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第7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哈哈大笑,道:“只可惜你没有十八颗脑袋,不然朕一定砍他十七颗下来,哈哈!”
    两人又在屋内密谈了一阵,相携出了庄院,回转长安,由于刘备再三吩咐,保密措施做得极好,外人根本不知道刘备一行回来的时候竟比去的时候多了两个人。
    一行人到得长安城下,分道扬镳,刘备自领大队人马进城,贾仁禄则和貂婵猫到小树林里化了妆,这才进城,潜到别人孝敬给他的宅子里躲将起来,一路上他左顾右盼,一步三回头,活脱脱像是个小偷。好在当时110都不怎么敬业,不然他可就在劫难逃了。
    高奴城北数百里处走马水尽头有一个小地方叫桥门,匈奴新的单于王庭就设在此处。郭淮揣着姜维的书信,走进了大帐。
    呼厨泉满脸堆笑,道:“尊使远道而来,一定很辛苦,来人,摆宴,为尊使洗尘。”
    郭淮手一挥,道:“且慢。单于,前方将士可日日夜夜盼着单于的大军呢,您怎么还有心思在这大吃大喝?”
    呼厨泉面有难色,道:“唉呀,不是俺不想支援汉军,实在是不方便啊。你也看到了,我们才刚到这里,乱糟糟的,什么东西都得规置。你们且稍待几日,容我们安顿好了,便即出兵。”
    郭淮道:“我大汉与鲜卑素无纠葛,本不该兵戎相见。这此之所以交战,完全是为了匈奴,您若是见死不救,怕是于理不合吧。”
    呼厨泉道:“大汉准我匈奴迁入内地,又派军马替我们抵抗鲜卑,我呼厨泉感激不尽。”说着深深一躬,又道:“可是我们也有我们的难处啊,这会我们实在抽不出一兵一卒,还请尊使上复大帅,让他宽待月余。”
    郭淮取出书信,道:“这是大帅交给单于的书信,他要说的话,都在上面了。”
    呼厨泉展开书信一看,脸上青一阵,红一阵,道:“这个……这个……”
    郭淮道:“不瞒单于,我军这几日来接连失败,伤亡惨重,圜阴怕是守不住了。军师念单于长途跋涉,疲劳不堪,故勉励将士拼命死守,为单于休整争取更多时间。如今汉军已实在坚持不住了,若单于再不挥师北进,我军只好放弃圜阴,诱敌深入,再寻战机,设伏歼敌了。”
    呼厨泉只道:“这个……这个……”
    郭淮道:“信我已经带到了,就此告辞!”说出大踏步出帐,帐中亲卫拔出弯刀,横在胸前,拦出去路,大叫道:“单于没放你去,如何敢走!”
    郭淮冷笑道:“单于就是这么对侍朋友的?”
    呼厨泉喝道:“不可无礼。”对郭淮说道:“尊使请留步,我这点起军马和尊使一起北行。”
    劝呼厨泉内迁的那汉人频频向呼厨泉使眼色,呼厨泉只做不见,他忍不住了,叫道:“单于……”
    呼厨泉瞪了他一眼,道:“我意已决,勿须再议。”
    匈奴人虽然不及鲜卑人迅捷,但也在草原上混久了,收拾起来倒也十分迅速。到得次日,两万大军集结完毕,呼厨泉率领着大军和郭淮一道来到圜阴。
    姜维全副武装,带着众将,迎出辕门之外。
    呼厨泉微微一惊道:“领军的不是贾太傅么?怎么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
    郭淮道:“太傅大人病重,不能出来迎接将军,这位是他的女婿,现暂代骠骑将军之职,统领军队。”
    轲比能素知汉人讲究裙带关系,微微一笑,道:“原来如此。”
    姜维道:“小子从来没打过仗,没有什么经验,还请单于多多照应。”
    呼厨泉笑道:“好说,好说。”
    姜维道:“小子按察地图,潣水上游有一地名白土,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且暂无鲜卑人驻军。若我军能遣一支精骑,出敌不意,渡过潣水,占据此处,鲜卑人必不查觉。接着这队人马迂回到敌后发动突袭,我大军在前方响应,如此里应外合,鲜卑可定,大事可成矣!”
    呼厨泉怦然心动,道:“妙极,小将军年少有为,令人好生敬佩。”
    姜维道:“小子何德何能,这都是太傅大人的主意。”
    呼厨泉一听是贾仁禄的主意,心想那可是十拿九稳,这功劳等于是白拣的,笑道:“俺来得晚,没出什么力气,甚感惭愧,不如就由我匈奴占了白土,略表寸心。”
    姜维也不客气,道:“如此就有劳单于了。”
    呼厨泉道:“事不宜迟,我这就去。”领着两万骑兵去了。
    姜维冷笑着对郭淮道:“派个细作将匈奴人取白土的消息散布出去。”
    郭淮道:“匈奴人若是败了,我军独自面对鲜卑怕是不支。”
    姜维笑道:“不妨,太傅早就伏下绵囊计在此,只管照做。”
    郭淮道:“是。”
    呼厨泉做梦也没想到汉人会狠狠的摆他一道,屁颠屁颠的领着军队到了白土,那里果然一个鲜卑人也没有,呼厨泉四下一瞧,进可攻退可守,果然是风水宝地,心下一喜。留下五千军择险固守,其余军马分成三路,抄到鲜卑之后,待夜半三更时突出纵火,杀轲比能一个措手不及。
    呼厨泉所领军马正行进间,忽然两路骑兵抄悄没声息的掩到,更不打话,举刀就砍。呼厨泉定盯一瞧,来者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冤家对头鲜卑骑兵。其时匈奴上下都有恐鲜卑症,一见鲜卑人就腿肚子抽筋。呼厨泉大叫:“哎呀妈啊,鲜卑人来了!快跑啊!”掉头就奔。
    主帅跑了,余众即时奔溃,一齐望白土奔去,到那一看,心里一个劲的叫苦,原来鲜卑人已占了白土,那五千守军大部被歼,血沐沐的首级一颗颗堆起,成了一座高台,看起来十分渗人。
    呼厨泉本就吓破了胆,再见到人头筑就的京观,更是心寒胆裂,没命打马狂奔。到了潣水边上,远远望见一片营寨横于南岸,寨中汉字大旗高悬。呼厨泉大喜奔了上去,可他高兴没多久,迎面碰到了一匈奴人,哭着对他说道:“汉人一见匈奴人就放箭,咱们过不去了。”
    呼厨泉大怒,对那出馊主意的家伙叫道:“都是你出的好主意,内附,内附,说什么可是取渔人之利,现在可好汉人不救,鲜卑不饶,我匈奴危在旦夕。限你马上想一个主意转危为安,不然我斩了你!”
    正文 第675章 … 离奇惨死
     更新时间:2009…8…29 17:41:42 本章字数:7075
    鲜卑铁蹄驰骤之声越来越近,匈奴人前进不得,后退无路,急得在马上号啕大哭,声音十分凄历。那人眼珠急转,道:“现在河水凝冰,咱沿着河走,到上游去。”
    呼厨泉道:“狗屁主意,到上游去就能逃得掉么?再说我们弃了美稷,上郡怕也是回不去了,可谓根本尽失,天下虽大又有何处可以安身?”
    那人道:“潣水上游千沟万壑,地形十分复杂,我们到那随便找个山沟躲起来,不论汉人也好,鲜卑人也好,都找不到咱们。只要拖上十天半个月,局面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呼厨泉道:“放你个屁,十天半个月局面又能怎么不一样?”
    那人回头张望,道:“单于速作决定吧,鲜卑人马上就要到了。”
    呼厨泉一咬牙,道:“好,就听你的,往上游去。”
    呼厨泉一声呼哨,拨转马头,往西去了。数千精骑紧紧追在他的身后。其余兵马哪里想到呼厨泉会突然改变行军路线,走两岔了,遍寻他不着,无奈之下,不是降了汉朝,就是降了鲜卑。
    轲比能亲自率队攻到了对岸,汉军固守营垒,轲比能连番冲突不入。两军正在对峙,姜维令张飞领军增援,表里奋击,轲比能料敌不过,怏怏而还。
    呼厨泉踏着河上坚冰,喝着西北劲风,往西北方向奔出了百余里,果见这一带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大地就像是一张许久没喝水的嘴,裂开了一条条大缝。呼厨泉喜道:“藏在这种鸟地方果然不易被人发现,可是这里没有人烟,一点吃的也找不着,咱带的干粮可不多,可支持不了几天。倘若局面没有改变,咱们可都得饿死。”
    那人道:“单于尽管放心,不出数日局面必将有变。”
    呼厨泉叹道:“就信你一次。”吩咐众军找个隐蔽的地方安营扎寨。
    那人回到自己的营帐,写了一封密信,卷成一卷,叫来心腹,把密信交给他,道:“速将此信送到长安交给主人。”
    那心腹答应了,接过信,飞也似的去了。
    长安,承明殿,依娜愁眉深琐,问刘皇后道:“你说说看,贾福到底在什么地方?”
    刘皇后摇了摇头,道:“师父不知道,子弟更加不知道了。”
    依娜冷哼了一声,刘皇后打了个寒噤,道:“子弟并不是笑话师父,真的不知道。”
    依娜叹道:“这个贾福当真神出鬼没,有消息说他在圜阴,又有消息说他在长安家中,甚至还有消息说他就在宫里,可他到底在哪?当真一点头绪也没有。”
    刘皇后道:“事情进行到现在这个地步,咱已是骑虎难下,不管贾福在哪,咱都得干。”
    依娜道:“你是说北边的事得办了?”
    刘皇后点点头,道:“北边的事不了,咱的人手一直被拖在那里,这里的事可就不好办了。”
    依娜冷哼一声道:“我的人来不了,你不正可以为所欲为么?”
    刘皇后不敢触依娜的眉头,哑口无言。
    依娜道:“再等上一段时间吧,让汉人与鲜卑斗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我们这边的压力也就小很多了。”
    城中,薛珝沿着雍门大街往西走。他所经之处,正是东市,当时全国最大的集市。长安是大汉京师,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且在诸葛亮、钟繇、董允等人的精心治理下,繁荣昌繁,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别提有多美了。这老百姓的口袋里一有了闲钱,自然就想要买些这个,买些那个,使自己的生活更上一层楼。有人买,自然有人要卖,于是全国各地的商人蜂拥而至,就连东吴及西域各国的商人为了谋利,也不远万里而来,带来长安百姓连做梦中想不到的新巧玩意。这时又近年关,是一年之中最热闹的时候,市中的商品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商贾多得实在挤不下了,只好把摊子摆到街上来了。雍门大街上挤满了忙着作生意的商人及选购商品的百姓,吆喝之声此起彼伏,别提有多热闹了。
    薛珝见老百姓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心里也一片敞亮,可又想到自己为虎作伥,阴谋颠覆政权,转眼大乱将起,老百姓势必再度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令人开心的笑容再也看不到了,不禁黯然神伤。
    正当他一面心不在焉的挑选着新奇的小玩意,一面胡思乱想之际,忽听锣声阵阵,自大道那头直响过来。
    薛珝侧头一看,原来是一队兵士解着一条大汉沿街走来,当先一人一边敲着锣,一边大声吆喝,晓谕百姓闪避。
    队伍当间那个被五花大绑,不知犯了什么事的汉子眼尖,瞥见了他,频频向他使眼色,盼他搭救自己。
    薛珝上下打量着他,觉得似曾相识,像是在哪见过,猛地想起去年匈奴入贡,他曾作为使者进宫谒见当时还是贵妃的刘皇后,心念一动,迎上前去,袖出宫中令牌,问最先那位兵士道:“这人怎么了?”
    那兵士叫道:“原来是薛大人,是这么回事,皇上刚颁下诏命,着城门校尉严加盘察,严禁可疑人等进城。这家伙一身匈奴打扮,怀揣利刃,鬼鬼祟祟想要混进城去,被守城的将士抓住,疑是奸细,送往京兆尹衙门审问议罪。”
    薛珝上下打量他,道:“这不是呴犁湖么?”
    那汉子叫道:“正是,正是,我就是呴犁湖。”
    那兵士道:“怎么,大人识得此人?”
    薛珝道:“此人曾做过匈奴使者朝拜过娘娘,是以识得。呴犁湖,你今番做什么来了,难道真是来当细作,窥探军情?若真是如此,我也护不住你,乖乖到京兆尹衙门领板子吧。”
    那汉子道:“冤枉,冤枉,我奉单于之命,朝拜皇后娘娘。哪知半路上遇到盗贼,东西都给抢走了,国书也丢了,我正要进城向皇后娘娘禀明一切,没想到被当成奸细捉了起来。大人救我啊,大人救我啊。”
    薛珝道:“原来是这样。”对那兵士道:“我觉得他应该不像是说假话。要不这样,我把人带去由皇后娘娘审问,皇后娘娘一向忠于皇上,岂会徇私?”
    那兵士见他把皇后抬了出来,哪敢得罪,道:“甚好,甚好。”说着将人交给了他,转身去了。
    薛珝将那汉子带到僻静无人处,解了绑缚,问道:“你实话告诉我,你到底来做什么?”
    那汉子知他是刘皇后身边第一心腹,算是自己人,说道:“我有一封密信要交给皇后娘娘。”
    薛珝问道:“哦,信在何处?”
    那汉子从怀里取出密信交给薛珝,薛珝接过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