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凌统见他举止并不像是一个渔民,微感诧异,问道:“先生高姓大名,可否见告?”
    贾仁禄道:“在下姓贾名福字仁禄……”
    凌统大吃一惊,道:“你就是赫赫有名的贾军师?”
    贾仁禄点了点头,道:“正是在下。”
    凌统道:“主公言谈之间常常提到军师,常欲一见。没想到我今日竟能有幸见到,当真是三生有幸……”
    贾仁禄边上一名亲随喊道:“有船过来了,先生快走!”
    贾仁禄抬头一看,前方果有十数艘大小战船朝他们驶来,不禁吓得面如土色凌统侧头一看,微微一笑,道:“先生莫慌,这是江东战船,想来是来找寻我和爹爹的。”顿了顿冲着来船大声叫道:“我是凌统,家父尸首已夺回了,可速来救我!”
    为首战船上一人闻言大喜,道:“公绩在此,速去救援。”
    凌统喜道:“原来是幼平,你怎么来了?”
    那人道:“主公见你轻舟前往敌阵夺尸,恐你有失,便令我前来接应。”
    贾仁禄问道:“这幼平是何人?”
    凌统道:“此人姓周名泰字幼平。”
    贾仁禄点了点头,正欲说话,周泰已领着亲随来至近前,一见凌统大喜,道:“公绩无恙真是太好了,只可惜……唉!”
    凌统看了看父亲的尸身,眼圈一红,扑簌簌地掉下泪来,咬牙切齿地道:“都是那个叫甘宁的家伙,是他射杀家父的,日后叫我拿住,定要碎尸万段!”
    贾仁禄心道:“你老人家的武艺和甘大大可差的老大一截,你要想拿住他,这辈子我看是没指望了。”拍了拍他的肩头,说道:“人死不能复生,还请公绩节哀。”
    周泰冷电般的目光在贾仁禄的脸上扫了两扫,问道:“这位是?”
    凌统道:“他便是大名鼎鼎的贾军师。”
    周泰冷冷地道:“喔,不知先生到此有何贵干?”
    凌统道:“此地不是说话所在,还是到了主公大船之上再说。”
    周泰点了点头,令手下亲兵抬着凌统父亲凌操的尸身。他则扶着凌统,引着贾仁禄等人来到了的战船之上。一声呼哨,战船掉转船头,飞也似的朝江心驶去。
    过不多时,周泰的战船便驶到了一艘极大的楼船之前,船上竟有几所小小的宫室,美伦美奂,几可同陆上宫殿相媲美。贾仁禄看得是瞠目结舌,半晌也说不出话来,蓦地里记起了在江州时同刘琦的对话,侧过头来,对凌统说道:“这楼船应该叫长安吧?”
    凌统道:“正是,什么也瞒不过先生。这便是主公的坐船‘长安’”
    说话间,周泰、凌统、贾仁禄走上楼船,四周一瞧,只见甲板异常宽大足可纵马驰骋,两旁各立着一排侍卫,戈戟森森,守卫异常严密。凌统回头对贾仁禄说道:“先生请在此稍候。”
    贾仁禄点了点头,周泰、凌统便向楼船正中那间最大的舱室里走去。过了好半晌,凌统走了出来,道:“主公很想见见先生,我领先生前去。”
    贾仁禄道:“还请公绩头前带路。”
    凌统领着贾仁禄走进了那间巨大的舱室之中,室中左右两侧分成四列跪不少人,显然便是孙权手下文武。正中高台之上,坐着一位二十出头的年青人,方颐大口,碧眼紫髯,颇有王者之风,显然便是孙权。
    孙权打量了贾仁禄一番,他万万也没有想到最近声名赫赫的刘备手下第一军师,居然长得这副德性,一股相见不若不见之感油然而生,长眉一蹙,道:“你便是贾军师?”
    贾仁禄跪拜行礼道:“使君帐下军师中郎将贾福参见吴侯。”
    孙权一挥手,道:“赐坐!”左右搬过一张胡床来,请他坐下。
    贾仁禄道:“多谢吴侯。”站起身来坐好。
    孙权道:“先生来此有何见教?”
    贾仁禄道:“我此来不为别事,乃是替长江太守张怿献上降表的。”
    正文 第二百三十五章 自投罗网
     更新时间:2008…4…11 10:47:20 本章字数:5392
    此言一出,孙权手下文武面面相觑,不明所以,不知这个贾军师葫芦里到底在卖什么药,难免大眼瞪小眼。
    孙权微微一笑,道:“你是说长沙太守张怿?据我所知,长沙太守好象是张羡吧。”
    贾仁禄道:“张羡已死,如今其子张怿接位,有心归顺,特让我来献上降表。”说完便站起身来,袖出一封帛书,双手捧着,躬身递上。边上自有左右接过,递给孙权。
    孙权接过一览,道:“哦,张羡已死,这外间怎么没有消息传出?”
    贾仁禄道:“是我让张怿秘不发丧的。”
    孙权向他望了一眼,道:“我遣诸葛子瑜往长沙劝了三次,张羡都不肯归顺。此次其子张怿却亲写降表投诚,看来是先生从中斡旋的结果了。”
    贾仁禄微微一笑道:“那个什么张怿是有点看不清形势,老……我只是稍微的点醒他一下而已。”心道:“这种场合都不能说老子,真***憋死我了。”
    孙权看了看贾仁禄道:“我同刘皇叔并无交情,何以先生竟肯帮我?”
    贾仁禄道:“伯符在世时,我家主公曾与之有同盟抗曹之谊,怎能说并无交情?”
    孙权点了点头,对台下文武说道:“如今张怿欲献上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归附江东,你们怎么看?”
    张昭道:“主公,这恐是刘备的计策。此三郡之地占尽形胜,刘备竟不肯要,而欲将划归江东,于理不合,其中必有诡计。”
    孙权微微一笑道:“子布之言有理。仁禄,此举确有些于理不合。”
    贾仁禄微笑不答,虞翻道:“刘表与我乃世仇,而刘备与刘表同盟。照此说来刘备便是我之仇敌,岂有白白送上三郡助敌成事之举,这其中定有阴谋。”
    孙权闻言忧虑更深,踌躇半晌,不发一言。程普道:“主公,发十万兵要攻下这三郡的话最少也须一年左右的时间。如今三郡主动来降,便可省下无数的兵粮,少死许多弟兄,如此美事何乐而不为?”此言一出,列于舱室西首的一众江东武将都不住点头,齐声道:“德谋之言正合我意,还请主公三思。”
    孙权低垂着头,默然无语。张昭道:“主公,德谋之言不能采纳。”
    孙权抬起头来,问道:“却是为何?”
    张昭道:“当年秦国攻韩,上党守臣冯亭便以城降赵,挑起秦赵争锋,致使赵军败于长平,四十万大军一夜被坑。如今刘备欲将三郡予我,也正是此意,欲挑起我与刘表之间的争斗,他好坐壁上观。”此言一出东首的文臣个个点头,齐声道:“子布之言甚为有礼,刘备欲与长沙为饵,诱我与刘表争雄,此乃二虎竞食之计,还望主公三思。”
    贾仁禄心道:“娘的,你们这帮子文人整天就知道搬弄是非,这么好的一块肉放在面前,你们竟怀疑里面有七步断肠散。上次打关中就是这样,老子明知郭大大往馅里加佐料了,还不是照吃不误,结果老子没给毒死倒把凉州给拿下来了。嘿嘿,连命都不敢赌,还能成什么屁事。”
    孙权抬头看了看贾仁禄,长眉一轩,道:“先生因何一言不发。”
    贾仁禄微微一笑,道:“吴侯认为得此三郡对江东是有利还是有敝?”
    孙权道:“甚为有利。”
    贾仁禄道:“既知有利,如何不取?”
    孙权道:“使君为何不取?”
    贾仁禄心道:“***,你的疑心病也太重了吧。”说道:“主公正在经营巴蜀,无力插手荆襄之事。再者长沙三郡对东吴甚为有利,对主公来说不过又是一块悬隔不通的领土而已,有何利益可言?”
    孙权点了点头,贾仁禄道:“正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如今张怿真心归顺江东,便应速遣人前往受地。若迁延日月,一旦刘表得知张羡死讯,兴兵往攻。以目前长沙军队的实力如何能抵抗大军袭击,不出数月必亡,到那时吴侯在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孙权道:“先生之言有理……”
    张昭道:“主公三思,这可是刘备的诡计啊!”
    程普道:“主公,一得三郡,我军便可长驱直指荆襄了,这可是天赐良机啊!若是现今不取,后必悔之。”
    张昭道:“这明明就是刘备的诡计,还请主公切莫上当。”
    程普怒道:“这明明就是天赐良机,怎能说是诡计。”说完站起身来,捏着醋钵大的拳头,便欲厮并。
    孙权摆了摆手,道:“先生之言对我东吴大为有利,不过……”
    贾仁禄心道:“三国里诸葛大大第一次去见孙权的时候,好象就是用得激将法。看来老子也得激他一激。把他的火给激将出来,让他和刘表两边咬得个你死我活,人脑子咬出狗脑子来,老子也好在边上看看热闹。可咱不是诸葛大大,没系统地学过舌战理论。激激张绣之类的小角色勉强能够凑合,像孙权这种见惯风浪的大人物,那就是老鼠拉乌龟,没有下嘴的地方……算了,走一步算一步吧,能拉多远就多远。反正张怿和我也没什么交情,他灭不灭亡也不关我什么事。”
    想到此便望了孙权一眼,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孙权道:“先生为何叹气?”
    贾仁禄道:“我适才想起一个人来,不禁有些感伤。”
    孙权问道:“先生想起何人?”
    贾仁禄叹了口气,道:“江东孙伯符,世人称之小霸王。唉,没想到他故去之后,江东便没了人物。眼见着江东日渐衰败,不久便要灭亡了。想想当初孙讨逆攻城掠池是何等的辛苦,再看看如今。唉!这怎能不令人扼腕叹息。”
    此言一出,室中一片哗然,不少武将已然额上青筋突起,站起身来,奋袖出臂,攥起铁拳,便欲上前将贾仁禄给臭揍一顿。
    贾仁禄视而不见,微微一笑。孙权大手一挥,道:“诸位不得无礼。”侧过头来,说道:“兄长临终之时,将兴旺江东的千钧重担压在了我的身上,我年轻识浅,如何能当此大任?还请先生教我。”
    张昭道:“先生所言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了吧。如今江东在吴侯的治理之下,欣欣向荣,如日方中,怎能说是日渐衰败?”
    贾仁禄方才所言纯粹是在胡扯,他只不过见电视剧里的说客开说之前都要先吊丧,让那些家伙感到害怕,这才易于入说。他如今也不过是照方抓药,想吓吓孙权罢了,听闻张昭之言,心知这个老头不是那么容易被吓到了,心念电闪,脑子里飞快的闪着念头,嘴上继续胡扯道:“有道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今江东看上去花团锦簇,一派荣华,其实内中杀机四伏,暗流密布,若不未雨绸缪的话,稍一不慎,便有可能国破家亡。”
    孙权闻言一怔,出了一会神,抬起头来,说道:“先生所言极是,如今该当如何,还请先生教我。”
    贾仁禄道:“如今天下形势混乱,曹操在北方已大胜数场,不日便当克定河北。挥军南指,荆襄水军的不堪一击,吴侯也是知道的。我想只要曹军一到,荆州军便会望风披靡,不战而降的。那时曹操北有中原,南有荆襄,便将江东围在当间。一旦曹军压境,吴侯怕就没有这么悠闲了吧。”心道:“历史上就是这样的,老子这可是实话实说,没有危言耸听。”
    孙权缓缓地点了点头,道:“曹操已遣使臣让我送子入朝随驾,被我婉言谢绝了,如今他已有南征之心,只不过北方未宁罢了。一旦他削北方必会来夺江东,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先生之言不算是危言耸听。”
    贾仁禄道:“如今长沙三郡来降正是天赐良机,且不说这其中没有什么诡计,岂便是有,难道吴侯便因一点点的困难,而错失如此大好良机?张子布言道我家主公为了挑起江东与荆州之间的战争,坐壁上观。这根本就大错特错,如今刘表乃吴侯的杀父之仇,如果没有人挑起,这仇难道您就不报了吗?”
    孙权手按剑柄,站起身来,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此仇我誓报之!”
    贾仁禄微微一笑道:“如今长沙三郡来降,便是天助吴侯兴旺江东。时机稍纵即逝,若吴侯在犹豫不决的话,必为刘表所得,到那时吴侯要报父仇恐怕没这么容易了。”
    孙权点了点头道:“我意已决……”
    便在这时,一名小卒气喘吁吁的走了进来,道:“报,夏口城中防守严密,我军屡攻不下,伤亡惨重,还请主公速拿主意。”
    孙权抬起头,遥望舱外远处,出了一会神,方道:“知道了,下去吧。”侧头看了看贾仁禄,一挥手,说道:“先生远来劳苦,先下去休息吧。”
    贾仁禄闻言一怔,待欲再言,却见孙权摆了摆手,两条大汉抢上了来,道:“先生请。”贾仁禄一脸郁闷,心道:“这叫什么事啊,你到底是同意了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