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4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元庆冷笑一声,果然不出他的所料,这李叔良谨慎得太过分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谨则无智’,这是一句至理名言,他要让李叔良败在他谨慎上。
    “传我的命令,大军向北撤二十里!”
    一万骑兵调转马头,向北方飞驰而去,片刻便消失在沉沉的夜sè之中。
    各位书友,看完书别忘投老高一张推荐票啊!
    ………未完待续
第二十七章 迎头痛击(中)
    原创就在杨元庆率军从闻喜县返回,向西疾奔而去后不久,绛郡太守独孤怀恩便得到了消息,他立刻意识到,丰州军一定是去拦截李叔良的军队,他心中大急,立刻命手下大将曹霁率三千军队前去支援李叔良
    军队派出去了,独孤怀恩心中忐忑不安,他登上墙头,扶住墙垛向西眺望,远处是黑暗无边的夜sè,星光将数里外的正平山映衬出一个模糊的轮廓。
    独孤怀恩叹了口气,当初李渊问他愿意进关中,还是愿意留在河东,他选择了留在河东,现在看来,他当初的决定有点失策了,河东是各路兵家必争之地,就算杨元庆不来,窦建德也会来,去关中才是明智的选择。
    独孤怀恩转身要下城,忽然有士兵大喊:“使君,有军队奔来了。”
    独孤怀恩大吃一惊,扶墙垛细看,只见约千余人向这边狂奔而来,接着有人在城下大喊:“使君,快开城门,是我!”
    是部将曹霁的声音,他刚去还不到一个时辰,怎么就回来了?独孤怀恩连忙下令开门,他也跑到城门边,只见涌进来大群败兵,很多人都负伤,身上全是血迹,曹霁扶在马上,后背上插着一支箭。
    独孤怀恩大吃一惊,上前急问道:“出了什么事?”
    “使君,我们在正平山被伏击,弟兄们死伤惨重。”
    “有多少伏兵?”独孤怀恩又追问道。
    “不知道,对方是骑兵,又有弓箭,将我们包围,卑职是拼死杀出重围。”
    独孤怀恩半晌说不出一句话,一种不祥的预感涌入他的心中。
    李叔良站在哨塔之上,目光凝重地望着大队敌军远去,他心中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一种直觉告诉他。敌人的远去就俨如猛兽的后退,是为了更有力的致命一击。
    李叔良派出了数队斥候前去探查,他忧心忡忡地回到自己大营,副将刘弘基已经在大帐前等候他多时。
    “大帅,你认为敌军真的撤退了吗?”
    李叔良摇摇头,“他们是一群狼,没有吃到猎物怎么可能撤退。”
    李叔良叹息一声,走进了大帐。刘弘基跟着进了大帐,又连忙道:“大帅,卑职认为,敌军撤退的目的是要等我们撤营出发,然后在半路袭击我们,那时我们就没有驻营的防御。只能和他们硬对硬的打一仗,这是破我们防御的最好的办法。”
    李叔良坐了下来,低头半天不说话,他不希望是刘弘基说的这样,可无论他怎么想,刘弘基都说得完全正确,除非他不走,或许对方拿他无可奈何,可只要他一动身。对方就会抓住机会,他痛苦地抱住头,自己到底该怎么应对?
    刘弘基的双唇抿成一条线,目光十分严峻,他已经意识到对方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大将,他能在稷山和正平县之间截住他们这就说明对方善于抓住战机,难道对方的主将就是杨元庆?
    如果真是他,那他们面临局势就严峻了,刘弘基心中也紧张起来。“大帅。现在我们急须向主公求援,否则我们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李叔良一言不发地坐着。脑子里有点茫然,思绪也一片混乱,双手交叉放在腿上,身子无力地靠在后面的大箱子上,他仿佛在思考刘弘基的建议,可又像无计可施地发呆。
    就这么坐了一刻钟,刘弘基不敢打扰他,准备慢慢退出大帐,这时,他身后传来了李叔良沉重的声音。
    “临走时唐王已经告诉我,他只能拿出两万军队,要我集结河东各郡军队,还有太原的守军,这样就有十万大军,可以和杨元庆抗衡,就算我们求援,他也能让河东各郡的守军来支援我们,可你想过没有,各郡的军队出发来支援我们,会不会被杨元庆的军队各个击破?”
    刘弘基身子一震,又慢慢转过身,他不得不佩服李叔良思路慎密,杨元庆有三万骑兵,这里只有一万,很可能其余军队都拆散了,就是为了防止各郡来救援他们。
    “那正平县的五千守军呢?我们可以调他们前来支援。”
    他话音刚落,有士兵在帐外禀报,“独孤太守派人来报信,说有紧急情况。”
    “让他进来!”
    片刻,一名报信兵被带了进来,他单膝跪下禀报,“独孤太守派军来援助,但被敌军在山路伏击,死伤惨重,独孤太守只能坚守城池,希望李大帅能率军入城,共同防御。”
    说完,他将一封信呈上,李叔良看完信,又将信递给刘弘基,吩咐左右,“把他带下去,赏钱五百吊!”
    “多谢大帅赏赐。”
    报信兵退了下去,李叔良看了一眼刘弘基,“你说现在怎么办?”
    “大帅,对方是轻骑,应该没有带多少粮食和草料,我们不如固守营盘,等他们粮尽退兵。”
    “不可能粮尽,绛郡是富庶之地,又刚刚收了麦子,他们哪里弄不到粮食,而且除了正平县外,其他各县基本上都没有守军,想夺取易如反掌,再说,他们刚刚击败正平县援军,应该也缴获了不少粮草,虽然信中没有说,但我们应该想得到。”
    李叔良叹了口气,他进退维谷,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天亮时,斥候带回了情报,发现对方骑兵在二十里外,并没有走远,李叔良知道自己的判断正确,对方不可能撤军,就在等他们拔营启程,在半路袭击他们,李叔良更不敢冒险启程,他终于接受了刘弘基的建议,派人去关中求援。
    杨元庆的骑兵在二十里外的一片树林中休息了一夜,体力恢复,这时,在正平山伏击敌人援兵的徐世勣也回来了,他率一千骑兵在正平山前设伏,大败正平县援军,歼敌一千余人,俘虏六百余人,缴获不少军资粮草,可以维持军队三天。
    这个意外的收获,一下子解决了丰州军粮草不足的隐患,杨元庆大喜,记徐世勣大功。
    中午时分,杨元庆骑马在军队中视察情况,这次他们是轻兵简行,没有携带帐篷等辎重,大多时候在树林中宿营,如果遇到下雨则进县城驻扎。
    一万军队由八千骑兵和两千重甲步兵组成,重甲步兵只有在作战时才不用战马,而平时行军都是骑马,他们配置双马,一匹战马专门携带装备。
    此时,杨思恩正率领重甲陌刀军cāo练,他们的陌刀已经全部更换,更轻更长,更加坚硬,已不再是拍刃,而是真正的陌刀,足以抗击强大骑兵的冲击。
    两千陌刀军分成四队,正分队训练,喊杀声如雷。
    在陌刀军训练不远处,数千名士兵砍伐了上千棵大树,正忙碌地结扎树排,在另一片空地上,堆满了士兵们携带的火布,火布就是将布条在火油中浸泡后晒干,变得极易燃烧,一般是用来做火箭,每个士兵都会携带一包,这时丰州军特有的装备。
    这时,一名士兵禀报:“启禀总管,斥候抓住了对方的探子!”
    杨元庆大喜,立刻调转马头向行军帐奔去。
    大帐内,一名斥候校尉单膝跪下向杨元庆禀报道:“禀报总管,弟兄们发现敌军两队探子共二十人,全部围歼,并抓了两名俘虏。”
    “带上来!”
    很快,亲兵将两名俘虏推进大帐,俘虏跪在地上哀求,“将军饶命!”
    杨元庆看了他们一眼道:“我可以饶你们一命,但你们必须老老实实交代,若有半句谎言,我拿你们人头祭旗。”
    “我们不敢有半点隐瞒。”
    “好!我先问你们,大营内有多少军队,主将是谁,副将是谁?”
    “回禀将军,一共两万军队,骑兵约三千人,步兵一万五千人,还有两千辎重兵。主将是李叔良,副将刘弘基。”
    杨元庆点点头,他听得出对方没有撒谎,又问:“有多少粮食,是什么样的战马,士兵装备是怎样?”
    旁边徐世勣听杨元庆问得非常仔细,他心中暗暗称赞,难怪杨元庆被称为大隋边陲第一将,从他问情报便可看出他的丰富经验,竟然连对方是什么样的战马都问清楚,掌握所有细节,这才叫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杨元庆足足问了大半个时辰,这才命人将两名已被问得筋疲力尽的战俘带下去,旁边三名文书郎快笔如飞,将所有的问询都记录下来,三名文书郎退去别帐
    杨元庆见徐世勣一脸惊奇,便微微笑问道:“瓦岗军不是这样做吗?”
    徐世勣摇了摇头,“我们只是问一些关键问题,从不会超过一刻钟,问题也不会超过二十个,像将军这样问得仔细,我还是第一次遇到。”
    “其实也不应该由我来问。”
    杨元庆指着旁边的刑曹参军张述笑道:“丰州军自有一套严密的制度,有专门的审讯官,应该由张参军来审问,只是我比较心急,所以越俎代庖了,等会儿张参军还要再问一遍。”
    他又问参军张述道:“张参军,我的审讯可有遗漏?”
    未完待续
第二十八章 迎头痛击(下)
    原创刑曹参军张述是灵武郡太守张庭之弟,跟杨元庆多年,深受杨元庆信任,他为人严厉正大,不徇私情,绰号铁面判官,上至总管杨元庆,下至普通士卒,他都一视同仁,连兄长张庭也受过他的刑杖,在丰州军颇中有威望,这次东征,他掌管丰州军军法。╱оΟ
    张述看了看手中的清单,起身施礼道:“回禀总管,遗漏了四个问题,一个乙级项,就是对方的帐间距,其余都是丁级项,问题不大,卑职等会儿再补问。”
    徐世勣从张参军手中接过审问书,上面密密麻麻有近两百个问题,按重要程度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大项,令他叹为观止,直到今天,他才终于初窥到了丰州军严密的制度,和丰州军一比,瓦岗军真的是乌合之众。
    杨元庆拍了拍他肩膀,语重心长道:“丰州军之所以能以一己之力击败三十万突厥大军,并不是偶然,秘诀就在于有严密的制度,带兵打仗不是靠运气,更不是靠拍脑门兴之所然,所有谋略的决定,都是建立在大量的情报分析上,我之所以撤军二十里,就是等李叔良的探子送上门来,我再从探子口中反问到他们的情报,希望通过这次战役,你能迅速适应丰州军的制度,我便可以让你独挡一面。”
    徐世勣默默点头,他打心底里服了杨元庆。
    这时,几名亲兵将一套兵甲拿上,摆放在地上,杨元庆笑道:“我们来看看敌军装备。”
    盔甲、横刀、长矛、盾牌、弓箭、靴子,杨元庆一一细看,对徐世勣道:“都是军器监打造的最jīng良之物,连靴子也是三层牛皮底,他们的装备还超过了丰州军,再想想昨天晚上他们从哨塔报jǐng到弓弩军压营应战,前后只耗用了极短的时间,我可以断定。这两万人是李渊最jīng锐的军队,有这么jīng锐的军队,还不敢和我面对面应战,足见李叔良谨慎得过头了。”
    杨元庆又看了一眼徐世勣,见他若有所思,便问:“你认为这仗该怎么打?”
    徐世勣沉吟良久道:“要想以最小的伤亡获胜,卑职认为应该发挥丰州军夜战的长处,只是卑职还想不到破解李叔良营盘防御的办法。”
    杨元庆注视着桌上放着的几枚铁蒺藜。那是他们从敌军营盘外采集来的样本。他淡淡笑道:“要破他的防御,对我来说易如反掌。”
    天渐渐地黑了,李叔良的大军依然没有拔营。丰州军在中午时便已经出现在五里之外,虽然只有千余骑兵,但这就是一个很明确的信号。对方要和他决战,一向谨慎的李叔良更不敢轻举妄动。
    随着夜幕降临,丰州隋军大队军马开始出现大营北面两里处,李叔良站在高高的哨塔上,他可以清晰地看见对方军队,队列整齐,李叔良心中极为不安,他不明白对方此时列阵是什么意思,难道他们想夜战不成?
    两军作战除非是夜间偷袭敌营。在混乱中取胜,在正常情况下,一般都不会进行夜战,这主要是夜间看不见指挥军旗,而且两军士兵容易混淆,出现自相残杀的情况。
    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如果一方有过专门的夜战训练。通过有力的指挥也能进行夜战,丰州军就有过专门的夜战训练,而且也有夜战经验,杨元庆率领这支军队是丰州军的最jīng锐,夜战是他们的优势所在。
    李叔良隐隐猜到了杨元庆的用意。他紧张地对刘弘基道:“看他们的阵势,是要冲击军营了。”
    刘弘基的紧咬嘴唇。他心中的紧张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