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逐鹿记-第3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原本正慢慢加快速度朝这个山坡推进的本方阵线突然间变得散乱起来,旌旗开始了摇动,战鼓声,号角声,铜锣声相继响起,且越来越急促,就像雪崩一般,高畅军的阵型开始向后推移。通过那些旗语和鼓令。马拐子隐隐得知,本方大军开始变攻为守了!
    为什么会这样?
    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马拐子也顾不得去想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只知道,自己这些人已经变成了孤军。不可能得到友军的增援了!
    要想活命,一切只能靠自己!
    在厮杀地间隙,马拐子飞快地瞧了四周一眼,越来越多地敌军吼叫着朝山坡上奔来,原来负责阻敌的那些同伴已经全部战没在了敌阵之中,要想从敌军的重重包围中杀将出去。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地任务。
    身边残余的同伴面面相觑,齐齐发了一声大喊,分散开来,朝着各自以为的敌军薄弱部冲了过去,希望能杀出一条生路。
    马拐子没有制止亲兵们的逃生,大难来临各自飞,这本是人之常情!
    只不过,马拐子不认为他们能从敌阵中冲杀出去。他们自发而盲目的行为,和自寻死路有什么区别呢?
    马拐子认为,越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越应该冷静。这才是战场上地生存之道。
    为了使自己镇定下来,他嘴里轻轻地念叨着。小眼睛不停地转动,希望能从敌阵之中,寻找出一条出路来。
    最后,他眼睛一亮。
    是的,只有砍倒站在自己身前的罗艺,方能有机会活下来。
    在罗艺的身后,是一片斜坡,斜坡上长满了半人高的野草,而从那个方向来的敌军并不多,他们的阵型也并不密集,只要能砍倒他,再顺势冲下斜坡,砍倒阻路的敌人,或许有机会能逃出生天。
    数十个敌军号叫着朝他冲来,他们地吼声在马拐子的耳边回荡,就像是来自地狱的呼喊,这吼声像一根针扎在他尾骨上一样,他猛地蹦了起来,双手持刀,朝对面的罗艺奔去,现在,他不再是为了功名富贵,而是为了自己地性命而战!
    我绝不会死在这里!
    我无论如何也要活下去,还有美好的前程在等着我!
    “神君庇佑!”
    最后,从他嘴里蹦出了这句话,可令人讽刺地是,以往的他从来就不相信那个人是天上的神灵转世,而现在,他却深信不疑!
    罗艺冷冷地盯着这个状似癫狂的家伙,一丝冷笑从他嘴角掠过。
    通过刚才的几次搏杀,他受了一些轻伤,同时,也感觉到身体有些疲累了,然而,他的心却极其平静,那是一种愉悦到了极点的平静,对他来说,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蓝天,青草,尸体,血腥,烟尘。。_面前这个垂死挣扎的小杂鱼也不那么面目可憎了!
    在最关键的时候,从左翼赶来的数千军队进入了中路战场,不但止住了本方的颓势,并且将对面的高畅军牢牢地包围了起来,给对方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战局朝着罗艺想象中的那样发展了,这让他的心情如何能不愉悦呢?
    左翼的部队全歼董康买部后,一部分随罗成前往进攻高畅军本阵,另一部分则急行军,朝中路赶来,而老天也保佑,他们在罗艺最危急的时候赶到了战场。
    天命在我啊!
    罗艺从来没有这样自信过
    的疲累瞬间消失不见,他轻轻挥动横刀,将马拐子猛锋格开,挡在了一边,在两人错身之际,他猛地曲肘,重重地在马拐子胸前一击,将他打得飞了出去。
    马拐子在草丛中滚了一圈后,右手仍紧紧地握着刀柄,那是他唯一的依靠了,他从地上一个鱼跃,踉跄着站了起来,猛地摇摇头,想要继续朝罗艺冲去。
    这时候,十来个敌军已经冲了上来,挡在了他和罗艺之间。
    他猛地扭身转头,环顾四周。
    —
    更多的敌军围了上来,密密麻麻,除了上天,他找不到别的出路。
    看来,要死在这里了!
    透过人群的缝隙,他瞧见罗艺在慢慢走开,只留下了一句让他印象极其深刻的话。
    “杀了他!”
    不!
    我必须活下去,并且要活的很好!
    马拐子一边挥着刀,抵挡着敌人的围攻,一边喃喃自语,他的身子摇摇晃晃,最后,被脚下的一具尸体绊倒,头朝蓝天,仰着摔倒在草丛里。
    恍惚间,他瞧见自己高坐在富丽堂皇的大殿之上,在他身侧,无数身着华衣美裳的美女在翩翩起舞。
    大丈夫当如是!
    马拐子的嘴角漾起了一丝微笑,在许久以前,在他还是一个农奴的时候,他就曾在黑暗的牛棚中想象着这样的一个场景。
    一杆长枪从天而降,枪尖刺进了他的胸膛,他的手无力地丢掉横刀,探出去,握着了长枪的枪杆。
    美女们雪白的身躯突然变得血红,鲜血像暴雨一样从大殿的上方倾盆而下。
    我要活着!
    白光一闪,他的肩膀被砍了一刀,手臂和身体分了开来,孤零零地挂在了长枪的枪杆上。
    活着,活下去。
    接下来,马拐子已经身首异处了!
    就在马拐子为了他的发迹而身首异处,就在幽州军开始反击之时,在桑干河的北岸,笼火城下,同样在上演一处逆转的好戏。
    那柄昂贵的黄金手柄马鞭,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丢掉了,高开道只能用自己的手掌猛烈地拍打战马的屁股,希望战马能跑得更快一些。
    事情为什么变得这样?
    就像马拐子临死之前不知道事情为什么变得这样一般,高开道同样也有类似的疑问。
    眼看就要大获全胜,眼看就要攻下笼火城了,眼看城中的物资就要尽归自己了,眼看高畅军的后路就要被截断了。
    为什么现在亡命奔逃的会是自己呢?
    那只突然从身后出现的马队会来自何方呢?
    难道,高畅事先就知道己方会来攻打笼火城,抄他的后路,故而早就布置下了一只精骑,等自己正全力攻城之际,突然从后面发起进攻。
    难道他神机妙算到了如此地步?
    如此,又怎能和这个人对抗啊!
    现在桑干河北岸的主战场上,幽州军多半已全军覆没了吧?
    高开道将身子压得很低,几乎是贴在马背上,如此,战马奔逃的速度会快那么一点,亲卫们簇拥着他,沿着桑干河河岸朝东疾奔,在他们身后,数百骑正尾随着他们,紧跟而来。
    不时有骑兵脱离大部队,返身抵挡敌军的追击,为的是减缓敌人的追击速度,好让高开道逃出生天。
    不过,他们并没有达成预期的效果,就像螳螂挡车一般,很快就被敌人斩落马下,敌骑仍然在背后尾随,很有点不死不休的味道。
    同一时刻,在笼火城下,大批大批的燕军仍下了武器和铠甲,双手高举,跪在城墙之下,一部分高畅军在监视着他们,一会,这些战俘将负责打扫战场,掩埋横七竖八地躺在地面上的尸体。
    苏定方在全身血污的管文向的引导下,率领骑兵缓缓地通过笼火城低矮的城门,进入了城中,虽然,一路疾行,在刚才又朝高开道的燕军发起了突然袭击,骑兵们的精神面貌还是很好的,至少比城内的守军好上了许多。
    城内的守军大多疲累不堪,已经没有精气神庆祝胜利了,他们的目光多少有些麻木地落在了苏定方一行身上,这让苏定方心中有些不安,不晓得北岸的主战场现在打成什么样子了?
    第三集 第一百四十三章 幽州大战(二十三)
     更新时间:2008…9…4 15:08:25 本章字数:3835
    不知什么时候?风停了!
    阳光斜斜地照在蓟县东门城楼上,这座两层高的木制建筑的阴影被阳光拉得很长,影子越过大青石制成的墙垛,投射在护城河上。
    旌旗无精打采地趴在旗杆上,一动也不动。
    蓟县城南十余里,敌我双方正在殊死交战,城内的气氛自然也显得格外肃杀,特别是四个城门附近,更是如此,士兵们遍布城楼的大小角落,城墙上,间隔不远就安排有瞭望哨,每个人都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东门这里自然也不例外,虽然戒备的程度还赶不上距离战场最近的南门,士兵们的紧张程度却也相差不到哪里去!
    吊桥是拉起来了的,不仅是外城门,就连内城门也紧紧地关闭着,在两道城门之间的甬道上,堆满了沙袋,如果出现敌军攻城的情况,这些沙袋就会被运到外城门的后面,将城门堵塞,防止敌军用冲车撞开城门。
    为了防止城内的高畅军间谍与外面的敌人里应外合,整个城门区都变成了大兵营,闲杂人等禁止出入其间。
    东门驻扎有一千士卒,主将姓罗名小虎,外号半天云,他是罗艺的义子。
    罗小虎原本无名无姓,乃是草原上的一个马贼头子,几年前,罗艺率军出塞攻击胡人,那时年仅十八就已是一只五百人马队统领的半天云慕名来投,被罗艺收入帐下,在那次战役中,他屡立奇功。罗艺也深爱其勇。特意将其收为义子,赐姓罗,名小虎。尝对人说此乃吾家千里驹也!
    此次出战夏军,蓟县乃是幽州军的要害所在,罗艺特地将几个亲信留在了蓟县,让他们分别驻守几个要害之地,有这几个人驻守蓟县,罗艺方能放下心来。与夏军在野外决一死战。
    有句话是怎么说的呢?世界上没有不破地雄关,堡垒总是从内部攻下地!
    蓟县地处边地,是抵御胡人入侵的第一雄关,它的外墙都是由坚硬地大青石筑成,护城河也格外的宽广,因此,罗艺根本不害怕夏军会突出奇兵,前来攻打蓟县。他坚信就算高畅有十万之众,在短时期内也无法攻下蓟县。
    高畅有十万之众吗?
    没有!
    因此,罗艺不但不害怕夏军的攻击,他反倒期盼高畅真的从主战场上抽调兵力。前来攻打蓟县,如此。他就更有把握获胜了!
    但是,他虽然不害怕夏军强攻蓟县,他却害怕蓟县城内有高畅的人,害怕城内的人和城外里应外合,故而,他把罗小虎等亲信留在了城内,让他们分别负责四个城门地防守,消除一切有可能对自己不利的因素。
    东门的这一千人不全是罗小虎的士卒,他只带有三百亲卫,其他那七百人是原来看守城门的士卒,他们的统领乃是校尉莫亦讯,他是原来的东门城门官,当然,罗小虎来了之后,他只能退居副职了。
    在原来的幽州军系统,也就是薛家军系统中,莫亦讯是一个了不起地人物,是他和他的手下,将老帅薛世雄从七里井的乱兵之中救了回来,虽然,老帅最终还是因为战败得了心病,郁郁而终,不过,这对他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一段时间内,他深得薛家兄弟信任,乃是军中地后起之秀。
    或许是因为妒忌吧?就在莫亦讯在幽州军扶摇直上之时,有些人开始散步谣言了,认为莫亦讯的身份甚是可疑。
    当初,南征地三万幽州军,得以回归幽州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阵亡之外,大部分都被窦建德所俘获了,转而又变成了高畅的俘虏,一年之后,除了少部分老弱之外,他们最终都变成了高畅军中的一员。
    当时,南征的三万幽州军,可以说是成建制地被被俘,有的营,基本上是全军尽没,莫亦讯当时所在的营就是如此。
    他所在的那个营的主将已经死在了乱军之中,除了他和他的那些手下外,逃回幽州的寥寥无几,士兵都没有了,营中的典籍档案什么的自然也保不住,因此,可以说除了莫亦讯的那些手下之外,没有人站出来说自己认识这个人。
    蓟县的帅府中,应该有资料吧?毕竟,当时莫亦讯也算是一名军官,凡是军官都应该记载在名册之上吧。
    可惜,一场大火截断了这条路。
    火不大,不过是薛世雄的一个幕僚在烤火之时不知不觉睡了过去,由于门窗未关好,有火星随风溅出,掉落了出来,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火灾。
    除了那个幕僚外,没有人受伤,除了那栋木楼,也没有其他的建筑物被烧毁,不过,楼内的那些名册,典籍之类的则被烧了精光。
    谣言来得很快,传播得很广,薛家兄弟为了避嫌,特意将莫亦讯从军中的重要岗位调离,让他去担任一个城门官,负责收城门税。
    其实,薛家
    也知道这谣言之所以越传越广,乃是因为军中的那些亦讯爬得如此之快不满,深怕薛家兄弟会让这小子来取代他们,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谁知道薛世雄死后,这薛家兄弟会怎样对付他们?
    正因为明白是这样因由,薛家兄弟才让莫亦讯去收城门收税,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一个肥差,就当他们兄弟报答莫亦讯救出父亲大人的恩德吧!
    薛家兄弟之所以将幽州拱手让给罗艺,和这个也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