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申天变-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政殿。
    皇太极不喜蜡烛的那股子味道,所以这个满清的中枢署地还是燃着十几盏牛油灯。
    “自高(武)皇帝十三副铠甲起兵以来,已历数十岁月。我大清战兵之骁勇十倍于明军,然宁远依旧,诸位作何感想?”皇太极似乎没有什么胃口,对面前的食物提不起半点兴趣。
    清朝的几位重量级将军贝勒都是戎马出身,也没有那么多是繁文缛节,商量了多半天的军国大事,干脆就在崇政殿上摆开桌子,席地大嚼。
    大贝勒代善好像和面前的羊腿有仇,拼命的撕咬,弄的衣服前襟上遍是油渍。仿佛没有听到皇太极的话一样,转身把后面范文程面前的羊腿也抄了过来。
    “这个老狐狸!得罪人的话总是让我来说!”范文程肚子里大声骂着狡猾的代善。
    “自陛下登基以来,躬自裁断好劳勤勉,为千古罕见一代名君。”范文程推桌而起,以抑扬顿挫的腔调大赞皇太极。
    也不完全算是在拍马屁,皇太极确实勤勤恳恳,尤其是在旗务方面,事无巨细每必躬亲。
    “我八旗锐卒十倍战力于明军,数年来虽多有斩获,却难有大进。高皇帝折戟于宁远城下,如今宁远依旧,”范文程也算是近臣了,说话没有那么多的顾忌,又是受皇太极授意,更是大胆:“盖因我八旗不能合力……”
    范文程已经把话题挑明,这些人都知道皇太极想要做什么了。
    代善大贝勒还在装傻充愣地羊腿较劲。根本就不在乎他在说什么。
    皇太极又要抓权利!大家都明白了。
    自从皇太极登基以来。处心积虑地破坏八旗议政制度。终于改变了以前八旗旗主地平等地位。成为整个满洲事实上地皇帝。
    努尔哈赤时代地四大贝勒中。阿敏和莽古尔泰已经被排挤出去。老奸巨猾地代善看风头不对。立刻表示对皇太极效忠。
    皇太极亟不可待地分化两红旗和两蓝旗。将这四旗地一部分力量拉到自己怀中。这还不够。皇太极还要进一步集中控制军权。
    很明显是要对两白旗下手了。
    两白旗的旗主多尔衮和多铎就是皇太极要下手的目标。
    如今的多铎正在宁远一线的左前卫打仗,多尔衮就显得势单力孤。
    已经有人在偷偷的看多尔衮了。
    这是权利的争夺,和血肉横飞的战场一样激烈。
    崇政殿上寂静的可怕,只有代善还在旁若无人的大啃大嚼。
    多尔衮被代善弄出来的声音搅的心烦意乱,低着头始终一言不发。
    其实早就应该料到这个皇帝哥哥会对两白旗下手,或迟或早而已。
    多尔衮忽然后悔了,后悔那一次又一次的浴血拼杀。
    因为那不过是给他人做嫁衣而已。
    “睿亲王,你认为宪斗之言如何?”皇太极笑眯眯的问多尔衮。
    这已经是**裸的点名挑战了吧?
    年轻的多尔衮忽的站起身来,大踏步上前。
    皇太极依旧坐着不动,满面笑容的看着他。
    身边的心腹鳌拜立刻按刀而起,闷雷一般的大叫:“睿亲王,你……你要做什么?”
    崇政殿的空气猛然就是一紧,连代善也放下了羊腿,直勾勾的看着多尔衮。
    多尔衮一把推开鳌拜,指着皇太极,一时却说不出话来。
    皇太极仍然笑着。
    “哥哥,你得到的还不够多么?”
    言罢,多尔衮拂衣而去。
    众人愕然。
    惨烈的政治斗争从来就是波澜不惊中进行,真要是到了刀兵相见的时候,那说明胜负早已分出,所谓的武力解决只不过是落败者的垂死挣扎罢了。
    “睿亲王还年轻,自小就是这样的爆脾气,哈哈,大家随意,随意。”皇太极打着哈哈,眯缝起眼睛看着远去多尔衮。
    所有人都没有吃饭的心思,纷纷找借口离去。
    “都走了,鳌拜你也累了,下去吧。”
    巨熊也似的鳌拜躬身退下,崇政殿中只余皇太极范文程二人。
    “陛下,睿亲王……我是说两白旗的事情,其实还不到水到渠成的时候,不妨缓缓再说。”范文程小心翼翼的说:“这么做是不是太操切了些?万一睿亲王翻脸……”
    “多尔衮是什么样的人我最清楚,他不会翻脸的。”皇太极很清楚多尔衮的为人。
    多尔衮绝对是个胸有大局的家伙,不会真的翻脸。
    “世事难料……我看还是从长计议的好。”范文程还是不放心。
    “等不及了,叶克舒已经阵亡……”皇太极神态淡然的很,根本就不象是死了心爱的儿子该有的样子:“我会选合适的时机公布这个消息,但绝不是现在。”
    “啊!”范文程惊的几乎栽倒,一瞬间也明白了这个满洲主子急切和多尔衮摊牌的原因。
    长子豪格肯定排在太子人选之外,最有可能进身储君位置的叶克舒有忽然死了,剩下的人选只有福临和搏穆博果尔。
    这两个孩子身后都有强大的蒙古势力支持,但是他们太小了。
    几岁大的孩子能够让八旗的这些旗主王爷归心?肯定没有那个能力。
    所以皇太极必须尽快的把八旗抓在手中,尽快的整合集权,以避免死后的大清因为内乱而分崩离析。
    从皇太极的角度考虑,这么做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陛下珍重。”在这个节骨眼上,范文程说什么也是多余。
    “哈哈,我还没有那么脆弱,今天晚上我还要去庄妃那里看她写字呢,”皇太极笑的云淡风清,拍着范文程的肩膀说道:“庄妃能够写字作画,可都是你范宪斗的功劳。”
    “我……微臣告退。”范文程知道皇太极的轻松是装出来的,很识趣的退下。
    大殿上只剩下皇太极一人,跳跃的灯火照耀。
    皇太极如被抽去了脊梁骨一般软软瘫倒在地,手指使劲抠着身边的立柱勉强站起身子,两眼中已满是泪光,唯恐被人听到一样的低声哭泣:“叶克舒,我的儿子……”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皇太极终于回复常态,整整衣冠大声道:“来人,去永福宫。”
    皇太极前脚刚走,怒气冲冲的多尔衮就去而复返:“皇帝呢?去哪里了?”
    几乎是缀着皇太极的脚步,多尔衮气呼呼去冲进永福宫,一把推开面带笑容的庄妃,和皇太极大声争吵起来。
    “你们下去吧。”
    皇太极笑呵呵的喝退了众侍卫和丫鬟:“睿亲王的性子我知道,自小就是这霹雳火爆的脾气,你们不要大惊小怪。”
    庄妃摆摆手,示意众人退下,然后知趣的帮二兄弟掩上房门。
    一直到子时,都能听到多尔衮在大声争吵,偶尔还能听到皇太极在小声的说着什么。
    无论二人说的是什么,都不是侍卫们应该知道的。
    过了后半夜,争吵声才停止。
    第二日清晨,庄妃疯了一样的叫喊:“皇上驾崩了……”
    PS:皇太极到底是怎么死的,一直以来就是个谜团。由于满清刻意的禁毁这类文字,我们知道的就更加稀少。从逻辑上推理,皇太极之死福临和多尔衮二人分别是当时最大的受益者,为了儿子的未来,庄妃显然没有谋杀皇太极的理由,(就算她不是帮凶,起码是个知情者)剩下的就是嫌疑人就只有多尔衮了。
    至于“上无疾,端坐而崩”这样满清人写的东西根本就不大可信,至少可信度很低。想想就知道了,皇太极也是武人出身,怎么可能坐了一夜就死?就算是皇太极是孝子贤孙们也不会相信这么扯的理由吧。
    正文 第三十章 大智如妖
     更新时间:2009…9…18 9:36:19 本章字数:2641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四砍死皇太极的说法露出越来越多的破绽,只不过大家不好当面表露出怀疑的意思而已。
    虽然李四整天和户村队的汉子们混在一起,这些言语也难免灌的两耳满满,都是付之一笑也不做任何解释。
    直到福临登基的消息传来。
    “四……四叔……”路涧兴奋的都泪流满面,黝黑的脸膛涨的通红:“我真是猪哇,居然对四叔的话也怀疑,这会我是真的信了,信的实实的。”
    “你信啥了?瞧你这样子,发生什么事情了?”
    路涧一跳三尺高的大叫:“满洲新皇登基了,听说是个小娃娃。”
    “肯定的么,皇太极死了自然是要他儿子登基的,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我是说……我是说前些日子我还怀疑四叔杀死的不是皇太极,我竟然不相信四叔,真是该死……”路涧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鬼使神差的怀疑天人一般的四叔,想起来真是不应该。
    如同忏悔的信徒一般,路涧真诚的对李四说道:“四叔要是嫌我,就揍我几下解解气……”
    “哈哈,孩子话。其实多几个心眼儿也是好的。”李四刚把烟锅子摁的实了,路涧立刻手脚麻利的帮他点上火。舒心惬意的深吸一口,让干呛的烟气狠狠的刺激一下,李四笑呵呵的看着这个憨厚的小伙子:“现在知道四叔没有诓你也不晚。”
    “四叔是个心宽肚大的不和我计较,俺以后再也怀疑四叔了,打死也不。”路涧赌咒发誓一般。
    随着满清地娃娃皇帝登基。天下人都知道了皇太极已死。但是这个满清皇帝到底是怎么死地。谁也说不清楚。听说就是满洲人自己也说地不明不白。
    尤其是那些皇太极地亲信。连看一眼尸体地机会都没有。听说那些满洲地贝勒大将们为这事情闹地几乎要火并。
    皇太极之死本就离奇。满洲人确实为这事情闹地天翻地覆。直到几百年之后也没有人能够说清楚皇太极地确切死因。
    但是刀把村地村民知道。因为皇太极就死在李四李大财神地刀下。
    皇帝都被人砍了脑袋。这种丢人丢到家地事情满洲人自然不肯承认。只能模棱两可地说是“无疾而终”。
    “无疾而终个屁。骗鬼去吧。那天可是当真千百人地面。我看地真真儿地。李四一刀就砍了皇太极地脑袋。”
    “对,那刀有这么长……”村民还在比划着赤头重刀的尺寸,吐沫星子溅起来足足有三尺高:“就见刀光一闪,恍如闪电划过长空,皇太极惨叫一声……”
    说者绘声绘色手舞足蹈,听者摇头晃脑津津有味。
    越说的说的热闹的家伙,越是道听途说打听来的小道消息,至于那些曾经亲眼看见李四斩杀皇太极的村民则对这种言辞不屑一顾。
    阵斩皇太极算个甚么?
    李大财神是生擒了那个满洲头子,然后一刀砍下了脑袋的。
    古往今来,两军阵中生擒帝国皇帝者有几?
    这又需要何等的勇武?在村民心中,大汉飞将军李广、寿亭侯关羽这些灿若星汉的千古名将和李四比起来完全就不值一提的嘛。
    所以村民更愿意提起李四在两军交战时候的血勇,更愿意怀念外地入侵时候李四力排众议誓死不退的无畏。
    心思活络热切的那些人们则更加喜欢分析李四使用连环巧记以弱胜强的风度,即便是孙武重生卧龙再世,也不见得能如李四这般把如此精妙的战计运用的这么恰到好处。
    不管怎么说,李四脑袋上战神的光环是去不掉的。
    就算是李四蹲在犄角旮旯里抽烟的姿势,也被村民们想象成是财神加战神应该有的形象。
    前几天还对李四有所怀疑的家伙这一回是信的实实的,要是有人说皇太极不是死在李四手上,他们都敢上去和人家群殴。
    乱世之中的英雄,穷人的救世主,光是这两点就足以吸引周遭人群的目光。
    自李四斩杀皇太极的消息扩散之后,不光是刀把村,就是周围几个村子的人口也呈现爆炸性的大增长。
    富者纷纷加入,寻求李四的保护;贫者亦加入,为的是在乱世生存下去。
    作为民办武装力量的户村队蓬勃发展,人数一度逼近两千。要不是李四怕养不起,绝对能够在兵力上超过附近的密云后卫。
    人们见到李四时候的那种目光,热切的都能把人融化。
    可李四还是在继续原来的生活,想方设法的帮助村民积聚财富,尽可能的训练民练,偶尔到老路家里蹭饭……
    “路大哥,还有烟没有?”
    李四的烟布袋瘪了之后,从来就是在路丙寅这里补充。
    “早给备好了呢,就等四叔来拿哩。”不等老路说话,娥子这丫头就把烟叶子装在李四的烟布袋里,却也不肯离开,当着老路的面儿就那么直勾勾的看着李四:“我给四叔点烟。”
    “我自己点,自己点……”李四可不敢和这丫头火热的目光相对,慌里慌张的躲避着。
    “女生外向哇,”老路嘿嘿的只是笑:“娥子整天念叨你这个四叔呢。”
    似乎从老路的言谈中感觉到了点什么,李四急忙岔开话题:“我去看看大嫂给我预备饭了没有?肚子一直在叫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