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闯王李自成新传-第2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枪,将落后的满人一一射杀。
两人对望一眼,同时出声道:“唐军!”
祖大寿马上又摇头:“不可能,唐军怎么会在这里?”
吴三桂肯定道:“没有不可能,只有唐军才能这等厉害的火器,他们可以从草原上来到这里。”
祖大寿点了点头,同意了吴三桂的推断,吴三桂又令人连续刨开了五六个大坑,每个坑中都埋着十余名满人,他推算了一下,这五里路坟包不下百个,这就埋葬了一千多名满人,前面的战场还不知多远,若是在主战场,满人恐怕损失的更多吧,两人心中又喜又忧,喜的是满人的实力又遭到削弱,忧的是唐军来到了这里,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来了多少人。
他们已经知道不用向前面追了,刚才的痕迹肯定是满人的慌不择路,而不是故布疑阵,吴三桂向祖大寿询问道:“督帅,要不要追去。”
祖大寿恶狠狠的道:“追,怎么不追,鞑靼人杀我亲人,毁我家园,我们与鞑靼人不共戴天,誓杀鞑靼!”
他的亲兵跟着喊道:“誓杀鞑靼!誓杀鞑靼!”
三万明军一起大喊:“誓杀鞑靼!誓杀鞑靼!”
祖大寿调转马头,命令道:“全军后队改前队,向北追击,决不放过鞑靼人。”
明军全部拨转马头,隆隆的蹄声向北而去。
明军的喊声连数里外的刘宗敏都已听到,他一扬手,让全军停了下来,疑惑的问道:“怎么回事?”
很快唐军的斥候就给了他答案:“报宣威将军,明军已调转方向,向北而去。”
刘宗敏一愣:“向北,鞑子的方向?”
斥候肯定的道:“是向北,他们正是朝靼子方向而去。”
刘宗敏摸了一下自己已经光溜溜的前额,骂了一句:“妈的,老子的头白剃了。”又一把扯下身上还沾着血腥气的衣服,丢在了地上,连呸了数声。
他的亲兵都笑了起来,刘宗敏先提议装成满人引明军上钩,头发也带头剃掉,没想到人家根本不用他们引,自己找上了满人,他的亲兵每人只剃了一点点,看到主将光溜溜的脑门,每个人都忍不住发笑。
刘宗敏瞪了一眼:“笑什么,回去后你们每人都学我的样,否则不要做我的亲兵。”
想到自己脑门上也要光秃秃的模样,众亲兵都哀叹一声,却知道既然将军发了话,恐怕最难看也只得剃了。
旁边的一名亲兵插话道:“将军,我们要不要跟去。”
刘宗敏望着前面明军数万人激起的烟尘,豪气的道:“去,怎么不去,不过我们只是观战。”
亲兵见刘宗敏已经将满人的衣甲丢在地上。也将自己身上地衣甲脱了下来,其他人有样学样,都赶紧将身上发臭的衣甲解下。刹时间,满人的衣甲丢了一地,一千多唐军恢复了本来模样。有地人还不解恨。让自己的坐骑对地上满人的衣甲踩上几下才消气。只是衣服好脱,他们头发被剃地,一时三刻可长不出来。
刘宗敏派出两人向高杰报告这里地情况后,带着一千多名唐军紧跟在明军地后方。
天刚蒙蒙亮,阿巴泰就指挥满人采伐了不少木头,制成木伐。开始渡河,眼看人已渡过了一大半唐军还没有追来,阿巴泰松了一口气,还有不到一刻全部人马就可以过河了。过了河,唐军也要在此担搁一定的时间,就非短时间能追上自己了。
一个斥候催着跨下的骏马,老远便大喊:“报大汗,有紧急军情。”
还没过河的满人都是一阵骚动,追兵马上就要来了,都往木伐上挤去,阿巴泰倒是镇静,喝道:“慌什么,他们还要多远。”
斥候回道:“大概还要五里左右。”
过河之后,他们的木伐都要毁去,以防追兵利用它们来过河,所以满人的斥候也慢慢收回来,只是在附近四五里处游荡,并随时准备过河,明军接近到了七八里时才被满人地斥候发现。
五里路,足够剩下的满人都过去了,阿巴泰大声道:“大家不要慌,唐军还有五里多路,大家都有时间过河。”
满人见他们的大汗听到敌人来了没有抢着过河,才安下心来,等着对面的木伐过来。
斥候忙更正道:“大汗,不是唐军,是明军到了,足有数万地明军。
“什么。”阿巴泰张大了嘴,足可以塞下一个鸡蛋,明军怎么也赶来这个时候来,不过,转眼他就释然,来的是明军也好,唐军也好,反正他们马上就要过完河,最好唐军和明军同时来,他们可以在对岸好好观看两个敌手大打一场。
等到明军赶到时,刚好可以看到满人最后一个人已经上了岸,他们在对面得意洋洋的朝明军嘲笑,吴三桂看到满人已收拾好了木伐,他四处搜寻,心中大讶,怎么没见到唐军。
本来吴三桂和祖大寿两人的判断是唐军一直追杀满人才对,至于有一段路没有尸体,那很简单,满人的断后部队已全部被杀了,自然没有了尸体。
祖大寿看着河对面得意的满人,铁青着脸,他扬起了手中的马刀,大声道:“弟兄们,你们怕不怕死。”
“不怕,不怕,不怕。”
“鞑子就要前面,我们要怎么办!”
“杀!杀!杀!”
“好,兄弟们,随我冲,杀鞑子!”祖大寿一说完,将身上的铁甲一脱,双腿一夹,带头冲入了小凌河中,滔滔的河水立马将祖大寿和他跨下的骏马向下游冲去,他的亲兵也有样学样,冲下了小凌河。
接着是后面成千上百的明军,拍打着跨下的骏马,毫不犹豫的冲入了河中,转眼间河中就塞满了明军,水势为之一阻,上面的水位明显涨了以来,马匹的一冲可以到达河中间,小凌河的河水已淹到明军的马脖子,明军的战马高仰着头,向对岸快速游去。
吴三桂听到祖大寿的话已觉得不妙,只是做梦也没想到祖大寿会冲进河中,他想拉住祖大寿却没有办到,见到河里全是明军,他呆了呆,也纵马一跃,进入河中。
所有的满人都看得愣住了,他们都忘记了动作,疯子,明军是疯子,这河水淹不死人么,虽然不时有马匹和战士被水流冲走,但第一个明军已连人带马到达了岸上,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他们水淋淋的举起了兵器,高喊:“杀。”向呆立着的满人杀去。
若是平时明军敢如此做,满人只要派上一两千人守在岸边,张弓搭箭,明军简直就是找死,淹不死你,我还射不死么,射不死又怎样,你上了岸,我一刀砍去,你又往哪里躲。、
可是先是满人心目中如神一般地位的大汗死去,接着又刚刚被唐军追杀,满人必胜的信心已失去,见到明军上岸,他们的第一个反应竟是逃,逃得越远越好。
阿巴泰狂吼:“杀敌,杀敌。”
可惜没有人听他的,阿巴泰不是皇太极,威信未立,接位后又是连连逃跑,先是甩掉明军,接着又被唐军追杀,满人的胆气已丧,汉人已变成了疯子,跟疯子打仗,还是先留住自己的命吧。
三万名明军过河,小凌河河水一度为之一断,水浸过了两岸,许多明军自相残踏而死,死去的明军和马尸甚至直接在河面上架起了一座桥,后面的明军踏着同伴的尸体可以纵马而过,直到所有明军全部过完河后,这座尸体垒起来的桥梁才被水冲垮,三万明军,活着过去的只有二万五千人,有五千明军在过河中被水淹死,被同伴踩死。
这过去的二万五千明军,却紧咬着照样有二万多人的满人不放,不时有落后的满人被明军追上杀死,阿巴泰心里茫然,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向来追击的都是满人才对。但是没有一个满人在此时敢回头和明军拼命,他们只有一个念头,逃,逃过这帮疯子的追杀。
刘宗敏他们一千多唐军就藏在明军的后面,他们目瞪口呆的看着明军如疯子一帮的跳下了河,又目瞪口呆的看着过河的少量明军对着满人冲杀,满人象炸了营的四处乱逃,刘宗敏打了一个寒颤,大明还有一百多万军队,只要有个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五分之一这样的军队,也要让唐军吃不了兜着走。
以前和唐军对阵的明军,最精锐的就是陕甘宁的边军,这支边军英勇善战,可惜却被唐军钻了一个空子,在边军大量进入河南剿灭义军时,把陕西和山西的一大半拿下,等待边军回来的是唐军坚固的城墙,边军纵然精锐,在唐军众多火器的坚城下也只能头破血流,给唐军上下不过如此的感觉,至于各个卫所的官兵,更是草包无比。使得唐军上下都以为灭明是轻而易举的事。
看了这支军队,刘宗敏打消了这个念头,大明立国近三百年,还是有不泛善战之军,唐军不付出代价,想轻易灭明绝无可能。
明军已去得远了,高杰才率军赶到,看到河中到处漂浮着的明军尸体,忙向刘宗敏问道:“怎么回事?”
刘宗敏将明军渡河的事一说,高杰也觉得骇然,沉默了半响才道:“把他们捞起来,好好安葬,他们都是我汉人的英雄。”
    第七卷 博奕 第二十八章 穷途未路
     更新时间:2009…8…19 22:43:20 本章字数:4241
   明军的尸体布满了整个小凌河,唐军只是将附近的尸体捞了上来,共寻得一千一百五十三具尸体,许多尸体已冲到了下游数十里之远,唐军也是爱莫能助了,将所有的明军埋好,亲兵过来请示高杰道:“大将军,碑上写什么字。”
高杰想了想,道:“就写大明崇祯十年七月一十六日,官军在小凌河大败鞑靼,此墓内埋葬死难勇土一千一百五十三人。”
亲兵应了一声,正要照着高杰的原话去刻石碑,刘宗敏突然道:“等等,这样不妥,不妥。”
高杰愣了一下:“有何不妥?”唐军虽然已算立国,但李鸿基没有称帝,年号还是沿用崇祯的年号,高杰想了一下,这碑文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啊。
刘宗敏道:“大将军,这样一来不是把败鞑靼的功劳都算在明军身上吗。”
高杰倒是没想到这一层,若是没有唐军败满人在前,明军如此渡河与寻死无异,唐军的功劳可不比明军小,他又何偿愿意只替别人扬名,只是这碑文该如何加才不会抹煞了唐军的功绩,难道写唐军和明军在此合力击败鞑靼人吗。
刘宗敏提议道:“大将军,不如直接在后面加上唐军武卫大将军高杰,明宣将军刘宗敏立,后人探究这座墓时,终不能忘了我们两人之功。”
等到将明军的坟墓造好,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明军出人意料地直接渡河,满人慌忙逃走,他们所扎的木筏大部分还留在对岸。唐军只扎了数只木筏关人过去,将北岸所留的木筏都归拢到了南岸,就在满人扎营地地方宿下来。
第二天。唐军才开始乘木筏过河。过完河后。将所有的木筏固定好,留了一千名唐军看守,其余人等沿着明军追击的方向跟去,只见一路上都是满人尸体,而明军地尸体极少,满人所受之伤大多在背部。看样子满人已经不能够组织起象样反击。
唐军一路行军,一路将双方地尸体掩埋,行军速度缓慢地很,高杰和刘宗敏两人心里都有一种矛盾。眼看满人不行了,等下遇见了明军要不要交战,本来一方是反贼,一方是朝庭的正规军,双方是水火不相容,只是看到了明军渡河时如此壮烈的样子,加上事实上双方联手剿灭了满人,唐军上下都不愿与明军交战,至少是此时不愿意交战,只是若两军相遇,交不交战就不是唐军一方说了算,这种矛盾心态没有调整过来,唐军上下都不愿赶路,反而象专门打扫战场而来。
唐军行了数十里,发现这里满人的尸体也不再是一路了,而是分散开来,四面八方都有,满人已经分成了数股逃窜,明军不愿放过任何一路满人,也开始了分兵追击,唐军干脆停了下来,若是唐军也分兵,很容易就会撞上分开的明军,若是拣一路追击,明军会认为唐军不怀好意,恐怕也只有集中主力与唐军一战。
高杰与刘宗敏商量了一下,干脆又率军返回了渡口,只派出斥候四处探听双方交战的情形,情报一天一天地汇报过来,满人只是在方圆数百里的地方绕着圈子,竭力想摆脱明军的追杀,可明军就是咬着不放,唐军跟在后面已收敛了五千余具尸体,其中有四千多具是满人的,明军尸体不到六百人。
满人过了小凌河,无异是自陷死路,小凌河过去数十公里就是大凌河,四周不是高山,便是河水,明军根本不容满人有机会渡河,满人只得在两河之间方圆数百公里地地方兜圈子,又如何能摆脱明军的追击。
至于满人如果敢学明军一样直接下水,骑马渡河,那死的更快,大凌河就不要想了,那里的水势远比小凌河大,就是小凌河,在明军紧追不舍的情况下过河,那无异于把命直接送到明军手里。何况双方渡河的地方正是小凌河水势比较平稳之处,即使如此,明军还是死了五千人,如是满人敢随便找个地方跳河,就是没有明军在后面追杀,大部分人也恐怕不能幸存。
唐军在双方渡河的地方等了三天,斥候来报:“大将军,有一队人马向我军方向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