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唐传奇-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大人放心,我会奏明皇上,表彰你为保百姓,宁愿牺牲先祖名声,待平乱之后,一定替你昭雪,届时我保你为云州太守!”或许是李月的最后一句话打动了卢照烈,他想了想说道:“只要朝廷替我昭雪,我愿诈降。但不知该如何操作?”
    “我留你守云州,你可先暗地里可叛军联系,待我离开云州去常山后,你便将城池献给安禄山,我想你是本地人,安禄山一定会用你,届时云州百姓,就拜托你了。”
    卢照烈点点头道:“愿为大将军分忧!”
    “那我是否跟卢大人一起诈降。”旁边的张炎问道。他见卢照烈将来可升为太守,心中不服,忍不住问道。
    李月也听出他言语里有不满之意,便笑笑说道:“你随我南下,先在我军中任参军一职,将来我会另有重用,张大人请放心!”
    张炎脸微微一红,便不再说话。
    “好了,就这样吧!对了,还有云州还有多少火药?”
    “已罄尽。”颜杲卿答道。
    “那就算了,我这次带来五个新式火药桶,威力更大,估计也够用了。”
    当夜,李月在军营举行了第一次军事会议,部署对叛军作战计划,目前云州一共有军队约一万五千余人,除了旧部外,还有一些新募的义军。
    “各位将军,安禄山的战略意图十分明显,就是在拖住东路唐军主力的情况下,打开北部通道,绕道西面包围长安。现在史思明被阻于饶阳,安禄山又不断增兵饶阳,使得饶阳的形势十分危机,若饶阳一失,史思明大军便可长驱直入,不仅断朔方军后路,而且直接南下取陇东,从背部攻打长安,我大唐的兵力几乎都被抽到了潼关,关内十分空虚,若史思明战略意图实现,我大唐危矣!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解饶阳之围。”
    “大将军!你直接下令吧!要我们怎么做!”众将群情激昂,纷纷要求一战。
    李月见众将情绪已被调起,不禁微微一笑说道:“打,当然要打!关键是怎么打!我要一举打垮敌人的士气,击碎史思明的战略意图。”
第九十三章 围魏
    史思明大军共七万余人,正集中全力攻打饶阳,此时饶阳城池已千疮百孔,饶阳太守卢全诚动员了全城军民投入到守城战之中,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若饶阳失守,叛军必将屠城,所以众志成诚,史思明竟一时难以攻下,但随着叛军援军到来,饶阳城破已指日可待。
    这天,史思明正在城下督战,突然接到常山急报,一支约五千人的军队从北而来,攻打常山,常山兵微难保,史思明接报大惊,常山若失,等于断了己军的后路,粮草、后援都将被截断,这是哪里来的军队,他略一思索便立刻明白,这一定是云州的义军,去年云州之战,他也有所耳闻,名为义军,实为唐军大将李月所为。他和李月是旧识,无论从公从私都一直注意着李月的动静,李月的几次漂亮战役,连安禄山也赞叹不已,后悔当初没将李月强留下来,所以史思明猜到,这支义军,一定和李月有关。他明知对方用的是围魏救赵之计,但也无可奈何,常山的战略位置实在太重要,自己好容易才从义军手中夺下,岂能再失?
    “大将军,还是我去吧!”旁边大将牛庭介主动请缨,他是安禄山最喜爱的将领,平时和史思明不和,这次奉安禄山之命支援饶阳,到现在却一直没有得到上战场的机会。
    史思明沉吟了一下说道:“也罢!牛将军就率本部去解常山之危,若有不利,我再来支援。”
    “大将军还是慢慢打饶阳吧!常山我自能解决。”说完哈哈大笑而去。
    史思明听他言带讥讽,心中暗暗恼怒不已。
    再说李月在会议结束后的第二天便率领大军南下,绕过朔州,直插常山。他命卢照烈领一千子弟兵为云州留守,在李月走后,卢照烈依计派人到幽州向安禄山请降,正要起程去洛阳的安禄山接报大喜,这是第一个主动归降的州郡,他便赦了云州偷袭范阳之罪,命卢照烈为云州太守。
    李月知道饶阳势急,便命蔡明德为先锋,率五千精兵突袭常山,自己却领一万大军,赶去常山西路,准备伏击前来救援的叛军。
    牛庭介领本部一万大军离开了饶阳后,马不停蹄赶赴常山,他要赶在饶阳城破前解决常山之危,给史思明一记响亮的耳光,从饶阳到常山约有二百里,一路上只见残垸断壁,村落荒芜,人迹绝踪,牛庭介不禁恨恨的说道:“一路上都被他弄成这样,好好的江山,还没来得及享受,就被毁了,我一定要到燕王(此时安禄山已自称燕王)面前告他去。”一日一夜后,离常山已不到三十里,由于夜间没有休息,士卒们都已疲惫不堪,牛庭介便命令全军原地休息一个时辰,命令一下,士卒们纷纷瘫倒在地上,有的吃干粮,有的倒头呼呼大睡。牛庭介也坐了下来,亲兵们递上了牛肉饼和清水,他刚喝了没两口,突然感到杯中的水微微震动起来,很快大地上也开始有了震动之感,牛庭介立刻意识到了不妙,他起身向北边望去,只见不远处尘土飞扬,“不好!有骑兵。”
    这时一名斥候飞奔而来,“将军,前方一里外突然涌出大队骑兵,约有五千,不知是何方军队!”
    “啪!”牛庭介狠狠地抽了斥候一马鞭骂道:“不到一里了才来禀报,尔等何用!来人,给我砍了!”
    说完,他跨上战马大声喝道:“大家都起来!快点!准备战斗。”这时,牛庭介的军队已经乱成一团,没人顾得了熟睡的士兵,踢了两脚见没有醒来便不再管,所有的人都已经看见了大队骑兵朝这边杀来,激起了漫天的尘土,气势十分骇人。
    杀来的骑兵正是李月率领的铁骑军,他一路上都在关注着叛军的动静,见叛军卸甲休息,知道这是最好的机会,便率领五千铁骑军绕过密林冲杀过来,又命荔非兄弟率领五千步兵从敌军后路包抄。铁骑军久经训练,又经历了多场战斗,实为一支铁军,他们见叛军所过之处,鸡犬不留,百姓景况极为悲惨,正是这些百姓,一个多月前还和他们依依惜别,如今却已被叛军屠尽,骑兵们仿佛又回到了吐蕃人屠杀自己家园的岁月,是以人人对叛军恨之入骨,狂飙的铁骑卷起滔天的仇恨,直向叛军杀去。冲在最前面的是主帅李月,他并没有掩盖自己的身份,金盔、铁甲、铜面、巨戟,率领着张杰、武天德、方子明和五千铁骑如一阵暴风骤雨般冲进了牛庭介的大军,尽管牛庭介之部也是精兵,但毕竟没有经过实战的锻炼,再加上李月突袭所选的时间正是敌军最疲惫的时刻,所以没坚持多久,牛庭介军便落在了下风。李月散开头发,象一尊杀神般的在敌军最厚密处左冲右突,天魔戟每划一下,便有数十人尸首分离,血肉横飞,叛军士卒何曾见过这等凶神,无不被吓得胆裂心寒,见李月冲来,便四处逃窜,很快便把牛庭介军的阵势冲得凌乱不堪,这时已经有认识李月的人告诉了牛庭介,牛庭介心中暗暗叫苦,传说中的李魔王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他应该还在长安才对,他见五千敌骑实在悍勇之极,自己的步兵们根本对抗不了,虽还在苦苦支撑,但败相已现。牛庭介见李月已向自己这边杀来,他见势不好,便大声命令道:“全军撤退!”自己一调马头,率先逃去,主将一退,叛军们再无斗志,纷纷跟着逃跑,唐军随即在后掩杀,叛军刚逃出不到二里,突然路旁的密林里一阵梆子声,铺天盖地的箭从林内向叛军射来,败逃的叛军哪里有防备,一时间被射倒近半,连牛庭介的背上和臂膀也各中一箭,险些掉下马来,他见林内涌出大量步兵,手持长矛向自己军杀来,已将退路堵死,后面的骑兵也已经杀到,他只得掉转马头向南逃去,最后只领着不到一千残军,绕过常山,直接逃回幽州了。这一仗李月以损失不到三百骑,全歼了叛军近一万人,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战果。他见牛庭介已逃远,便不再追赶,命令步兵收拾战利品和降俘,自己率领铁骑向常山方向驰去,支援在那里攻城的蔡明德军。
    李月率铁骑赶到常山,正遇蔡明德攻城失利撤退下来,蔡明德见李月赶来,愤愤地说道:“这常山城实在太坚固,我军攻了三次,都没能攻上去,已损失了近千人。”
    “城上有多少守军?”
    “约三千人,守城物资十分充足。”
    “用火药了吗?”
    “还没有,等大将军来了后再决定。”
    “好!将投掷机推来。”
    李月这次北上,带了一架小型的投掷机和五个火药桶,投掷机是拆散后在云州组装好的,射程二百步,十分精准。这时,城下的整个进攻都停止了,只见从唐军中慢慢推出一架高约一丈的木制机器,外形象一支巨大的射弩,上面被牛皮包裹,并装有盾牌,以保护后面推车的士兵,二十名唐军慢慢将投掷机推近城门,上面的叛军也停止了行动,呆呆的看着这架奇怪的武器,不知道这是用在何处,现在整个战场的焦点都集中在了这架木制机器上,唐军将一只火药桶放进沟槽,一名唐军挥刀砍断系绳,一只重约五十斤专为攻城而制的六棱形铁皮火药桶便被抛了出去,在唐军的一阵惊呼中,准确的砸中城门,落在门下,停了一会儿,本应爆炸的火药桶却毫无反映,看来一定是引线上的火在砸门的时候灭掉了。这时城楼上突然爆发出一阵哄笑之声,叛军们见这个奇怪的东西毫无作用,纷纷讥笑起来,大门也慢慢打开,有叛军出来准备要把这个铁桶拿回去,就在这时,唐军中冲出一匹马,向城门斜线方向跑去,马上一人,正是唐军主帅李月,他手持黑龙弓,拈起三支箭头正在燃烧的铁箭,张弓似满月,去箭如流星,三支燃烧的铁箭一齐射入即将被搬入城门的铁皮桶内,只听惊天动地地一声剧响,一扇包着厚厚一层铁皮的大门被炸得粉碎,城上的守军纷纷掩住耳朵,蹲在地上。这时,李月手一挥,数千名唐军奔涌而上,喊杀声响彻天空,很快便在护城河上用巨木搭起了一座浮桥,蔡明德身先士卒,率领数百名唐军已从炸碎的大门处冲进城内,随着唐军的大量涌入,常山城的北门终于失守,慢慢地,巨大的吊桥被放下,李月一声令下,五千铁骑冲进了常山城。
第九十四章 狭路
    三日后,得知常山失守、牛庭介军大败的消息,史思明终于放弃对饶阳的围攻,和蔡希德分兵两路来取常山,李月军坚守常山不出,拖住了叛军,郭子仪得李月信,派大将李国臣率一万军赶赴饶阳,二十日后,饶阳城修缮完成。这时常山的粮草也快用尽,李月遂放弃常山南撤,退至九门,史思明占领常山,命蔡希德领三万军追赶义军,在九门附近,被等候在此的李月铁骑军迎头痛击,后军又被蔡明德军偷袭,粮草全部被焚毁,蔡希德大败逃回常山,史思明大怒,欲斩蔡希德,被众将劝止。
    李月遂回师常山,以运动战率铁骑军出没于常山周围,断了叛军的粮道。史思明无计可施,眼见粮草将尽,便决定派重军回河北取粮,李月和众将商议后,决定在石邑伏击叛军,夺其粮草,押送粮草的是史思明的副将王惟臻,此人用兵极为谨慎,所以被史思明派去取粮,这一日,他领一万步兵结成方阵押粮五万石回来,眼看即将到达常山属县石邑,他见这一路都十分顺利,不由起了疑心,遂命全军暂停,派人去常山报信,要求接应。一路尾随的蔡明德见敌军防守无懈可击,只得报与李月。李月遂命大军从侧面强击敌军,务必赶在敌军接应前摧毁粮草。
    双方便在石邑爆发了一场大战,王惟臻率领的一万军是史思明的精兵,战斗力十分强大,所以尽管李月的骑兵十分犀利,但在敌军方阵面前竟占不了多少便宜,简直就是沙州之战的翻版,只是互换了一个角色,荔非兄弟兄弟见骑兵杀不进重围,便命步兵向方阵中施放火箭,试图引燃里面的粮草,但依旧没有多大的效果,这时有斥候来报李月,史思明亲率四万人来接应送粮车,距此处还有八十里,李月见势急,他大喝一声,领着两千铁骑向敌军方阵的西北角杀去,他已经发现此处兵力是距粮车最薄之处,李月率领铁骑象一把异常锋利的匕首,切开了敌军厚厚的防御,这时他已经看见了方阵内的粮车,在粮车中间有一座木制平台,上面有一名旗手正挥旗指挥着方阵的防御,在平台下面立着一员大将,身边有数百名亲卫护卫着,只见他不停的向旗手发布着命令,旗手依他的命令不断变化着旗语。
    李月悄悄取出一支铁箭,向那名大将射去,王惟臻没有提防,铁箭从他众多亲卫的缝隙中穿过,射入了他的后颈。李月又发一箭,那名旗手也应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