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袁尚传-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吗?”刘协扬了扬手中纸张,“那这是什么?这是他创的字吧!会写的人不多,皇姐你是学得最像的一个。” 
  刘妍一双秋水般的眸子终于溢出泪珠,“那又怎么样呢,咱们姐弟两被困在这宫中,跟他是天人永隔了吧。上次从河北来的消息不是说,他娶了冀州当地的一位小姐了么?他现在可真是成家立业了。” 
  刘协叹了一口气,“皇姐,上次从冀州来的消息不确切,他没有留在冀州成亲,而是领兵去了青州。早上朝议时还有表彰他为青州刺史的上表呢。” 
  刘妍像在绝望中重生,她抓出刘协的手,急问道:“这是真的么?他带兵去了青州,那多凶险啊,可有受伤?” 
  但下一刻刘妍神情又恢复那憔悴凄怨,“说这些干嘛,他过得怎样关我们姐弟两什么事。现今我们刘家的基业岌岌可危,要关心的应当是匡扶社稷。” 
  刘协眼中透露出坚毅,他拍了拍刘妍的手,“皇姐,守住祖宗基业是朕要做的事,朕绝不会将祖宗的基业败亡的。眼下大臣们要再次召天下豪杰勤王护驾。一旦成功,他也会来的。” 
  刘妍抚摸着刘协那还显稚嫩的脸庞,欣慰道“皇弟你长大了,汉家的江山虽重,却有一个刚强的男子汉要将它托起了。” 
  刘协眼睛湿润,“汉室江山,朕不会让它败亡。而这世上朕只有皇姐一个亲人,朕定会让你像昔日那样笑起来的!” 
   
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
         袁尚带着众人回到营中,他揭开大帐帘幕,看到呆坐在榻上的甘恬。   甘恬莹洁如玉的俏脸上还挂着泪痕。失去一生最宝贵的东西,从一个少女变成女人,她这几天里浑浑噩噩,连袁尚进到大帐都不知觉。 
  袁尚不自觉地伸出手去,想抚摸那皎洁的脸颊,但触碰到那双眸子时手在半途中停下来,“你,怎么样了?” 
  甘恬回过神来,身子颤抖了下,立即站起身来,她逃避着袁尚的目光一边急匆匆地走出营帐,一边说道:“小婢给公子端水来洗漱。” 
  “等等!”袁尚急忙说道,“这几日委屈你了,今后我会好好待你的。” 
  甘恬脸上看不出什么神色,她淡然道:“婢子只是还公子恩义,既然委身为婢,这一切都是公子的,谈何索求?”说完她又急着走出去。 
  袁尚一把抓住她的手臂,“你……”他想说什么,但话到嘴边又不知该说什么,只是点点头并放开手。 
  脚步声起,刚好郭嘉钻进帐中,他回头看了看走出去的甘恬,坏笑道:“公子学起高祖来了,当真艳福不浅,只是莫要声张,引起下面的非议就不好了。” 
  袁尚也只笑笑,有些事心中明白就行不需说出来,“你不歇息去,来我这干嘛?” 
  “袁公遣人送来酒食犒劳大军,请您去主持。” 
  “派谁送来了,逢纪还是许攸?”袁尚问道。 
  “陈琳,陈孔璋!” 
  “建安七子?”袁尚来了兴趣,“快去迎接他吧!” 
  袁尚带着郭嘉还有典韦等护卫来到营地前,而陈琳也正指挥着兵卒民夫将物资卸下车。 
  袁尚看去,陈琳年约四十,一缕长须一身长袍,当真有几分潇洒的文人风范,“陈孔璋先生?” 
  陈琳拱手笑了笑:“三公子,当年咱们在洛阳见过,那时你还小吧,可能不记得啰。” 
  袁尚让兵卒协助将陈琳送来的酒肉分发下去,并将陈琳迎进大帐,“孔璋先生,您是什么时候应征为父亲幕僚的?” 
  “一言难尽啊。”陈琳直叹气,“当时我也在大将军府上为客,洛阳大乱那会跟着一伙商旅逃难,这两年来辗转河东、并州、冀州,直到去岁末来到邺城。我与袁公有旧,他听闻我来道冀州就征辟我为军中主薄文书。” 
  袁尚不论是前生今世,都拜读过他的诗文。他对陈琳的文采还是钦佩的,“记得当年先生在洛阳讲学时,我也去旁听。只可惜现今我军务在身,不能跟先生求教学问呐。” 
  “公子太过谦逊了。”陈琳抚须微笑,“公子才名不逊于在下,我们两人只能说切磋,说求教就折杀在下了。” 
  袁尚从旁边取来一方砚台,“齐鲁是文昌鼎盛的礼仪之地,有机会先生不妨来畅游一番,这是青州产的鲁砚,据说当年孔圣人也极为推崇。我跟先生是为文友,以此相送岂不斯文?” 
  “果然是古朴雅致的砚台。”陈琳接过,“多谢公子雅赠了。” 
  袁尚笑着让兵卒端上酒食,并叫上郭嘉、孙乾作陪。他投其所好,借机跟陈琳聊起歌赋诗文。这一场长谈下来,通过不断示好,将自己与陈琳的距离拉近不少。 
  看着有几分醉意的陈琳,袁尚给郭嘉递了个眼色。郭嘉会意,看似无意地问道:“陈先生,在下听说有不少人对我们三公子心怀不满,进而对袁公搬弄是非,您执掌文书,不知可有此事?” 
  陈琳摇摇头,“按理这文书机要,我是不该说的。但我跟显甫你意气相投,不妨透露一二,好让你不要给别人算计了。只是不知你所指哪件事?” 
  袁尚亲自给陈琳斟上酒,“轻声道:“我听父亲说有人给他上书,提议立下世子?” 
  “此事你也知道?”陈琳有些惊讶,“看来三公子你身在青州,但在这边的耳目还听灵通的嘛。是辛评牵头提过这事,而袁公面上压下,却传书给各个将领、文吏征询此事。” 
  袁尚心中一跳,问道:“有哪些人是赞许拥立我大哥的?” 
  “不瞒公子,这郭图、辛评是力挺大公子了,可这其他人嘛……”陈琳看看四周,压低声音道:“荀家那位支支吾吾,沮授、田丰两位也上书说,树无根基不立,此举可安定军心民心。还说当遵循立嫡长的古法礼制,推举大公子为世子。” 
  孙乾心中暗惊,但以他的身份实在不好说什么,只是静坐一旁。郭嘉眯眼微笑,仿佛一切在他预料之中。 
  袁尚心中阴沉,他知道沮授、田丰两个是袁绍的耿直忠贞之臣,他们可能不会谋私利,而一心为袁绍的大业着想,这样为了安定冀州内部,避免祸起萧墙,田丰沮授两人这样做也并不出奇。 
  袁尚脸色不变,接着问道:“我在父亲那里没有看到郭图,不知他现在何处?” 
  “公子你不知,郭图被派去了三郡乌桓之地,联络胡人夹击公孙瓒。” 
  郭嘉哦了一声,对袁绍的布局有了个全盘的了解。袁尚看天色很晚,就让孙乾备下营帐,留下陈琳过夜。 
  “田丰,田丰。”袁尚念叨道:“好一个忠直之臣呐!” 
  “田先生所做是为了袁公和冀州的大局安稳,并不一定是针对主公你。”郭嘉安慰道。 
  “田丰是怎么样的人我何尝不知?”袁尚淡笑道,但下一刻他狠狠地将酒爵扔掉,怒道:“我本以为共同经历过那么多事,他即便不能成为我的心腹,也该保持不闻不问的中立,想不到他……” 
  袁尚有种给背叛的感觉,原本以为唾手可得的继承人位子,也变得动摇起来。他崛起得越快,也就将袁谭等人逼得越急,而且袁谭占据着嫡长这个极有利的身份。如果冀州高层文吏大多力挺袁谭,逼袁绍表态,那袁谭还真有上位的可能。 
  “公子你何需着急,这天下跟冀州也好比一盘盘的棋局,一步两步是不能决胜的,况且公子还占据着优势呢。”郭嘉劝导道:“即便袁谭上了位,咱们落了下风,只要把握住一样东西,最终获胜的还是公子。” 
  “何物,兵权吗?” 
  “公子说对一半。”郭嘉笑了笑,“人心!袁公的心,与军中诸将的心。” 
  ■■■ 
  袁绍中军幕府。 
  在高唐中军的一干文武纷纷鱼贯而入,袁尚也跟着他们进去,并且不断打着招呼。 
  刚好沮授也走在袁尚旁边,袁尚点头拱手示意,“沮先生,元皓先生一直托付我给您问好,不想直到今个才有机会。” 
  “三公子跟元皓在青州干得不错呀,我也正后悔当初没能跟元皓对调,好建立如此功业。”沮授说道。 
  “先生,您对这次设计刘虞攻伐公孙瓒的事怎么看?”袁尚试探道。 
  “唉,是谁告诉你我们设计刘虞去驱逐公孙瓒的?”沮授停了下来,“不管哪方胜出,哪方失败,都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样的,关键是能从中击退公孙瓒,好回师魏郡。” 
  “我想为父亲解忧,立下这攻打公孙瓒的大功,先生可能教我?”袁尚再次试探道。他要知道沮授会不会为了保住冀州高层的安定,而给他乱支招,加害于他。 
  沮授犹豫了一下,说道:“这兵将的调遣安排还没商定呢,那时公子只要奋勇作战就可。” 
  袁尚心中失望,沮授看似不偏不倚,实则其作为已是站在袁谭一方。说着说着两人就来到幕府大堂。逢纪、许攸、陈琳、崔琰,淳于琼、高览、韩猛、蒋奇等人也一并分坐两边。 
  “诸位!”袁绍神色带有许些得意道:“逢纪先生已经在蓟县那里安排妥当,刘伯安过几日就会发兵围剿公孙瓒位于蓟县旁的老巢。诸位瞧瞧该怎么策应呐?” 
  “主公!”逢纪立马答道:“在下去联络刘伯安时,他并没有说允许我军开进幽州。” 
  底下众人议论纷纷,淳于琼怒道:“这个刘虞,咱们也是帮他驱逐公孙瓒这个惦记着他地盘的强敌嘛!他倒好,怀疑咱们要趁机对他动手!” 
  “我军坐山观虎斗也没什么,就怕刘虞敌不过公孙瓒。”沮授担忧道,“刘虞处事慈弱寡断,幽州兵又没有经历战阵,一旦交锋怕要吃亏。” 
  袁绍看看众人,正想说什么,但跑进来的传令官打断他的话语。 
  “报!探子来报,刘虞已于昨日调兵围攻公孙瓒驻守的土城。” 
  众人大惊,想不到刘虞竟然会提前动手。 
   
第一百零四章 蓟县
        “我军坐山观虎斗也没什么,就怕刘虞敌不过公孙瓒。”沮授担忧道,“刘虞处事慈弱寡断,幽州兵又没有经历战阵,一旦交锋怕要吃亏。”   一众文武听他那么一说,对刘虞能驱逐公孙瓒的信心顿时减弱不少。 
  “报!探子来报,刘虞已于昨日调兵围攻公孙瓒驻守的土城。”传令官跑来禀报道。 
  陈琳走下去,将文书密报呈上给袁绍看。众人也都大惊,想不到刘虞竟然会提前动手。 
  “主公,刘伯安那是怎么一回事?明明是约定三日后的十五,一齐发兵攻打公孙瓒各地驻军的呀!”逢纪急问道,这事是他办的,现在有了差池,他脱不了干系。 
  袁绍将书信传下去,遗憾道:“刘虞调兵的动静太大,被公孙瓒发觉而不得不抢先动手。” 
  “主公,现当立即调集所有能调动的兵马,牵制范阳、涿县、方城、安次等地公孙瓒军,使其不能回援蓟县,而给刘伯安创造一举剿灭公孙瓒的战机!”沮授建议道。 
  “子远!”袁绍吩咐道:“你亲往北平鞠义处,传令他务必倾尽兵力,伺机攻击公孙瓒各地驻军。” 
  “领命!”许攸想了想,问道:“是否也传令渤海的臧洪也一并北上?” 
  “一并北上吧,虽然他那点人马不多,但聊胜于无嘛。其余诸将也准备出兵,牵制各地公孙瓒军!”袁绍下令道。 
  袁尚心思一动,建议道:“父亲,沮授先生说得在理,公孙瓒在蓟县的兵虽不多,但刘伯安也恐非对手。我请求率我部骑军出征,直奔蓟县伺机左右战局!” 
  “三侄儿,你这就不对了嘛。”淳于琼反对道:“刘虞虽然不咋地,但也拥兵十万之众,在蓟县的兵卒起码也有好几万。而公孙瓒在蓟县的屯军最多不过万人。他刘虞打不过也能拖到咱们围困蓟县那时吧?” 
  “淳将军你想,派遣机动强的骑军前去,不但可伺机给公孙瓒致命一击。退一步说,万一事不成功,全身而退也不难。”袁尚说道。 
  “显甫莫要多说,这深入刘虞、公孙瓒老巢太过冒险了。”袁绍否决道:“咱们还是步步进逼,拖住他各地的部属。” 
  袁尚无奈,袁绍一旦决定的事情,即便是错的,很难劝谏过来,一味劝阻只能平添恶感。 
  议事完毕,众人都退下准备出征事宜。 
  逢纪走到了袁尚身旁,宽慰道:“三公子,主公不让你率部奔袭蓟县是担心凶险呐,他何尝不想增添击杀公孙瓒的机会。” 
  “多谢先生指点。”袁尚再问道:“先生,是您去幽州筹办挑拨刘虞公孙瓒的,想必也到过蓟县,在您看来该对刘虞跟幽州军作何评价?” 
  逢纪笑了笑,“公子过于杞人忧天了,刘虞虽儒弱,手底下还掌着好几万兵丁。他的幽州兵别的不说,那真是兵甲齐备,军容整齐啊!刘伯安在幽州的人望也实在是高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