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逐鹿记-第3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帐内的各位唐军将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在秦王的麾下效力过,参加过河东战役,长安战役,以及两次浅水原大战,对于秦王的到来,他们的心情无疑是愉悦的,不仅是他们,就连那些低级的军官和士卒们知道秦王要来接替裴寂当主帅,也个个心生雀跃,原本一直低落无比就要低落到谷底的士气也开始慢慢向上提升了,在李唐的宣传下,秦王李世民本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战神,那些低级军官和士卒们对此是深信不疑的,他们相信,只要由秦王来统率他们,最后的胜利就一定属于他们。
    这也是李渊一直不派李世民前来领军作战的原因,因为,在军营中,那些低级军官大多不知太子建成为何人,在他们心目中,只有秦王一人。若非逼不得已,他是不会让李世民来统率他的这些旧部地。
    真正可笑的是,造成眼前这个局面的偏偏是李渊自己,当初,为了宣扬一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偶像战神,他决定让自己的二儿子来担任这个角色,因此。开动了李唐的整个宣传机器。宣扬李世民的个人形象。就连第一次浅水原大战失利,也将罪责推到了刘文静等人身上,以李世民重病在身将他该领受的责任推卸掉,这和晋阳失守后,他免除齐王李元吉地罪名一般无二。
    说实话,李渊是爱自己地儿子地,无论是沉稳大度的太子建成。骁勇善战,气度恢宏的秦王李世民,还是骄傲自大,眼高手低的齐王李元吉,他的疼爱都是一般无二的。
    正因为如此,他才后悔当初自己宣扬李世民的行为,从刘文静等人地上蹿下跳,以及裴寂等人的分析。李渊知道。秦王在军中的威信越高,对他的将来就越不利,毕竟。自己年岁已大,日后,终会把江山交给建成,建成当上皇帝之后,他能容得下这个在军中威信比他这个皇帝还要高的弟弟吗?
    为了自保,那个时候的秦王难道不会做出一些什么事情来反对自己的哥哥吗?
    隋杨时,杨广和杨勇这两个表兄弟的皇位之争,李渊他可是一一在目啊!他知道,为了权力这个诱人地东西,父子,兄弟地骨肉亲情什么也不是。
    所以,在李世民铲除西秦帝国班师回长安之后,他拒绝了李世民率军出关东,攻伐洛阳的建议,而是任命堂弟淮安王李神通为关东主将,也没有让李世民去接替巴蜀总管李孝恭征伐巴陵,东进江南的任务,而是让他驻守长春宫,负责练兵。
    对于李渊地顾虑,李世民又岂能一点也不知道。
    他知道,父亲是害怕自己和大哥建成争夺皇位,因此,才会将自己马放南山,打压自己在军中的地位,这其实也是一种关爱自己的做法,毕竟,兄弟之间为了皇位自相残杀,这并不是父亲所想看见的。
    说实话,李世民觉得很委屈,他根本就没有和大哥建成争夺皇位的想法,就算刘文静曾经说他有汉高祖的大度,魏武帝的神武,他也只当是笑话听之,不屑一顾。
    他的志愿是率领大军,为李家夺取天下,讨伐四夷,只要自己的身体还支撑得住,身下战马的马蹄就绝不止步,为李唐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来。
    是的!就像李唐所宣传的那样,他只想当一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战神,他喜欢这种戎马生涯,他喜欢击败一个又一个强敌的感觉,王世充,刘武周,高畅,这些人他要一个一个将他们打倒,突厥,高句丽,吐谷浑,这些地方他要一个一个将他们征服。
    这就是他秦王李世民的梦想!
    然而,这样的梦想在刘文静被杀的那天彻底破灭了,刘文静的死让他明白了许多事情,或者说,让他从自己编织的幻梦中清醒了,他不得不去面对以往那些他故意忽略的东西,不得不去接触那些生命中残酷的真实,不得不改变自己!
    他
    李世民在某一天突然就长大了!
    他,秦王李世民不再为某个想当然的梦想而奋斗了!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梦想只能暂时退却,只有当他真正地征服了这个现实之后,他才能重新实现自己的梦想。
    命运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不愿意在若干年后被某个人的一纸诏书就下到大狱,然后,自己的家人会陪同自己一起在菜市口被侩子手斩首,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什么杞人忧天,这一天很有可能会来临,若是他什么都不做的话?
    刘文静被冠以谋反罪处死之前,他多次向李渊上表,希望李渊能放刘文静一条生路,所有明眼人都知道,刘文静他不可能会谋反,他唯一的罪行就是和他李世民走得很近,在公开场合,或是私下里都支持他李世民,希望他能坐上太子的位置。
    其实,他也有告诫刘文静,也拒绝过刘文静的许多朝着那个方向努力的计划,在第一次浅水原大战后,刘文静就差点因为替他背黑锅而被杀,后来,李世民被调到长春宫练兵,刘文静被重新起用后,他明显变得安分了许多,然而,即便如此,他还是逃不过当头一刀。
    谋反?天知道!
    日后,自己这个大哥登上皇位之后,自己也会被冠以这样的罪名被侩子手砍下脑袋吧?
    李世民暗暗发誓,他绝不会允许这样的遭遇落在自己的身上,命运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他日后将为此而奋斗,何况,他本就不认同太子建成的一些治国理念和方略。
    自己这个大哥和那些关陇门阀走得太近了,对于皇权来说,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当初,东汉覆灭,说是因为黄巾起义和军阀混战,其根子却在那些世家门阀身上,要不是那些世家门阀大肆进行土地兼并,使得百姓无法安居乐业,黄巾军又怎会掀起如此的风浪,当那些世家大族可以私下征兵,讨伐叛贼时,王朝正统就已经无法维持了!因此,在李世民的治国方略中,世家大族是需要笼络和依靠的,然而,却不能全然依赖,在政权稳定的时候,还必须下大力气抑制,当初杨广的科考取士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制度,只是,到后来,流于形式了,他李世民若恩那个掌握李唐的大权,当绝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首先他李世民必须保住这条性命,虽然,在父亲李渊当政的这些年,自己的生命还是有保障的,只是,却也免不了要面对太子党向自己发射的明枪暗箭,所以,现在他最需要的还是谨慎行事,小心和忍耐。
    在亲卫们的眼中,现在的秦王虽然还是像原来那样喜欢大声的欢笑,和大家大声地说话,然而,从他的眼神中,他们偶尔还是会瞧见一些沉默。
    忍耐,要想成为一个大人物,这是必不可少的品性,李世民,可以说是一个极其擅于忍耐的人物,当初,在第一次浅水原大战,他就是因为不够坚忍而被薛举击败,在第二次浅水原大战中,他又是因为够坚忍这才击败了薛仁果,因此,对于坚忍,他别有一番心得。
    这一次,他也是由于坚忍而重新得到了李渊的信任,在刘文静死后,他只是表示出了适度的悲哀,还是和平时一样在营中与军汉为伍,一如往常,于是,在李唐政权岌岌可危的时候,李渊让他临危受命,让他接替裴寂担任了晋州道行军大总管,负责指挥和定杨军作战。
    和大哥李建成相比,朝堂是他的弱势,而军队,则是他李世民的优势了,只要他牢牢掌握着军队,这世界上就没有什么不可能。
    而要达到这个目的,他首先就要击溃面前的定杨军,收复汾晋,这将是他李世民掌握自己人生和命运的第一步。
    帐下,众将已经发言完毕,帅帐变得静默起来,帐外大旗飞舞的声音清晰地传了进来,李世民从沉思中回过神来,他的双眼炯炯有神地在众将身上一一掠过。
    李世民的到来,众将心气变得很高,纷纷要求放弃裴寂坚壁清野龟缩不出的战略,要求李世民集结兵力,与定杨军决一死战,摆脱目前这样的窝囊局面。
    他们认为,既然李世民和裴寂之间不对路,自然不会像裴寂这般胆怯惧战,于是,在秦王面前表现出自己英勇的一面。只是,他们并不知道李世民心中的所思所想。
    第四集 第八十九章 秦王遇险
     更新时间:2008…9…19 20:29:59 本章字数:3708
    呸!”
    童开文偏过脑袋,轻啐了一口,将嘴里嚼着的草根吐了出来,他猫着腰,从杂草丛中跑过,一口气跑到了土坡上,在他身下的土坡,数十匹战马正在悠闲地踏着步子,它们的主人这个时候正躺在避风的沟谷啃着坚硬的胡饼,童开文非常羡慕自己的这些同伴,那些人都是老兵,他们的头领据说是定杨天子还在马邑当校尉时的亲兵,在这些人中,童开文的资历最浅,随着宋王从上谷郡逃到马邑的时候,他还只有十七岁,所以,当他们休息的时候,他必须跑到前面去侦察,望风。
    前段时间下了一场大雪,听说大河都已经结冰了,那些唐军的狗崽子就是通过结冰的大河来到柏壁的,哎!本以为可以和唐军大战一场,决一胜负,童开文心中跃跃欲试,想多砍几个敌人的脑袋,以此来换取军功,当上军官之后,就不再受那些老兵的气了,谁想到,唐军驻扎柏壁已经有段时间了,他却一直没有捞到这样的机会,那些家伙还是和从前一样,躲在坚固的营垒后面,拒不出战。
    不是,他们的主帅已经换人了吗?
    那个在介休被宋王率军打得大败的家伙已经被解职了,取代他位置的是秦王李世民,这个秦王李世民,听说打仗很厉害,为什么却也不敢出来和我军交战呢?
    难道,他也怕我家宋王殿下吗?
    前面是一片灌木丛,钻过这片灌木丛就上了山坡顶。童开文停下了胡思乱想,他的身子向前弯得更低了,低着头,猛地跑了起来,灌木丛发出沙沙地声响,他如履平地般从中跑了过去,一口气跑到了山坡顶。
    野猪就是这样从灌木丛中经过的,小时候。在上谷郡的荒野山岭中。他曾不止一次地瞧见这样的情景。他明白,面对满是荆棘的灌木丛,必须如野猪一般不管不顾,头朝前,闭着眼,一股劲向前奔跑,就像战场上和敌人厮杀一样。只有不惧死亡,奋力向前,才能活下来,才能得到战功,才能拥有荣华富贵。
    山坡上的杂草明显要比坡下的矮了许多,只有浅浅的一层,而坡下地杂草基本上都有半人高,童开文一口气跑了这么长段路。有些疲累了。他猛地躺在草地上,仰面望着青灰色地天空,胸膛上下起伏。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由于缺氧地原因,脑袋有些晕乎乎的,半晌,方才恢复正常。
    风从西北方向而来,草尖一律向东低头。
    现在刮的风极其的厉害,若是骑着战马疾奔,头上若是带着没有挡面的头盔,需用布帛蒙在脸上,只露出一双眼睛来,不然,小刀子般的风将把脸割得一道一道的,满是小口子,一直要到春天过去,夏季来临时方才会好转,这一点,长期在边塞生活地人都知道。
    河东虽然比不上马邑,上谷这样的边塞寒冷,在这样的季节,西北风的厉害之处却不比边塞孱弱几分。
    休息够了之后,童开文翻过身,趴伏在地上,把脑袋探出草丛,抬头往四周望去。
    唐军虽然坚守在坚固的营垒后面,不和定杨军作战,不过,这并不表示他们就完全龟缩不出,在两军的营寨之间,也就是童开文身处的这片地方,遍布着双方的轻骑斥候,双方斥候地遭遇战时有发生,战斗虽然只是在几个人,或是数十个人之间展开,却分外地血腥和激烈,时间虽然短暂,死亡的人数却也不少,基本上都是一方全灭之后,这战斗才告一段落。
    童开文以前所属的那个斥候小队也曾经和一个唐军地斥候小队突然相遇过,双方都没有想到会突然遇见对方,是一个十足的遭遇战,那一战下来,对面的唐军小队全部阵亡,而童开文所在的那个小队却只有他一个人活了下来,于是,他才会被分派到这个全是马邑人的斥候小队里,作为上谷人的他,一直饱受那些家伙的欺负。
    不过,他一直在忍耐,他告诉自己,只要是宋王他老人家继续统率前军,自己只要立下了战功,就一定能得到升迁,离开眼前这个团体。
    然而,在此之前,他首先是要保住自己的这条命。
    所以,他的动作非常小心,山坡的坡顶虽然视野开阔,容易发现敌情,同样,位于高处的他也容易被敌人所发现,因此,动作需要格外小心,必须要学会潜藏自己。
    童开文的脑袋从草丛中才一冒头,就立刻缩了回去。
    刚才他的目光所见,使得他的心脏剧烈地跳动起来,没有想到,就在他前面一百步不到的地方,就有着敌军的踪迹,他所在的地方是一片连绵的丘陵,在另一个坡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