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6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钊颂疚壑埂
    一名文职军官正带领十几名士兵清点粮库,见杨元庆带领大群军官进来,文职军官连忙上前施礼,“参见总管。”
    杨元庆点点头,走到一袋粮包前,拍了拍结实的粮包,这一包粮食便是一石重量,从粮包的缝隙里扑簌簌流出一撮白米,杨元庆伸手接住,放几颗进嘴里咀嚼,应该是去年的粮米。
    他回头问文职军官:“这座仓库里有多少粮食,清点完了吗?”
    “回禀总管,这座仓库已经清点完毕,一共九万三千石粮食,和帐簿记录一致。”
    “那整个粮仓群有多少粮食,有清点过吗?”杨元庆又接着问道。
    “卑职大致估算过,大约在六十到六十五万石之间,应该不会有错。”
    这个数字让杨元庆的眉头蓦地舒展了,六十万石,这一次冒险式的远征,竟获得如此丰厚的回报。
    杨元庆又去了其他仓库,堆积如山的兵甲、帐篷、马鞍和战鼓,这些都是当年隋军丢下的物资,时光流转,它们又回到了自己的手中,这让杨元庆不由感慨万分。
    这时,程咬金激动万分跑来道:“总管,去看看宫库吧!保证让你眼睛都睁不开,我的老天啊!那些珍珠宝石,把我老程的眼睛都照花了,还有数不清的白花花银子和黄澄澄的金子,总管,就把高丽封给我做程国吧!我不嫌弃。”
    杨元庆拍拍他肩膀,笑眯眯道:“我记得当初你可是不愿意封国的,说是没有野心,一心想当元老,怎么这会儿野心又膨胀了?”
    程咬金不好意思地挠挠后脑勺,“其实不是什么野心,只是有点贪心。”
    杨元庆呵呵笑了起来,回头对行军司马李名禄道:“所有的物资都一一登记造册,宫库里的金银珠宝分出一半,还有所有的铜钱,都用于犒赏和抚恤这次远征的弟兄们。”
    “卑职遵命!”李名禄行一礼,匆匆下去了。
    “老李,等我一下,我帮你去清点。”程咬金心急如焚,也顾不上和杨元庆打招呼,飞奔而去。
    旁边来护儿忍不住笑道:“总管,这个程将军倒挺有趣。”
    杨元庆哼了一声,“他一贯如此,脸皮奇厚无比,打仗时看不见他的踪影,分钱时他第一个冲在前面。”
    这时,来护儿又低声道:“总管,这次既然拿下平壤,索性就把附近人口掳掠一空,我估计有几十万之众,用来充实中原。”
    杨元庆摇了摇头,“这一次还不是时候,一是我们军队太少,更重要是现在天下未定,把高丽人口掳入中原,反而容易造成中原大乱,你忘记当年六镇人口进入中原的后果吗?等下一次,索性就灭了高丽。”
    来护儿明白杨元庆的意思,六镇兵乱被镇压后,北魏将数十万六镇男女押入中原安置,这些数十万人引发中原大乱,直接形成了北周和北齐两个朝廷,高丽人民心难附,现在掠入中原,确实不太妥当。
    想到这,来护儿又问道:“那高丽王呢,要留下他吗?”
    杨元庆微微一笑,“我向此人提出三个条件,如果他答应割让辽东并向大隋称臣,留下他也无妨,否则渊太祚就有摄政的机会了。”
    来护儿一怔,“总管说错了吧!应该是盖苏文,怎么会是渊太祚?”
    杨元庆瞥了他一眼,语气淡然道:“我没有说错,就是渊太祚,他即将重返高丽。”
    ......
第四十七章 灾情初现
    五天后,隋军千余艘战船分走数趟,将高丽国库的物资全部运到了绫罗岛中转,岛上有不少巨大的山洞,当年是隋朝水军储藏后勤物资的天然仓库,足以容纳从平壤城运来的物资。
    杨元庆留下沈光率领五千士兵守岛,又留下三十艘战船,他则亲率千余艘海船满载着第一批粮食四十万石粮食,浩浩荡荡向渤海驶去。。。。。。
    时间已经渐渐到了九月下旬,从南到北,各地陆续进入了秋收,但今年的收成却格外惨淡,一场大业六年以来最严重的旱灾席卷整个北方,河南、河北、河东、关中、关内,秦岭淮河以北各郡无一幸免。
    各郡的受灾程度和官府的抗旱力度有直接关系,唐朝由太子李建成亲自出任安抚使,赴各郡督查抗旱,又从巴蜀和荆襄调度官粮赈灾,将旱情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隋朝也是极为重视这次夏秋连旱,杨元庆早在八月便任命杜如晦为旱情监察令,并由御史台派出三十名监察御史分赴各郡督查抗旱。
    在zhōng yāng朝廷的强力措施之下,隋朝也抗旱有力,尽管灾情严重,不少河流都干涸见底,但隋朝各地的收成也能保住近半。
    再加上隋朝已有充足的储备粮,从八月下旬开始,数十万石粮食便陆续分拨到河北和中原各地官府,用以赈济灾民。
    杨元庆下达了严令,若发生一人饿死的情况,从太守到县令,就地罢免,十人以上饿死,县令处斩。百人以上太守处斩。
    正是朝廷的及时拨付粮食和楚王严令。使得各地官府空前重视抗旱赈灾,以至于隋朝的旱情最为严重,几乎全境皆旱。却同样是灾情平稳,没有出现任何恐慌局面,一直到九月下旬。各地的监察御史都没有发现一例饿死人的情况。
    但青州却是另一番景象,青州七郡:齐郡、鲁郡、琅琊郡、东莱郡、高密郡、北海郡、济北郡却遭遇前所未有的天灾**。
    旱灾、兵灾一起袭向青州大地,先是窦建德军和宋金刚军队的混战,窦建德击败宋金刚军队,宋金刚逃至海边,被愤怒的渔民杀死。
    紧接着,刘黑闼不愿交出军权,窦建德和刘黑闼的军队也爆发了青州大战,战争一直持续到九月上旬。因为隋军大举屯兵黄河北岸,窦建德才被迫和刘黑闼讲和,两军罢战。
    但此时。严重的灾情已无力挽回。兵旱双灾使青州大部分郡县都颗粒无收,斗米涨到万钱。饥民沸腾,数十万饥民拖家带口逃向中原,逃向黄河北岸,所过之处,草根掘尽,树皮都被剥食一空。
    青州大地,一座座县城的民众倾城而逃,县城沦为鬼城,村庄沦为**,千里荒凉,举目不见人烟。
    从清河郡、平原郡到渤海郡的千里黄河水面上,数千艘渡船昼夜不停地运送灾民,将一船船灾民从黄河南岸运到北岸。
    隋王朝早有准备,在清河郡的茌平县,在平原郡的平原县,在渤海郡的滳河县,建立了三大赈济中心,搭建了一万四千顶帐篷,用以接纳从青州逃来的饥民。
    朝廷为此已预先拨付了十五万石紧急救济粮,并派出了三百名官员主持救济,动员数千国子学士子协助安置灾民,杨元庆甚至事先下令,派出五千名女护兵为灾民治病疗伤。
    平原县的灾民安置点位于平原县以南三里外的黄河岸边,这是三个赈灾点中最大的一座,由八千顶帐篷组成,占地上千亩,从九月初出现饥民cháo到九月下旬,已经先后有三十余万青州饥民逃到这里。
    整个大营内人山人海,人流汹涌,由两百名官员和五千士子来安置这些灾民,隋军并派出一万士兵维持饥民大营的秩序。
    这天上午,杜如晦在几名官员的陪同下,前来难民营中视察,大将秦琼也一并陪同着他。
    大营内,所有帐篷几乎都住满了青州灾民,臭气熏天,到处是哭声喊声,令人心情焦虑。
    这座大营的负责官员是大理寺少卿裴晋,副手是一名年轻的官员,去年科举的状元褚遂良,他出任马邑郡长史,因安置灾民得力而被临时调来协助裴晋。
    裴晋陪同杜如晦视察,一边忧心忡忡解释道:“灾民实在太多,三十万人集中大营内,几乎每座大帐都挤进四十人,实在是拥挤不堪,还出现了很多问题,到昨晚为止,已经有五十五人因jiānyín之罪而被处斩,至于凶横强霸,欺辱良善之事更是屡屡发生,难以制止,还有疾病蔓延,这些都是问题。”
    杜如晦眉头一皱,“那为何不向朝廷提出追加帐篷?”
    旁边褚遂良接口道:“启禀相国,不是帐篷的原因,帐篷再多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我和裴少卿都认为,应该把灾民疏散到各个郡县去。”
    杜如晦没有吭声,他走进了一座大帐,大帐内迎面扑来一股浑浊的气息,里面铺满了羊皮和破烂肮脏的被褥,还有各种箱笼瓶罐,羊皮是统一发放,而被褥和其他杂物都是灾民带来的家产。
    大帐里躺着二十余人,大多是妇孺和老人,年轻男子却一个都不见,杜如晦愣了一下,旁边裴晋连忙低声解释道:“这座大帐的男子前几天和另外一座大帐男子因争夺粮食而发生冲突,所以白天都被隔离到军营去,晚上才能回来。”
    帐中妇孺见忽然进来大群官员,都吓得纷纷坐起身,紧紧把孩子抱在怀中,杜如晦在一名老人面前蹲了下来,老人似乎小腿受了伤,一名女护兵正给他腿上伤口处换药。
    “怎么回事,怎么受了伤?”杜如晦奇怪地问道。
    老人心中害怕,支支吾吾道:“只是...摔了一跤。”
    “不是摔跤,是被棍子打断了腿。”旁边女护兵不满地纠正他的解释。
    老人的脸顿时红了起来,褚遂良道:“他是这个家族的族长,前几天两个家族打架时,他是指挥者,结果腿被打断了,动弹不得。”
    老人更加不安,半晌叹了口气,无言以对。
    杜如晦又问道:“你们是哪里人?为什么要出现家族冲突,是赈济粮食不够吗?”
    老人摇了摇头道:“我们是历城县红关乡人,姓刘,我们家族大约有七十余人,住在两座帐篷内,也倒不是粮食不足,是因为另一座帐篷内还住了几名外姓人,是吴氏家族的人,他们就说我们分配粮食时克扣他们族人,要求补偿,其实我们并没有克扣,大家平均分配,但他们不相信,最后越吵越凶,便打起来了。”
    杜如晦想了想,又问他,“那你觉得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老人叹了口气道:“其实朝廷能及时赈灾,给我们一口饭吃,使我们不至于饿死,还发一张羊皮保暖,不像大业六年那样不管我们死活,我们已经感激不尽了,这是老实话,不敢再有其他奢望。”
    杜如晦笑了笑,“困难总是有的,你就说说吧!”
    老人有些为难道:“如果一定要说困难,那只有一条,就是太挤了,男男女女几十人混住在一座大帐内,太不方便了,我们是一个家族,还稍稍好一点,可如果是小家庭混住在一起,肯定会有各种矛盾。”
    杜如晦默默点了点头,走出了帐篷,他并不想指责裴晋他们做得不够完善,毕竟是三十余万人,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
    他沉吟一下,对众人道:“关于把灾民疏散到各县去,紫微阁也讨论过,赞成居多,但要楚王殿下最后批准才能执行,所以大家还是要尽量克服一下困难,采用一些临时措施,比如男女分住,或者增加帐篷等等,等殿下回来,我立刻会向他汇报此事。”
    秦琼接口道:“关于帐篷,我们军方还能再拿出五千顶,我下午就会派军士送来,让士兵帮助扎营,另外,我会命令士兵加强夜间巡视,防止夜间有恶人作案。”
    裴晋和褚遂良商量了一下,裴晋道:“相国关于男女分住的临时方案可以施行,我们准备把大营分为男营和妇孺营,不过此事繁琐浩大,需要得到军队的协助。”
    秦琼点点头,“可以,我会命令一万士兵协助官方分散灾民。”
    停一下,秦琼又问:“不知殿下什么时候能回来?”
    杜如晦苦笑一声,“这个问题应该问秦将军才对,他最后是和你们分手,难道走时没有交代吗?”
    “他只是说大概一个月左右,其实现在已经快一个月了,我估摸着也应该回来了。”
    他话音刚落,远处一名骑兵疾速奔来,大声喊道:“总管回来了,我们船队回来了!”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大喜,秦琼急问道:“船队在哪里?”
    骑兵回头指向东方,“在黄河上,马上就到来!”
    众人快步向黄河边跑去,他们跑上一座土丘,向东方眺望,只见远处黄河上出现了一群黑点,黑点越来越近,正是归来的船队,只见千帆如云,浩荡的千艘船队到来,气势波澜壮阔。
    众人忍不住一起欢呼起来。
    。。。。。。
第四十八章 集中民力
    从高丽归来的船队没有回军港,而是直接老黄河口西进……抵达青州饥民云集的黄河北岸。
    一千多艘身躯庞大的战船延绵百里,船帆遮天蔽日,蔚为壮观,黄河北岸站满了跑来看热闹的民众。
    第一艘帅船缓缓靠岸,水手将船板搭上岸边,百余名亲卫率先下船,紧接着,杨元庆出现在船舷边,他抬头看了看炫目的阳光,深深吸了一口带着泥土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