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恋清尘-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11。回礼
           从胡府回来,九阿哥来到书房里写字,这是皇阿玛为他们这些皇子们规定的每日必作的功课。
    管家秦道然走进书房,贴近桌子对胤禟说:“爷,胡府少爷差人送东西来了。”
    胤禟没有抬头,只虚抬起了笔,问道:“哪个胡府?”
    秦道然急忙说:“是胡中正的府上。”
    胤禟微愣,瞬间的错愕,笔尖上的墨已经滴落在纸上,随即晕染开。
    秦道然轻叹:这张要重写了。抬头看胤禟的脸色,只见胤禟的眉头轻轻一皱旋即舒展“快请!”
    进来的人一身墨色的劲装打扮,劲装外罩的也是一件墨色的大氅,看到胤禟他恭敬一礼然后说:“雪见过九爷,少主差我来给九爷送东西,请九爷当面查收。”说着把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放在桌案上。
    胤禟看了雪一眼然后解开丝带,打开包装,原来是一把紫砂壶。待细看过后,胤禟大吃一惊,因为这把紫砂壶和他那天生气时摔碎的那一把一模一样。他暗自压下吃惊,和气的说:“你们少主还有什么话,请说!”
    雪退后两步,直视胤禟双目:“少主说,胡家买了九爷的粮食只是因为胡家是商人,不论那些粮食是谁的都没有分别。商家将粮食辛苦运到了河南是为了挣银子,少主便不能让人空手而回,绝无其他的意思,请九爷不用防着胡家,也不用再在胡家用心用力。这几天九爷的人辛苦了。”
    胤禟愣了一下,随后笑着说道:“告诉你们少主,不管怎么样,爷还是谢谢他。只是这把壶,爷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少主说今儿九爷破费了,这是我们少主的回礼。”
    胤禟伸手拿起了壶,边把玩着边说:“那替我多谢你们少主了。”说完给秦道然使个眼色。
    秦道然微一点头从袖袋中抽出一张银票递给雪,没想到雪微微一笑,根本不接。胤禟踱到雪的面前,笑着解释:“大晚上的要你跑一趟,爷心里过意不去,这只是一杯茶钱没有别的意思,你收下吧。”从秦道然的手中接过银票,递给了雪。
    雪双手握拳,推辞着道:“九爷不用如此客气,雪即是胡家的人,就不能坏了胡家的规矩。告辞!”说完大步跨出书房,转眼便没入夜色中。
    “一个小小的家奴竟然敢不把爷放在眼里!这胡家是怎么教育下人的!”秦道然还不服气了,这满城的京贵有谁敢这么对待九爷。
    “哼!咱们府里的人如果都能象胡家的这些下人一样,你九爷我就能闭着眼睛安心的睡觉了!”胤禟绕过桌案坐下,眼睛盯着手中的壶,嘴里长叹着。
    “爷,这把壶放哪儿?”秦道然说着话伸手过来拿起壶。
    “别动,就放我这。”胤禟几乎是从秦道然的手里抢过了壶。刚才一见这壶时,震惊之余他真的想摔碎它,可是冷静下来之后,也明白了胡清的意思,他已经见到了这把壶,再摔碎它也没有意义了。这把壶就是胡清对他的警告,胡清想做什么,他阻止不了,而他想做的事情,胡清一清二楚。
    看来,自己还是小看了胡清的能耐,八哥说的对,‘胡清不简单’,还真是不简单。九阿哥从这把壶知道自己的府里有胡家的眼线,既然九阿哥府里有胡家的暗桩,那么其他阿哥和京贵们的府里也一定会有胡家的暗桩,这些暗桩绝不是胡清来京城之后这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能布好的,想不到胡清如此的未雨绸缪。偏偏眼下自己又拿这些暗桩没有办法,胡清既然能让自己知道,就一定想好了应对之策,何况眼下打了杀了他胡家的暗桩,就等于是站在胡家的对立面上了。唉,胡清,果然是不能小看,岂止不能小看胡清,就连他胡家的护卫们都不能小看,雪在和自己说话的时候完全没有回避自己的注视,态度也是不卑不亢,仿佛他和自己的身份是平等的。在他胡家下人们的眼里,他这个堂堂的九阿哥和路人也许根本没有区别吧。最后九阿哥得出了结论:就是这样。胡清也好,胡家的下人也好,没有一个人把他当成一个阿哥,给予绝对的重视,规矩循礼是有的,但是绝对不是示好,也不是他想要的那种合作关系,今夜发生的事情等同于胡清明白的告诉了他,胡家没有同他合作的打算。
    看着面前的紫砂壶,胤禟又气又笑:胡清,你真的很有手段,有你这样的对手会很有意思的,但是我却不希望我们是敌对双方。
    雪说:这几天九爷的人辛苦了!也就是说他的人跟踪胡清被发现了。真是废物。“把鹰眼叫来!”胡清对秦道然沉声吩咐着。
    鹰眼来了,低眉敛目,态度恭顺,给胤禟行过礼后便肃手立在桌案前。
    胤禟以指尖轻轻的叩击着桌子,看着他,不悦的问道:“今天,他去了哪里?”
    鹰眼说:“爷,他今儿去了岫云寺。在一间禅房里呆了半天,他走后,奴才去看,里面供着两个牌位,牌位上没有名字,一个写的是‘外婆之灵位’,一个写的是‘额娘之灵位’。屋里挂着几幅画,奴才没敢拿。”
    胤禟诧异,轻皱眉头:“画的什么?可还记得?”
    “有两张画的都是同一个年轻的女人,一张是另一个年轻的女人抱着个小孩,还有几张奴才没来得及看就听到声音,奴才闪了出去,后来门就锁上了。”
    “谁锁的门?”
    “寺里的和尚。”
    胤禟又问:“能进去胡府吗?”
    鹰眼又答:“不能,根本无法靠近,不知道有多少暗卫,奴才还未来得及翻墙进去,就听到了暗器破空之声,他们也并不伤人,只是让人知难而退。奴才也再不敢去了。”
    胤禟摆手,不耐的说:“以后不用再跟着他了。下去吧。”
    秦道然看了眼鹰眼消失的方向,然后小心翼翼的说:“要不,再换个人试试?”
    “不用了!换谁都一样!”
    胡清,你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有着怎样的故事,还真让人好奇啊。
    胤禟微笑着端详自己的手,想起今天看到的胡清的手,小巧细腻,手指纤细指甲呈淡淡的浅粉色,很好看。
    胡清对容宇说“哥哥,我醉了!”那一刻,胡清语气娇柔神态娇痴,竟让自己听得心中没来由的波动,胡清给人的感觉一向是理智的,那一刻的胡清让他感觉到胡清还只是个让人疼爱的孩子,需要人疼爱的孩子。
    胤禟的唇角露出浅浅的笑意,凤目里绽出点点星光,说不尽的温柔,看得秦道然都愣住了,他不明白主子是怎么了,这会儿岂止是他不明白,恐怕胤禟也不明白自己是怎么了。
    胤禟的心思变化了,可是他的心思并没有告诉别人,他的计划还在按部就班的执行着。
012。人心
           胤禛从养心殿出来,脸上挂着难得的笑容,虽然笑容浅薄淡弱,却让他冷肃的俊颜生动了许多。从幼时起,他便极少将心事流露在脸上,他觉得这样把自己的心事隐藏起来,更能保护自己。除了和十三弟在一起,通常时候,他的面上都严肃得没有喜怒表情,可是今天的这个时候,他似乎是只想陶醉在心思里,不想再去思索其他了。
    胤禛的步子迈得很大,精神抖擞着带出虎虎生气,看到他的宫女太监个个一脸遮遮掩掩的探究,让他陡然间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心中暗暗自责:这是在宫里啊,怎么可以如此的得意忘形!神色一凛,收起脸上的笑容,胤禛又冷起了脸,然后看到从毓庆宫出来的十三弟。
    胤祥从远处走过来瞧见四哥,四哥脸上急速变化的表情被他瞧个正着,他立刻便明白了四哥的喜悦从何而来。
    “四哥,你的笑容就不能维持的时间长一点么?我还没瞧够!”胤祥一直觉得四哥太理智太冷静了,今儿哥俩都是难得的好心情,说话便不免带了三分的意气。
    “见过太子了?”胤禛低问。
    “嗯,见过了,有点扫兴,四哥,别提他了,我们出去喝酒吧。”胤祥一把拉住胤禛的臂弯,拖着他向宫门方向走去。
    两个人喝酒的地方又是‘会朋居’。胤祥已经记不清自己来过这里多少次,这几年,无论心情好坏,总会来这里度过。他对‘会朋居’有着不一样的感情,生平第一次出宫,想看看宫墙外面的样子,没想到救了当时晕倒在雪地上的丁雪松,然后在‘会朋居’里认了丁雪松做师傅,后来他和四哥回宫,被皇阿玛抓个正着,他逞强说是自己的主意,和四哥没有关系,大约是他当时的样子过于义气了,所以皇阿玛不怒反笑,同意他出宫来和师傅学习笛子,而且那之后,皇阿玛对他刻意栽培,终于在十三岁时,把暗探营和八旗护卫全部交给他统领。
    时间过去了十几年,可每次回头再想,胤祥总觉自己的人生是从三岁时和四哥偷偷溜出宫开始的,而‘会朋居’是他人生转折的一个见证。
    ‘会朋居’上至掌柜财叔下至跑堂的,对于十三阿哥,都是极喜欢的,不仅因为他是容宇少爷的好友,而且还因为十三阿哥从不恃着自己尊贵的身份看低任何人,在他们看来,十三阿哥仗义豪侠的个性实在比这满京城的京贵们都要磊落得多。所以,十三阿哥两只脚刚迈进会朋居,跑堂的一声“来了你呐!里边请!”紧接着就又是一句“哟,十三爷!你来了!”财叔听到,也走近前招呼“十三阿哥!你来了!哟,四贝勒也来了!”胤禛轻轻点头,没有说话。胤祥听到这一声亲热的呼唤,先前心里的不痛快似乎也淡薄了,呵呵的朗笑着应了声:“财叔,你忙去吧,不用陪我,让他们把好吃的给我端上来就成了!”说着上楼梯,胤禛露出淡淡的笑容跟着十三弟上了楼梯,两人来到了二楼的雅间。
    喝得酣畅时,胤祥把太子叫他去的原因告诉了四哥。
    原来当初说到河南赈灾,因地方上财力不足,只有从国库拨款,但是康熙的意思是借助民力来解决,这就给赈灾增加了难度。要百姓捐钱自然不现实,只能从商人身上打主意。大清最有钱的商人就是胡中正,但是阿哥们现在想的都是如何同胡家攀上交情而不是拿这件事情来惹胡家不待见,除了胡中正其余的那些财主们,几乎全被八九阿哥拉拢在身后,八九阿哥自然不会为了这件事把身后的人推出去。旁的阿哥们没有门路也就不敢出头,八九阿哥有门路也不出头。康熙看到儿子们无动于衷的样子时,只好把目光移向太子,指望着太子能站出来承担这件事,偏偏太子看到事情不讨好,低头装做没看见他。康熙对太子又生气又失望,转头再问众人,谁想整个朝庭竟然无人应和,最后是四阿哥看不过去,站出来担下了这件事。康熙知道四阿哥身后无人,便激他说这件事做不成就要削了他的贝勒爵位,十三阿哥见此,站出来和四哥一体担下了此事。
    四阿哥仅仅见了胡清一次面便把此事定了下来,胡清是出乎意料的通情达理,事情也办得格外的顺畅。阿哥们都在暗自后悔当初自己没有出头领了这差事,可是又有谁能料到胡清是这么好说话的人?羽衣阁初见时,怎么看胡清都是个软硬不吃的人。
    因为河南的事情办得异常顺利,在百姓恐慌之前,朝庭赈灾的粮食已经发到他们的手中,百姓生活有了希望,对朝庭自然存了感恩的心意,一场隐患消弥于无形。四阿哥和十三阿哥缴旨时,康熙已经大大的夸奖了两人。上书房又把收到的河南各府县上呈的为四阿哥和十三阿哥请功的折子呈给皇上,康熙欣喜之余,在百官面前大大的着实的夸赞了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并为两人记一大功。
    事涉胡清这个敏感人物,其余的人都不再有异议,九阿哥挣得了银子,八九阿哥一伙也无话可说。可是没想到这次是太子对两位阿哥有了意见,原因就是这件功劳里两位弟弟没有加上他一份。所以,下朝后把十三阿哥叫到毓庆宫去发了一通牢骚。
    “以后,他会明白的。”胤禛不意外太子会有如此反应,这些年的兄弟,他早已知道太子的为人,但是他想的是总有一天太子会明白他和十三弟的苦心:这江山有一天还不是要传到他的手里么,他和十三弟这么维护着江山,不就是维护他么!
    “四哥,他不觉得我们抢了他的风光,我就知足了。”十三冷冷一笑,仰头喝干杯底的酒。
    “索大人怎么说?”
    “还能怎么说,被他气得转身就走了。”
    “那天说这差事时太子又没言声,我也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怎么敢把他搅和进来,如果不成功,我们俩领了责罚便是,可太子怎么办,总不能让人笑话他无能吧!”他毕竟是未来的国君,是皇阿玛亲自载培的人。
    “四哥,这差事是办成了,如果办不成,还不知道他怎么埋怨我们呢!”十三是说不出的烦闷“如果他当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