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申天变-第1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才注意到后面还有个人,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
    小伙子穿件子洗的发白的灰色夹祅,一看那种掉色的程度,田夫人就知道这步料子是在印染的时候放的碱太多了,要不然不会这么快就把颜色掉成这个样子。
    这个本行的东西只不过是在脑子里一闪,巨型印染作坊的真正主人立刻就明白了这个小伙子的身份——绑匪。
    对于田夫人这种见过风浪的人物来说,自然晓得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局面,说的也不卑不亢:“我也不问壮士是哪条路上的朋友了,既然走到我这里就是缘分,又能把我们家老头子平平安安的送回来,这里头的道理我懂,田福,去封二十个元宝,送给壮士做盘缠……”
    这么做算的把里里外外都打圆满了,绑匪拿银子走人,田夫人就当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
    那个小伙子站的如标枪一般笔直,通身上下就好像了打了线儿标了墨一般笔挺,浑身上下都是说不出的精悍之气:“老夫人,小子此来不为钱财,另有他事相商。”
    不为钱地绑匪?说出来都是天大的笑话。
    田夫人上上下下仔细打量小伙子几眼,也是惊奇地不行:“不为钱财?……好,进屋详谈……”
    “夫人,他是土匪,我这就去召集人手一绳子绑了……”
    “请!”田夫人单手虚引,示意四火进屋,好像面对的这个小伙子不是穷凶极恶的绑匪,而是邻家的子侄一般。
    至于田大老爷吆喝着要叫人过来捉拿绑匪的举动,田夫人根本就不当一回子事情。人家既然敢只身前来,就不怕你动粗。真要是动了手,后面说不定还有什么大阵仗呢。打开门做买卖地商家,为的是赚钱,可不是为了闹事的。
    这种事情,能够化于无形之中,那是最好。实在应不下地条件,再下手拿人也不迟。
    “壮士所为何来?难不成是看上了我这作坊?”既然小伙子敢把田老爷完好的送回来,而且敢于一个人前来,这份胆色和勇气就非寻常是亡命之徒可比。这里上上下下近千口子人,也不怕他动粗。
    “我看上了老夫人泊在江口的七船布匹……”
    老夫人心里还清楚拿七船印染好的布匹是怎么样一个巨大地数字,这人把嘴巴张的这么大,老夫人虽是震惊,却也不发作,静静的听他往下说。
    “我们也知道这不是老夫人的东西,原货主要是让老夫人赔偿的话,老夫人一时也陪不出来。”四火好像很讲道理的样子:“所以我们商量了一下,只借其中地三船……”
    要说这事情,四火比谁都窝火。
    本以为拿了田老爷,就可以把船上的布匹顺利地弄走。可完全不是那么回子事情,这个田老爷的号令根本就不好使唤。
    每条船上都有好几十号人,真要用强地话,还真不好收拾。因为四火的一个小队早用同样地手段控制了七八条船,也拿不出许多人手。
    就算是用强拿下了,这种事情不可能做的天衣无缝,人家肯定能顺着蛛丝马
    门来。芜湖又不是敌占区,地地道道朝廷的地盘儿下手硬抢,实在说不过去。
    更主要的是,这也是大帅的本意。
    “三船?不行,你们若真是有了难处的江湖朋友,走到我门上来少不得要照顾个衣食周全盘缠丰足。”老夫人还是不动声色的说道:“你一开口就要三船,你可知道三船是多少布匹?一船四十包,一包一千八百尺……嘿嘿,我知道壮士肯定是有些手段的,可我们田家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老夫人差异,我们不是打明火的匪类。我们也不抢老夫人的东西,”四火还是不温不火的样子,说话的时候都带着笑呢:“我们不是抢,是借,既然是借,肯定会还……”
    “这是借据,老夫人看看再做考虑。”
    片刻之后。
    老夫人再次打量面前的小伙子:“你就是叫做四火的队官?”
    “正是。”
    “我早就应该想到了,为非作歹的匪类怎么会有如此的气概?原来你们是赴死军的人。”
    那借据上都有李四李大招讨使的个人印玺和赴死军的大印,应该不会错,这么一来,估计这个忠诚伯的卫队长应该不会用下手硬抢一类的手段了。
    做买卖开自号为的是赚钱,这又是江南是朝廷的地盘儿,老夫人并不怎么怕忠诚伯这个天大的人物。别说一个亲兵卫队的队长,就是忠诚伯本人来了,他也得讲道理,不拿银子一村布丝儿也别想拿走。
    借是肯定要借的。
    因为四火绑架的事情根本就不是为了索要钱财,而是在示威。
    你要是真不借,赴死军随时会过来找麻烦,这才是最要命的。
    四火还在一边儿打着边鼓:“淮西百万生灵衣食不周,我家大帅不得不想方设法。我家大帅说了,要是贵号能援手今日,他日比有厚报。”
    你要是真不借也可以,以后的路子还长着呢。不过要是和忠诚伯合作的话,这里头的利益可也同样巨大。
    老夫人微微一笑:“忠诚伯的意思我也明白,不过那几船布你们就不要想了,都是有主之物……”
    老夫人这么说,四火也不着急,同样是静静地等待着下文儿。
    “拿都是绫子和细缎子,你们用也不合适。我这里还能凑出几十包麻布和棉布,若是真能和忠诚伯商量好了,立刻就可以发出去……”
    老夫人要见忠诚伯的举动完全就是在四火地意料之内,因为其他几家也是这样。
    “淮西百万人口即将饥寒交迫,还请老夫人即刻启程……”
    “不必了,我是不去的。”老夫人很轻松的笑道:“这事情我们家老爷就能办理……”
    他?那个小气而有做不了主的田大老爷?
    田夫人唤来田大老爷,低声的嘱咐了几句什么,田大老爷地小眼珠子立刻就冒出光来。就好像比他还要抠门的吝啬鬼凭空捡了个大金宝一样:“夫人当真?”
    “这么大的家业光凭我一个孤老婆子,终究是不成,这就是一个机会,你要是做好了,就是百年不衰地基业,城里的同行谁也不如咱们。也只有这样,我才敢撒手……”
    田大老爷都有些等不及了,拽住四火就往外走:“走,走,咱们赶紧走,去见李四……忠诚伯大人……”
    田大老爷和四火手挽手的出来,田夫人微笑着目送二人远去。
    那些准备着绳子棒子的家人可算是看着稀罕景儿了,活了这么些年,谁见过这样地情形?绑匪都和苦主并膀子了,猫和老鼠是不是可以同窝了?
    ……
    李四还真是亲自接待了这三个人。
    印染的田大老爷、挂浆的严大掌柜和臼棉麻的乔老爷。
    “诸位都是衣被天下的巨擎,这寒冬已然到来,我淮西、豫中百姓多有难处,实在是没有了法子,这才出此下策……”李四笑眯眯的说着,好像是在和这些人商议一样。
    至于强“借”和强抢有什么分别,暂时先顾不上了。
    “忠诚伯,”田老爷再也没有就斤斤计较地神色,如一个真正的商贾一般,言谈之中都是大利大益:“我田家四十包棉布和粗麻布立刻就到,另有四十包也会在半月之内送到。为我同胞渡此寒冬略尽绵薄,当是我辈义不容辞之事。恳请忠诚伯将所需衣、被、毯、毡、帐、幕、旗属等物为我田家印染,并允我在诸般实物上留下田家印记……”
    李四知道那些奉送地东西不是真正免费的,也是要归还,只不过一年地限,赴死军绝对已经渡过这个最艰难的时刻了。
    对于这种大型地賖欠,就是田家这个的巨型作坊肯定也要付出相当代价才能周转的开,毕竟在这个时代,都是以加工为主,一时的流动不开,尤其是这样大量的賖欠,将是一场很严重的灾难。
    “这就是四火说的那个什么主也做不了的田老爷?这就是那个吝啬之极其的田老爷?”李四甚至怀疑四火是不是搞错了。
    一下子出让这么大的利益给赴死军,紧接着连口气儿也不带喘的就要好处,完全就把这个名动天下杀人不眨眼的忠诚伯当成了老主顾的样子,这份胆气和韬略还真不是一般人所能够具备的。
    “好,就如此办理。”
    李四这样的身份当然不可能和他们这样的作坊主详细商谈什么,主要是确认一下赴死军和他们的合作关系而已,具体的细节自然有人办理。
    从李四房中出来,严大掌柜抹了抹脑门儿上的冷汗,深出大拇指赞叹道:“田老弟真是好魄力,我一见到忠诚伯,一想到他的威名,吓的腿肚子都哆嗦了,哪还敢谈什么条件?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了,还是田老弟你有真本事啊……”
    乔老爷也不得不赞叹:“能和忠诚伯这样的人物侃侃而谈坐而论价的,全天下也没有几个了吧?你们田家能把生意做的那么大,一直以来我就以为的嫂夫人的功劳,今日方知真正的大主意还是田老哥你的本事……”
    “哪里哪里,贱内确实是执掌一些琐碎的事宜,也省的我再去操那份闲心。只不过这种真正的大事情,她一个女人家做不来了。我也只好出马一次,哈哈……”田力国田大老爷把场面说的风光体面,其实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自己心里清楚着呢。
    要不是关系到未来能不能真正当家作主这个问题,他田力国也不敢过来,更不敢和李四这么讨价还价。条件是谈妥了,可要说真的一点儿不怕那就纯粹是胡扯了。
    到现在,他的腿肚子还在转筋呢,他自己还能不知道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正文 第175章 无意之间就撬动了
     更新时间:2009…11…8 2:07:49 本章字数:11393
    。
    腊月二十三,祭灶。
    在传统当中,这是个很重要的日子,虽没有过年的隆重,却关系到未来一年的安康,就是再穷的人家,拼着饿三天肚子,也得想方设法的弄块子甜糕抹抹灶王爷爷的嘴唇。
    “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明年能不能能顺风顺水,能不能遇难呈祥,全指望灶王爷爷这个真正的一家之主了。
    在灶王爷爷面前,就是八十岁的老汉也是个晚辈。谨慎小心的把好话说了一筐,恭恭敬敬在“忙活”了一年的灶王画像烧了,贴上新“请”来的灶王画像,这才算完。
    可年关还要过,賖欠下的油盐钱也到了还债的时候,几乎绝大部分的人家不得不躲着要债的身影,同时把家里还值几个钱的物件儿拿出去变卖了。
    要过年了,一幅新对联,一幅门神还有几挂焦脆的山东爆竹是少不了,就是不吃不喝也得把这过年必须的物件儿置办齐全了。再有日子稍微宽松一点儿的,还会换两升白面回来,要是再有几块粘糖,就足够家里的娃娃们欢喜到正月十五了。
    关二爷左手拎着个毛也没有褪干净的猪头,右手是两串鲜红的糖葫芦,哼着小曲儿走在街上。这个年月,能买得起一整个猪头的绝对算是好人家了。
    关二爷是西城有名的人物,不是说多有钱有势,而是因为这位爷手儿阔面子足,三教九流的行当里都有他的朋友。就是不认识的朋友落了难,只要去关二爷家里,管吃管喝不说,临走还有足够的盘缠拿。
    以前的二爷虽说不上是什么大财主,可也是有田有产地,尤其是交游广阔,就是城里要饭的花子也有很多是和二爷有交情的。据说在前几年,二爷家里流水的席面儿就没有住过,招待的都是三山五岳的朋友。
    如此义气。又是如此地孟尝古风。也让二爷地名声大噪。
    即便是现在。虽然二爷地日子惶了。可也是响当当地一号人物。谁见了都得恭恭敬敬地喊一声“二爷”。
    无论是谁打招呼。关二爷总是笑嘻嘻地应着。还不住地嘱咐:“要过年了。这世道不是人过地日子。要是年关过不去了。家里短个三三五五地。也别藏着掖着。缺什么到我家里拿去……”
    其实大伙儿都知道。关二爷地日子也不大好过。
    没有看见还是怎地?二爷身上地福字袍子都带着补丁呢。家里地仆人丫鬟也早就遣散了。据说正张罗着卖宅子呢……
    也确实如此。就是为了买手上地这个猪头。二人也是憋了好几天地犊子。瞒着老婆把家里两把柜子给卖了。才有过年地钱。
    “二爷好,给二爷拜早年了。”
    “哈哈,好,大伙都好,得闲了当我家里喝两盅去。”
    关二爷笑眯嘻嘻的和认识不认识地街坊打着招呼。
    “二爷好,这糖葫芦可真不赖呀,是谷雨以前的山楂吧?”
    二爷一楞,看了眼前这个从来也没有见过的人一眼,和以往不同,说这话的再也不以前那个精壮的汉子,而是一个约莫三十来岁的女子,说话还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