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第一绣坊-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一块大大的匾上,已然刻好了这绣坊的名字了。现如今,尚未挂出来,挂到门头上去。此时,这块匾正被一块红稠盖住了,放在正厅里,没有人知道上面刻了什么,要等一切就绪了,于开张那天,早早命人将它连红稠一起,悬挂在大门的门头上,方才由坊主和韩老板,这二人分别拉住两边垂下的线,在吉时到来的那个瞬间共同将红稠拉下,预示着一切将红红火火,一如那红得似火的绸子。这样以后,坊名才能昭示天下呢。 
三十四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中进行着。 
原来,韩老板所说的一切准备就绪的那话儿,却不过是他已选好了一处宅院,并将它置买下来,作为绣坊,还置备了绣坊里的一些设施,当然,所需的设施的名单还是由管家提供给韩老板的,他只要照单去采买就是了。而至于绣坊里都需要用些什么人,就不是韩老板所能知道的了,因为即便是管家告诉了他,他也不一定能招募得到那些专门的人的。所以,招募这事也就等到管家和坊主都到了江南以后,才正式开始的。之后,还要进行一些相应的技能培训。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月寒所不知道的。 
这才仅一日,绣坊里所需的各种人员就都已经招够了,而且,工钱给的比京城里的“天下第一绣坊”里的要低了五分之一。 
当然,是说起点,也就是基数,每人每月只有四两银子,三个月以后,能独立出活儿的、技术也好的话,坊里自会把银子提上去,那就要视各人的情况而言了。 
还有,人员还会做相应的调整,或增加,或减少,或调或换,这都是在以后,运转着的过程中,才会去做的事情啦,这一点,韩老板是知道的,他毕竟是大老板嘛。 
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分别由管家和秦二夫人,教导着所有被选上、被留下的人们,而坊主和韩老板则对所有购进绣坊里来的各色绫罗绸缎、丝绢锦帛及各色丝线等等,进行逐一的查验并分类收纳。 
除了这些,就连长短粗细各各不一的绣针,也都要一一配备,配齐了到每一张绣架上去了。 
然后,作为学习期间的习作,当然不能用那些上好的材料来操练了。 
绣女们将在秦二夫人的带领下,统一的先用白布和一般的纱线,练习着绣一些简单的图案。直到各人的技艺有所提高之时,经过秦二夫人和管家共同查验过之后,认为该名绣女可以更上一层楼的时候,才可不再用白布和纱线,可以先练习着在那些裁剪好用来做正式绣品的原料上,试着绣上绣坊的标记,一如“天下第一绣坊”里的那样流程。 
然后,哪一天,管家认为可以绣花样的时候,说明这名绣女业已成熟,接下来就看她自己了,有天赋继续努力,则可以做到象秀秀、莫妍她们一样,甚至比月寒还强;若不肯用功,就做个普通绣女,也不会有人要把她怎么样,反正只要她本人愿意,则可以一直绣到她不愿再绣的那天止啦。 
所有的人都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只有秦二爷一个人闲着无事可做。看到别人都那么忙,到了后来,他再也坐不住了,乘着管家偶尔一得空,忙过去把管家拉在了一旁,期期艾艾地对管家说自己也可以帮着做点儿什么事的。管家闻言就笑了: 
“秦二爷,都不用您做什么事的,您要实在是闷得慌的话,倒是可以到帐房里去看看,只要您不觉得委屈的话,您尽可以指点指点他们一二的,我看现在帐房里的人都生疏得很呢。有您去了那里,我可就省心啦。” 
“哪里、哪里,怎么会委屈呢?您大管家信得过在下,只有略尽微薄之力罢了,您可千万别客气呀,但凡有用得着在下的地方,您尽管吩咐就是了。” 
秦二爷没想到管家会那么爽快地就答应了自己的请求,心里的那个高兴呀,就别提了。 
江南之地暖和,又靠近海边,空气湿润,秦二爷的咳嗽已见好转了不少呢。 
远远地,只听坊主笑着说: 
“都是一家人,没什么信不过的呢。” 
管家听罢,意味深长地冲着坊主一笑,还冲他做了个鬼脸。 
坊主立即红了脸,知道自己讲话有些语病,赶紧转身去了别处。 
秦二爷还什么也没听见,沉浸在了可以有事做的莫大喜悦里了,恨不能大喊大叫三声,以抒发胸中的快意,一扫在长安斤城里无所事事的郁闷。 
这些年没事做,可真的把他给憋闷坏了,平生的抱负,不得以施展,所以他借抽烟了排遣。 
今日,管家让他去帐房帮着看看,尽管如此,他现在也是可以做点事的人了,也是有事做的人了。心里的那个高兴啊。 
晚间,秦二爷把这事和秦二夫人、月寒说了。 
月寒担心地看着叔父,然后又看了看婶: 
“您可别累着啊,身体才要紧呢!” 
“孩子,你别担心我的身体。坊主他们,对咱们一家三口都那么好,我们就当尽自己的一份心意和力量才是呀,就算是累一点儿又有何妨呢?年也是应该的呀,何况还不累呢。再说了,最近我的身体也好很多了也不怎么咳嗽了嘛。” 
“是呀,是呀,最近确实是咳得少了。哎,我告诉你们吧,管家说了,以后,由我专门指导绣女们的绣工呢。他说,我培养的月寒都这么优秀,也一定会再培养出其他的优秀的绣女来的。” 
秦二夫人也兴奋地报告着她那边的情况。 
“让叔和婶陪着我来南方,没让您二老好好享享清福,却还要被那样地劳累着,月寒真是惭愧得很呢。” 
月寒边说,心里不由得难过起来。 
“孩子,我们两个又不是什么七老八十岁的,也都还可以干点儿活儿的,总不能就这么闲赋在家吧,吃闲饭你还不如让我们干点活呢,你根本不用担心什么啦,也不要有任何的心理负担。有事做总比没事做强,这本是好事一桩,你没看你叔他有那么高兴吗?你也应该为我们高兴才是呀,对不对,她叔?” 
秦二夫人充满了激情地说着,她不这么说还好些,她一这么说了,月寒的心里更是酸酸的,一阵阵地难过起来,喉头一紧,眼泪“刷”地就下来了,哽咽着叫道: 
“叔、婶!” 
“孩子,别哭!有事做,让我觉得自己还有用,不是废人一个,叔这里高兴着呢。” 
秦二爷感慨万千地安慰着月寒,展露他最开心的笑颜给月寒看。 
“叔,您怎么说那种话?您都辛苦了一辈子了,好不容易您和婶才把月寒养大,现在,也该享享清福了嘛。” 
月寒还是很担心,但也知道是劝不动他们了。眼见他们的开心与喜悦,是那么的真切,便也不忍扫了他们的兴。 
“没关系的,孩子,叔自己心里有数呢,不碍事的,啊?” 
秦二爷安慰着月寒,其实也是在说服自己,一定不会有事的。身体应该还吃得消吧。 
“那您们可要答应我,觉得累或不舒服的话,就一定要休息啊,可不能硬撑着。” 
月寒只得做最后的努力,跟他们约法三章起来。 
“好,我们都答应你。” 
秦二爷夫妇齐声说道。 
月寒闻言,这才含泪笑了。 
三十五
       隔日,是二月初二,绣坊开张的日子。 
清晨,太阳刚刚升起,街上那南来北往的人,渐渐地多了起来。 
韩老板把他所有认识的人,都邀请了来,见证“天下第一绣坊”的分埠——“江南绣坊”的开张大吉年呢。 
绣坊门前的街上,已经围了太多的人,几乎将道路都阻塞了。 
那真是一个热闹非常的场面呀。 
当吉时到,那块蒙在匾上的红绸,被坊主和韩老板共同拉下的时候,所有的来宾都轰然叫起好来。 
更好的则是管家带着众家丁和下人,给每位来贺喜的来宾,都送上了一份礼物:“天下第一绣坊”的绣品——一方汗帕。 
来宾中,那些与韩老板生育上有着往来的商人们,还有仅仅只是彼此认识的人们,都被韩老板郑重其事地介绍给了坊主和管家认识,也多是些在江南本地有头有脸的富豪商贾。 
众人见坊主和管家这二人,年龄相当,风流倜傥,气质不凡,均是翩翩佳公子,于是,无不抢着趋上前来,抢着结识。 
在一片嘈杂声中,地方官员也亲来祝贺今日“江南绣坊”的开张大吉呢。见韩老板和坊主、管家三人忙迎出去时,更是震动了所到之人。 
诸多猜测在众人的窃窃私语中显山露水起来,其大意无非不过是这二人来头不小,再加上韩老板可谓本地方数一数二的人物,这家绣坊和这二人,就更加地叫人不能轻视了。 
坊主、韩老板和管家,把所有的来宾都迎进了绣坊里,在众人的杯盏交错间,地方官在接受了坊主敬上的礼单之后,当众宣布,将来他府上的一应用品,均指定使用“江南绣坊”出的绣品。 
一时间,众宾客纷纷称好。 
有官府这样明撑着,足见“江南绣坊”的面子可非同一般而般了。 
外面,也就是前院,热热闹闹地吃着,喝着,笑着,往来应酬着。 
里面,秦二夫人指挥着安排绣女们,这就正式开始了江南的绣活儿了。 
上首,有月寒在做示范,下面,有秦二夫人在来回地看着,讲解着,毕竟是经过了特别挑选的绣女,能够很快地就进入了自己的角色里了。那稍有一点资质的就是不同,一经点拨,领悟也就相当快了,教的人便也就不会太累了。 
那些没被选上的女子,就只好做些粗笨的杂活儿了,诸如搬运啦、浆洗啦、甚至打扫庭院啦、做饭啦、等等。 
不过,这里的绣女们不用象“天下第一绣坊”的绣女那样,先要经受一番磨砺,才能成为正式的绣女。因为这里才刚开张,等不及慢慢来了。 
也许,对绣女们的那番磨砺,也正是“天下第一绣坊”绣品质量的保证吧。那么,江南绣坊少了这一道对绣女们特别的磨砺之后,它的未来又将会怎样呢?现在还不知道。管家在想。 
几轮酒喝下来,坊主的脸已红了,红得象一块绸子。 
再看管家的脸色,也不亚于坊主,象特别染过的一样。 
尽管如此,这二人却都还能喝。只有韩老板,本来不白的脸,这会子却开始泛白了。 
“好啊,有酒喝也不等我来,你们自己罚三杯吧。” 
一个锦衣华服的公子大步地走进了绣坊的前院,人还在老远,就冲着坊主和管家叫了一声,声音不大,却盖过了喧闹的猜拳声。 
听到这再熟悉不过的声音,坊主和管家的精神,都为之一振。 
二人从各自不同的位置,急忙转身抬头去看,也都不可置信地同时叫了出来: 
“公子?!怎么是您?您怎么找到这里的?您怎么也来了?越王爷可好?娘娘可好?快,快请上坐啊,真的是您吗,公子?” 
声音里透出的喜悦,感染了每一个听的人,以至于韩老板差点儿以为出了什么大事了呢。 
坊主把公子斯远引见给了韩老板和地方官大人等。虽然众宾客中,认识越王府公子斯远的人并不多,但是,那认识的却早已抢先同身边的其他人说开了: 
“哟,这位可是京城长安越王爷的公子。连公子爷都亲自到场祝贺,可见这二位(当然指的是坊主和管家)爷真的是大有来头之人呢。” 
“韩老板神通广大,连越王爷的公子都亲来道贺,不简单、不简单呐。” 
“瞧,今儿这张开的,又是咱们的大人到,又是京城里越王的公子爷那么远赶来道贺,我看呐,咱还是乘早把关系打点好吧,将来少不了你我都跟着沾光呢。” 
在众人的窃窃私语、议论纷纷中,公子斯远从容收下了人们投过来的巴结、羡慕等等的眼光,在首席坐定,看那二人自罚三杯酒下去,这才仰脖,喝下去了一杯酒。 
“上元节一别,半月余已过去,这才又得以与二位兄长再聚首。我这一路走来,是紧赶慢赶,到底还是让我给赶上了,这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啊。小弟这里恭喜二位兄长,将来财源滚滚,大展鸿图啦。” 
说完,又是一杯酒一仰脖就喝下去了。看他眉宇间丝毫没有风尘的沾染。 
“多谢公子吉言。” 
管家和坊主赶紧陪了一杯酒。 
刚才,管家已命人去里面请秦二爷了,这会子,人刚刚到了,一见,均大喜: 
“公子爷,您怎么也来了,这可是真难得啊。” 
秦二爷拉住了公子的手臂,喜不自禁地说。 
“老师?您怎么会在这儿?啊,是了,那日师妹已说过了的,您和师娘会一同过来的,我怎么给忘了呢?您还好吗?师娘也还好吗?咦?今日开张大典,怎么不见师妹呢?二位兄长不是最器重师妹的吗?” 
公子口无遮拦。 
管家还未及开口解释,秦二爷已抢先说了: 
“在,在,在,她们在里面教姑娘们绣着花儿呢。” 
闻言,公子开心地道: 
“好啊,真的是太好了。咱们这些人,能够在 离京城那么远的这江南相见相聚,是值得好好喝上三杯的。来来来,每个人都是三杯,都要喝的啊!” 
说着率先喝了起来,众人齐声叫好,也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