄悄退了出来。
刚刚出了暖阁,她便瞥见了凌铁方,不由得一阵奇怪,才想叫住他问个分明,他就主动上前来:“长公主,太皇太后如今醒着么?”
“太皇太后已经睡了。”崔夙见其面色焦躁,当下便追问道,“什么事这么紧急?”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凌铁方颇有些忸怩,一点没有厮杀起来的英勇。直到崔夙拿眼睛瞪他,他才嗫嚅道。。网;电脑站www;.cN更新最快。“是我爹派人来转告,说是发现了一件很重大的事,要我转告太皇太后。能否见他一面。我也知道这不合情理,可是我爹一向不会打诳语。所以我就想试试。”
凌铁方提起他爹,崔夙立刻想到,当日太皇太后出宫遇刺,却仍然半途去看凌亚。刘成曾经说过凌亚当初为了救先先帝而断了一条腿,而太皇太后在听到这个名字时反应那么大。这无不证明中间似乎别有曲折。只是联想到徐莹的警告和傅海的诊断,她略一犹豫就摇了摇头:“不是我不答应你,而是太皇太后如今虚弱得很,恐怕不适合外出。”
见凌铁方似乎很失望,她沉吟了一会便又提出了一个建议:“如果你爹真有要事,不如我和你一起去见他。”
凌铁方没料到这番话会带来这样地结局,一时间目瞪口呆,好半晌反应过来之后便连连摇头:“长公主,不是我不带你去。而是我爹性子古怪,不喜欢见到很多外人……”
“就我和刘宇轩跟你去,没有其他外人。”
“这……”
见崔夙一副铁了心的模样。凌铁方顿时没了主张,犹豫来犹豫去。最终才勉强答应。而崔夙早就想见一见这位神秘人物。连忙派人去叫刘宇轩。
“去见凌伯伯?”刘宇轩的眉头不禁皱成了大疙瘩,看了凌铁方一眼。他方才低声提醒崔夙道,“我地功夫大多是凌伯伯教的,他脾气相当怪,若是可以,你还是别去地好。就算真要去,不如还是我走一趟吧?”
刘宇轩的话反而更加激起了崔夙的好奇,自然,这个提议她丝毫没有考虑。命人去嘱咐了徐莹和田菁,她换了身男装便和凌铁方刘宇轩一起出了宫城。无论是谁乍一眼看去,都只会认为她是个普通的侍卫,绝对不会认出他的身份。
京城外地田庄大多都是达官显贵置办下的,动辄数百顷。崔夙跟在凌铁方后面纵马疾驰,一路上经过了好几处田庄,直到远远看见一座山,这才发觉凌铁方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此时,后面的刘宇轩策马追上,点点头笑道:“凌伯伯就住在这里,绕过山就是了。”
绕过那座山,三人的马速更加放慢了下来,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崔夙也望见了山脚下有一座木屋,四周用篱笆围得严严实实,似乎只是普通农家。很快,他们便在篱笆外下了马,凌铁方匆匆拴好马之后三两步开门冲了进去,高声叫道:“爹,我带客人来了!”
话音刚落,木屋的门就一下子打开了,一个两鬓苍苍,约摸五六十岁的男子拄着单拐走了出来,只看了凌铁方一眼就把目光投向了门外的刘宇轩和崔夙,眉头立刻紧紧皱了起来。“我不是和你说过除了她谁都不见么?你还带刘家小子和外人来干什么?”
刘宇轩见势不妙,连忙开口唤道:“凌伯伯!”
他只是叫了一声,凌亚便不耐烦地道:“我早就说过,你本事都学成了,不必再来了。带着你的同伴赶紧走,我不想见外人!”
凌亚一出场,崔夙就看见了他地拐杖和那条有些僵直的腿,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太皇太后讳莫如深的那些往事。待听得凌亚下逐客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