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袁尚传-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尚赶紧放下筷子,“世事无常,少帝陛下和袁太傅虽然去了,但他们看到陛下你重振社稷地话,也一定会欣慰的。”
    “是啊。世事无常。这话说得好。”刘协突然道:“临淄侯,你能来护驾。朕真地很高兴。要知道外面那些将领虽然也不乏忠心之辈,但朕真正信得过的只有你跟董将军啊!”
    “臣,必不负陛下所信赖。”袁尚赶紧拱手行礼道。董承也适时表示了忠心。
    伏皇后知道刘协他们要谈正事了,于是招呼着万年公主和董贵人退下去。刘妍虽然不舍,但也只能跟伏皇后她们离开。
    “临淄侯,朕跟杨太尉他们商议过了,迁都邺城不怎么妥当。一来距离洛阳实在遥远,又偏于北方,不能快速地传令各地。”刘协有些歉意道。
    袁尚知道会是这个结果,于是问道:“移驾邺城是有不方便的地方,那么陛下是想移驾许县了?”
    刘协点点头,“其实许县距洛阳不远,一旦司隶恢复元气可立即搬回来。”
    “臣也赞同陛下的决定,许县地方虽小,却是一处要地。其北接司隶,东临兖州,西靠南阳。要是传递诏令也是便捷得很。”事到如今袁尚只能顺水推舟。
    刘协轻轻“咦”了一声,他本以为袁尚会反对,但袁尚现在的态度让他觉得错怪地袁尚的用意。
    “临淄侯也认为移驾许县妥当?”赵温问道。
    “是个妥当的法子,只是也需防止地方上掌兵的大将,像董卓和郭汜那样袭扰圣驾。”袁尚干脆改为帮刘协巩固自己的权利,如此曹操想挟持天子也不会那么顺利。
    “临淄侯说的是,陛下的意思是剿灭李、郭汜后,您留下一支兵马以作拱卫。”赵温说道。
    袁尚心中了然,杨彪赵温是想扣下他一支精兵为己用。要是想控制献帝那当然是正中下怀,但现在情况有变。但他哪会平白送出去一支兵马。
    “陛下,我所带来的皆是骑兵,其家眷都安置在青州。而其骑兵供养起来耗资巨大,许县那边虽然有粮怕也供给不来。还是等臣回到青州,再遣一支精锐步卒前来护驾。”袁尚推辞道。
    袁尚说地也没有错,要供养一批战马可不容易。刘协能不能养个几千近卫步卒都是未知,更何况是一两千骑兵。
    “嗯,是我思量不周密,此事容稍后再议吧。”杨彪说道。他其实就是要袁尚表个态,要是袁尚真地留下一大支兵马他反而生疑。
    好不容易结束了会谈,袁尚出到宅院外头。许褚等人立即拱卫在他身旁。
    王越这时也靠了上来,“三公子,在下有职务在身,不能跟你去叙旧了。”
    “不碍事。等师父你不当职时可来营中找我。”袁尚说道,在他看来王越显然混得并不如意,虽然做了刘协的亲卫。但也还是个小头目而已,他始终还是没有融进那个上层圈子。
    “三公子,在下是有事相求的。”王越说道。
    “师父尽管说来就是,前次我派往长安的人手还多亏你给他们提供消息。只要我能做得来必定全力以赴。”
    王越长长叹了一口气,“正如当年公子所言,我在这里也过得不怎么顺意,那些王公大臣们没有几个是能正眼瞧我的。但我受陛下大恩是一定要护卫陛下身旁地,只是我那几个弟子,特别是最有天分的史阿。我不愿他们像我一样在这遭白眼。”
    “师父是要我举荐他们吗?”袁尚问道。
    “唉,谈何容易啊!”王越言语中充满无奈,“我是要他们跟随公子干一番事业,将来也好凭着军功封官拜爵。”
    袁尚心中高兴,这等于平白给他人手,但是他还是表现得犹豫,“跟我的话少不得上沙场,而且不必在陛下这里荣耀。”
    “他们在这干一辈子不过个百人将,可公子是个爱才之人。他们在公子手下必能发挥他们所学。”王越诚挚地说道,他对那些弟子还是很关心的。
    “我定会让他们发挥所长地,师父放心!”袁尚不再迟疑,立即答应下来。
    王越再次谢过,然后说等稍后些就让他们到袁尚营里。
    袁尚辞别王越正要回营,可在大臣们营帐边一个人引起他注意。那是个相貌清奇地中年文士,他半蹲地上,用一根树枝在薄沙中缓缓地习书。
    袁尚让众人守在一旁,他走上前去待那个中年文士停下后叹息道:“元常先生习得好一手史晨可惜只得其形不得其神。”
    在薄沙中习字的正是钟繇。他站起身来问道:“临淄侯且说说何为只得其形不得其神?”两人在朝会上见过。虽然没有说上话却也认得对方。要是旁人说这话钟繇可能不屑一顾,但对方是蔡邕地徒弟。还有大汉才子之称的袁尚,如此他倒想听听袁尚有什么说辞。
    袁尚笑了笑,“虽然是在沙土中书写,但还是可以看出先生过于模仿碑刻地刀斧痕迹,岂不知书之一道最重自然,天人合一,万物和谐才能创出佳作。”
    钟繇皱眉苦想一阵,突然大笑道:“好一句天人合一,万物和谐,不愧是蔡先生的高足。你且跟我去瞧瞧墨迹本,看能找出什么弊病来,我说怎么老不满意,原来是走错了路子。”
    “实在抱歉,在下营中还有军务要处理,先生要是有空晚间可来我营中一叙,咱俩可以交流交流习书的心得。”袁尚推辞道。他成功吊起钟繇地书瘾,索性让钟繇自己送上门来。
    钟繇嗜书成瘾实在忍不住,但对方虽然年轻可身份显贵,他只能答应晚间去拜访请教。
    同时,在城南的曹操军营地中也举行着一场宴会。
    张扬被曹操请到营地里,作陪的还有曹操随军带来的荀攸、程昱两个谋士。而跟随张扬前来的还有彪悍阴沉的吕布。
    曹操对张扬、吕布两人十分亲热,不住招呼着他们宴饮。张扬跟曹操是旧识,他曹操、袁绍两人交情都不错。等吃喝得差不多了,曹操问道:“稚叔,你看陛下移驾邺城一事怎么样?”
    张扬直摇头,“虽然咱们三人都是旧识好友,但不是我说,本初这人好大喜功且容易得意忘形,要是将陛下交给他保不定会出现独断朝政那样的事情。”
    “那稚叔是不同意陛下移驾邺城了?”曹操亲自给张扬添上酒。
    “那是肯定的,许县不失为一个好地方,孟德你也一向尽心为朝廷,有你拱卫着陛下那时最好不过。等司隶恢复元气后再让陛下回归洛阳,如此你就是社稷的大功臣啊!”
    “我也正有此意,但还要稚叔你帮忙。”曹操说道。 
第一三六章 毒计
           洛阳城北,袁尚军大营。(三剑文学城 www。2。)
    天色一昏黄,钟繇就急不可耐地来此拜访袁尚,袁尚、郭嘉两人也热情地招待他。
    “其实在下所学不过蔡老师的万一,蔡小姐现在青州,她那有老师的典籍手迹。她才是完整地继承了老师的衣钵。元常先生若是有机会不妨去求教她。”袁尚谦逊道。
    “谁不知道临淄侯乃大汉才子,诗文书法自成一家且造诣极高。”钟繇不依不饶道。
    袁尚笑了笑,先说了所知的一些理论,比如后世习《史晨碑》注重的什么“一波三折”,“一笔三过之”。这其中有蔡邕的独门绝技,也有后世的书法理论,在钟繇听来却是受用无穷。随后袁尚取过纸笔亲自示范了一遍,还将一些后世的行书、楷书技法加以演示,看得钟繇是如痴如醉。同时袁尚又故意保留了一些技法,也使得钟繇心中急痒难耐。
    钟繇跟袁尚相谈甚欢,浑然不觉已经过去两个时辰。
    “元常先生,我家公子可负了大汉才子之称号?”郭嘉笑问道。
    “哈哈,不负不负。”钟繇高兴道,“多谢公子传授我如此宝贵的技艺,在下这就回去记录下来,明天再来请教了。”
    “元常先生莫急,这私事是完了,可在下还有公事请教。”袁尚出言留住了他,“不知先生对陛下移驾许县一事有何看法?”
    钟繇犹豫一阵,说道:“许县地处颍川,照理说是个钱粮充裕的富庶之地。****征上来的粮食税赋够朝廷地开销。但要一位重臣留守洛阳以作拱卫。而颍川百战之地,需要有一支强兵护卫朝廷才是,不然再来一个董卓、郭汜那样的逆贼,陛下就身陷危难矣。”
    如今就是这个状况,袁尚夺不去刘协,但也不能让曹操轻易地挟持去了。最好的结果是有几个将领互相牵制和拱卫着刘协。如此曹操想要控制皇帝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做到。上午的会谈中,袁尚就建议刘协和杨彪收编了白波军和徐荣这两股较小的势力,再拉拢张济拱卫南阳。如此加上杨奉、樊稠等人互相牵制。起码能确保一段时间的平衡。
    “不知元常先生可愿到州郡担任官职,以拱卫朝廷?”袁尚半试探道。
    钟繇收起笑容。严肃道:“在下乃朝廷任命地官吏,去留和任职都由不得自个,要是朝廷和陛下需要,在下定义不容辞。”
    “元常先生这样不贪恋朝堂的荣耀才是社稷的栋梁之臣。”袁尚赞道,他心想只要钟繇不死黏在皇帝身边。他就会设法跟刘协将人要过来。
    袁尚刚送走钟繇,许褚就禀报说王越地弟子在外头等待了好一阵。袁尚过不得其他。带着郭嘉去接见他们。
    这次王越派来投奔袁尚的弟子共十五人,其中又以大弟子史阿为首。五年前在洛阳时袁尚就认得史阿,这时史阿也不过二十多岁年纪,但比起五年前那个懵懂少年,他整个人地气质浑然一变,从争强好胜、锋芒毕露,变得宽和而内敛。2。
    “三公子,在下史阿有礼了。”史阿带着师弟们上前行礼。
    袁尚笑着让他们分两旁坐下,“抱歉,方才有位大人来访。让你们久等了。”
    “公子乃朝廷重臣。公务自然繁忙,我等候着一会实在不打紧。”史阿说道。
    “你们今后就是我的近卫了。史阿兄你不必如此拘谨。”袁尚语重心长地说道:“王师父将你们托付给我,是想给你们谋一个好出身。但我时常出入沙场,待在我身边可是随时都有性命之忧,你们可愿担当这个风险?要是不愿意现在要投奔他处还可以。”
    “大好男儿正该像公子这般杀敌立功!”底下一个弟子说道。
    “对,咱们要是怕死也不会到公子这来。”其他人也都附和道。
    “好!不愧是王师父的弟子”袁尚让亲兵端上酒水分给众人,“只是不知你们除了剑技还会不会别的什么?”
    “公子,我的这些师弟都是市井出身,除了一手好剑技外,诸如飞墙走壁、化形探查之类地旁门左道之术也是擅长。”史阿帮他们说道。本来王越让这些市井出身的弟子投奔袁尚,就是做他门客地意思。
    袁尚不听还罢,一听之下内心高兴非常,这样的奇人异士正是他所缺少的。像袁绍也养了不少门客,其中不乏奇人异士,他们帮袁绍做了不少不能上台面的事,但那些都是袁绍的资源。=小 说 5 2 0 首 发==现在冀州的柳贵,在兖州的徐光是负责帮袁尚打探情报的人,他们也收买了些市井之徒作为耳目,但一来耗资不菲,二来效率不高。如果能将史阿这些师弟建成一支负责暗杀、谍报之类的隐秘力量那再好不过了。
    “公子,是不是我们这些人所学都上不了台面?”看袁尚沉思许久,史阿以为自己说错了话,毕竟他们从前跟着王越做的都是地位低下地护卫。
    “不是,你们所学都是经世致用地东西,现今天下战乱四起,正是你们施展才干的机会!”袁尚肯定道。接着他将组建一支像虎卫、狼卫那样精锐地部队,但平时潜伏暗中的想法跟众人说了,还许诺丰厚的奖赏。
    “先前只是想做公子近卫,然后积攒些军功再领兵作战。但公子将如此重任托付我等,在下愿意接受这个任命。”史阿心中有些激动,毕竟袁尚这是将他们当成了心腹。
    “我等愿意追随公子!”其他人见史阿带头,也跟着附和道。
    “好,史阿你就领骑督的职衔。其他人都领牙门将职衔,待回青州后我会给你们挑选一批精锐的下属,将来立了功再行封赏。你们就叫做承影好了,就像上古名剑承影一样时隐时现却锋利无匹。”
    “谢公子!”众人齐声谢道。
    郭嘉一直在一旁观望着,他也能想到有了这么支武装地好处。待史阿等人都退下去后他才道:“恭喜主公又收得一支精锐!”
    “只是初具雏形而已,捶打成一支致命的暗箭还需时日。2。”袁尚说道。
    在他心中。规模保持在六百的狼卫和虎卫虽然人数不多,却是他最贴心的近卫宿卫,关键时候也是一柄克敌制胜的尖刀。另外同是典韦、许褚统辖的两千多宿卫步卒。赵云那两千近卫骑兵也都是保卫他地核心力量。还是关键时候能用得上的利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