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逐鹿记-第2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这方面来说,宋金刚并没有孤注一掷,毕其功于一役的勇气。
    第一天扎营,第二天制造攻城器械,第三天进攻。
    高阳的这五百守军相当于高畅的弃子,然而,这些弃子却并没有把自己当作弃子,在神官们的鼓动之下,他们坚信自己的牺牲是有价值的,他们为了伟大的神君付出了生命,死后,他们一定会得到永生,天堂上必定有他们的一席之地,而他们活在现世的亲人也会得到神君的照顾,能够无忧无虑地生活下去,孩子们日后也能读上书,当上官,为了这些,他们无所畏惧,就算是死亡也无法让他们害怕。
    宋金刚攻城的部队遇见了前所未有的猛烈抵抗,他们对此完全没有准备,所以第一次攻城很快就失败了,在付出几十具尸体的代价之后,他们连城楼都没有上去过一次。
    一天,两天,三天!
    三天之后,宋金刚的大军才攻下高阳,为此,他们付出了两千多人的伤亡,而高阳的五百守军几乎损伤殆尽,除了有十几个重伤无法动弹的伤兵之外,其余的士卒全部战死在了城楼上,没有一个人选择投降。
    五百人,只是区区五百人就带给了本方如此惨痛的伤亡,这一点,让宋金刚和手下们心中充满了阴云,他们不再认为自己能轻松击败高畅为魏刀儿报仇了。
    战后,尉迟恭和宋金刚发生了争吵,尉迟恭认为在目前的状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退兵,宋金刚则一定要继续进攻,起码要打下河间再说。
    尉迟恭认为宋金刚被仇恨冲昏了头脑,宋金刚则认为尉迟恭是胆小鬼,甚至出言讥笑他是不是上次被高畅在斗将中击败,所以,害怕得连卵子都没有了。
    大业十四年,元月十二日。
    宋金刚率领一万五千大军继续南下,朝河间进发,尉迟恭则留了下来,率领一千多老弱驻守高阳,为大军转运粮草。
    元月十四日,宋金刚的大军与高畅军隔着冰冻的沱河相遇,双方扎下了营寨,形成了对峙。
    第三集 第五十三章 高畅大战宋金刚(二)
     更新时间:2008…9…4 15:08:08 本章字数:4099
    地,一片银白。
    一株野草从雪层中探出头来,半边枯黄,半边青翠,在北风中微微摇曳。
    “啪!”
    一只战靴踩了上去,将野草踩入冰雪之中,战靴的主人是一个身着玄甲的中年汉子,他带着一顶虎头盔,浓眉,细眼,鹰钩鼻,满脸胡须,此时,他正手搭凉棚,眯着眼睛,向着远方眺望。
    这个中年人正是上谷军的统帅宋金刚。
    他站立的地方乃是一个小土坡,土坡下面,是一片低洼的谷地,冰雪覆盖着整个谷地,同时也覆盖了原本川流不息的沱河。
    时至严冬,正是河流的枯水期,沱河的河面极其狭窄,河床低矮,就算河面上没有结那一尺多厚的坚冰,战马也可以轻易趟过河去。
    宋金刚之所以出现在这里,就是为了打探地形,看本方的马队从这里过河,然后从一侧去偷袭高畅军。
    在沱河的对面,是敌方高畅军的营寨,此地是通往河间的必经之道,当宋金刚的大军尚未从上谷出发时,高畅就命人在此修建了大营,待宋金刚的大军攻下高阳时,高畅军已然进驻大营,以逸待劳,等待宋金刚的大军前来攻打。
    宋金刚率军来此,就被高畅军挡住了去路,不得不在沱河西面停下了前进的脚步,扎下营寨。
    宋金刚多次派兵前往高畅军大营前挑战,希望高畅能够率军出营来与他决战,然而,高畅并没有如他的意,而是紧闭营门,拒不出战。
    宋金刚也曾派出军队去冲击高畅的营寨,突袭,夜袭,什么花招都使尽了,却找不到对面大营的半点破绽。
    面对宋金刚大军的冲击,高畅军采用了深沟高垒,以守待攻的战术,一待宋金刚的马队逼近营寨,就利用拒马鹿等障碍物,辅以强弓硬弩,用远程火力来阻击敌军,大量杀伤敌军的有生力量,所以,宋金刚部的突击行动,除了在高畅营前丢下大量本方将士尸首外,一无所获。
    于是,战局形成了焦着之势,双方隔着冰冻的沱河形成了对峙。
    这一对峙就对峙了十来天。
    这种对峙对宋金刚一点好处都没有,他的后勤补给线远比高畅军要长,粮草的供给也远比高畅军要困难,要是双方比耗时间,他无论如何也耗不过高畅。
    长此以往,最终的结局只能是退兵了事,并且,能否安然无恙地退兵还未可知。
    在原来的时空中,魏刀儿是被窦建德所杀,他为了给魏刀儿报仇,也是集结了本部人马来攻乐寿,却被窦建德所击败,不得已之下只好逃离河北,向西进入雁门,投靠了刘武周,成为了刘武周手下的头号大将。
    刘武周袭击太原时,他作为先锋立下了汗马功劳,使得留守太原的李元吉孤身逃离太原,占据太原之后,他率军乘胜追击,想要去攻打长安,结果遇见了前来迎敌的李世民大军。
    最初,他和李世民的大军也有过一些交锋,他的骑兵冲击很令李世民吃了点苦头,吃过苦头之后,李世民立刻改弦易辙,采用了深沟高垒,广立营寨,拒不出战的作战方阵,然后乘他粮尽想要退兵之际,抓住突袭的机会,打了他一个落花流水,丢盔卸甲。
    当然,现在的宋金刚还不知道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不过,面对采用同样战术的高畅,宋金刚和在那个时候面对李世民一般,同样无计可施,一筹莫展。
    对峙的时间一长,宋金刚的心情就越加郁闷,既然呆在大营中想不出好办法来,他决定出来走走,亲自观察地形,看能不能找到胜机,所以,才出现在沱河边的这个小土坡上。
    “敌军的大营离此还有多远?”
    站在小土坡上,宋金刚仍然看不到高畅的营寨,他转过头,朝身边的亲兵沉声问道。
    “禀大帅,还有十来里!”
    亲卫躬身回话。
    这次出营,为了避免被敌军斥候发觉,宋金刚带的人不多,也就十来骑,都是随身的亲兵,跟了他不少年,个个武艺精良,对他忠心耿耿,没有二心。
    “嗯!”
    宋金刚点点头,按住身边战马的马背,翻身上马,他挥动马鞭,指着滹沱河对面,大声说道。
    “走!我们过河!”
    “大帅!”
    那十来个亲卫几乎同时出声,有的甚至单膝跪地,语气诚恳地说道。
    “大帅千金之躯,还望不要自陷险地!”
    宋金刚摆摆手,哈哈大笑。
    “儿郎们,你家大帅可不是废物!对你家大帅来说,这天下还没有什么地方可称得上险地,俗语说得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想打败敌人,就必须了解敌人的布置,什么坐在帷幕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都***是狗屁!快!上马!过河!”
    说罢,宋金刚虚挥马鞭,轻喝一声,身下的坐骑跃动四蹄,朝土坡下疾驰而去,直奔谷地。
    那些亲卫们顾不得再次劝谏,慌忙之下,纷纷上马,紧跟而去,马蹄纷飞,冰雪纷纷溅起,在土坡到谷地之间,漾起了
    薄的白雾。
    很快,有两骑超越了宋金刚,在他之前,抢先一步过了冰封的沱河,纵马上了对岸的土坡,宋金刚紧跟其后,纵马飞奔而上。
    站在对岸的土坡上,宋金刚仍然瞧不见高畅军的营寨,在他前方,是一块一里来长的平地,在平地的尽头,隆起了一个小土坡,或许,在那个土坡上,才可以清楚地瞧见远方高畅军的营寨吧?
    “走!”
    宋金刚低喝一声,与一干亲卫朝着一里外的那个土坡疾驰而去。
    就在来到土坡下,距离土坡的坡顶不过几十步之遥时,土坡顶上,突然出现了一小队骑兵,那队骑兵和宋金刚一般,也就十来人,他们并没有打旗号,尽管如此,宋金刚也知道在此时,在此地出现的这一小股骑兵绝对是敌非友。
    怎么办?
    亲卫们的目光落在宋金刚身上,那些疑问的眼神中仍然带着些许的惊诧。
    同宋金刚这边的人一样,土坡顶上的那一小队骑兵也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见敌军,他们的神情同样充满惊诧,目光落在了带头的那个将军身上,等待着他的决定。
    战?还是逃?
    这是一个问题?
    瞧着对方和本方人数相等,宋金刚没有丝毫的犹豫,面对敌人,逃跑从来不是他的风格,在一瞬间,他下定了拼死一战的决心。
    “沧啷!”
    他抽出腰间的横刀,刀尖指向土坡上的敌军,大声呼喝。
    “儿郎们,跟我冲!”
    与此同时,对面那个将军也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只不过,他并没有像宋金刚一般大声呼喝,只是举起手,然后向前一挥,于是,他身畔的那些骑士就驱马朝土坡下冲来,他本人却依然勒住马缰,立在原地。
    虽然,只是二十多匹战马疾奔的马蹄声,却依然声势浩大,冰雪在马蹄下呻吟,大地在微微颤抖,青色的天穹,一只苍鹰在振翅飞翔,发出清亮的鸣叫。
    宋金刚的视线和对面那位将军的视线在空中相逢,在人群之中,他们只看得见对方。
    高畅!
    那人居然是高畅!
    短短几十步的距离,一点也不妨碍宋金刚的视线,他曾经在魏刀儿的大营中见过高畅一面,那样的人,不需要见过几次面,只是一面就足够,只是一面就足够将他记在心中了,他无法忘记那张苍白得不见丝毫血色的脸,忘不了那双漠视一切的眼神,忘不了那千万人中,唯我一人的气概。
    是他!是高畅!是那个人!
    虽然不知道作为一军的统帅,他为何出现在战场上,宋金刚的心中只有喜悦,在对敌军的阵线一筹莫展的情况下,居然碰见了这么好的机会,难道是天命在我!
    杀了他!只要杀死高畅!
    困局也就不解自开了!
    在这个时候,宋金刚忘记了在单打独斗中,尉迟恭也曾经败在对面那个人手中,而他就算自以为是,也从来不认为自己可以在单挑中轻易战胜尉迟恭,此时,杀死对方的欲望占据了他的整个心灵,令他忽略了所有的一切。
    “哧!”
    一杆长枪破空而来,对面的骑士借着战马奔腾之势,枪尖上的红缨一摆,枪头向宋金刚的胸前狠狠扎来。
    宋金刚并没有将坐骑的速度放缓,反而用力一夹马腹,让战马奔驰得更加快速,看样子,就像主动向枪尖撞去一般。
    他的身子在马背上轻轻一扭,身子朝战马的右侧倾斜,左臂展开,敌方的枪杆贴着他的腋下扎了过去。
    与此同时,他的身子,猛地坐正,左臂往下一夹,夹住了对方的枪杆,就在左臂夹住对方枪杆的同时,宋金刚舌绽春雷,大喝一声。
    “啊!”
    那吼声就像闷雷一般在那人耳边响起,那人的身子不由一凛,在那一刻,就连大脑也停止了思考。
    转瞬之间,那人就身不由己地从战马上飞了起来,握着枪尾,宋金刚则单臂握住枪头,长枪像一根杠杆一样,那人被举在了半空中。
    那人的心中惊惶无比,他双手仍然紧握枪杆,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还没有等他做出选择,宋金刚已然用力挥动枪杆,他就像一只风筝一般在空中飞翔,重重地撞在了身侧同伴的身上,将那个同伴撞下马来。
    那同伴的战马发出一声悲嘶,随着主人朝一侧跌倒,压在主人身上,于是,响起了一声惨痛的呼叫。
    宋金刚驱动战马,从跌倒的战马身侧疾风一般驰过,现在,在他的前面是一片开阔地,在他和高畅之间,再也没有旁人阻挡。
    第三集 第五十四章 高畅大战宋金刚(三)
     更新时间:2008…9…4 15:08:08 本章字数:5916
    策的施行,在高畅看来,不但必须有前期的筹备和布中期的实施,还应该有后期的完善计划,也就说,必须是一环套着一环,环环相扣,否则就说不上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计谋。
    因此,当初在决定派遣李靖领军去攻打魏刀儿时,高畅就已经有了对付宋金刚的计划。
    解决魏刀儿之后,摆在他这个义弟宋金刚面前的只有三条路,一是投降高畅,二是率军远遁,离开上谷郡去投靠别的豪强,第三自然是率领大军前来攻打高畅,为义兄魏刀儿报仇。
    综合宋金刚其人为人处世的原则,以及自身性格等原因,高畅认为宋金刚选择第三种的可能性非常高,事实上,宋金刚也的确是这样做的。
    只是,高畅没有料到宋金刚竟然会这般鲁莽行事,如此急不可耐,连这个冬天都没有度过,就匆匆起兵,向河间杀奔而来。
    高畅认为,作为一个领军大将,宋金刚完全不合格,居然因为所谓的仇恨,就将自己所有的家当都投注下去,没有丝毫的准备和安排就采取了行动,不过,高畅不会去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