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如此多骄-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穆道:“大王所言甚是,庐陵君既有万人敌,又深得马服君兵法真传,秦将白起绝非庐陵君敌手。”
    赵穆最是害怕赵括,再说他还是赵胜推荐给赵丹的,更怕赵括给他小鞋穿,能把赵括支走,他不但举双手赞成,双脚都可以举起来。
    蔺相如眉头微皱,蔺相如的政治嗅觉极其敏锐,觉得这个时候不是赵括离开邯郸的时候,第一,兵家最忌讳临阵换将,那极容易导致军心不稳;第二,赵胜的势力虽然被瓦解了,可赵胜还有一些铁杆支持者逃掉了,近段时间最容易发生不可预测的事,邯郸没有赵括坐镇肯定不行。
    “大王,庐陵君刚刚经历丧父丧兄之痛,只怕此时不宜担当大任,还望大王三思。”蔺相如替赵括找了一个极佳的推脱借口。
    赵括真的感到了蔺相如心胸的博大,道:“大王明鉴,家父尸骨未寒,臣万难从命。”赵括觉得赵丹应该不会让他真的替换廉颇。
    赵丹叹息一声道:“寡人焉能不知庐陵君的苦衷,可忠孝难双全,如果让廉颇率领二十万大军在前线耗着,每日钱粮损耗巨大,赵国实在是耗不起啊!寡人心意已决,庐陵君三日后就出发,替换廉颇为前线主帅。”
    赵括有点发懵,觉得王位上坐的不像是赵丹,赵丹怎么会这么决定呢!如果赵丹真是英明决断的君王那还解释的通,只知道吃喝玩乐的赵丹会真的替那些将士,替赵国百姓着想吗?这里面肯定出了什么问题。
    文武大臣们见赵王拍板了此事,哪里还会提出异议。除了蔺相如外纷纷表示赞同,在他们看来,赵丹此举无非是给赵括的脸上贴金,一旦赵括击退了秦人,肯定还有丰厚的赏赐,坊间流传的花花公子阵线联盟的关系,可不是白说的。“首发,请支持正版阅读,支持作者创作,您的一次轻轻点击,温暖我整个码字人生。”
    赵括窝了一肚子火,散朝后也没有去望诸君乐毅府上请罪,回到家中就把毛遂和严平叫来了。
    毛遂虽然被赵丹封了高官,但是心里一直以赵括的家将自居,而且正在忙着赵奢和赵平的丧事,今天并没有上朝,他听了赵括的话,眉头一皱道:“括少,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啊!赵丹自己一个人绝不会想到让括少替换廉颇,难道是郭开和赵穆那两个小人?他们倒是最不希望括少留在邯郸,那会让他们如坐针毡的。”
    赵括觉得毛遂的话有些道理,对严平道:“你去查一查,看看郭开和赵穆这两天都干什么了,真是的,当初就该早点杀了他们俩,如今大王继位,再杀他们就有些困难了。”
    毛遂深有同感,道:“是啊!这两个人最知道揣摩大王的心思,以后肯定会得势,如今大王没有了后顾之忧,括少的话也不见得言听计从了。”
    赵括的心里有些烦,都是被赵丹这个决定闹的,道:“现在说这些没用了,如果大王坚决让我替换廉颇,我也没有办法,先生命人去把碧卢找来。”
    毛遂听了赵括的话,眼睛一亮,道:“括少是想从秦国内部让秦人撤兵吗?”
    赵括点头道:“不错,楼缓虽然没有带回秦人内部的消息,可是秦王和魏冉之间肯定有矛盾,这次出兵也显得有些仓促,我想试试看从猗顿那里能不能使得上力气。”
    赵丹对于朝会上郭开和赵穆的配合很是高兴,觉得这俩人最是了解他的心思,朝会后就把俩人叫到了宫中。
    郭开和赵穆边走边说,郭开道:“看来大王对你我的表现很满意啊!否则也不会朝会后就把你我叫到内宫了。”
    赵穆道:“这是很明显的,大王虽然当了数年的太子,可是并没有多少心腹,赵括算是最得大王看重的一个,可赵括越来越干正事了,有些照顾不到大王,吕不韦和郭纵又忙着做生意,现在能陪着大王的就你我了,大王能不倚重咱们俩才怪呢!”
    郭开想到了刚才的事情,道:“你说大王想要让赵括挂帅,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咱们可别揣摩错了。”
    赵穆想了想道:“大王估计是想早点结束这场还未开打的战事吧!也有替赵括挣军功的意思,不过这不关我俩的事,赵括最好是一直就不在邯郸,否则他要是看我们不顺眼,还不得把我们的脑袋摘下来当灯笼啊!”
    郭开听了赵穆的话,心里就是一哆嗦,觉得赵穆可不是危言耸听,赵括现在可是惹不起的主,瞪眼就杀人啊!点头道:“对,咱俩还得在大王耳边吹吹风,必须要把赵括调到前线去。”
    正文 第二百九十一章【堡垒要从内部攻破】
     更新时间:2008…9…30 10:39:05 本章字数:2304
          第二百九十一章【堡垒要从内部攻破】
  碧卢在赵平完婚之后并没有立即返回家中,他自认在和赵奢一家的联姻上做的不错,和吕不韦以及郭纵的合作也谈的靠谱,这些成绩得到了猗顿的夸奖,可好日子没过几天就传来了赵奢父子的死讯,以及赵丹继位的消息,这让他十分郁闷,所幸赵奢一家的权势有增无减,赵括在赵国一样炙手可热,才让他难过的心理好受些。没有广告的
  碧卢知道赵括是聪明人,和猗顿家的联合对赵括同样有很多好处,他不担心赵括会有别样的决策,但是赵平死了,这桩联姻名存实亡,光有利益的捆绑不见得会牢靠,他正琢磨这件事的时候,赵括派人来叫他了。
  碧卢见到赵括,自然要说一些安慰的话,然后便直奔主题,道:“君上这个时候叫我来,是不是有要事啊?”
  赵括点头道:“有件事要请碧卢兄帮忙,碧卢兄也知道秦人大兵压境的消息,我知道猗顿老爷子和穰候魏冉颇有交情,不知道能不能通过猗顿老爷子给魏冉传个话,只要魏冉退兵,好处少不了他的。”
  碧卢面露难色,道:“不瞒君上,秦国内部看似平静,其实秦王和穰候之间已经有些争权的苗头了,这次秦人出兵就是秦王略胜了一筹的结果。”
  赵括心说果然不出所料,秦人内部的矛盾也不少,“碧卢兄,这件事对赵国,对我都很重要,我希望碧卢兄能返回家中一趟,跟猗顿老爷子说明情况,太子丹刚刚继位,赵国无力外顾,如果猗顿老爷子能促成此事,就算我赵括欠猗顿家一个人情,日后赵括必有厚报。没有广告的”
  碧卢道:“君上说这些话不是见外吗!君上放心吧!我现在就走,如果有确切的消息,马上就会通知君上的。”
  “碧卢兄慢走。”赵括叫住了要走的碧卢,道:“碧卢兄,让大嫂跟你一起走吧!我大哥已经死了,她留在这里也不会快乐。”此时还没有妇人从一而终的说法,改嫁是很正常的事情,赵括不想让鹿妍的一生就这么毁了。
  碧卢见赵括说了这话,道:“那好吧!看来我们这门亲戚是做不成了,真是有些遗憾呢!”
  三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了,赵括没有探听出什么来,只能把赵丹的决定归结为对自己的信任上面,既然和白起面对面无法更改,赵括只好带着赵丹的任命赶赴前线,邯郸城的事情都交给了毛遂和赵媛,而赵括选定的随军参谋则是老爹赵奢提拔起来的国尉许历。
  赵括在路上和许历说了自己的想法,赵丹坦诚在兵法运用和打仗经验上不如白起,因此即使他替代赵奢为帅也只能延续廉颇的政策,以坚守为主,避免和秦军正面作战。
  许历非常赞同赵括的想法,当初赵奢还活着的时候,许历就参与了作战计划的制定,坚守的策略也是他和赵奢廉颇一起制定的,他们认为在军事上采取这个策略最为稳妥。
  一路之上无话可说,赵括抵达前线后马上去找廉颇,赵括记得在历史上,廉颇对于临阵易将很是反对,在长平之战上就是如此,而原版的赵括因为和廉颇的关系不是很好,替换了廉颇后就把廉颇安排的一些亲信将领都换掉了,使赵军的军心遭受了极大的打击,这些都是赵括现在要避免的,谁知道这是不是命运的阴谋啊!
  廉颇早几天就知道了赵括会代替他出任主帅,对于赵王赵丹的这个任命,廉颇的内心很不是滋味,觉得赵王有些不太明白战争的残酷,有些任人唯亲的味道,他替赵氏王朝怎么卖命都得不到当权者的信任,谁让他不姓赵呢!“首发,请支持正版阅读,支持作者创作,您的一次轻轻点击,温暖我整个码字人生。”
  赵括掀开廉颇的帐篷,并没有因为自己贵为大赵君侯而有所慢待廉颇,先是行了晚辈之礼,道:“将军辛苦了。”
  廉颇见赵括脸上和行动上如此谦卑,忙道:“君上言重了,马服君之事我多少也有责任,如果当初能让马服君多带一些兵马护卫,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赵括摇摇头道:“俗话说的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赵胜铁了心的想要我们父子的性命,总是有空子可钻,将军千万不要自责,逝者已矣!活着的人坚强的活下去才最重要啊!”
  廉颇说了些安慰的话后,把话题转到了当前的局势上,道:“秦军的主将白起不愧为兵法大家,我军虽然坚守不出,可白起还是找到了破绽,时常派小股部队骚扰我军,给我军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而我军却不敢有太大的动作,以免被白起所趁。”
  赵括点点头,道:“将军的处置非常得当,虽然我军不可避免的要遭受些损失,但是却避免了更大的失败,我想秦军的日子也不好过,他们想要获得充足的补给是很难的,这是秦军最大的破绽,我军想要尽快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断绝秦军的粮道乃是上策。”赵括并没有把自己的真实打算告诉廉颇,通过猗顿的影响力让秦军撤退,说出来有点有损赵奢父子的威名,这种损己利人的事赵括是不会干的。
  廉颇很是赞同赵括的观点,道:“是啊!想要迅速致胜,只有断绝粮道这一条路,可这条路也不好走啊!白起深知粮道是秦军的生命线,出动了至少三万大军保护粮道,我军如果针对粮道用兵,非五万兵力不可,可这么一来,白起就达到了调动我军的目的,真让人左右为难呢!”
  赵括也不禁犯难,通晓历史的他知道,想要在正面决战中击败白起,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是绝对不会和白起正面决战的,看来想要取得一点成绩,只能走偏门了。
  赵括和廉颇商议了许久也没有商讨出一个完全之策,赵括提议先巡视一下军营,看看赵军的士气如何,廉颇欣然应允,对于赵奢父子可以提高军心的事实,廉颇从来都不否认。
    正文 第二百九十二章【白起的心思和赵括的作用】
     更新时间:2008…10…1 9:26:02 本章字数:2558
          第二百九十二章【白起的心思和赵括的作用】祝大家国庆快乐^_^
  白起率领的秦军从孟津渡过大河就开拔到了原先属于魏国和韩国的领土,也是秦国和韩魏两国反复争夺的地区。没有广告的
  白起并不喜欢在这个时令出兵,他对冬季干冷多雪的气候很不适应,或者说对入目苍茫的白色很反感,白起喜欢红色,那种血液的颜色会让他热血沸腾。
  白起最为尊敬的对手便是赵人,对赵武灵王也甚为推崇,赵武灵王曾经以赵国使者的身份去过秦国,考察地形,查探民风,并且还面见过秦王,秦王发现赵国这位使臣非比寻常,器宇轩昂,推测这个使臣非一般的臣子,于是在赵武灵王离开咸阳的时候马上派人追赶,而赵武灵王那个时候已经出关了,后来经过调查,确认了赵国的使臣就是赵武灵王,这让秦国上下大为震动,白起就对赵武灵王的魄力很是佩服,觉得为君王者就应该像赵武灵王那样有魄力。
  白起很看重赵人这个对手,因此每次和赵人作战的时候都会全力以赴,这也使白起在夺取光狼城的时候,一举斩首赵军两万余人。
  四年前,赵国和魏国组织联军进攻韩国的华阳,韩人当时依附于秦国,派人向秦国求助,秦王于是派魏冉和白起率兵救韩,白起在这一战中大败赵国贾偃,斩杀赵军数万,可以说白起在和赵人的战争中从来没有输过。
  白起不由自主的想到了阏与之战,阏与位于太行山的西侧,漳水河的上游,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秦军一旦占领了阏与,就可以据太行山为根据地,俯瞰燕赵大地,而且可以把赵国横跨太行山的领土一分为二,秦军占据阏与后,出太行山就距离赵国的腹地武安和邯郸不远了,对赵国是个极大的威胁。没有广告的
  当时秦军出兵十万攻打阏与,就是那个口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赵奢,将秦军不败的神话葬送了,白起事后也想过,如果当初是他为秦军主帅,也未必能赢得了赵奢。
  白起又想到了廉颇,对廉颇这个人,白起不是很了解,纵观廉颇领兵作战的经历来看,廉颇很擅长以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