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杂谈-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沙龙再次书写出辉煌灿烂的战史,一曲颂扬沙龙的歌曲《以色列之王阿里克》在国内广泛传唱,沙龙成为民族英雄。巨大的荣誉使得沙龙更加飞扬跋扈,目空一切,肆无忌惮地攻击政府和军方政策,因而在战争结束不久,就被解除指挥权和预备军官职务。只是在舆论的压力下,新任国防部长佩雷斯方于1974年12月将沙龙召回现役,出任南部军区司令,随后提任为总理拉宾的国家安全顾问。可惜好景不长,由于和总参谋部水火难容,1976年沙龙再次辞去了军队和政府的一切职务。
强烈的颤音
1981年,沙龙出任以色列国防部长。上任后仅仅3个月,沙龙即下令制定入侵黎巴嫩的“大波罗行动计划”,决心一劳永逸地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并歼灭驻扎在黎巴嫩的叙利亚部队。他亲自化装潜入黎巴嫩,走遍了贝鲁特的大街小巷。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竟在战前潜入敌方的首都进行侦察,这在人类的战争史上堪称空前绝后。可这就是沙龙。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军队悍然入侵黎巴嫩。沙龙亲赴前线,指挥装甲纵队多路齐发,如入无人之境,以闪电般的速度对贝鲁特形成合围。安扎在贝卡谷地的叙利亚重兵集团,挺身而出,阻挡以军的推进,结果一场坦克大战,叙军坦克被击毁400多辆,而以军只损失了约40多辆坦克。空战结果更是让人瞠目结舌,叙军被击落的飞机达100多架,花费20多亿美元建立起的“萨姆”防空导弹群,两天时间就被炸成一堆废铜烂铁,而以军执行空战任务的飞机只有1架被击落,贝卡谷地之战成为了现代战争史上的经典之作。
可沙龙没想到的是,他的无敌军团能够击败任何现代化装备的对手,却在装备低劣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战士面前无计可施。以军将设在贝鲁特的巴解组织总部四面包围,狂轰滥炸,沙龙发出最后通牒,要阿拉法特立即投降。阿拉法特则向战士们发出命令:“我感到天国之风在吹拂,誓死抵抗。”沙龙气急败坏,叫来美国特使哈比卜,吼道:“这些巴勒斯坦人究竟是什么人?我向他们用尽了我所拥有的一切,可他们居然不逃跑。告诉阿拉法特,我剩下的只有******了!”阿拉法特闻言,平静地回答:“告诉愚蠢的沙龙,扔他的******吧,这就是阿拉法特的回答!”最后,在美国的调停下,巴解组织为保存力量,将部队撤出了贝鲁特。
沙龙没有想到自己精心导演的这场战争会以这样的结局收场,他把一腔邪火全部发泄到平民身上。9月16日,在沙龙的默许下,以色列的黎巴嫩长枪党民兵血洗夏蒂拉和萨布拉两个巴勒斯坦难民营,1000多名无辜平民惨遭杀害。
惨案震惊了世界,联合国大会举行了追悼仪式,所有成员国均下半旗致哀,以色列国内30多万群众举行大规模抗议活动,打出了“沙龙=杀人凶手”的标语。沙龙本想以一个辉煌的惊叹号结束自己的军旅生涯,结果却在一片责骂声中辞去国防部长职务。
难以预料的结局
沙龙的从政经历可从1973年讲起,当时刚刚脱下军装的沙龙就与贝京等人合作,组成了以色列最大的反对党利库德集团,后来战争爆发,沙龙重返战场。1976年,再次脱离军队的沙龙组建什洛姆恩党,当选国会议员,并将自己的党合并于利库德集团,成为以色列政坛的重量级人物,直到1983年辞去国防部长职务。此后近20年,沙龙在以色列政坛几经沉浮,不时冒出“惊人之语”或“骇世之作”,逐步成为最著名的鹰派人物。他的每一个举动几乎都对中东和平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
然而,如果只简单把沙龙列入“好战分子”之列,那就太低估沙龙了。沙龙能够在政坛上历久不倒,除了他的显赫战功和性格魅力,更重要的是他高度的精明、灵活和圆滑。像在战场上一样,他对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会产生什么效果,具有敏锐的判断力,因而总是能够在中东进程和最关键时刻采取最关键的行动,左右局势,无论是在野、在朝都一样。
1978年9月,美国、以色列、埃及三方举行著名的“戴维营会议”。当会谈陷入僵局时,是沙龙打电话,说服贝京总理以放弃西奈半岛北部的犹太人定居点为代价,换取与埃及达成和平协议的结果。他曾发誓永远不与阿拉法特握手,不与巴解组织和解,并主持大规模扩建犹太人定居点,但1997年,他却与阿拉法特的亲密助手阿巴斯秘密会晤,重新启动了陷入僵局的中东和平进程。到了2000年9月28日,已担任利库德集团****的沙龙又出惊人之举,强行进入耶路撒冷圣殿山上的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持续至今的以色列军警与巴勒斯坦群众流血冲突,巴以双方此前为达成永久和平协议创造的所有机会,刹那间变得黯淡无光。
最有经验的时事评论家都被沙龙的行为搞得不知所措,连沙龙最亲密的政治盟友和军中同僚都被搞得云里雾中,难以把握他的真实脉搏。而一家以色列媒体则一语中的:“这就是沙龙。”因为回首往事就会发现,“惟这样做,沙龙才是沙龙。”
第101章独眼将军
           在以色列,达扬是一位家喻户晓的风流人物。达扬最为以色列人津津乐道和引以为豪的,是他在军事上的才华,是与拉宾并称以色列军神的人物。
痛失左眼
1 9 1 5年5月2 0日,达扬生于加利利湖南岸的达加尼亚基布兹,父母都是俄国的犹太移民。达扬在希伯来大学毕业后,远赴英国坎伯利参谋学院学习军事。达扬对军事有着一种天生的悟性。1 9 3 6年,2 1岁的达扬加入了英国在巴勒斯坦地区的警察部队。同年,他兼任“哈加纳”的军事教官,亲自编撰了《野战指南》教材,使受训的官兵颇有收益,他的军事才能得以崭露头角。但在一次战斗中,他不慎左眼被弹片击中,导致失明,从此便有了“独眼将军”的称号。
声名鹊起
1 9 4 8年5月1 4日,以色列立国后不久,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达扬受命,组建第八十九突击营。达扬率领他的八十九营奔赴战场,总是一马当先,身先士卒,提出的口号是“随我冲”,而不是“给我上”。达扬的所作所为,深得总理本—古里安的赏识,很快被擢升为耶路撒冷战区司令长官。翌年,又被提拔为少将,达扬当时年仅3 4岁,成为以色列军队中最年轻的将军。
他任人唯贤,不拘一格。为使更多的军事人才脱颖而出,他规定退役时间为4 0岁,好让更多的人得到及时晋升提供机会。
蜚声国内外
1 9 5 6年7月,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英国对埃进行武力要挟,要求以色列提供援助。达扬主动向本—古里安请缨,保证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代价,赢得对埃及的战争,以达到占领大片阿拉伯领土,为日后谈判筹备资本。
1 0月2 9日,下午4时2 0分,以色列空军1 6 架“达科达”运输机载着2 0 2空降旅一个营约4 0 0 名的士兵,出奇不意地飞越西奈半岛埃及一侧领空,空降在埃及米特拉山腹地,第二次中东战争拉开序幕。达扬亲率大军挥师南征,一路过关斩将,威风凛凛。
“现代闪电战”的运用典范
第二次中东战争后,达扬刚过他自己规定的军人退休年龄,便以身作则,自觉退了下来。但对军事情有独钟的达扬,仍心系军队。他到当时战火纷飞的越南,考察那里的战争情况,想从中了解新的装备,新的战争状况。
由越南返回后,达扬得知埃及正在向西奈增兵,叙利亚军队也在积极布防。凭着他对军事的敏感,达扬意识到,一场战争将不可避免。果然,5月份,埃及总统纳赛尔发布了一号战斗令,宣布封锁对以色列至关重要的蒂朗海峡,约旦、伊拉克等国表示其军队接受埃及的指挥,阿尔及利亚、科威特等国将军队相继开到西奈。一时间,战云密布,一触即发。以色列国内笼罩着不安的情绪。
达扬感到责无旁贷。他到前线上视察,那里都是他的老部下,人们对他充满了尊敬。达扬找到军需官,向他要了一套没有任何军衔的军服和一支左轮****,准备以普通士兵的身份参战。这时,艾希科尔总理在强大的舆论压力面前,终于任命达扬为国防部长。
达扬经过周密、细致的研究,决定对埃及进行闪电战。1 9 6 7年6月5日凌晨7时2 5分,大批以色列战斗机突然轰炸西奈的埃及军队。3个小时后,埃及精心发展起来的空军全部战机被一片冲天的火海所吞噬。然后以军发动地面战,4天拿下西奈。达扬出尽了风头。
惨败后的胜者
第三次中东战争的惨败,使阿拉伯民族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他们暗中发誓要洗雪民族之耻。埃及、叙利亚等国经过周密筹划,决定在1 9 7 3年1 0月6日,即犹太人的赎罪日对以色列发动战争。这是包括达扬在内的多数以色列人做梦也没有想到的。
6日下午2时,埃及、叙利亚同时出动2 0 0架战机,近6 0 0 0门大炮向以色列发动攻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以军仓促应战,被动挨打。埃及军队只用了1 0分钟,就以损失5架战机的代价摧毁了以色列2/3左右的军事目标。埃及突击队员强渡苏伊士运河,以色列耗资近2。5亿美元修造的巴列夫防线彻底崩溃。
形势对以色列十分严峻,达扬决定先集中兵力打垮叙利亚军队,腾出手来重点对付埃军。
嗣后,达扬集中兵力对付埃及军队。双方在西奈展开空前规模的坦克大战,参战的坦克超过了2 0 0 0辆。达扬根据战场的形势变化,果断地命令手下虎将沙龙率其部强渡苏伊士运河,将埃及退路切断,埃军腹背受敌,处境日益被动。1 0天后,在以军强大的攻势下,埃及被迫宣布停火。
第四次中东战争,以军反败为胜,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要求达扬引咎辞职的呼声不断高涨。梅厄总理率众内阁集体辞职,保全了达扬的面子。
退出军界后,达扬应邀在贝京政府内担任了两年外交部长。为埃及和以色列签署《戴维营协议》并最终缔结和平条约,作了许多具体的工作。
1 9 8 1年1 0月1 6日,达扬死于心脏病猝发,享年6 6岁。
第102章列宁格勒战役
           列宁格勒,这座被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称之为“欧洲之窗”的古都,始建于1703年5月16日,原名彼得格勒,200多年来一直是俄罗斯帝国的首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就是从这里打响的,它从此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摇篮。1924年列宁逝世后,当时的苏维埃政府为了永远纪念这位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和导师,下令将列宁曾经生活、工作和战斗过的这座英雄城市命名为列宁格勒。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卫国战争中,这座英雄的城市,曾经在长达900天的时间里依靠神话般的“生命之路”,粉碎了法西斯德军野蛮的围困和封锁,取得了列宁格勒保卫战的重大胜利。
“巴巴罗萨”计划
1940年5月10日,当轻纱般的薄雾从法兰西的江河上向着碧绿的草地和鲜花盛开的果园弥漫开来,预示着这是一个景色宜人的春天的时候,法西斯德军的钢铁洪流隆隆驶进法国领土,从此,西欧诸国就被置于希特勒德国闪击战的狂飙之中。不可一世的德军从巴黎杀向巴尔干半岛、从日兰德半岛杀进纳维亚,并将大不列颠困在英伦三岛不能动弹……希特勒可以说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征服了整个欧洲。
1940年12月8日,在帝国大厦,面对着墙壁上高悬的世界地图,希特勒又将他那一双贪婪的目光投向了广阔的苏联领土,将部队前进的目标指向了克里姆林宫……就在这一天,希特勒正式发布了进攻苏联的第21号指令,并以“巴巴罗萨”作为这份作战计划的代号。“巴巴罗萨”是12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菲特烈大帝的名字。希特勒用这位800年前大皇帝的名字为他的侵苏战争计划命名,他期待着这个名字能够为他的战争计划增添一丝神秘之光。
希特勒对“巴巴罗萨”计划颇为得意,他曾经睥睨一切地狂叫“当‘巴巴罗萨’开始时,全世界都将会大惊失色,难置一言!”按照“巴巴罗萨”计划的具体部署,辽阔的苏德战场被划分为北方、****和南方三个战区,每个战区都配备一个集团军群。“北方”集团军群的任务是,从东普鲁士的苏伐乌基出发,迅速驰越涅曼河,消灭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苏联军队,目标是攻占列宁格勒,并切断它和摩尔曼斯克之间的交通线。
列宁格勒这座英雄的城市,不仅在政治上有“苏联第二首都”之称,在经济上是苏联最大的工业中心,而且在军事上的地位也十分重要。它是苏联第二大运输枢纽,共有十条铁路线通过这里,特别是十月铁路线把列宁格勒与莫斯科和苏联的其他地区联结在一起,因此在国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