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闯王李自成新传-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连忙找来群臣相商,要让天下臣民都知道李贼所得的和氏壁是假的,众人听了此事,也稍微安定了一点:“对啊,说不定这和氏壁是假的呢。”
  其中温体仁道:“皇上,如今空口无凭,朝庭就是硬说和氏壁是假,恐怕也没有人相信,除非……”
  崇祯马上追问:“除非什么,爱卿快快道来。”
  温体仁道:“除非我们能拿起一块真的和氏壁来,那叛贼所得自然是假的。”
  崇祯顿时泄了气,大明立国近三百年,一直想得和氏壁而不得,此时可以上那里找来,崇祯摇了摇头:“此事不行,朕从哪里找来。”
  温体仁道:“皇上,非是要找真的,只要皇上能安排人献宝,把此事弄大,自然假的也变成真的。”
  崇祯勉强展颜,道:“爱卿所说有理,此事就交由爱卿来办。”
  只是在座的大臣都深知,无论献宝大会搞成如何,终没有唐军得到的和氏壁来的清楚,恐怕大多数人还是会相信唐军的和氏壁是真的,还得找办法来证明唐军的和氏壁是假的才成,若要想办法,就非得派人去参加唐军举行的鉴宝大会不可,众人都为难起来。
  王应熊小心的道:“皇上,叛贼说到时会选出二十一名大儒一起来鉴定,其鉴定结果既为最后结果,这二十一人由各地得高望重,有所成就人的才行,如果朝庭能够得到十一人以上的支持,这和氏壁就是真的也变成假的。”
  温休仁也在旁补充道:“江南人文璀璨,大儒多在此,西北哪有人可抗衡,皇上只有选出数十人前往,那些人必会取得评判资格,到时就是真的也可以说成是假的。“
  杨嗣昌道:“此事怕没有那么简单,唐军若不作防备,他们岂会举行鉴宝大会。”
  温体仁道:“不然,按理说叛贼得到这块和氏壁,可以说是清清楚楚,何以要举行鉴宝大会,就是他们自己不能分辨,才要在全国找人,也好得到确认,他们必不会因此搞假,否则岂不名声大损,弄巧成拙,这才给了我们机会。”
  崇祯犯了难,这事倒是可行,这些人到了叛贼境内,就是唐军恼羞成怒杀了他们也无所谓,但朝庭不可能要那些大儒公然到叛军境内去吧。
  温体仁眼睛一转,道:“此事倒也不必让朝庭出面,和氏壁必会引得一些人心动,只要通知边境,给那些自愿去唐军境内的大儒放行就可以了,不过,在他们去之前,必定要让他们发誓要忠于皇上,把他们的家眷扣住,务定要他们把和氏壁说成是假的,然后再发给他们通关证,让边关对有通关证的大儒放行。”
  崇祯点了点头:“好吧,朕马上发谕,让边关将领对持有通关证的大儒放行,只是人数是否要规定一下。”
  温体仁想了一下道:“皇上,此次不知叛贼的人选怎样认定,若是去的太少,恐怕马上就会引起怀疑,不如不定为好。”
  崇祯迟疑起来,若是因为此事让太多人前去,到时让唐军扣住,岂不得不偿失。但又想起叛贼因名声恐怕不会作出此等事情,何况只要他们能忠于皇帝,扣下又如何,叛贼也不敢任用吧。他终于下定了决心:“好,就按此议办理。”
  众人一起躬身:“皇上英明!”
    第五卷家事国事 第三十四章刺杀
     更新时间:2009…8…16 12:51:20 本章字数:4243
  崇祯虽然定下让江南的大儒前往西安的策略,但他对李自成还是深深忌掸,曹文诏败亡后他的脑子清醒了一些,再也不认为李自成只是乌合之众,他心中虽把战败的责任都推到了曹文诏身上,但他也深知朝庭中能胜过曹文诏的人还真找不到几人,就是此次证明和氏壁是假又如何,官军还是要面对叛贼数十万大军。
  他心情沉重的退回内宫,却不知该到哪里,不知不觉来到田妃的宫外,司礼太监正准备喊一声:“皇上驾到。”被崇祯摆手止住了,当他跨进宫里时,正看到田妃正倚在床头绣着荷包。
  田妃原藉陕西,后随父田弘遇经商搬到杨州,田弘遇素好佚游,购蓄歌妓,恣情声色,田妃生而纤妍,长尤秀慧,田弘遇遂延请艺师乐工,指授各技,一经学习,无不心领神会。凡琴棋书画,暨刺绣烹饪诸学,俱臻巧妙。善骑射,上马挽弓,百发百中。
  后嫁入信王府,大受朱由检的宠幸。朱由检即位后,册为礼妃,进封皇贵妃,每当崇祯见时,不尚妆饰,尤觉得橚发如云,美颜如玉,芳体如兰,巧舌如簧,有时对崇祯鼓琴,有时伴崇祯奏笛,有时与崇祯弈棋,无不邀崇祯叹赏。又尝绘群芳图进呈,图中美女仿佛如生,崇祯留供御几,随时赏玩。一日,随崇祯校阅射场,特命她骑射,田妃应旨上马,六辔如丝,再发并中。内侍连声喝采,崇祯亦赞美不已,赞赏有加。
  田妃见崇祯突然来到,吃惊不小,只手中的针线和荷包丢在了地上,跪下叩首道:“皇上驾到,臣妄未能远迎,请皇上恕罪。”
  崇祯连忙走过去将她扶住:“爱妃免礼,快快请起。”田妃顺势起身,正要向崇祯耍娇,突然又意识到还未梳妆,这副样子可不能让皇帝瞧见,她一向在皇帝心中都是美仑美央的呀,她立即转身,一口气跑进了内房。
  隔了一会儿,她才在贴身侍女小红,小翠的陪伴下重新出现,此时她已梳妆完毕,涂脂抹粉,方显清秀欲滴,不禁让人赏心悦目,她重新来到崇祯面前,躬身道:“臣妾给皇上躬请圣安。”
  崇祯迫不及待的将她拉入怀中,摸着她柔软无比的双手,又爱抚她白嫩的脸颊,叹了一口气道:“朕已数天没有来看过爱妃了。”
  田贵妃善解人意的道:“皇上日理万机,臣妾只是一个妇人,可惜不能帮上皇上的忙,若臣妾是男儿,定能跨枪上马,替皇上将乱贼剿灭,也省了皇上的忧心。”
  崇祯轻轻一叹,道:“满朝文武,有爱妃见识的又有几人,可叹李贼势力越来越大,已非短期内可制。”他又自嘲道:“朕糊涂了,这些事跟爱妃说来干吗,有朕一人烦心就够了,徒增爱妃的担心。”
  田贵妃也不敢多说,她生怕让崇祯怀疑是要干政,只好满含柔情的道:“皇上,你可又瘦了。”
  崇祯一听,更是深深的叹气,他想说什么,突然间又什么都不想说,他把田妃抱在怀里,手握着田妃的莲钩,见如纤纤春笋一般。差不多只有三寸。不由的将它举起。但见绣舄上面,除精绣花鸟外,恰另有一行楷书,仔细一瞧,乃是“周延儒恭进”五字,也用金线绣成。
  崇祯大怒,腾的一下将田妃推开,指着田妃道:“你在宫中,何故交通外臣?真正不得了!不得了!”
  田妃忙叩头谢罪,崇祯把袖一拂,掉头径去。原来凤阳失陷后,廷臣多弹劾王应熊,王应熊屡疏乞休,崇祯才允许免其官,仍乘转,赐道里费,行人护行,待之甚优。
  王应熊去后,三位大学士少了一人,自然需要补充,周延儒以前与温体仁过往甚密,便后来不知为何,两人却已闹翻,后来周延儒为温体仁所排,回籍有年,崇祯此番觉得所有阁臣尤觉庸劣不堪,朝进暮退。复记起周延儒,可巧周延儒正夤缘复职,他得悉内情,遂向田妃处打通关节,托为周旋。崇祯因四方多事,夜幸西宫,亦常愁眉不展,田妃问长道短。由崇祯说入周延儒,遂旁为怂恿,即日传旨召入周延儒,仍为大学士。
  崇祯非常敬礼,尝于岁首受朝毕,下座揖周延儒道:“朕以天下托先生。”言罢,复总揖诸阁臣。
  怎奈周延儒庸弩无能,阁臣又只堪伴食,坐令中原涂炭,边境丧师,驯至不可收拾。曹文诏死后,周延儒怕崇祯要他对付唐军,他自请前往边关视师。崇祯以为周延儒忠勤,赐白金文绮上驷等物,周延儒出驻通州,并不敢与后金接战,惟日与幕友饮酒自娱,学足谢安石模样,一面伪报捷状。崇祯信以为真,自然欣慰,以为又得一大才,今日看见周延儒献给田妃之物,联想到田妃曾为周延儒说话,才如此恼怒。
  崇祯怒气冲冲的出了田妃的宫中,田妃在后追之不及,见崇祯如此无情,瘫坐在地上发呆,也不知皇帝会如何处置自己,心中患得患失。
  崇祯本想到田妃处寻些慰藉,他却没想到更是让他怒火万分,他一回到御书房,就有气无力的坐在御案前那张盘龙附凤的椅子上,他只觉的身边的人一个也不可信,想要传旨将田妃废掉,又想起平时的柔情蜜意,顿时有一些舍不得,他想下令痛责周延儒一顿,又想起自己才刚刚把他提为大学士,此时若责他,岂不显得自己无识人之明。
  他从椅子上站起身来,把一腔怒气发泄在书房内,将看得到的东西都狠砸在地上,书房内传来一声声巨响,外面的小太监都吓的全身发抖,此时万万不可触怒皇帝,否则就得死于非命,却又不能离开,只得心中不住念佛,保佑皇帝不要叫到自己。
  一时之间,一股怨毒,一种仇恨直冲崇祯的脑门,他只觉的五脏六腑,全部的血液和肌肉都在刹那间膨胀起来,他的一切愁顿,一切不安,都是来自李自成这个逆贼而起,北方的满人已是强弩之未,张献忠还是一个不成气候的流寇,自从李自起在商洛起兵以来,朝庭对他就没有过胜绩,而今更是甚嚣尘土,大有取代大明之势,连和氏壁也落入了他手中。
  他顿时对李自成气急败坏,是可忍孰不可忍,朕要杀了他,对,联要杀了他,只要杀了他,一切就会好起来,国家可以慢慢可调治,到时朕一定可以将大明中兴,李自成是一切祸乱之源,只有没有了他,叛军就会一恐而散。
  可是要怎样才能杀了李自成,他现在兵强马壮,派兵肯定不行,不要说此时国库空虚,就是有了钱粮,官军也不一定打得过,刺杀,对,只有刺杀才行,崇祯不由信心百倍,摆在他面前的好象是一条光明大道,只要刺杀了李自成,一切都会变得好起来。
  他眼睛一瞪,用脚踩住地上价值千金,此时却成了碎片的景德镇官窑出品的元代青花瓷,仿佛这就是李自成的头颅,高声叫道:“来人,来人。”
  几名太监听到了喊声,一个个头皮发麻,对望了一眼,不得不战战兢兢的走了进去,崇祯道:“速召锦衣卫提督刘应选鄞见。”
  几名太监松了一口气,道:“遵旨。”退了下去,又换来了几名小太监,将书房打扫干净,崇祯看到满地的碎片,又有点心痛,这些东西以前都是他的心爱之物,此时只能眼不见为净,走出了书房,田妃却到底没有处置,算是逃过了一劫。
  过了一个时辰,锦衣卫提督刘应选马不停蹄的来到了御书房,此时御书房早已打扫的干干净净,但昔日琳琅满目,放满了古董,书画的御书房却显得有点空荡荡的,刘应选顾不得惊讶,他刚一走到御案前,扑通一声跪安道:“微臣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迫不及待的道:“爱卿快快平身!”
  “谢皇上。”刘应选站了起来,垂着双手站在那里,请崇祯说话。
  崇祯道:“刘爱卿,李贼从起兵以来,就成朝庭心腹大患,朕派出数路大军围剿,先前是因多种原因没有成功,可如今连朝庭的督帅都死在李贼手下,李贼还编出童遥道:十八子主神器,如今又对天下发出虚言,说得到了和氏壁,分明是想窥视大位,朕以为,要剿灭这股逆贼,必须先把贼首李自成剪除,爱卿以为如何。”
  刘应选道:“皇上所说正是,贼首仍祸乱之源,没有了贼首,其余贼众自然是树倒猴散,就是不散,贼众之间必定也会引发争权,到时必有内乱,朝庭再剿,也可不费吹灰之力。”
  崇祯见刘应选赞同自己的主张,顿时大喜,道:“爱卿可有何法除去此贼。”
  刘应选见崇祯找自己来,分明是想用刺杀的方法,但他可能觉得一个堂堂的皇帝要靠刺杀来剿灭叛贼,怕会失去清溢,不愿意自己来说,一定要臣下猜中他的心思,如此他算是接受臣子的建议,为免大动干戈才行此下策,也不算丢人。
  刘应选本是河间肃宁县的一个无赖,吃喝嫖赌样样皆全,后来他在一次赌博中失手,欠下一大笔赌债,受不了债主每天上门催逼,他愤而自宫,经过一位同乡的引荐,进宫做了太监,刘应选颇有心计,进宫后先投靠了当时权势滔天的魏忠贤,得到了魏忠贤的重用。
  崇祯登极后,就在众人以为崇祯照样会宠信魏忠贤时,刘应选已看出了危急,他果断的下注,投靠了皇帝,当时宫中全是魏忠贤的爪牙,朱由检甚至不敢在宫中进食,得到了刘应选的投靠,顿时大喜,魏忠贤被罢免后,刘应选跟在魏忠贤的身边,将魏忠贤的一举一动都传了回来给崇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