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闯王李自成新传-第3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越好。明白了没有。”
领到任务的唐军将领大声回答:“是。”
李鸿基顿了一下,继续道:“京师里有许多王公大臣,对这些人。如果愿意投降我军的,可是先行接纳,如果不愿意,只要不反抗,暂时可将他们关押在一起,绝对不可能胡乱杀戳。”
天交五更,崇祯在王承恩的引领下,默默地来到了乾清宫,他昨夜又是一夜没睡,只要一闭眼,就梦见唐军潮水般的朝皇宫杀来,他干脆起身,坐在御书房里发呆,身边的几个亲近太监小毛子,徐高,王承恩,三娃子,李顺一直陪着他,让他既感到安慰又感到心酸。
他昨晚没有吃饭,皇后派过二次人来劝他,他丝毫没理,田贵妃本想陪着他在御书房坐着,也被他赶了回去,他有预感,也许就是他的最后一个夜晚了,他谁也不想理,就想静静地坐着。
在王承恩的搀扶下,崇祯一屁股坐在金銮殿上面高高的龙椅上,静静的等着文武百官上朝,他在这个位置上整整等了十年,望着下面空荡荡的位置,崇祯有一种错觉,他好象只是这里的一个过客,很快这里就要换主人。
大殿上的几盏宫灯发出幽幽的光芒,仿若鬼火,两个值勤的锦衣卫笔直站在哪里,一动不动,周围是一种可怕的宁静。
崇祯今天特别不耐烦:“小徐子,点灯,点灯,把所有灯都点上。”
徐高应了一声:“是,万岁爷。”
徐高的眼睛有点发酸,国库越来越吃紧,皇帝在宫中的用度也是一减再减,平时皇帝往往最早来到金銮殿,连灯也舍不得多点,可是这样一个皇帝,国事怎会到如此地步。
徐高不是不知道,这点灯省下的钱也会全落到大内总管王之心手中,王之心各样用度比皇帝还奢华,他的家财足有数十万两之多,可是他又不能在皇帝面前说王之心的坏话,王之心是崇祯在信王府的老人,得宠了十几年,他虽然是新贵,还是不可能憾动那些老人的地位,皇帝只会认为他是争宠。
看来皇上识人有问题啊,徐高一边点亮灯火,一边在为崇祯叹息。
整个乾清宫亮堂起来,崇祯微闭着眼,享受着这难得的光明,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已到辰时了,天已大亮,往日早已是熙熙攘攘的朝堂此刻连一个人影也没有,崇祯大为生气:“王承恩,传令上朝!”
王承恩扯开了喉咙:“上朝!上朝!上朝噢!”
上朝的声音在空荡荡的大殿上回响,依然是没有一个人影,崇祯心里一阵悲哀,看来那些往常唯唯诺诺的大臣今日是不会来了:“不,朕还没有死,勤王的兵马快要到了,朕一定会保住祖宗留下来的江山。”
崇祯腾的起身,他亲自来到了景阳钟前,将景阳钟一遍遍的撞击,钟声悠悠扬扬的传了出去,这个大钟,轻易不会动用,一旦响起,文武百官须立即上朝,否则轻则免职,重则抄家。
可今天这钟声不停的响起,依然是没有一个人影,崇祯颓废的坐在地上,贼军还没有攻城,可是朕手下的文武百官呢,寡人,寡人,原来这就是孤家寡人的滋味。
远处传来了一连串的脚步声,崇祯心里一振:“王承恩,王承恩,快扶朕到龙椅上。”
门外闪过了一个人影,那是襄国伯李国祯:“皇上,不好了,李虎,王耀他们打开了城门,唐贼进城了。”
崇祯呆若木鸡,没想到等了半天,进来一个人却带给他如此消息,后面又有几个太监连滚带爬的走了上来:“皇上,不好了,贼军进城了。”
南城的城门大开,唐军从崇文门和宣武门汹涌的朝里面进入内城,数万神枢营、勇卫营的官兵已得到命令,向唐军投诚,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不用打仗最好。
傅宗龙正带人在巡视城墙,听到城门大开唐军进城的消息,大吃一惊,他带着身边仅有的数十名亲兵赶到了南城门,看着源源不断的唐军骑兵冲进了城,他身后的亲兵都吓得脸色苍白。
傅宗龙拨出长刀:“今日有死而矣,冲!”
最先进城的正是唐军的近卫军,他们每人都装备一把短枪,见一小队明军向自己冲来,领头的唐军想也不想,举枪就射,刹时间枪声大作,傅宗龙还没有接近唐军的身边就身中数十弹,颓然倒地,他身后的亲兵也全部死于非命。
旁边立着不动的神枢营、勇卫营官兵看得心惊胆战,暗暗感激上司的英明,一万名近卫军过去后,又是各路野战军,数万匹战马踏在永定门的街道上,整个京师仿佛抖动起来。
唐军进城的消息很快到处散开,街上的人群慌乱起来,他们纷纷躲进自己家中,点上香火,向过往的各路神明许愿,希望能平安无事的躲过这场兵祸。
这更适合唐军骑兵的纵横驰骋,明朝的文武官员多是学一般百姓躲在家中嗦嗦发抖,也有一些人带着家丁,拿着简陋的武器想档住唐军的前进。
户部尚书倪元,左都御史李邦华,兵部侍郎张缙彦,兵料给事中金弦等人或带着数十,或带着数百家兵想反抗,他们的反抗犹如螳臂当车般无助,多数人连唐军的近前都接近不了,就被唐军的火枪射中,倒在了血泊中。连稍微拖延一下唐军进军的速度都办不到。
    第八卷 一统中原 第三十章 崇祯被俘
     更新时间:2009…8…19 23:07:32 本章字数:4244
    各门守城的兵丁太监原本是防着城外的唐军,唐军从身后突然杀到,一个个都吓破了胆,纷纷投降,东直门、朝阳门、卓成门、西直门、德胜门、安定门几乎都是唐军一到,守城的士兵就投降,内城九门已完全控制在唐军手中。
唐军留下守门的人马后,开始从城门向里搜寻,抓捕消灭还敢顽抗的明军和大臣。
李过带着近卫军到了皇城面前。皇城正面为三重大门,依次为大明门、承天门、端门,过了三门,才是大明的皇宫紫禁城,此刻眼前的大明门看不到一个人影,厚实而沉重的大明门紧紧关闭。
李过手一挥:“攻。”
数十名近卫军抬着一根大木呐喊着朝大明门撞去,“咚“的一声,整个大明门除了“唆,唆“往下掉的灰尘,纹丝不动。
李过叹了一声:“可惜,皇上不让用大炮,否则只须数炮,这个门就会稀烂,就是用火药炸一下,也一定能炸开。”
抬着大木的近卫军毫不气馁,分成两队,轮流对着大明门撞去,“咚,咚。”的声音响彻了整个皇宫。
皇宫已乱成一团,宫女和太监们四散而逃,呼天抢地,听到外面传来了撞门的声音,李国祯,王承恩等人面色大变,李国祯跪在地上,头磕得咚咚作响:“皇上,贼人就要进宫了,快走吧。”
崇祯还是坐在金銮殿那张龙椅上。一动不动,听完李国祯地话,崇祯惨笑一声:“走。朕往哪里走?”
李国祯道:“皇上,北安门那边尚没有发现敌踪,皇宫里臣和刘提督尚可以抵挡一阵子。皇上可以先到北方。再出海到金陵。那里大明的根基还在,只要皇上顺利走脱,大明就没有亡。”
崇祯摇头:“不用了,朕没有守住江山,已决定身死社稷,王承恩。你扶朕到书房,李国公,你去将几位皇子带来,朕嘱咐他们几句。你就将他们带走,若他们能逃得一条命,就让他们安份守纪做个平常百姓吧。”
崇祯现有三子,太子朱慈恨今年九岁,皇三子朱慈灿六岁,皇四子朱慈焕才五岁,李国祯听皇帝如此说,磕了几个响头,自去宫中将三个皇子带到崇祯身边。
崇祯抚摸了一下朱慈恨的头:“孩子,以后父皇和母后都不在你身边,你要自己保重才是。”
朱慈恨回道:“父皇,孩儿不走,要留在宫中倍伴父皇。”
崇祯恼怒起来:“快走,快走,朕不想再见到你们。”
朱慈灿和朱慈焕看到崇祯突然变了脸色,放声大哭起来,朱慈恨趴下来磕了几个响头:“既如此,父皇,孩儿去了。”说完牵着最小地朱慈焕向前走去。
李国校拉着朱慈灿的手,跟在朱慈焕身后,回头向崇祯道:“皇上,臣去了。
崇祯这时忍不住心酸,挥手掩面道:“快走,快走。”
周皇后奔了出来,跪在崇祯身边:“皇上,皇儿走了,几位公主如何安排?”
崇祯看着这个从信王府就跟着自己的妻子,脸上出奇地平静:“大势已去,公主地事朕自会安排,卿该早拿主意才是。”
周皇后一呆:“臣妾明白了,臣妾身为国母,国之不存,国母安在,与社稷同死,理所应当。”
崇祯挥手,不耐烦地道:“去吧,去吧。”
周皇后起身,头也不回的进了内室,她的两个贴身婢女紧紧的跟着,不久,内室就传来了朴腾,扑腾的几声,王承恩过去一看,反身向崇祯报告:“皇上,娘娘已经去了。”
崇祯“唔”了一声:“你去袁妃,田妃那里传旨,让她们不要沾污皇家的脸面。”
王承恩刚要走,崇祯马上道:“王公公,宫女地嫔妃,宫女,你知道哪些是朕临幸过的,朕不能把她们留下给贼子沾污,你去处理了吧。”
王承恩应了一声:“是。”刚要走出去。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队上百人的脚步声,王承恩一呆,前面有三重门,贼人应当刚攻破第一重门才是,现在可以隐约听到承天门那里传来的喊杀声。到底是谁来了。
李国祯带着三个皇太子本来马上就要直奔正午门出紫禁城,看到三个皇子身上华丽地衣裳,心中一动,叫来几个小太监,命令他们拿几套旧衣服给他们换上,才带着三人继续前行。
皇长子朱慈恨镇定自若,对李国祯的安排不发一言,只是不停的安慰滴哭的两位弟弟,李国祯看得暗暗称奇,太子才九岁,若以后能继承帝位,说不定也是一位英主,可是老天不开眼,大明没有亡在以前荒废政事,只知吃喝玩乐的几位皇帝手中,而是亡在一心励精图治,霄衣杆食的崇祯手里。
李国祯不由想到唐军《讨明檄文》中的话来,有此三帝,大明当亡,不亡,然太祖驱夷狄之功,当今天子,刻薄寡恩,实非明主……难道真是如此?
李国祯一边走,一边胡思乱想,不防前面撞进来一队人马,他仔细一看,前面的正是大学士魏藻德,李国祯大喜,正要招呼,突然看到后面的人不对,既不是锦衣卫也不是御林军,虽然都是明军打扮,李国祯却一个也不识,他连忙拉着三人避过魏藻德一行人。
魏藻德身后一百多人,全是唐军在京中的情部人员,他们趁着锦衣卫和御林军都把重心放在正门的机会,在魏藻德的带领下,从侧门进入皇城,那些宫中值班的太监和侍卫正心慌意乱,见到是大学士,也没有理会,让贺小风等人一路通行无阻。
他们地目标当然是控制住大明的皇帝和他的几个皇子。贺小风却不知道他们在路上地时候已经和崇祯的三个皇子错过。
魏藻德一眼就看到了王承恩在御书房前探头探脑,他刚才带人到皇帝的寝宫,御花园。乾清宫都没有见到皇帝,正在着急,一见王承恩。知道他是皇帝地心腹太监。和皇帝形影不离。顿时大喜:“王公公,可见到皇上么。”
王承恩见是魏藻德,一点也没有戒备,还以为魏藻德忠心耿耿,是来救驾地:“大学士来得正好,皇上正在里面。大学士赶快保护皇上出宫。”
听到崇祯在里面,贺小风越过魏藻德,一把推开御书房地大门,见一个穿着明黄色衣服。全身绣着五爪金龙的中年人正在提笔写字,旁边还有三四个面白无须的太监待候,悬着的心放了下来,知道他就是皇帝。
崇祯听到房门响动,抬头看到一个高高瘦瘦的明军军官走了过来,不禁愕然:“你是谁?敢闯朕的御书房。”
贺小风一把将崇祯桌上正在书写地黄绫抢了过来,上面写着“遗诏”两个触目惊心的大字,下面已写好了几行:“朕登极十余载,殚精及虑,自问无一天荒废政事,朕非亡国之君,然臣皆亡国之君,天意不可挽回,朕死后,已无面目见于祖宗,尔等逆臣可将朕之发覆于面,朕之尸身可任由尔等处置,唯有一条,务伤我百姓……”
贺小风将黄绫丢在了地上:“假仁假义。”
徐高在旁边指着贺小风大叫:“尔何人?敢如此对待圣上。”
魏藻德走了进来,向崇祯一拜:“皇上平安,臣就放心了。”
崇祯没想还有大臣会出现在他的眼前,眼眶湿润:“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魏爱卿,没想到你还能过来看朕,送朕一程。”
他刚说完,看到魏藻德嘴上露出的饥笑,又觉不对,指着贺小风:“尔是何人手下,敢对朕无礼。”
贺小风一笑:“在下大唐情报部五品郎中,见过大明皇帝。”
崇祯手一颤,握着地笔掉了下来,望着魏藻德:“原来你已背叛了朕,逆贼,逆贼,一群逆贼。”
徐高几个听到贺小风是唐军,大惊失色,一起护在崇祯的身边:“休对皇上无礼。”
贺小风不屑的道:“尔等放心,吾皇有旨,念尔做了十余年天下之主,今后会让废帝享受荣华富贵,国事就不用操劳了,岂不比现在舒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