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逐鹿记-第4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驾!”
    两人不约而同的低喝一声。战马迅速由静止的状态疾奔起来,所谓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不过如此而已!
    与此同时,双方军阵的战鼓声也一起响起,鼓声最初有些杂乱,两边的鼓手都在按照各自的节奏敲打战鼓,不过,很快,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敌我双方的战鼓声不约而同地变成了同一个节奏,鼓声雷动,直冲云霄,观战的将士们个个心中热血沸腾,目光全部盯在战场中间的那两骑身上,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害怕会错过什么。
    一黑一白两匹骏马如同疾风一般面对面疾驰而去,交战的两人身上都穿着亮银甲,只是,裴元庆身后地披风乃是黑色,高畅身后的披风则是赤红色,两者的披风向后飞起,像一红一黑两条平铺在空中的飞毯一般。
    十来丈的距离,在战马的疾奔之下,转瞬即到。
    也就是吸一口气的时间,两匹战马就像闪电一般交错而过,敌我双方地将士并未听到兵器相格的声音,也没有看清楚马上两人地动作,高畅和裴元庆就像表演马术一般,控制着身下的坐骑在快速的奔跑中面对面地交错而过。
    在旁人眼中,他们两人并未出招,只是在表演彼此精良的马术,实际上,他们在马上已经暗暗交锋了一次,只是,由于是第一次交锋,彼此都在试探,格外谨慎,没有找到对方的破绽,故而并未出手。
    对高畅来说,他非常清楚一个使双锤地人地优势和劣势,虽然,在这个时空,他还未和使双锤的武将交过手,不过,他经常和使双斧地雄阔海过招,在他看来,这两者有共通之处。
    不管是使双锤,还是双斧,都是前端的重量要重,后面握在手中的柄要轻,因此,要想将这武器舞动,不但需要极大的力量,而且,控制力也要超过旁人才行,那些没有接触过这些武器,初次使用此类武器的人,无不例外,都会闹出一些笑话来,在他们手中,并非是人控制武器,反倒变成了武器控制人。
    因此,善使双锤的武将,不仅力气大的惊人,而且本身的战斗技巧也分外高明,并非拿着两柄大锤,仗着自己力大,胡乱挥舞就可以战无不胜的。
    裴元庆手中的大铁锤,乃是实心所铸,重量惊人,每一枚都在数十斤左右,不过,因为裴元庆身材不高,个子瘦弱,再加上他身下的战马血统优良,负重力够强,不然,不要说驮着他和他的双锤作战,一般的战马能够将裴元庆和他的武器驮起来慢跑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能够挥舞这样重的大锤斩将夺旗,立下赫赫战功,裴元庆肯定不是什么浪得虚名之辈,当初,和宇文成都交锋,高畅计划耗尽了自己的体力,因此,他虽然不认为裴元庆能够打败自己,却也极其的谨慎,进入作战状态的他就想机器人一般。一切都在按部就班,按照既定的作战程序作战,内心没有丝毫的波动,只有计算。计算,不停的计算。然后,就是选择!
    在刚才的交锋中,高畅并没有出枪,地确,他的武器比较长,在马上交战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只是,对方手握双锤,面对高畅的攻击。他完全可以用一锤将高畅地枪尖挡开,另外一柄大锤则顺势发起进攻。
    是的,这招数很简陋和粗糙,只不过,马上作战就是如此,简单就好,不需要多么华丽地招数。马上的武将们追求的是人马合一,追求的是力量。速度,以及节奏,如此而已!
    由于自己的双锤没有对方的银枪长,一寸长,一寸强。因此。裴元庆也没有主动出击,而是准备等高畅先行攻击。再伺机反击,既然高畅并未出手,裴元庆也没有盲目发动攻击,于是,两匹战马交错而过,两人兜了个***后,再勒转马头,面对面再次冲杀起来。
    这一次,不会出现上一次的情况了。“喝!”
    裴元庆轻喝一声,双腿虽然仍然夹着马腹,脚也挂在马镫上,他的屁股却离开了马鞍,在疾奔的战马上,他的身子向一侧偏去,左手一抡,大铁锤划出一道弧线,劈头盖脸向对面纵马疾奔而来地高畅打去,若是高畅不改变奔行的路线,这一锤就会实打实地落在他的脸上,将他的脑袋打得稀巴烂。
    要想让全力奔驰的战马突然改变路线,谈何容易!
    只是,裴元庆这样做也非常危险,由于他的甚至探了出来,立刻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空挡,高畅只需要平稳地端着长枪,枪尖向前,就可以轻易将他刺过穿透。
    战马打着响鼻,鼻孔冒着粗气,马蹄声急促。
    风进入战团之后,立刻加快了速度,甚至,发出了刺耳地尖啸。
    高畅没有想办法改变战马奔驰的路线,他面沉如水,枪杆夹在腋下,只凭一只手持着枪杆,枪尖平指前方,借着战马奔腾地势头,向裴元庆探出马头的身躯直扎而去。
    好!
    裴元庆在心中暗暗叫了一个好,表面上看,他这样做极其冒险,有可能两败俱伤,实际上,他早就对接下来的变化胸有成竹。
    别忘了他另外还有一柄大锤。
    右手的手腕突然一番,原本垂在战马另一侧的大锤突然平移过来,挡在裴元庆地胸前,高畅地长枪若是扎来,也只能扎到裴元庆的大锤上,锤面是圆地,并没有受力点,枪尖一滑,也只能走空。
    与此同时,就像滑轮一般,这边加上力道,那边就会被绳索拉起来,就在大锤移向胸前的时候,一个反作用力,裴元庆的身子则往另一方向移去,保持着力量平衡。
    高畅微微低头,他的计算没有丝毫的误差,看似危险,实际上却非常安全,裴元庆左手的大锤夹杂着寒风从他头顶奔了过去,与此同时,高畅握枪的手却一松,手腕轻轻一扭,换了个握枪的办法,虎口向下,手背朝上,与此同时,把长枪往下一按,随后,再次紧握,枪尖的行进方向就发生了改变,不再奔向已经被大锤遮挡的裴元庆的前胸,而是从裴元庆的像大鹏展翅一样展开的左手手臂下方穿了过去。
    然后,高畅的身子向远离裴元庆的方向偏去,持枪的左手手臂用力一扫,这个时候,两匹战马正交错而过,高畅手中的长枪枪杆夹着一股寒风向裴元庆的后背扫去,这一下若是被精钢炼制的枪杆扫中,裴元庆不死也会脱层皮。
    这招数乃是回马枪,当初罗成曾经使过这一招,高畅见过之后,通过自己的一些改良,变为了自己的招数,完全达到了出其不意的目的。
    的确,裴元庆没有料到高畅会使出这招回马枪来,不过,就在高畅使这招回马枪的时候,他也使出了自己的杀着。
    一个犀牛望月,裴元庆猛地扭身回头,走空了的左手大锤猛地调转了方向,向高畅的后背砸去,由于两人的坐骑在背向疾驰的原因,他这一锤不可能砸中高畅,两人的距离过长,锤柄没有这么长。只不过,裴元庆另有奇招。
    他的左手大拇指在锤柄地底部的某个按钮上轻轻一按,那柄大锤的锤头突然离柄而出,向高畅的后背急砸而去。裴元庆地锤柄乃是真空的,中间有一条细细地铁链。联系着锤头与锤柄。
    两人几乎在同一时间使出了杀招,胜负和生死就在此一举。
    一般说来,武将单挑,厮杀数十个,上百个回合之类极其罕见,生死之间,往往只在短短的数招之内,这个特性在这次争斗中表现得极其突出。
    第一次是试探,第二次双方就不约而同的使出了杀招。
    眼看就要两败俱伤,不过。比较起来,高畅无疑要吃亏不小,他的枪杆若是打中裴元庆,裴元庆最多吐血重伤,而他要是被裴元庆的飞锤击中,恐怕本书就会因此完结了!(呵呵!很想这样结束,这样的话。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就不需要再码八千字了。哈哈!)双方都没有预料到对方的杀招,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各安天命了!
    是的,现在,双方比拼的就是他们地本能反应。
    裴元庆回头之时。正好见到高畅的长枪如神龙摆尾一般朝自己扫来。这个时候,他已经来不及躲避。只能尽可能地将身子向前伏低,同时,用力夹紧马腹,想要让坐骑的速度提高一些,拉开距离。
    然而,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没有摆脱高畅的杀招,只是,有了这些紧急措施,他所受到的伤要轻了一些。
    即便如此,他仍然大叫一声,口喷鲜血,从战马上翻滚下来,幸好他的反应够快,脚尖没有被马镫挂上,不然,就会被疾驰地战马拉着在地面上拖行,现在稍微要好得多,只是在草地上滚了几转,一时间,难以站起身来,不过,他仍然努力扭转脖颈,转向高畅的方向,想看看对方地下场。
    高畅没有料到裴元庆有飞锤的杀招,只不过,就算如此,在他心中也没有什么惊异和恐慌的感觉,此时,在他脑子中的只有一个念头,通过怎样的动作才能躲过对方这只飞锤,在他脑中地计算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他地身子已经按照最佳的应对策略做出了反应。
    几乎是在扫中裴元庆后背地同时,高畅放开了手中的长枪,然后,整个人就像一坨石头一样,直直地向马背的一侧摔跌下去,这个时候,他的一只脚还挂在马镫之上,相当于,他倒吊在战马的一侧,脑袋紧贴着地面,地面上的杂草和细石在他视线中摇晃着,不停地涌来,又不停地后退。
    由于裴元庆被高畅的长枪扫下战马,他松开了握着锤柄的手,于是,那柄飞锤就在疾行的途中改变了方向,堪堪擦着高畅的身子,再从高畅坐骑的脖颈旁飞过,带着呜呜的呼啸声远去无踪。
    一块大石突然出现在高畅眼前,转瞬间,就由小变大,眼看就要和高畅的脑袋撞在一起。
    高畅的腰腹猛地使劲,虽然,其余的地方无法借力,然而,只是凭借这腰腹之力他就从倒吊的状态中脱离出来,翻身上了战马。
    “啊!”
    目睹这一切,裴元庆发出了一声惊呼。
    他知道,刚才高畅所做的那一系列动作,换作是他一定无法做到,如果他能够做到的话,也不会被对方打落马下了,一时间,他只觉内心空空荡荡,没有了继续战斗的意思。
    高畅调转马头,纵马来到了他身前,裴元庆就那样坐在地上,呆呆地望着高畅,这个时候,他的脑中仍然一片空白。
    城楼上,裴福目睹这一幕,双腿发软,他用力抓住身前的墙垛,才没有瘫倒在地。
    裴家军的阵地上,裴元庆的亲卫们正打马向战场狂奔而来,个个大呼小叫,神情惶急。
    高畅骑在马背上,居高临下地望着裴元庆,在他的眼神中,裴元庆并没有感觉到杀气,不仅没有杀气,也没有轻视的意思。
    “你已经很不错了!”
    高畅笑了笑,丢下这句话之后,竟然调转马头,就这样放任裴元庆不理,往本阵疾驰而去。
    高畅离开之后,原本挡在裴元庆面前的阴影自然散去,阳光重新照在他脸上,裴元庆眯着眼睛,缓缓站起身,神情多少有些茫然地向高畅远去的方向望去。
    这他妈究竟是怎么回事?
    摆脱空荡的状态之后,在裴元庆心中首先回荡的就是这么一个疑问!
    第四集 第一百二十章 夺金墉 占偃师
     更新时间:2008…12…2 15:04:12 本章字数:7755
    四月十五日,申时。
    金墉。
    太阳斜斜地挂在半空,阳光洒在大地上,洒在金墉城头那群正在进行殊死战斗的人群身上,阳光是温和的,充满了暖意,它是生命生存的基础,可惜,下面那些人并不体会它的好意,他们在努力厮杀,用手中的武器收割着别人的生命。
    王伯当挥动着手中的长矛,背靠着早已经被敌我双方的鲜血染红的墙垛,抵挡着对面的郑军小队的围攻。
    金墉城,当初王伯当在瓦岗军中时,曾经是这里的城守,也是因为他驻守着金墉,李密才在战败之后得以渡河进入河内。
    这次夏军攻打郑国,王伯当由于献出了河阳,且保护了黄河浮桥,因此立下了大功,事前,高畅已经传达了他的旨意,若是王伯当能够献出河阳,起义反正,那么就会给他一个将军的称号,让其统率旧部,食邑千户。
    本来,按照夏军的规矩,投诚的王伯当部应该接受改编和休整,只是,由于河南战事紧迫,夏军没有时间进行这样的休整和改编,因此,王伯当得以统率旧部,当然,河阳就不可能再交在他手中了。
    渡过黄河之后,王伯当率部和尉迟恭会合,负责进攻金墉,进而进逼洛阳,由于王伯当曾经率军在金墉驻防,对金墉城的情况非常了解,哪段城墙容易突破,哪段城墙难以攻取,他都一清二楚,因此,他自告奋勇,向尉迟恭提出请求,说是愿意以本部人马攻取金墉。
    为了抵御夏军的进攻,以为夏军的主力在东线的王世充将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