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工-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奴参领收拢了败军,没有用督战队驱赶,或者投入更多兵力进行尝试,明军穿着板甲的重步兵给他的震撼太大了,他想着其他两面也是这样的话,是不是就该找机会离开这里,而不是硬拼。
    虽然说南门面对的是明军控制的地区,但是建奴马匹比较多,还有迂回的可能。
    还有一种选择,那就是凭城坚守,虽然那些重步兵给人的感觉很变态,但是行动能力有限,既不能追击,攻城也不方便,至少目前还没看到明军的攻城器械,那么守住复州城,然后等待援军也是一种选择。位参领心中有个很不好的念头,那就是等到大军来了,面对这些铁甲步兵,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建奴参领最忧心的还是明军正在挖掘的壕沟,有了这些工事,加上那难以撼动的铁甲兵,即便是大军来了,恐怕也难以攻破明军的防线,从而破解复州之围。
    建奴向来没有守城的习惯,在认识到城外明军的强大之后,建奴的参领开始准备撤退,收拢军队、马匹与物资,就在他准备行动的时候,却被告知南门开来了一支明军,像北门的明军一样,开始扎营、挖掘战壕。
    此时来到北门的,是从路上行军的铁工营,他们距离复州最近,所以从陆上直接打了过来,一路上还消灭了建奴的几处寨子,终于在锋锐营的后面两天赶到南门,并迅速展开部署。
    而在同一天里,东江与辽西也向建奴发动了攻击,辽西的平辽总兵、左都督王国兴领五营近两万战兵出锦州,兵分两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义州卫、广宁卫。
    建奴在这两个地方留守的军队以投降的汉军为主,譬如广宁的守将就是明军降将孙有望,两座城中,都分别只有一个牛录的建奴骑兵。
    虽然说分兵是用兵的大计,不过因为战场情报把握得比较好,王国兴认为建奴主力无法在短时间赶到辽西,而面辽西军五个营拥有数量与质量上的绝对优势,因此主动分兵两路,要在短时间里,占领这两座城池,并改变辽西的攻防形势。
    广宁、义州到锦州地区,形成一只喇叭的形状,位置非常重要,是连接辽东、辽西,以及蒙古的关键位置,拿下这两个地方,明军等于是重新占领了辽西,可以将防线顺利推进到三岔河一线,直接威胁建奴占领的耀州、海州一线。
    同时,占领了广宁,也可以切断建奴与蒙古在这一地区的联系,可以威胁到蒙古,使其不会轻易彻底地投入建奴的怀抱,虽然这两者一直都是在勾结,但明军的强势,至少可以使得墙头草一样的蒙古会收敛一点。
    东江镇是这次秋季攻势的主要方向,骆养性一共用了七个营,甚至将后方的防守交给了临时召集起来的矿兵。
    东江镇也是辽海,包括辽西在内的最强的军事集团,一共拥有十个营,这次出征的七个营就包括了精锐中的精锐的老三营:灭虏、破虏、选锋。
    东江军的行动也足够大胆,在分兵袭占了汤站堡、险山堡之后,大军竟然是顺着大虫河、草河,直接开到凤凰城下,摆出一副攻城的样子。
    如果说复州建奴只有七八个牛录,一个参领,那么凤凰城直接驻守着一个贝勒和一个牛录,一万多大军。
    虽然其中有些汉军,不过这也是建奴少有的常备军团,而在宽甸等地,建奴随时可能动员更多的兵力。
    驻守凤凰城的是后金贝勒阿敏,他有些弄不清楚明军的目的,作为后金的高级将领,并且手中不弱,阿敏的行动要比复州的建奴参领大胆、灵活得多,骆养性也没有自大到四面围城,只是在草河与凤凰城之间扎营驻军,然后袭占了上游的斜烈堡,切断凤凰城与辽阳最近的联络通道。
    阿敏领大军出城,骆养性也派出了三个营大军列阵,在草河河畔,双方投入的兵力都超过了一万,由于双方都没有依城坚守,这差不多可以算是野战,也是继大虫河之战以后,后金与明军之间,又一次规模比较大的野外会战。(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
    正文 第一九五回 后方筹谋
     更新时间:2009…9…2 0:11:18 本章字数:3422
    就在前方大战一触即发的时候,李彦与他的督军署也在紧张地关注着前方的军事进展。
    今时今日,李彦已经不用亲自领军出征,虽然复辽军中的大部分基层军官,在讲武堂学习时,都是他的门生,都曾听过他讲课,但是在战场的临机决断方面,李彦就未必强过骆养性、刘文炳、巩永固等人。
    由兵战俱乐部改组而来的讲武堂,是一套很复杂的系统,其在辽南设立总堂,设讲武学院,类似于军事院校,在过去的两年中,复辽军的大小将领,都在这个学院进行过为期两个月以上的学习,包括各营战兵,也都轮流驻防辽南,并在讲武学院进行过整训,也正是通过这个学院,李彦将他的军事理念,传到各军各营之中。
    讲武堂依然保留了兵战俱乐部,不过俱乐部的覆盖范围更广,不仅在军中有,在民间也有,表面上属于非官方,以娱乐为主的组织,不过在军方内部,这个俱乐部却扮演着与原来相似的角色,只是将官兵的培养安排到了讲武学院。
    在各营各哨,都有俱乐部的设置,俱乐部已经成为,官兵交流与接触的一个场所,在这里,大家不问军职,只凭俱乐部的等级,虽然这种等级往往能与现实的军职联系起来,因为在俱乐部中表现出色的成员,其等级分也是军职升迁的凭据之一。但是在俱乐部中,这种等级并不体现为上下级,哪怕是一个等级分为零地新成员,也可以挑战俱乐部中的王牌。
    此外,在各营也会设讲武堂分社,作为中高级军官交流。以及各级军官学习的地方,讲武堂及俱乐部的管理,与营官哨官的指挥系统多有依赖,但又相互独立。
    在讲武堂、讲武学院以及俱乐部,所有的参与者都会知道一个名字,那就是李彦,李彦是这些组织地创建者,也是他们接触的军事理念的提出者,还是他们的导师,这种关系。在这个时候显得非常的重要。
    讲武堂的体系,不仅在辽海两镇存在,在辽西、在登莱都发挥着作用,虽然不能同辽海相比,但其存在本身就建立了一种联系,相对来说,辽西因为王国兴的存在,与辽海走得更近,身上的辽海烙印也更加深刻。
    但凡有辽海的烙印。或者说讲武堂的印迹,其作战地风格就是重视参谋的作用,像秋季攻势这种大规模的会战,特别是在主动发起的情况下,都会在战前制订多套详细的作战计划。
    虽然说以现在的通讯手段,总参谋部、镇总参谋部,甚至是营参谋部,都很难通过作战计划指挥一线的战斗,通常只有在战略战役层面,多做一些计划。
    尽管如此。李彦仍旧是坚定不移地在军中推行参谋制度,尽量做计划,尽量作总结分析。尽量研究战略战术,如今也是成绩斐然。
    参谋官们虽然不能在战事发生时给予直接地干涉。但是他们设计出地一套又一套地标准战术。足以让欠缺战场经验地指挥官迅速针对战场形势地变化。进行调整。
    正是参谋们地努力。复辽军才变得日益正规化。也越来越迥异于这个时代地军队。
    此外。很多参谋在参谋部经历过以后。都会下放到军中。担任一线地指挥官。而有地一线将领。也会到参谋部短期任职。通过这种方式。既培养了一线将领地宏观。也为军中输送了更多合格地将领。
    如今战事已经开始。除了派出去地参谋。整个督军署及参谋部地军官都不多了。不过他们也随时盯着前方地战事。同时也在抓紧时间进行不同地推演。以发现疏漏。或者尽早规划下一步地作战行动。
    “议事会那边也都是知道我们这次地作战行动了。”李彦虽然也关注战事地进展。不过能做地事情都已经做了。担心也不会有任何正面作用。这些日子。他倒是一直在考虑一件事。那就是如何利用这场战事。来为辽海争取更大地利益。特别是在议事会成立。辽海政治格局即将发生巨变地当明地人也能从辽南地动员规模中。猜到我们这次地军事行动应该不小。”茅元仪笑着说道。他现在已经是正四品地辽东兵备道。不过实质管辖地事务。还是参谋部、讲武堂这一块。茅元仪也觉得这些都是最适合他做地事情。
    李彦点了点头:“军事上地胜利。是最能扬国威。凝聚民心地。不过有个前提。就是要让大家看到战争地好处。对于辽民来说。他们一直盼望着回归故土。重建家园。对于那些商人来说。只有彻底消灭了建奴。辽海才有更大地发展空间。所以他们也才会关注。”
    “那倒也未必,”茅元仪笑了笑,却止住不语。
    李彦的脸上的笑容也渐渐沉下去,旋即又笑了起来:“辽东的战事,不是短时间能解决,即便是军事上获得了胜利,重建也需要时间,我想辽海的方式对辽东来说,甚至对大明来说,都是最好的,这些年,虽然只有辽海发展得最好,但是关内的厂矿开发,也是逐渐兴起,我想不管将来由谁管理辽东,都无法扭转这个趋势。”
    茅元仪点了点头,却暗暗叹了口气,作为辽海的高级官员,最核心的成员之一,茅元仪自然知道朝中如今的形势并不稳定,阉党权势熏天,东林党虽然身居要职,但是缺乏有效的执政思路,以及斗争手段,既不能挽国事于危急之中;也不能制止阉党的倒行逆施,眼看得形势越来越不好。
    李彦同样感到一种危机,虽然说孙承宗、李彦、王国兴的组合,扭转了辽东战场的局势,但是他和孙承宗一样,这些年来一直遭到阉党的不断攻击,相对来说,辽海距离关内远,李彦又将辽海经营得铁桶一般,加上孙承宗的翼护,以及赫赫战功,地位还算稳固,孙承宗的情况就不是那么乐观,这位以大学士身份督师山海的东林砥柱,也曾直接得罪过魏忠贤,撵走了宫里派来的太监监军,所以遭到了猛烈攻击。
    至于来辽南的那两个太监监军,一个被郭振明给关了起来,一个在前往东江的海上,给刘文炳派人伪装成海盗,给杀掉扔进海里喂鱼去了,辽海的排外性,已经达到常人难以想象的程度。
    其实这也并不奇怪,一方面辽海在教育、舆论上一直强调辽海人的理想,通过几份挂了朝鲜名头的报刊,李彦事实上已经将启蒙的思想撒播在辽海大地,潜移默化,辽海人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对于辽海的核心层来说,如今他们的利益也是紧密结合在一起,复辽军中一批来自京城的勋贵,他们的家族现在差不多都在辽海做生意,或者是和华夏做生意,从而紧紧绑在辽海这架战车上。
    当然,这种利益的一致,以及理念的一致,也是在当前情况下才算牢靠,李彦有的时候也在想,如果能够解决辽东的问题,那么之后的道路又应该如何走,如何让辽海这一套做法,在大明顺利推行。
    如今的大明,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早就是积弊丛生,在李彦看来,矛盾最为尖锐的无非是两点,一是官场腐败,一是土地兼并,偏偏这两者都难以用寻常的办法解决,官场腐败与土地兼并,两者甚至又形成官绅勾结,成为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牵一发而动全身,轻易碰不得。
    要想解决这两个问题,只有两个可能,其一是朱由校能够支持自己,就像秦穆公支持商鞅,以及宋神宗早期支持王安石一样,支持他来推行变法,来一场从上到下的变革。不过以李彦的资历,以明朝的政治状况,这样的可能很小很小。
    其次就是发动一场政变,通过政变掌握国家的政权,然后再来推行变革,这是一条激烈的变革之路,李彦还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他也怀疑到了关键时候,复辽军以及现在的辽海百姓,还会有多少人坚定不移地支持他。
    李彦现在还不想去尝试,他希望前一种可能能够发生,而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尽一切可能,让辽海这个利益集团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李彦让茅元仪准备一下,打算在次日的议事会大会上,公开秋季攻势的最新战报,并向议事会报告辽海两镇未来的战略构想,他希望通过这样的举动,让大家更深入地参与到辽海政权中来,也在军队与议事会之间,形成某种联络。
    有一件事李彦很清楚,那就是曾经拥有的东西,人们都不会愿意失去,辽海议事会今日掌握了议政、选举、立法甚至决策的权利,那么将来,他们肯定是不会愿意失去的。
    当天晚上,辽海督军署就收到了复州传来的好消息,这对于李彦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