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申天变-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的多铎吃惯了甜食,还想着能够重演以前的辉煌,做着兵不血刃就占领扬州的美梦。
    南明军队畏清军如畏猛虎,自转战陕西以后,望风而降者不计其数。从潼关出来时候多铎只有不到四万的满蒙联军(一说是两万——作者按),等到了扬州城下,麾下已有十三万之众,对外号称二十万大军。
    自山陕而至淮扬,清军从来就没有打过哪怕一场真正的硬仗,这让清军绝大部分都看不起明军,很多人都保持一种近乎疯狂的乐观态度。认为清军的战旗只要出现在扬州城下,纯粹依靠威慑手段,旦夕之间就可以吓住扬州守军,然后就可以等着授降了。
    结果呢?
    结果是扬州新旧两城的城门全都封死,官兵都上了城墙,远远就能望见城墙上已经摆开的火炮,还有堆积如山的各种守城器械,更有夫子往来运送,加高城墙……
    这是打算死守待援哇。
    打了一路的顺风仗,多铎还真没有打过真正的攻坚战,尤其是长野战而短攻城的满蒙联军,面对扬州这种城高池深的坚城,虽然兵力占据压倒性优势,还是生出野猪啃刺猬的感觉。
    不好下手。
    要是小朝廷打算支援扬州,根本就不会把扬州左近的各镇都撤到江右,放弃扬州全力回防南京的战略有眼珠子的人都能看懂。
    史可法有援兵的可能微乎其微。
    即便是面对扬州这
    ,一向勇猛如虎的多铎反而分外谨慎,小心翼翼的布'T的队伍把扬州团团围住,掐断一切水陆通道。
    一来是怕史可法真的安排下什么诱敌深入的毒计,更主要的还是对清军的攻坚能力有所怀疑,准备调集后面的新附军炮灰上来之后再做强攻。
    满蒙俱是精锐兵力,是大清的根本,最好还是不要消耗在这种用血肉填充的攻城战中。
    摆开这么大的阵势,未尝没有吓唬扬州军民的意思,要是能把扬州的胆子吓破进而轻易占领之,才是上上之策。
    所以。
    多铎不厌其烦。的让人写招降书。
    新附军中有文采的官员。多被召集到豫亲王帐中,狗一样或趴或跪的伏在地上,每人一份纸笔……
    “都给我用。心写,你们不都是熟读经史的才子么?不都是能做锦绣文章的斑斑大才么?也只有你们这些汉人才最清楚汉人的想法,好好写,哪个写的招降书能把史可法给我招降过来,少不了你们的赏赐……”
    。“奴才所书,历数伪明恶行,桩桩种种尽在此文中,保管那史可法看后,定会幡然悔悟弃暗投明……投我大清……”
    “你念念,我听听。。”
    。那官员也不敢爬起来,就那么跪着,微微直了直腰身,品着抑扬顿挫的声调摇头晃脑的念起来,无非是说“大军军威无匹,扬州弹丸绝难当此雷霆一击”“以金全计,以玉完计,扬州史者宜速速来投”“若稍有迟疑,天军过处,悔之晚矣”之类的陈词滥调。
    “狗屎,这就是你。的锦绣文字?我看你读的这几十年书都读都狗身上了。”多铎不等他念完就一脚踹了过去,皮靴刚好踹在那文官的脸上:“你写的真是狗屁不如,我要是史可法也不会投降的……”
    “是,是,豫亲王教训的是,奴才等再写过。”
    对于这些汉人,尤其是文官,多铎真是看不上眼,真想上出抽他们几十鞭子:“史可法本来就是一品大学士,许诺什么高官厚禄有个屁用?难道我大清还能封他亲王军机不成?你们应该这么写……”
    多铎摸着下巴踱步,那些文官秉着纸笔等着记录,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你们就写,若是史可法献扬州,大军所过秋毫无犯,若有**掠取之事,我必军法从事。大军南渡之后,淮扬依旧为他所镇,我不留一兵一卒掣肘……就这么写吧。
    ”
    一众走狗赶紧摇动手中笔墨,拿出当年参加京考的本事,在多铎意思之上多加润色,不大功夫就写出几十分篇文采卓然的劝降书。
    “滚吧,”多铎大笑着赶走众文官,回收叫来帐前亲兵:“把这些劝降书想法子给我射到扬州城中,每天都射几封进去,用完了再叫那些汉人书写。”
    隶属正蓝旗的蒙古固山额真马喇希小声说道:“王爷真起了爱才之心?看这样子史可法是不大可能会投靠我大清的……”
    “我知道史可法不会投降,这么不间断的劝降是在麻痹扬州军民。扬州城防坚固,轻易难下,”多铎阴笑道:“要是你手下的拜音图今天能把大炮从泗州运过来,我立刻就下令攻城。”
    “拜音图是我蒙古人当中少有的好汉,可他也没有翅膀,今天不可能把火炮和攻城军械运到,王爷还需再等三两天……”
    “那咱们就再劝降三两天,一直等到拜音图把红衣大炮运过来为止。”
    多铎之所以劝降而不攻城,是因为手中缺少火炮和各种攻城器械。
    “哼哼,我还真想看看,到底是扬州的城防坚固,还是我的红衣大炮犀利。”(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118章 必先夺其器
     更新时间:2009…9…18 9:37:51 本章字数:10718
    音图,图噶蒙古的猛虎,刚刚实授的梅勒章京(可以TL成副将的意思),马喇希老爷手下最勇猛的战将。
    和一般善驰射挥马刀的蒙古大将不同,拜音图手掌一柄丈二的大铁枪,威猛绝伦。在太原一战中,曾阵贯闯军三十,战功赫赫。
    这次被多铎留在后面转运一应军资,除了归德新附的部分明军之外,还掌握着五千蒙古精骑,马喇希把本部人马的三分之二都留给了拜音图。
    这头图噶蒙古的猛虎深知任务之重,很是小心谨慎的督促大军押运军资粮秣。
    泗州到扬州的距离很近,若是完全放开骑兵,也不过昼夜就可以到达。但是运送物资和骑兵飞奔完全不同,根本就快不起来。
    尤其是那些大。型攻城器械,如笨重的冲车、攻城锤、高大的寮搭楼、平塔等,运送起来缓慢的很,每一具大型攻城器械都需要上百人马轮番推动。
    至于那十九门红衣大炮。,反而要显得灵动许多,只要勤更换几回挽马,勉强能够跟上大军的速度,只是遇到个沟沟坎坎的有些麻烦。
    汉人们胆怯。,不敢和满蒙勇士面对面的厮杀,最喜欢筑造坚城龟缩不出,而这些攻城器械对攻坚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红衣大炮,清军有一种近乎迷信的感情……
    。从前天开始,就有几股来路不明的骑兵轮番骚扰。这些骑兵数量并不算多,每次都是骚扰鼓噪几下就远远遁去,除了迟滞大军的速度之外,并不能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
    拜音图当然不会置。主要任务于不顾的和这些游骑兵纠缠,派遣蒙古精骑驱散了事。。
    。一直到了昨天,这些骑兵骚扰的频率更加频繁,严重拖延了大军的速度。如此无功的骚扰让拜音图心生警惕,让斥候加大搜索范围,严密关注周遭动向,这才注意到南方有大股敌军正疾奔而来。
    拜音图当然知道现。在最要紧地是赶紧把军资送往扬州。但是受到队伍行进速度地限制。战斗已不可避免。作战经验丰富地拜音图一面遣人飞奔扬州给马喇希老爷报讯。一面加紧催动队伍前进。
    并不是想要把敌人甩掉。因为自己地速度不可能比敌人更快。拜音图只是想找一个更适合自己地地点作战。
    紧赶慢赶。终于在今晨觅到这个视野广阔地一马平川。立刻把蒙古精兵前催。以逸待劳地等着敌人送人门来。
    这样平坦地地域。正是蒙古精锐骑兵最适合地战场。
    图噶部地这旗蒙古兵。骑兵数量几乎占到总兵力地一半。两千多擅驰射地蒙古骑兵。再加上同样数量地蒙古本部步军。足以匹敌三倍数量地明军。至于那些新附汉军。拜音图从来就是把他们当成苦役使唤。根本没指望他们能有什么战斗力。
    日头大概有两竹竿子那么高地时候。一路飞奔而来地赴死军终于和以逸待劳地蒙古旗兵终于互相进入对方视野。
    面对数量明显占优的赴死军,拜音图竟然很是开怀。
    在适合骑兵作战的战场,以疲惫之步兵对抗,这些汉人简直就是在自寻死路。
    “很不错的战场,适合蒙古人,更适合我们,前队上前三十步,二队上前二十步。”
    李四从容的在蒙古兵正前方摆开松散的战线,把叉子兵摆成狭长而又薄弱的战斗姿态。数量稀少的骑马步兵干脆下了战马,被更分散的布置在两翼,抽出弓箭引弓而待。
    作为核心的李四则干脆坐镇中央,万分镇定的在一丈九尺高的日月血旗之下从容布置。
    “比豚鼠更蠢的汉儿。”这是拜音图给李四最贴切的评语。
    “不给汉儿喘息的机会,腾格里长生天勇士们……”拜音图手中大铁枪斜斜前指,如咆哮的狮虎一般大喊:“击溃他们!”
    顷刻之间。
    万马齐奔,荡起的烟尘如黄龙一般席卷过来。
    面对来去飞风驰射无双的蒙古精锐骑兵,最有效也最经典的战法就用同样数量的骑兵对冲。
    当然缺少骑兵的汉人把步兵摆成六到十层的深厚密集方阵,用拒马枪战术和士卒的血肉缓冲骑兵的快速冲击。然后在方阵内布置大量弓箭手或者火铳兵,以弓箭火铳这样的远程杀伤武器扰乱迟滞骑兵的冲击力,这才是以步对骑的经典战法,舍此无他。
    而对方甚至狂妄到摆出最简单的攻击队型,难道这些汉人认为他们只装备了皮甲的步军能够当的起骑兵的如电冲击?
    对方仅有的那点少的可怜的骑兵甚至很干脆的下了战马……
    这让拜音图怀疑对方是不是过来送死的,或者他们真的有什么杀手锏。
    早就蓄足了马力的骑兵只要奔跑起来,什么样的顾虑也就烟消云散。
    如雷的马蹄声剧烈敲打地面,仿佛敲打在每一个人的心头,面对此等威势,尤其是身处平坦空地的敌人,都要承受莫大的精神压力。
    马上骑兵已经拽下身后的短弓,抽出皮壶中的箭矢,只要再前进四百余步,就可以让狂妄愚蠢的汉人领教蒙古人当世无双的驰射之术。
    就是依靠马上驰射,当年的黄金家族曾纵横天下拓疆万里,每一个腾格里长生天庇护的勇士对此都有无比的自豪和自信。
    “嗷——”蒙古骑兵发出怪叫,飞驰如电的速度似乎把呐喊都拉成了震撼人心的长调。
    在奔驰中以密集箭雨覆盖,然后依靠马力冲击,如此反复,最后步兵押上彻底解决战斗,这是每一个图噶部的男人从小就必须学习的战斗技能。
    “蛮夷就是蛮夷,也不看看如今是什么世道,几百年前
    还拿出来显摆。”敌人的整体战术和预想当中分毫还在沿袭成吉思汗时代的战法,真不知是固执还是落后。
    拒马枪、密集厚实的方阵,等等等等一切看起来已经成为经典教程的步兵战法,在李四看来和蒙古人的亡命冲击一样落伍。让赴死军这样肩负天下希望的种子用血肉和骑兵对抗,李四还没有傻到那种地步。
    防守做什么?赴死军需要的是纯粹的进攻,当然进攻的前期攻势绝对不可能是由叉子兵来完成。
    在这种在心里推演的都已经厌烦的战斗中,叉子兵其实就是打扫战场的作用。
    面对飞速靠近的精锐骑兵,李四的轻松姿态能够起到极大的稳定军心作用,大伙儿等在等着看蒙古精锐骑兵的笑话,或者干脆前跨半步,准备打落水狗。
    “符二,你说。蒙古人是不是落伍了?”
    李四可以轻轻松松的调。笑,作为炮营营官的符二可是紧张的不行,哪里还有心思回应李四?
    倾听骑兵如。雷一般的蹄声,以最大的精力密切关注双方距离,心中盘算着提前量和再次击发等各种数据……
    。炮营营官符二瞎子的眼睛本就小的可怜,现在极力的眯缝起眼睛,真的好象没有眼睛一样。符二瞎子果然是人如其名。
    相对于炮营营官的。紧张,李四是真的一点也不着急。
    。有什么好着急的,这场战斗从一开始就已经是注定了的。
    “开炮。” 。 一直在密切关注骑兵动静一直在精密计算各种数据的符二瞎子猛然大吼,连脖子里的青筋都根根暴起,细如缝小如豆的眼睛陡然睁开,大的如同牛眼,手中红色号旗猛然挥落……
    司炮手死命的一拉炮绳……
    四百斤的铁炮其实很小,小的没有人会去注意它。李四特意把这些威力不大射程不远的小东西放在叉子兵后面,成纵深方阵摆开。放弃当时很流行的分段开炮方法,直接让炮营一次性的全部开火。
    万炮齐鸣不过是说书先生的口头禅,谁也不可能真有那么多大炮,当年大炮数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