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闯王李自成新传-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起,其县令周凤梧心急如焚,虽然此处离榆林只有一日路程,但如果盗匪来攻,凭着这几百名官兵,一百来衙役恐怕半天也抵挡不了。于是一封封告急文书发往省府,却一直没有回音。
  这次听说有二千多官兵过来,总算长舒了口气,但想起今后又要负责起二千多官军的粮草,顿时又愁起来。这金县只有二万来户,这次来了二千多官兵,加上原先的官兵衙役足有三千多人,平均每六户左右就要供应一名官兵,该交的税也不能免,百姓负担之重可想而知,但愿来的官兵军纪要好,否则没等盗匪来攻,城中先激起民变来就不妙了。
  等李鸿基到金县安顿了下来,已经是年关了,金县的百姓在官兵到来之后也慢慢的安下心来,看来这个将军的军队纪律还好,已经进城好几天了也没什么忧民事件发生。这个年关总算不用担惊受怕了。
  今天正是大年三十,听到城中到处的爆竹声,李鸿基不由会想起另一个时空的父母来,现在他们过的怎样?当他们得知自己身亡时又不知会伤心成什么样了,又想现在是三百多年前,他们还没出生呢,怎么会伤心,可是自己却是怎么回事呢,他们都还没出生自己又是怎么来的。
  一时之间心中迷糊起来。又想起在这个时空的妻子高桂英起来,自已在外面一年多了,连封信都没有给她,几次派人回去都没有给她带回只言片字,不知她又会怎么想,算了过完年后就找个机会接她过来吧。
  正当李鸿基坐在大厅胡思乱想时周凤梧提了一坛酒过来,“李将军,今天仍是大年三十,咱们来一起喝酒。”
  这个周凤梧在李鸿基刚来到金县时带了一帮乡绅来迎接,送了他不少金银折合起来也有上千两,起初李鸿基不收时以为是嫌少,急得脸都绿了,后来见李鸿基坚决不收,推让不过,只得让其换其粮草,并表示以后虽然让其筹措粮草,但会按时付钱才将信将疑。
  不过第二天李鸿基就先给了周凤梧一千两银子,让他帮忙准备士兵一个月的粮草时才相信起来。也就几天功夫,周凤梧便和李鸿基手下的军官热呼起来,并把县衙让出来给李鸿基办公用。
  李鸿基对这个人也不讨厌,虽然是个文人却也不遗腐,办起事来也尽心尽责,经过李鸿基这几天的观察,周凤梧虽然不是什么清如水明如镜的样子,但也确实不是贪官,对待百姓也不错,看到整个金县被其治理得井井有条就知道是个难得的好官。这样的官员在大明朝恐怕是难找了,竟然让自己碰到一个,李鸿基对他也起了好感。
  李鸿基笑着对他说:“既然知道是大年三十还不回家和你的家人一起过,当心今晚让你娘子扫地出门。”
  周凤梧也笑了起来:“家人,我就把你当家人才过来一起和你喝酒。”
  李鸿基道:“可惜你生错了性别,不然做你家人也不错,不知你有没有个姝姝。”
  周风梧突然整个面孔都扭曲起来:“我倒是有两个姝姝,可全都让土匪杀了,三十七口人,三十七口人啊。一夜之间叫人全杀了。”
  李鸿基连忙安慰他起来:“周兄,对不起了,我不是有意说起你的惨事,我确实不知道。”
  原来周凤梧的老家在杞县,是当地的大户,二年前不沾泥攻破了杞县,杞县所有大户都遭抢劫,其周家更是被灭门,其女性都被强暴而死,若不是当时周风梧在外县做官,在杞县赫赫有名的周家就要绝户了。
  听了周凤梧的话李鸿基连忙道:“周兄,请节哀,斯人已逝,周兄正要保重身体。留此有为之身找机会为家人报仇才是。”
  周凤梧听了道:“我虽然想报仇,却手无缚鸡之力,而官职也只是一名县令,凭什么报仇,李兄知不知道为何这些天我对李兄尽职尽责起来,而且把自己的衙门也让了出来”
  是啊,按道理他对我再好,也没有必要把衙门让给我,莫非我莫明神武,有人主之像,让他一见就心服口服想做我小弟。李鸿基想了想道:“莫非周兄是想让我替你报仇。”
  周风梧摇了摇头:“这是另一回事,我之所以对李兄尽职尽责的帮起来,是因为我查到李兄就是火烧不沾泥老巢的英雄,虽然这次不沾泥侥幸逃脱,但总算也出了我一口恶气。”
  这世上果然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李鸿基拍了拍周凤梧的肩膀,道:“周兄放心你的仇我记着,一定让不沾泥的人头来告慰周兄家人的在天之灵。”
  周凤梧一听立马跪倒在地:“若李兄能帮我报仇,我周风梧愿为大人甘脑涂地,在所不辞 ”
  李鸿基连忙扶起他来:“周兄请起,从今住后你我兄弟相称,周兄的仇就是我的仇,我一定把不沾泥剿灭。”
  哈哈,总算收到了一个有文化的小弟,李鸿基手下虽然有二千多人,识字的只有一个半,其中一个当然是李鸿基,另外半个就是他侄儿李过,小时候李鸿基上私塾时,跟着扒在窗户上听过几次课,到现在还能写自己的名字。这些天李鸿基可累坏了,账务,公文,采办都是由他自己负责,让马维兴他们写字却一个个象死了爹娘般难受。现在总算找到替死鬼了。想到这李鸿基不由对周凤梧有点同情。
  周凤梧站了起来,心里也是感叹万千,这二年来自己食不甘味,寝不能眠,时时刻刻都想到报仇,却深知自己无力报仇,这二年来不知求过多少人,受了多少冷言冷语,现在总算看到了曙光。
  这天两人都满心欢喜,既然喝光了三坛洒,大年三十两人就躺在衙门里睡了过去。
  第二天李鸿基醒来时发现看已横躺在衙门里的长条椅上,一只脚还放在周凤梧的脸上,到底还是李鸿基的身体素质好些,此时周凤梧还在呼呼大睡。李鸿基也没叫醒他,给他拿了一床被子披上,也罢,这几天就让他好好体息,过几天把手头所有工作丢给他之后他就没时间休息了。
  此时天色已经大亮,街上却没什么人,今天是大年初一,大家都在家里陪着家人,在街上转了一圈后李鸿基想还是到军营看看,这个年,年货准备得特别充分,光大肥猪就采购了二百头,每人猪肉就能分二十斤。
  李鸿基到军营一看此时正是早餐时间,大明的军士是只吃两顿的,而李鸿基让军士每天吃三顿,光这条就让士兵感恩不已,为此李鸿基得每月多付一百两的火食费。李鸿基到了军官营中,李双喜,高一功,高立功,贺珍,贺锦等人连忙站了起来。
  李鸿基赶紧让他们都坐下,:“今天是大年初一,我也什么事就过来后大家一起吃饭,等下去营中吩咐一下,过年每人放三天假,可以轮流休息,第七天后全体回营。”
  此话一出,全营顿时欢声雷动起来,这时李鸿基不见吴成便问道:“吴守备呢,?”
  高立功连忙答到:“这小子前几天就出营去了,说是去城中买点东西,其实这小子是住到妓院去了。”
  李鸿基说到:“不去理他,只要他不惹事,就由他去。”
  说完李鸿基匆匆吃完饭后就回到了衙门,此时周凤梧还在呼呼大睡,李鸿基也没理他,拿起手中的文书处理了起来,想到过几天就有人接手了,平时感觉厌恶的文书也变得可爱起来。
    第一卷立基 第七章邢秀娘上
     更新时间:2009…8…16 12:48:49 本章字数:3795
  今天是新年的第四天了,李鸿基一大早就把周凤梧叫了过去,一把将所有文书账本放到他怀里道:“周兄你不是说要报答我吗,这些文书,账册小弟实在没有精力处理,周兄你能者多劳就都帮我处理了吧。”
  话一说完就丢下目瞪口呆的周凤梧,带着李过扬长而去。
  李鸿基带着李过走在街上,脚步轻快起来,终于可以出来逛逛了,以前一刻都没有空闲,咱今天也来个微报私访,虽然这里不是自己管理,但驻扎在这里也有必要了解民情是不是。
  今天街上很是热闹,各种小吃旁都围满了人,还不时看到三三两两的士兵在街上走动,自从到了金县李鸿基怕士兵忧民, 一直没放他们假,加上军饷李鸿基又一直按时发放,每个士兵手里都有几两闲银,现在有机会出来哪还不大花特花,估计金县的小贩们这几天一定乐得合不笼嘴。
  士兵门见了李鸿基都要行礼。李鸿基让李过制止了他们,开玩笑,都向他敬礼这街还怎么逛。
  前面突然热闹起来,并不时有叫好声传来。周围围了一大圈人,看来是有人耍杂技表演,这可得瞧瞧,在李鸿基映象中还没看过大明朝的杂技表演呢。
  李鸿基带着李过朝里挤了过去,自然惹来一片不满声,但看到李鸿基和李过人高马大都只敢小声的嘀咕几声,李鸿基也没理他们。
  挤进去一看让他大开眼界,竟然是一位漂亮的姑娘在表演功夫,见其舞动着两把鸳鸯刀,旁边一位老头用水向其拔了过去,只见一片银光闪耀,水花四溅,等到这女子停了下来,全身竟然不见一点湿迹。顿时众人又是一片叫好声传来。
  等到那姑娘停了下来,向四周抱拳道:“各位乡亲父老,小女子和父亲来到贵宝地,因盘缠用尽,不得以卖艺在此,各位有钱的帮个钱场,没钱…。
  话没说完,各人都知道要钱来了,刹时现场人群如潮水般消失,只留下数人给了几个铜板也走了,一时之间只有李鸿基和李过没反映过来,傻愣在哪里,那老头脸一亮忙把盘子端了过来。李鸿基看到这个女的确实是有真本事,也不好不给,摸了摸口袋却发现没有带钱,忙捅了捅李过,李过掏了一把钱出来向盘里也扔了几个铜板。
  李鸿基看到李过手里还是几锭银子,抢过最大的一锭扔到了老头盘里,只听“咣”的一声,把正在收拾兵器的那位姑娘也惊得投起头朝他们这边望来。 
  这锭银子是足足五银重的大元宝,足够一个五口之家生活一年了,老头连忙感谢起来,李鸿基拉过李过就走了。
  走了一段李过忍不住问道:“大人,你是不是看上这个姑娘了,要不要我帮我去说说,把她讨回来作妾。”
  李鸿基敲了敲李过的脑袋:“糊说,我是看那姑娘确实有真功夫才帮她一把,哪有你说的那么龌龊。”
  李过道:“就是看上她又怎么啦,那姑娘长得又好功夫又不错,怎么就是龌龊啦。”
  听李过这么一说李鸿基也心动起来,来到这里快一年了,虽然李鸿基有李自成的记忆,但还是和这个地方有点格格不入起来,平时高立功他们放假时逛妓院李鸿基也没反对,但几次拉李鸿基却不愿去,也不是他不好色,毕竟是血气方钢的年龄,只是这种地方太过肮脏,万一染上病就麻烦了,以现在的医疗水平那结果可想而知。所以才打算过完年后把高桂英接过来。
  于是李鸿基对李过说:“那你去看看他们住在什么地方,先不要惊动他们,让我再想想。”
  李过一声“得令,”竟然比李鸿基还要高兴得走了。
  李鸿基哪知李过的想法,他是李鸿基的亲兵队长,李鸿基平时许多内务饮食安排都丢给他处理,李过哪里甘心做这些事,只是几次提出让李鸿基把高桂英接来,李鸿基却没有同意,也就不敢再提了,如果能帮李鸿基娶一小妾这些事不就不用他做了,哪知李鸿基眼光颇高,好不容易李鸿基不反对了,这内务饮食的差事就要解下来了,当然高兴的跳了起来。
  李鸿基回到衙门时周凤梧已经处理好了所有文书,账目也清理好了,专业人士果然不亏是专业人士,以前换李鸿基处理至少也要四个时辰,这可是积压了好几天的东东了,周凤梧不到二个时辰就处理好了。
  其实周凤梧是太过惊讶,不能这点帐目只需一个时辰就可以了,令周风梧惊讶的是这个李将军没有虚报空额吃点空饷也就罢了,朝庭欠发的军饷竟然自己掏腰包垫付了,这还不算,士兵的火食费是朝庭定额的两倍,只有一百名骑兵的编置竟然扩大了十倍,这些需要多少钱啊,这个游击将军怎么拿得出来,又怎么愿意拿出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这个李自成恐怕其志非小,同时也为李鸿基对他的信任而感动。
  其实李鸿基对他也不是说一下子就完全信任,只是以后要倚重他的地方颇多,就是不让他知道恐怕早晚也会让他查到,不如先大大方方的让他知道,他现在还有求于李鸿基,不可能去告密,只要他现在不说以后就是同谋了,李鸿基也不怕他告密。
  在李鸿基心中冷兵器作战骑兵一直是最厉害的兵种,强大的攻击力不说,光是机动性就值得他把他的士兵由步兵全部改为骑兵了。
  陕西民风强悍,是当年西夏的发祥地,李鸿基老家李继迁寨更是西夏太祖李继迁的诞生地,当地都有养马的传统,而且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