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安居乐业-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原始道教可不比经过儒家阉割之后的后世道教。原始道教的观念讲求的是积极、进取、务实。道家认为,这个世上没有神(三清四帝之流都是汉代以后历代学者渐渐“创造”出来的),只有人本身才是万物之灵,神仙神仙,所谓神仙也是人经过修炼而成的。也就是说,道家认为,普天之下,所有的人都是平等地……撇开这些外在不谈,道家的中心思想就是自然,所谓自然可不是跳出红尘之外冷眼看世事,或者是行事应该向自然万物学习之类的。而是说人的一切行为应该顺其自然。这一点林靖文很满意。有平等这个噱头,而进取、务实又是他想要的。只要再加点别地东西,一个符合要求的宗教不就有了么。
    当然,林靖文想要宗教主要是有两个目的,一是出于政治需要,大唐现在虽然国小民少,但既然是征服者,以后的地盘肯定会越来越大,现在才打了个辽国就跑出来一个佛教,那打西夏呢,是不是伊斯兰教和景教都要跑出来?打到安西呢,会不会又有什么别的宗教?蒙古人征服了半个世界,却被这半个世界的宗教给同化了,金帐汗国被东正教同化,成为俄罗斯帝国的哥萨克;伊尔汗国臣服于伊斯兰教,被奥斯曼人称为鞑靼;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现在成了中亚,那里地人没有自称蒙古人地……还有一个显著的例子,日耳曼人,罗马帝国时代日耳曼人可是罗马地大敌,后来日耳曼人更是直接灭掉了西罗马,但之后呢,查理曼征服了日耳曼,引基督教入其地,现在的德国人可是大多信奉基督教的,直接被同化了。所以,必须要有自己的宗教。
    惠静走后,林靖文也没心思打理朝政了,直接下令:“着,王后韩氏监国,垂帘听政。”
    陆青城大惊,“不可,大王如今一不亲征二则身体康泰,亦无琐事缠身,大王即在朝中,又岂有王后监国之理,大王三思。”
    林靖文摆摆手,“寡人是有一件重要的事需要处理,事关我大唐社稷,暂时无法顾理朝政,暂就由王后监国吧,陆爱卿,这些时日就劳烦你了,由你辅佐王后。”
    “不敢,食君之禄,微臣自当尽力。”陆青城也不再说什么,事关大唐社稷,他也不敢拦。
    “另外,速传将作大臣吴煦(蛋蛋出宫,大家鼓掌欢迎)来见寡人。”
    吴煦这个人本就是个道士,只不过同时也精通匠艺而已,虽然将作院也离不开他,但现在么,只能将他抽调出来了,将作院的事看能不能另找个人替上,而最重要的是,吴煦忠心,即使让他掌握了宗教也不至于背叛,而另找个人就很难说了。再说,宗教之事要是成了,这也是一场富贵。
    吴煦匆匆赶来,传旨的宫人催的很急,他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只是,来到之后他却看到林靖文正在伏案奋笔疾书,时而停下来考虑些什么。吴煦不敢打扰,只得在一旁候着半晌林靖文才停了下来,他却是早就察觉到吴煦的到来,现在事情忙完了,拉过吴煦,道:“爱卿且看看寡人的构思有何不妥之处。”
    吴煦简直摸不着头脑,这么匆忙的叫他来就为了叫他看这个?不过他只是以为自家大王又想起了什么匠艺上的构思,这种事以前发生了也不止一次两次,大王的构思一向都不错,那么就看看这次的吧。
    不过,刚看个开头他就觉得不对了,越往下看越是不对,不禁以疑惑的目光看向林靖文。
    “先不管别的,继续往下看。”
    这个时候,女官来传报:“大王,总理大臣陆大人、兰台大学士李大人、大纳言李大人汇同各部大人求见,还有王后娘娘。”
    “传。”
    一会儿,一群人鱼贯而入,人可真齐啊,兰台和御史台有头有脸的几乎都到了,就差殿台没来人了,总理院、律政院各部尚书、少卿也来了不少,甚至枢密院都来了几个,有资格上早朝的人几乎都到了。
    以韩玉容为首,众人拜见之后,韩玉容首次拜服于地,谏道:“听说大王传谕让臣妾监国,臣妾恳请大王收回成命。”
    众人也跟着山呼:“请大王收回成命。”
    林靖文这才注意到,韩玉容的穿着十分正式,居然是朝服,凤冠霓裳无不齐全,就连拜见的礼节都是中规中矩,这是哪一出?
    一旁负责起居志的官员却连忙写下一句:“乙酉日,后韩氏仿长孙故事以谏王。”
    林靖文心中感动,却哭笑不得,无奈道:“寡人不过是有段时日有要事缠身而已,又非君王从此不理朝,你们何必如此。”
    韩玉容却正色道:“不然。陛下若无暇理政,依律当由兰台会三院大臣共同署理朝政,由臣妾监国有违律法,此其一也,大王以法治国,常言法不可违,此例断不能开。再则,牝鸡司晨,惟家之索,臣妾以妇人之身,岂能豫闻国政?此其二。万望大王收回成命,着兰台汇三院大臣署政即是。”
    底下一众大臣纷纷劝谏,大纳言李公则更是一副脸红脖子粗的样子,“王后贤德,微臣信服,然女子涉政乃国之大忌,此例万不可开,否则有例在先,后世后宫难保不会有女皇帝之流,如此,大唐社稷危矣!微臣恳请大王万万收回成命,则国之幸也!”看样子要事林靖文不收回成命他怕不是要死谏了。
    林靖文细细一想,让韩玉容监国确实违背了律法,而且,虽然他对韩玉容有信心,相信韩玉容对政治没什么野心,但这个先例还是不要开的好,看李公则那样子就知道了,以前可没见他这么急过,看来女子涉政在古代确实是大忌。
    “好吧,是寡人考虑不周。就如王后和众位爱卿所请,由兰台汇同三院大臣署理朝政。”
    “大王圣明!”
    真是忠臣啊,更是贤臣。林靖文大为感慨,这样的部下在后世是绝对找不到的,而他也暗自警惕,古今理念不同,以后可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了。
    众臣退去之后,韩玉容留了下来,她是好奇,“敢问大王,不知有何事如此重要?听陆大人说事关大唐社稷,居然让大王连朝政都顾不上了。”
    林靖文轻轻一笑,指着吴煦刚刚看的资料道:“寡人为大唐国民选择了一个信仰。”
    第六卷 二十载征战四方 第八章 与民休息
     更新时间:2009…4…24 0:44:00 本章字数:2583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辽阳尹掀起了一股宗教浪潮,先是朝中文武重臣纷纷信教,上行下效,慢慢的,官吏、学者、大夫、匠师、军官等有学时地位的人也加入,最后这股入教浪潮延及普通百姓,继而由辽阳尹传播到四方府县。
    这个宗教的名字叫新道教,人们嫌这个名字拗口,一般称之为新教。
    这是一个单一宗教,虽然也叫道教,但不拜三清,不拜四方大帝,而是以盘古为单一神祗。林靖文引入后世流传的各种传说,并结合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一部分教义编撰了《圣经》,以为新教的经典。
    《圣经》上说,盘古氏出于天地诞生之前,乃是天生天养,是有大神通的圣人……盘古开天,是有天地之分,而盘古氏身化山川河流、周天星辰乃至万物生灵,其血脉化为人族(去掉了女娲造人一说)……虽然舍弃了肉身,但盘古氏与天地同在,是为天父……
    新教以秩序、友爱、进取为基本教义,以盘古氏为唯一的神祗,称之为天父。
    不管是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其教义都是说什么人生而有罪要信神之类的云云,而新教却不这么说,在这方面新教跟道教相似。新教认为,天地自有秩序,在盘古氏的控制下,日月星辰、万物生长等都有其规律,而人要生存而且要活得好,必然要遵循天地的规律,也就是要遵循天父制定的天地秩序;天地有灾祸,人世有苦难,这是天父对人的考验,人必须经历天父的种种考验,则必然会得到天父的庇佑。自然能建立美好家园;人力有时而穷,所以要友爱互助,要努力进取,则天父必然在秩序上倾向于进取的人……
    归纳下来,新教地教义是秦文明与道教教义结合的产物。尊崇秩序,肆意进取,对内则团结互助,对外则侵略成性。
    这些教义是林靖文与吴煦召集一些道士还有学者研究再研究的结果,并以之编成《圣经》。
    林靖文下令,以吴煦为大主教。按照基督教的传教方式,以共同研究教义的道士和学者为主教开始传教。
    有官府地支持一切都好办,很快,辽阳城内就建起了第一间新教教堂,唐王亲到祝贺。在这个噱头之下。不管是拍马屁也好还是上行下效也罢,一开始就有些文武大臣入教,而新教教义又吸引人(这不废话么,那么多人的智慧结晶。林大官人还借鉴了世界第一第二两大宗教的优点。不吸引人那就白混了),很快,新教的名声就传开了。
    传教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下而上,先在贫苦百姓中传教,随着时间的流逝继而蔓延到上层社会,这种传教方式一般都利用了迷信愚民的手段;第二种则是自上而下,先在官吏、军官、学者、大夫、匠师等有文化地上层社会中传教。相比于没多少文化的贫民。他们是有学识会思考的人群,他们对人生、世界的思考更多些。也更容易接受宗教。信仰,其实是一种畏惧,对未知的畏惧。
    新教采用地就是第二种传教方式。
    一旦借助了官府的力量,传教并不艰难,反而很容易,基督教如此,伊斯兰教如此,现在的新教也是如此。在大唐官府的帮助下,新教很快在辽东站稳脚跟并飞快地传播开来,力压道教和原本很兴旺地佛教,在以后地日子里,渐渐成为大唐的国教,全民的信仰。
    林靖文在给新教套了个“宗教不可干政”的牢笼之后就不怎么过问宗教的事情了,大堆的国事还在等着他。
    陆青羽和尔东林继续带着蓝水舰队继续下南洋,韩卫等将则调回辽东。大唐众臣以为林靖文准备再次伐辽或者对付女直人,甚至宋室君臣都准备联唐讨辽了,林靖文却下令与民休息,刀兵入库马放南山,全力发展内政。
    自政和年起,到现在的宣和四年,都有十多个年头了,从以前的林家到现在地大唐朝,战争一直就没有断过,劫掠扶桑、讨伐维甘土著、征讨高丽接连不断,在重和元年正式出兵辽东之后,接连几年地时候唐辽之间就征战不断,打完辽东打辽西,打完辽西打中京,中间还夹杂了一个金国,三家之间打来打去都没个完,就是现在,鸭渌府北部边境还在跟金国打,兴中府更是不太平。
    战争是要死人的,这还没什么,打仗要兵马吧,要钱粮吧,军械也是需要地,大唐人丁不旺,征兵多了民间的劳动力就不足,这必然影响民生,而且大唐的税赋低,连年打仗的话光靠劫掠是维持不了财政平衡的…………更重要的是,朝廷一年的财政预算就那么多,多划些给军队,那么内政上就分得少了,预算不足内政就发展不起来…………总理院在重和年间就规划要开凿辽东大运河,但现在都宣和四年了,这运河还没挖到一半,奴隶不够是一方面,经费也不足啊!
    唐军全面收缩。北方,在卖了一批军械给顺化王三部女直之后,唐军全面撤出黄龙府;在西方,辽国以晋王耶律敖鲁入质,并以唯一长成的公主…………蜀国公主耶律余里衍和亲,来向大唐求和,唐王允之,相约互不攻伐;在东方,林靖文放回了全部的南高丽仆从军,这些受过唐军训练并经历了战争洗礼的精兵一回归,在林靖文的暗示下,李资谦正式起兵反叛,开始对北高丽用兵,北高丽是没空对大唐起什么心思了;而南方,唐宋结盟,目前也就蓝水舰队要打仗了。
    与民休息,全力发展民生内政。
    其实若是换做蒙古人,铁木真从蒙古大漠一直打到两河流域,也没见蒙古人说要与民休息,但蒙古人能跟汉人比么?蒙古人只是土著,他们不需要发展,只需要掠夺,自己的生产力有没有发展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抢到多多的钱粮和奴隶。就跟十六世纪的西班牙一样,抢到金银无数,其富庶甲于欧洲,但那又怎么样,西班牙也只是钱多而已,生产力不值一提,结果海上霸权一断马上就没落下去了。而英国,虽然也到处抢劫,但至少发起了工业革命,自家的生产力也弄上去了…………汉人是文明种族,不可能象蒙古土著那样不需要发展,抢来的钱只能富庶一时,自家的生产力才能富庶一世。
    国家机器开动,大唐从扶桑、高丽、辽国和中原抢来的金银源源不断地投入内政之中,金灿灿的黄金银光闪闪的白银变成一间间拔地而起的作坊、农庄、牧场,变成道路、学堂、医馆乃至教堂。大唐这几年虽然胜利不断,土地也增加了不少,但因为缺少投入,民生方面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