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师列传-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掌柜的说:“哎,这就巧得很了,听说方大娘现下就在益州这里啊。”剑客兴头来了:“哦,在哪里?”掌柜露出他那招牌式的笑容说:“她是专门从长安过来看望薛校书的。”“薛校书?!”听着耳熟啊,剑客倒一时想不出这是什么人来。
        大师一拍大腿:“哎,我说嘛,不上望江楼都不成了。”起身拉了剑客要走,剑客大叫:“什么嘛!你咋不问清楚再走啊?”掌柜的陪笑道:“还是这位公子明理,是去望江楼,没错,没错。”与是躬身送客。大师就拉着剑客走了。
        剑客被大师拉出祥记,还在嚷嚷:“你怎么知道方大娘在望江楼?”大师笑了:“嘿,你这是真的不知道,还是装不知啊。你刚才不还吵着要去喝花酒的吗?这不有借口去啦?那个薛校书不就是薛涛薛大诗人么。”剑客恍然:“是哦!万里桥边女校书!我怎么没记起来呢。”大师嗤笑道:“还装,走啊。你不饿啊。”
        望江楼在锦江之边,是个交汇口,是座有名的酒楼。当然上面什么都有,上面除了经营酒食餐饮,客房住所外还有一班乐妓,当然也有些陪酒伴眠的青楼女子。
        薛涛算是其中最有名的了,她是个乐妓,却有一手好文才,能诗,人称校书。向与文人墨士交往甚密,现下年纪虽大了,却也是在这里是地位崇高的人物。寻常人轻易还见不到。大师和剑客来到时已近掌灯时分,堂倌上来招呼,二人指名找薛校书。
        “这位客官,校书大娘不陪酒的。你们请吧。”堂倌叉手婉拒。大师打个团揖:“我们是来拜访校书的,不是叫陪的。”堂倌侧头看着两位:“嗯?两位看来也象是饱读诗书。不过,校书只见真才实学者,你们如何证明有见校书的资格?”
        剑客咦了一声:“你倒考起咱来了。”堂倌扬着头倨傲道:“不敢,小的只是为校书大娘挡一下庸俗之辈,免其受烦。”剑客的眉头都皱了起来,一个小堂倌也敢这么鸟?大师止住要发火的剑客:“那劳烦小哥给通报一声,对校书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偷’好不好?”往堂倌手中塞了一坨差不多一两重碎银块子。
        堂倌掂了掂手眉开眼笑地去了。剑客侧目:“哟喝,看不出你还有这一面啊。”大师笑了:“电影里都是这么演啦。要出手大方嘛,不然怎么学人来喝花酒。”
        不到三分钟,堂倌屁颠屁颠地从里边出来了。一脸堆笑地对大师说:“校书大娘有请,她老人家听了您的怪词儿就乐了。对神针大娘笑曰如此人物还没有见过。速速有请。”二人对望一眼大为兴奋,就要见到史上有名的女诗人了,方大娘果然也在。
        堂倌带二人进了楼在回廊里转了几圈,到了一个雅轩见到一座临江的凉亭里***通明。堂倌指着说:“两位请进吧,大校书大娘她们在那里赏月论诗呢。”
        只见一个凉亭里只坐了两个年纪偏大的中年妇人。一个绿衣云髻,眉目秀美,虽是半老徐娘,却风韵犹在。另一个则身穿皂衣粗眉瘦脸,双目顾盼间神光四射。大师和剑客两人向二位老妇一个长揖:“晚辈洪达士,龙剑可参见薛校书与神针大娘。”
        那绿衣美妇起身还一福:“两位公子请了。”这是远较一般妇女浑厚的嗓音。
        黑衣婆婆指着空座柔声说:“坐,两位倒是消息灵通,能知老身也在这里。看龙公子眼中神光外露,想是练武之人。”她的声音更特别,象有穿金裂石之力。
        剑客大为讶异,这老妇果然是好厉害的眼光好深的阅历:“神针大娘果然目光如炬,晚生是练过几年的剑术,只是功夫有限。”说着先暗捧了方大娘一把。
        绿衣的美妇微笑说:“刚才不知是哪位公子念的诗,妾身从未听过这样有趣的联句。庄谐并重,实是用心巧妙得很。”大师拱手:“校书见笑了。是不才所联。”
        薛涛笑得象花一样:“公子果然有趣,不知公子是怎么偷得诗呢?”两人尴尬地坐下,大师汗颜地说:“其实,刚才不才只是为了晋见才胡诌的。并不会偷诗。”
        方大娘眼珠一转:“哦?晋见,看来你们不是见校书妹子,是来找老身的吧。”
        剑客暗暗为她思路转得快而吃惊:“方大娘果然老江湖。小生们来有求于……”
        “既是如此,先要过了校书妹子一关,不然,老身可不能帮你。”方大娘面带笑间地截断道。剑客抬头:“哦?这一关如何过?划下道来吧。”
        薛涛浅笑:“看来你们都是江湖中人,什么划不划道的。妾身也不会为难你们,妾身只要你们‘偷’一首诗出来,呵呵……”说着,忍不住也笑了起来,连方大娘也有了笑意。大师想不到自己乱找来的俗语会为自己找来麻烦,搔头无计。
        剑客急了捅捅他:“喂,你唐诗不是背得不少吗,偷他几句不就成了?”大师苦恼道:“不成啊。有的不见得有味,难道说些名句来盗版?”剑客拍手:“嘿,你这小子真是怕什么,该盗版时就要盗嘛。”这回连薛涛和方大娘两个都笑了。
        大师哼了一声:“盗就盗!就盗白乐天的怎么样?”方大娘哟了一声:“我可认得乐天老弟的,我倒看你是如何偷的。”薛涛的兴头也来了:“妾身也洗耳恭听。”
        大师抓头挠腮地想了一会儿说:“我就来段<;春闺夜语>;吧。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夜半无人私语时,此时无声胜有声。就这么多,再也挤不出了。”
        “哈哈,总算让你给‘挤’出来了,难道你是‘奶牛’哇!”剑客为之绝倒,差点笑得气绝。薛涛拍手:“妙啊。公子把长恨歌里偷了一段,还把次序倒过来了,加了一句此时无声胜有声。意境就全变了。嗯!妙妙妙!”
第一第九章 益州卖皮
        二人用标枪挑着皮毛卷走了几里路进城。。***在这晚唐时世,朝廷虽是衰落了,但是在这个富戍的天府之国,却也十分繁华。这里没闹过战知,所以,这里虽有城墙,却只有三五个士兵没精打彩地支楞着枪歪在城门洞里,也不里会出入城的人等。
        猎户打扮的二人根本没有被留难就进了城。成都大师和剑客来过好多次。这一进城里,就发现旧街道格局基本和后世的一致,就是规模小得多。以前的四车道马路在这里最多只有一半的宽度。就是这样来还算是很宽敞的了,不算店铺,路边还有很多人摆看着小摊。看着身后高高的城墙,二人感慨,这在后世,是一点也找不出了。
        二人这时不敢穿着来时的衣服,只是在原来的衣服外边罩上一套土布衣,至于那双皮鞋,就不敢穿了,脚上是一双粗布鞋,头上还缠了一个白缠头。这些都是从山村里要来的。入得城随便拉一个人问了最大的皮毛商行在何处,然后就直接去找上门。
        现在才算真的到了要花费钱的地方。以前那些还不算,现在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先要弄到钱。这钱也不会从天上掉下,可大师和剑客身上大大小小有带几十张皮子,脱得手去,想必就会有不少的钱可以收入。他们知道在古时因交通不便,毛皮在山里很贱,进了这等大城,毛皮的价格就会大大升高,至于高到什么地步,却不得而知。
        大师和剑客进城走了两个多小时,对古代的市井看了得眼花缭乱,就快到唇焦口燥之际,才换到了这个祥记皮货和行。在城里八卦阵一样的街上转了一会儿之后,大师和剑客都没有了方向感。好在这时太阳偏西一点了,这才不致于不明南北。
        成都城里最大的祥记毛皮行有门高三级石阶、三开宽的门、三进深的店面。凡是蜀中的达官贵人都喜欢来这里订做皮裘。所以,这里一直车来马往生意兴隆。
        巧得很,二人正在门口张望时,一辆三套马,装饰华丽的马车驶过来。两个丫环,四个家丁拥着一个身着水绿色轻纱的小姐下车。从一边看去,这小姐身姿婀娜,头上挽个堕马髻,挺着高高的鼻梁,只因侧面看不出面容,身上轻纱中清晰可见她内里是一件湖绿色的紧身抹胸衣,勾勒出她一身玲珑的曲线。只让人觉着千娇百媚。
        大师二人倒吸一口气,看她婀娜地拾级而上,如风中摆柳一样多姿地身形走进皮行大门。剑客感慨出声:“天!古语说的三从四德哪里去了。看看这个女人,除了衣饰不同,简直比咱那时的女人还性感呐!呜,真是看了让人要觉着想入菲菲。”
        大师捅捅他的腰:“笨人,现在是晚唐!三从四德是从宋朝才兴盛的,明清推广,现在是崇尚胡风,当然开放。你没注意到么,现在街上的女人缠足的都不多。这个也没缠足啊。”剑客嘿嘿冷笑:“你小子一双色眼就是不同啊,咱们一路同来,你倒注意到人家闺女有没有缠足了。我就一点没注意。”大师淡笑没有搭理他的嘲讽。二人看得太过火了,想跟进去。不料却招来四个家丁怒目而视,二人连忙转开视线。
        二人大步跨进皮行,恰见那小姐在两个丫环的陪同进了后进店面。二人欲跟进去,叫店中伙计拦下:“两位是来卖皮毛的猎户吧,在这里交易就可,里进是贵宾的会谈处。去不得的。”二人只好抖开大卷的皮具,摊在了柜台上,待价而沽。
        这次他们带来的皮货共有大小两卷,大卷里有鹿皮十六张,野羊皮六张,牦牛皮三张和熊皮熊猫皮各一张。除了熊猫皮外都是一些寻常货色。而那两张狸猫皮和银狐皮虽硝制好了却和蛇皮另卷在小卷里边,这三样都要另外叫价的,所以不放一起。
        祥记的伙计验货时,不由惊讶起来。因为,二人取来的鹿皮羊皮中有大半是没有箭孔的。那个时代,猎户多用弓箭,所以皮毛多多少少有着箭孔,视是伤在何处,穿在中间又或在花纹中,这皮就不值钱了,只配做下角料,反之就是上货。这些皮好的就是上货了,算起来值得二两多银子一条。坏的连一百文铜钱也卖不到。
        而大师和剑客拿来的皮子却是两个极端。要不就是一个洞没有的极品。要么就是箭孔穿得象筛子根本不值钱。这伙计哪知好皮子这是云豹叼来报恩的猎物,自然是一口断喉的,哪有什么箭孔?再就是那一枪穿心的熊皮,只有一个忽略不记的枪孔。
        其余的那些就是羌人所送,象耗牛这种大动物,自然是箭痕累累了。至于那张熊猫皮虽是完整没有穿孔,但伙计却也定不下价来,剑客本身也没有打算非卖不可,所以就卷回来不打算卖了。伙计算下了,共要付二人二十五两银子就算是两清。
        大师泽第一次亲手拥有的古代银两很新奇,五两碎银就是熔得不规则的银块倒也罢了,那二十两的是个银锭子,铸成方锭形,上而还有着流水纹,上面还有铸印的字样“大唐天宝元年,长安铸币署”,哈,更稀奇了,竟是唐玄宗时代在长安铸的,看来还是国家统一发行的啊。哦,这就是纹银了?还是鉴赏完毕二人就转身向店外走。
        “两位猎户兄弟慢走,东家有请。”二人还没走下石阶,一个伙计追出来。二人当然没意见,回头上去,伙记这就带着二人进了二进店面。这里没有柜台,只有一圈胡椅,墙上还挂了不少字画。连窗子都是雕花格子的,好生雅致,象个客厅多些。
        一进去,大师眼就亮了,转不开了,原来贵客就是刚才进来的那个小姐,而且还真是个美人儿。只见她有着一张很古典的鹅蛋脸,纤细而弯长的黛眉,笔挺的鼻子不大不小,下面是一张在当时算是阔了点,却很适合现在口味的丰润的红唇,更要命的是那双又大又圆,水灵灵外外加有点勾魂摄魄的的大眼,皮肤白皙,更见绿纱下皮光肉滑。不但大师,剑客也是有点惊艳的感觉,给她行着火辣辣的注目礼。
        那美人似乎对这种眼光司空见惯,非但不以为意,反而抿着嘴微笑,二人更加觉得灵魂也颤动了。大师不自觉地说:“That‘s    a    beautiful    girl!”剑客也顺声应和:“Wonderful!”把一干人听得一头雾水。这洋文别说他们没听过,就连原产地英伦三岛的人听了怕也未必懂,因为当时流行的还是撒克逊语和盎鲁逊语。他们讲新英语是后来混和了法语和拉丁语后在十一世纪以后才形成的。至少现在还没生成。
        祥记的老板,一个微微发福但面目和善一脸笑容的老头儿先开口说:“二个猎户兄弟,小姐现看中了两个身上的这张异种白熊皮,两位出个价吧。”剑客纠正:“这种不是异种白熊的皮。很珍贵的一种野生动物。叫熊猫,也称角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