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吴三桂新传-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策。而此时朱由崧早已没有了称帝的念头。当初他有这种想法全都是史可法与马士英等人在一旁挑唆的。如今见三桂势力之大,影响力之强,都远非自己所能比拟,因此面对史可法的再三进言,他却是不想再理会。而史可法既得不到福王的支持,又失去了大批的同党,整日里愁眉不展,想尽一切心机要挽回眼前的颓势。
    在南方大批的官员前来南京向三桂表示效忠之意的时候,也有一个年轻人也排在了求见的队伍之中。当三桂略显疲惫的听到这个名字之时,精神陡然一震,忙问道:“你说他叫什么?”(web用户请登陆www。①  ⑹k。сΝ下载TXT格式小说,手机用户登陆wàp。1⑥K。Сn)
    传令官以为三桂没听清,又重复了一遍道:“回蓟王,他说他叫郑成功,乃是福建总兵郑芝龙之子,现任福建水师安抚司。”
    三桂双目中射出两道精光,连连点头道:“嗯,就是他!快,将他速速请来!”
    那传令官不知蓟王为何突然一反常态,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七品佥事如此看重。当下一脸狐疑的去了。
    郑成功听到蓟王肯召见自己,立时紧张的咽了口吐沫,随后整了整衣襟,便随那传令官步入皇宫。一路走一路在暗自考虑,待会见到蓟王该如何答对。他也知眼前机会难得,生怕自己一句话说不好惹得蓟王不悦那可就糟了。不禁又将自己反复在脑中默念多遍的说辞暗暗背诵了一遍。
    三桂皱着眉头望着眼前战战兢兢、神情紧张的年轻人,心中很是疑惑。这就是被后人广为传颂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怎么看怎么感觉不像,眼前这人身材中等,皮肤粗糙而黝黑,不知是否常年漂流在海上的缘故。相貌不但没有他想象般的英俊,反而有些丑陋。还好他的双眼倒是炯炯有神,跪在那里依然胸膛挺得笔直,显示出过硬的身体素质。
    三桂淡定自若的问道:“成功此来见本王有何要事?”
    郑成功心中正忐忑不安,闻得蓟王亲切的称呼自己为“成功”,当即一颗心便稳定了不少。忙从怀中掏出一个通体由黄金铸成的盒子,将之打开,露出里面白灿灿的十几粒大个珍珠。捧到三桂面前,口中道:“家父仰慕蓟王许久,无奈他长期盘踞在海上,因此一直未有机会前去拜会。今听说蓟王大驾光临南京城,本想亲自前来拜见,但无奈军中事多,拖不得身,因此让卑职前来代劳。并为蓟王准备了一点不成敬意的薄礼,还望您笑纳!”说完将这只金盒恭敬的递到三桂面前。
    三桂没有接过金盒,而是伸头仔细的看了一下盒子里的珍珠,随后面露惊奇神色。回头对郑成功笑道:“郑总兵实在太客气了,初次见面,本王怎能要他这等贵重的礼物!”说罢连连摇头推辞。
    郑成功忙上前一步道:“这些珍珠只是我父亲年轻之时在深海中采集的,虽说如今还值些银子,但当年却并未花掉什么本钱。再说蓟王如果推辞不要,回去后卑职将无法向父亲交代,必将被他大骂一顿。因此蓟王您纵是为了不使卑职挨骂,无论如何都要将它收下。
    三桂听了暗暗好笑,如果说这盒珍珠不值钱,那天下将没有多少值钱之物。要知这么大粒的珍珠固然不算稀奇,但难得的是盒内的十八粒珍珠大小完全相同。这里面每粒珍珠价值都在几万两白银左右,而十八粒珍珠加在一起,其价值更是远远超过它们的总和,保守的估计都能达到百万两以上,可以说价值相当的惊人。至于包装用的纯金打造的盒子,虽说也价值不菲,但和这些珍珠比起来,反而显得寒酸了。
    三桂含笑收下了这盒珍珠,随后与郑成功攀谈起来。而郑成功为了博得三桂的好感,更是将自己平生所学竭尽向三桂展现,使三桂对这个擅长海上功夫的人物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经过长时间的深入谈话,三桂终于弄明白郑成功此来的目的。
    原来自从毛文龙率十万水军沿江而下,不日到达福建沿海。立时被早已怀有好奇之心的郑芝龙、郑成功父子看了个仔细。在看过之后,父子俩不禁被这支庞大规模的水上军队所震撼,尤其对装备了各种先进设施及武器装备全副武装起来的各色战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郑芝龙长年从事海盗生涯,郑成功更是在海上长大,父子俩天生对水里的东西有着莫大的兴趣。此时见到这支庞大的船队,才算是开了眼界。郑芝龙不禁暗自感叹,还好自己多年来一直都在东南沿海活动,否则一个贪心向北踏上辽东海域的话,遇到这支水军其结果绝对是有死无生。而郑成功对此也是异常的羡慕,他的人生目标就是能够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水军并使之纵横大海之上。在看到了这支水军之后,这种想法越发的强烈了。父子俩经过商议过后,决定趁着整个南方的官员相继投向三桂之际,前往南京求见与他,并请求让郑成功前往毛文龙的水军之中学习研究,将来好为南方的水师更新换代之用。
    三桂听了哈哈大笑,道:“本王还当是何事,原来就为这个呀!这个容易,只要你有这份心,本王定然会尽力满足你!”
    郑成功听了不由大喜过望,忙跪倒在地,并代表父亲向三桂表示今后愿意效忠于他。
    正文 第一零八章   逆我者亡  上
     更新时间:2009…5…8 17:24:23 本章字数:3746
    三桂望着郑成功激动的脸庞,笑道:“本王心中一直都有一个打算,恐怕说出来会让你更加兴奋!”郑成功听了忙聚精会神的倾听。
    三桂双目望着窗外的天空,缓缓道:“纵观我中华大国历史数千年,无论是侵占外族还是被外族入侵,其最根本也是运用最多的就是步兵之术。当国力强盛之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向北方大草原入侵便是征讨高丽、百越等小国。看重的无非都是陆地上的地盘,却从未有一人能将目光放到海外诸国。难道说是因为我国的船只建造和航海手段不行么?错!早在先秦之时,我国便已拥有一套先进的海上技能,到了汉代、唐宋之时更是将这一技术大大的沿用开发。可是人的眼界却没有跟随着一同拓展,而是依然局限于国内的江河之上,全力注重于内战而忽视了海外拓展。直到我大明建国以来,才逐渐将目光投入到大海之上。而当年郑和率船队三下西洋更是将这一航海技术发挥至极致。唉,只可惜当时注重的依然还是在与沿海诸国的来往贸易上。而没有将目光放在海外的战争上面。虽然与别国相互往来做海上贸易也算不错,但得到的利益哪有直接去掠夺来的丰厚!现今如果我们不这样做,日后一旦西方诸国率先发展了庞大的海上军队,那就该轮到他们来我国掠夺了。因此根据推测,本王敢论断:只有得海权才能得天下!”
    郑成功听着三桂一番分析透彻的话语,只感到心内一片明亮。他从未能想得这么深远,只是想拥有一支水军纵横于大海之上。而今经三桂这么一分析,立时觉得心中敞亮许多。他崇敬的望着三桂,对他丰富的博学深深倾倒。
    三桂回过头望着郑成功继续道:“因此经过多方的思量考虑,本王打算组建两支专门能够在海上作战的军队。一支活跃在北方海域,取名为北洋舰队;另一支活跃在南方海域,取名为南洋舰队。每支舰队配备战船上千艘,海军十万人左右,用这两支舰队一方面可牢牢守护住我国的沿海,以防敌国从海上入侵。另一方面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侵入甚至占有别国,将他们的金银及粮食物资等源源不断的运往我国。使我国的百姓人人有衣穿、有饭吃、有钱花,真正做到衣食无忧。你看如何?”说完盯着郑成功的双目。
    郑成功再次跪倒在地,激动万分的道:“卑职听闻蓟王的一席话实是胜读十年书,但也令卑职所汗颜。如果全天下之人都能像蓟王如此深明大义的为国为民着想,那我国何愁不日益兴旺强大!”
    三桂伸手拍了拍郑成功的肩膀,以充满期望的口气道:“在你上船之后,本王会令毛文龙大帅处处给你行方便的。希望你能够竭尽所能的尽心学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尽管去问毛文龙。”顿了顿又道:“这支水军就是日后北洋舰队的雏形,而至于南洋舰队,只要本王认为你可以,日后便会任命你为南洋舰队的大帅!”
    郑成功闻言再也控制不住的失声惊叫道:“什么?”
    三桂望着他那不可思议的神情,缓缓道:“不要过分心惊,本王相信你的能力。不过统率近千艘战船,十万海军毕竟是非同小可,希望你能够全力发挥所长,务必要能够胜任这大帅一职!”
    郑成功泪眼婆娑的望着三桂,随即第三次给他跪倒,咚咚咚的磕了三个响头,等到抬起头来时已经是泪流满面。他声泪俱下的道:“蓟王,我何德何能竟蒙您如此看重!只是初次见面您便对卑职委以重任,这份高情厚义实是让我受宠若惊。您放心,不但是卑职我,便是我郑家全家上下都感怀于您的万般宠信。今后郑家将誓死追随蓟王,纵是刀山火海,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当郑成功异常坚定的说出这番话后,在他的心中已经仅仅只有三桂一人的存在。什么忠君爱国的思想此时对他来说已经变得一文不值。
    三桂望着他道:“先别高兴的太早,本王在短期内还不会将此事昭告天下,也就意味着户部不会拨粮饷给你,因此有关组建南洋舰队最初事宜的各项花费就要由你郑家来独力承担。不过你郑家盘踞海上多年,金银财宝无数,这点钱应该还是拿得起的!”
    郑成功连忙点头应承道:“蓟王但请放心,纵是散尽我郑家全部钱财,卑职等也绝不会有半句怨言!”心中不禁猜测当父亲得知自己将荣任南洋舰队大帅的时候,脸上该是何种的一副表情。
    在三桂与郑成功在谈话的时候,此时在凤阳总督马士英的府内也有两个人在密切商谈着。正是马府内的主人马士英与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
    此刻史可法正急切的劝说马士英出山,他道:“马兄,你已经称病多日,而今朝廷正是急需你的时候,你总该出山了吧!”
    马士英悠然自得的饮着香茗,缓缓的道:“史兄啊,不是老夫不愿出山,而是你看看现今南京城的形势。如今十之八九的官员都已是蓟王吴三桂的人了,老夫出山又能有何作用!”
    史可法急道:“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才更需马兄出山!他吴三桂自从南下以来,仗着人马众多,在各地四处耀武扬威,浪费了我大明多少钱粮?而且他本人竟然还敢光明正大的驻在皇宫之内,这不是与当众造反无异么!还有,他不但拉拢各地官员,向他们封官许愿,并且还将收敛各种人才的告示贴遍了整个南方的街头巷尾,这不是在收买人心、日后为他谋权篡位做打算么?对于这种乱臣贼子,凡我有识之士,人人可得而诛之!在这种时刻马兄你怎能不出山呢?”
    马士英苦笑道:“纵使老夫出山又如何?难道还能制止得了他?别忘了他光是驻扎在南京城的就有十万重兵,岂是你我所能奈何得了的?”
    史可法听到这里反而目光中露出一丝兴奋之色,走到马士英身前轻声说道:“不瞒马兄,愚弟正是因为有了能够对付吴三桂的帮手才会急切的前来找你!”
    马士英闻言不能置信的看着他道:“哦?怎么可能?天下还有何人能胜得过吴三桂的军队?”
    史可法微微一笑,接着又轻声道:“实话告诉你,前些日经过愚弟不遗余力的全力奔波疾走,终于使事情有了极大的进展。有一人手握重兵,经过愚弟的再三游说,终于答应帮我们除掉吴三桂!”
    马士英见史可法不像说谎的样子,忙问道:“此人是谁?”
    史可法贴近他的耳朵,压低了声音道:“武昌左良玉!”
    马士英闻言失声道:“什么?竟然是他?”
    史可法点了点头,接着道:“宁南伯左良玉经过这几年不断的招兵买马,发展壮大,日前已经拥有水陆军六十余万,可以说是军容鼎盛,牢牢坐镇武昌诸镇。我们有了此人的全力相助,要想对付仅余十万人的吴三桂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马士英皱眉道:“左良玉此人一向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他怎么会突然转性如此热心的帮着对付吴三桂呢?”
    史可法道:“他的目的还不是和吴三桂相同?他想在灭掉吴三桂后,待我们拥立福王登基,就要学吴三桂这般牢牢掌握军权,随后挟天子以令诸侯,甚至取代福王而代之。”
    马士英奇道:“你既知他是这样的人为何还要引狼入室?”
    史可法道:“就算我不这样做,他不会主动来么?左良玉野心极大,他非常清楚要想篡位必须要过吴三桂这关,因此才会如此痛快答应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