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木之魂-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承受天命登位称帝,什么道理受人敬仰?
    女娲有着特殊形体,是谁将她造成这样?
    舜帝友爱他的弟弟,弟弟还是对他加害。
    为何放肆如同猪狗?其身并不危险失败?
    吴国得以长久存在,江南山川民众栖止。
    谁能想到此中缘故,全因得到两个男子?
    饰鹄饰玉铜鼎调羹,美食拿来献飨君王。
    为何承用伊尹之谋,汤能伐桀使他灭亡?
    商汤降临巡视四方,在外遇到贤臣伊尹。
    为何桀在鸣条受罚,黎民百姓十分高兴?
    简狄住在瑶台之上,帝喾怎会对她中意?
    玄鸟高飞送来聘礼,简狄为何那么欢喜?
    王亥秉承王季之德,受到他的父亲褒奖。
    为何终遭有易之难,当他在此放牧牛羊?
    王亥持盾跳起武舞,为何就有女子爱他?
    有易女子体态丰腴,为何王亥能够配她?
    有易国的放牧小子,又在哪里撞破私情?
    凶器击床王亥已出,如何得以保存性命?
    王恒秉承王季之德,哪里得到大牛满栏?
    为何去求有易赐禄,却不能够安然回返?
    上甲微能追随祖迹,有易国就不得安宁。
    为何众鸟集于树丛,他会与其子妇偷情?
    弟弟昏乱共为淫虐,因此危害他的兄长。
    为何善变狡诈多端,他的后代反而盛昌?
    成汤出巡东方之地,到达有莘氏的国土。
    为何求得小臣伊尹,还能再得妃子贤淑?
    水边那株空桑木上,拾到那个小儿伊尹。
    为何又会产生恶感,把他作为陪嫁礼品?
    汤从囚地重泉出来,究竟他有什么大罪?
    难忍耻辱起而伐桀,是谁挑起这场是非?
    诸侯前来朝会请盟,为何都能守约如期?
    苍鹰威武成群高飞,谁使它们聚在一起?
    整顿队伍攻击商纣,周公姬旦却不同意。
    为何亲自为武王谋,奠定周朝又发叹息?
    天将天下授予殷商,纣的王位如何施设?
    成功之道违反则亡,他的罪过又是什么?
    诸侯踊跃拿起武器,武王如何动员他们?
    军队并进击敌两翼,他又如何指挥大兵?
    昭王盛治兵车出游,到达南方远地才止。
    最后得到什么好处,难道只是遇见白雉?
    穆王御马巧施鞭策,为何他要周游四方?
    他的足迹环绕天下,有些什么要求愿望?
    妖人夫妇牵引叫卖,为何他们呼号街市?
    幽王究竟杀的是谁?哪里得来这个褒姒?
    天命从来反覆无常,何者受惩何者得佑?
    齐国桓公九合诸侯,最终受困身死尸朽。
    那个殷商纣王自身,是谁使他狂暴昏乱?
    为何厌恶忠良辅佐,喜欢听信小人谗谄?
    比干有何悖逆之处,为何对他贬抑打击?
    雷开惯于阿谀奉承,为何给他赏赐封地?
    为何圣人品德相同,处事方法最终相异?
    梅伯受刑剁成肉酱,箕子装疯消极避世。
    后稷原是嫡出长子,帝喾为何毒害翻脸?
    将他扔在寒冰之上,鸟儿为何覆翼送暖?
    为何长大仗弓持箭,善治农业怀有奇能?
    出生既已惊动上帝,为何后嗣繁荣昌盛?
    西伯姬昌号令衰世,执鞭来作雍州牧伯。
    为何武王令治周社,承受天命享有殷国?
    带着宝藏迁居岐山,如何能使百姓依从?
    殷纣已受妲己迷惑,劝谏之言又有何用?
    纣王赐他儿子肉酱,西伯姬昌向天诉求。
    为何纣王亲受天罚,殷商命运仍难挽救?
    太公吕望人在肉店,姬昌为何就能认识?
    听到挥刀振动发声,文王为何那么欢喜?
    武王姬发诛纣灭商,为何抑郁不能久忍?
    抬着文王木主会战,为何充满焦急之情?
    纣王烧柴上吊自焚,这样去死究竟何故?
    为何武王惊天动地,假托神灵却怀畏惧?
    上帝既降天命于殷,为何不再劝戒明白?
    纣王既已统治天下,为何又被他人取代?
    初把伊尹视作小臣,后来用作辅政宰相。
    为何最终上追成汤,受到尊敬宗庙配享?
    阖庐有功寿梦之孙,少年遭受离散之苦。
    为何壮年奋厉勇武,能使他的威严远布?
    彭祖烹调雉鸡之羹,为何帝尧喜欢品尝?
    得享高寿年岁太多,为何竞有那么久长?
    大地中央共同治民,列国君主为何发怒?
    蜂蛾生命原本微贱,自卫力量为何牢固?
    惊于女言不再采薇,白鹿为何庇佑夷齐?
    北行来到回水之地,一起饿死有何可喜?
    哥哥有着善咬猛犬,弟弟又打什么主意?
    一百辆车换一条狗,最终不成反失禄米。
    傍晚时分雷鸣电闪,想要归去有何忧愁?
    国家庄严不复存在,对着上帝有何祈求?
    伏身藏匿洞穴之中,还有什么事情要讲?
    楚国勋旧军中殉国,国势如何能够久长?
    悔悟过失改正错误,我又有何言词可陈?
    吴王阖庐与楚争国,我们久已被他战胜!
    环绕穿越里社丘陵,为何生出令尹子文?
    我曾告诉贤者堵敖,楚国将衰不能久长。
    为何自赞告诫君主,忠义之名欲更显扬?
    收藏;收藏
资料三 赏析(一)
        《天问》是屈原所作楚辞中的一篇“奇”文:说它奇,不仅由于艺术的表现形式不同于屈原的其他作品,更主要的是从作品的构思到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作者思想的“奇”——奇绝的内容显示出作者惊人的艺术才华,表现出诗人非凡的学识和超卓的想像力!
    何谓“天问”?王逸《楚辞章句》说: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又据传屈原被逐,忧心愁惨,徬徨山泽,过楚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看到壁上有天地、山川、神灵、古代贤圣、怪物等故事,因而“呵壁问天”,这种说法虽有一定历史文献的记载及文物可作参考,但未必就是屈原写《天问》的真实起因。《天问》中,问天地、日月、山川、灵异之外,它所涉及的人事,大多有当时的现实意义。因此,屈原所提出的问题不会是仅仅根据庙堂壁画。而是有他主观上的选择并经他精心结撰的。从全文的先后次序来看,先天地自然后三代史实,而以楚国的贤君愚臣作为结尾,这里显著地表明了作者自己的思想动机与创作意图,因此,这篇包含着作者深层思想结晶的《天问》,不可能是他“呵壁问天”的即兴之作。
    《天问》是屈原思想学说的集粹,所问都是上古传说中不甚可解的怪事、大事,“天地万象之理,存亡兴废之端,贤凶善恶之报,神奇鬼怪之说”,他似乎是要求得一个解答,找出一个因果。而这些问题也都是春秋、战国以来的许多学人所探究的问题,在诸子百家的文章里,几乎都已讨论到。屈子的《天问》则以惝恍迷离的文句,用疑问的语气说出来以成此钜制,这就是屈子所以为诗人而不是“诸子”的缘由。而“天”字的意思,战国时代含义已颇广泛。大体说来,凡一切远于人、高于人、古于人,人所不能了解,不能施为的事与物,都可用“天”来统摄之。对物质界说,又有本始、本质、本原的意思。《易·系词》中说:“法象莫大乎天地。”《天问》的天,也颇有指一切法象的意味,与道家的“道”字,《易经》的“易”字,都是各家用以代表这些“法象”的名词,屈原为楚之宗室重臣,有丰富的学识和经历,以非凡才智作此奇文,颇有整齐百家、是正杂说之意,《天问》的光辉和价值也就很清楚地呈现于读者面前了!
    从全诗的结构及内容来看,全诗372句1553字,是一首以四字句为基本格式的长诗,对天文、地理、历史、哲学等许多方面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一说一百五十多个)问题,这些问题有许多是在他那个时代尚未解决而他有怀疑的,也有明知故问的,对许多历史问题的提问,往往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政治见解和对历史的总结、褒贬;对自然所提的问题,表现的是作者对宇宙的探索精神,对传说的怀疑,从而也看出作者比同时代人进步的宇宙观、认识论。《天问》以新奇的艺术手法表现精深的内容,使之成为世界文库中绝无仅有的奇作。
    全诗总体看来大致可分两大部分。每部分中又可分为若干小节。
    从篇首至“曜灵安藏”,这部分屈子问的是天,宇宙生成是万事万物的先决,这便成了屈原问难之始,其中从“遂古之初”至“何以识之”问的是天体的情况,“明明闇闇”四句讲宇宙阴阳变化的现象。第二小节自“圜则九重”到“曜灵安藏”则是对日月星辰提问:它们何以不会坠落?太阳每日要走多少路,月亮何以有阴晴圆缺?以及有关日月的一些传说的疑问。从“不任汩鸿”起问的地事,从禹治水过渡到“九州安错……何气通焉”说的是古传说中关于地球的一些情况,而“日安不到”以下六句则就地球上所看到的日的现象发问。第三节从“焉有石林”到“乌焉解羽”一节多为二句一问,都是当时民间传说中的怪事。
    以上《天问》的第一大部分,大体是就自然界的事物发问,并联想到与自然有关的一些神话与历史传说,文章富有变化,联想丰富而有情致,除少数可能有错简外(如“河海应龙”二句或为错简,或有失误),不能以后人习惯的文章结构之法去看它,而认为是“与上下文不属”,杂乱而无章法。
    从“禹之力献功”起,对大量的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与史实提出了问题,这些各种各样的人事问题构成了《天问》的第二大部分。
    女岐、鲧、禹、共工、后羿、启、浞、简狄、后稷、伊尹……,屈子对这些传说中的事和人,一一提出了许多问题,在对这些人与神的传说的怀疑中,往往表现着诗人的情感、爱憎。尤其是关于鲧禹的传说,表现了作者极大的不平之情,他对鲧治水有大功而遭极刑深表同情,在他看来,鲧之死不是如儒家所认为的是治水失败之故,而是由于他为人正直而遭到了帝的疑忌,这种“问”,实际上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在政治斗争中所遭遇到的不平待遇的愤懑,《天问》的思想光辉就应当是这样来理解的。
    自“天命反侧”起则进一步涉及商周以后的历史故事和人物诸如舜、桀、汤、纣、比干、梅伯、文王、武王、师望、昭王、穆王、幽王、褒姒直到齐桓公、吴王阖庐、令尹子文……,屈原提出的好多问题,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历史政治的正邪、善恶、成败、兴亡的看法,这些叙述可以看成是这位“博闻强志”的大诗人对历史的总结,比《离骚》更进一步、更直截了当地阐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对楚国政治现实的抨击,也是希望君主能举贤任能,接受历史教训,重新治理好国家的一种变幻了的表现手法。
    《天问》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是以四字为句,以问的形式从一个问题联想到另一个问题。细细读去还是可以理清脉络,弄明主脑的。《天问》在语言运用上与屈赋的其他篇章不尽相同,通篇不用“兮”字,也没有“些”、“只”之类的语尾助词。句式以四言为主,间杂以三、五、六、七言。大致四句为一节,每节一韵,节奏、音韵自然协调。有一句一问、二句一问、三句一问、四句一问等多种形式。又用“何”、“胡”、“焉”、“几”、“谁”、“孰”、“安”等疑问词交替使用,富于变化,因而尽管通篇发问,读来却圆转活脱而不呆板,参差错落而有风致,所以前人评论说:“或长言,或短语,或错综,或对偶,或一事而累累反覆,或数事而熔成一片,其文或峭险,或澹宕,或佶倔,或流利,诸法备尽,可谓极文章之变态。”(俞樾《评点楚辞》引孙鑛语)这构成了《天问》独特的艺术风格,当然它表现的是屈原的学术思想,问的是实实在在的问题。因此在修辞手法上,自然没有像《离骚》、《九歌》、《九章》那样绮丽而富于浪漫色彩,但正如清贺裳《骚筏》所评“其词与意,虽不如诸篇之曲折变化,自然是宇宙间一种奇文”。
    《天问》问世之后,摹拟的作品为数不少。晋傅玄有《拟天问》,梁江淹有《遂古篇》,唐杨炯有《浑天问》、柳宗元有《天对》,明方孝孺有《杂问》、王廷相有《答天问》,清李雯也有《天问》……可见其对后世文学创作思想的深远影响。但摹拟之作大多既缺乏思想价值也缺乏文学价值。
    总之《天问》是中国文学史上极具特色而有很特殊意义的文学杰作,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有它相当高的价值与地位。
资料四 赏析(二)
         《天问》是屈原的代表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