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速度-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闲这才知道,原来这位死在洪公公手上的胡人刺客,是当年庆国开国之时,与西胡和亲时,送过去的“假公主”的后代,虽然过去了很多年,但依然保有了庆国人的面貌——其实这次和亲很有名,因为当西胡被庆国打到最惨的时候,对方曾经想求和称臣,派了一队当年和亲队伍的后代回到京都,只是被庆国人坚决地拒绝了对方的归顺。
  那一支队伍后来很悲惨地回去了西胡,没料到却留了一位高手在京都,然后选择了此时爆发。
  “对方怎么混进宫中当上了侍卫?手续是谁办的?”
  “办的人早已经死了。”宜贵嫔蹙眉道:“所以成了悬案。”
  范闲在心里翘起了一根手指,自己对于这件事情,终于摸到了立体的一个面。
  “小太监还活着,以监察院地手段。应该能查的清楚。”他沉声问道。
  宜贵嫔点了点头:“查的非常清楚。小太监是十五年前京都……那次风波中死的一位王公地后人,当年京都死的人太多,所以竟让那王公府上的一位仆人抱着他逃了出去,当时他才刚刚出生不久。所以未上名册,漏了此人……那位仆人应该是自杀了,然后当年的婴儿被京郊一位农夫抱养,后来又自宫入了宫。”
  “那匕首是怎么藏进去的?”范闲认为这才是真正的问题,小太监应该构划不出来这种格局。
  宜贵嫔接下来的话,推翻了范闲的想法:“三年前,小太监就负责在赏菊会前打扫悬空庙顶楼,就是那时候藏进去的,监察院已经找到了匕首的做家,确认了时间。”
  范闲皱起了眉头。小太监既然是十五年前流血夜地残留当事人……那个流血夜自己清楚,是皇帝、陈萍萍、父亲为了给母亲报仇而施展出来的手段,当时庆国最大的几家王公都被连根拔起。京都不知道死了多少人,就连皇后地家族都被砍的一根枝叶不剩,只留下了她一个人孤守宫中……谁知道这个小太监的身后,又代表着什么意味呢?
  西胡,王公……这些人确实有谋刺皇帝的动机和勇气。只是……怎么会凑到一堆儿来了?
  “叶家有没有什么反应?”范闲很认真地问道。
  “能有什么反应?”宜贵嫔笑着摇头说道:“叶重连上了八篇奏折请罪,更不敢回沧州,老老实实地留在府里。连府上的亲兵都交给京都府代管,小心谨慎地无以复加,就看陛下怎么处理。”
  “陛下啊?”范闲也笑了起来,“看叶流云回不回京都吧。”
  二人还准备说些什么,忽听着梅圆的一角隐隐传来话语声,便沉默了起来,开始讲些旁的事情。范闲首先就抱月楼地事情,对于毅公府上的伤害表示了歉意,宜贵嫔则代表国公府那方。感谢范闲不避亲疏,勇于管教小孩子,有力的阻止了国公府的将来向不可预期的深渊滑去。
  主宾双方交谈甚欢,然后告别。
  “说了些什么呢?”婉儿看着宜贵嫔牵着老三往圆外走去的身影,好奇问道:“这位娘娘向来以憨喜安于宫中,怎么看着今天却有些紧张?”
  范闲笑道:“孩子长大了,当妈的怎么还能像以前那样?等咱们将来有了孩子,你就明白了。”
  林婉儿面色一窘,又想到自己的肚子似乎一直没动静,只是相公如今受了伤,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得强颜一笑,转了话题:“外面怎么样了日是逢不是闹的天翻地覆?”


  范闲轻声将宜贵嫔带来地消息说了一遍,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太监宫女,说道:“风有些凉了,我们回屋吧。”
  知道有些话不方便当着宫里的下人面前说,婉儿与若若点了点头,使唤那些太监过来抬软榻。
  ……
  ……
  回屋之后,躺在那张大床之上,范闲睁着眼看着床顶,不知道在思考什么,半晌之后终于说道:“你说叶家这次会有什么下场?”
  此时房中无人,他也不用忌惮什么,直接说道:“宫典肯定是得了旨意,才会去洛州……而且肯定不是陛下的旨意,不然宫典若喊起冤来,连陛下都无法收场。”
  他的心中寒意大作:“这一招虽然有些荒唐,但却很奏效,太后密旨令宫典去洛州办事,他身为禁军统领当然要去,而悬空庙上偏生出了刺客!如果审案之时,宫典还要强说是太后密旨让他出京,那就等于是向天下宣告,是太后要杀皇帝?……如果宫典不想被株连九族,那这种话只好埋在肚子里面,吃这么大的一个闷亏。”
  林婉儿和若若都是聪明人,当然不会认为真的是太后安排的悬空庙一事。婉儿面带愁容说道:“你是说。宫典去洛州,是外祖母与陛下一起安排地?”
  范闲嗯了一声。
  若若皱眉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范闲冷笑道:“宫典是禁军统领,又是叶重的师弟,他这次倒霉。叶家自然要跟着倒霉。”
  婉儿心忧自己的好友叶灵儿,叹息道:“叶家一向忠诚,为什么陛下要……”
  话没说完,大家都听的懂。范闲叹了口气说道:“陛下如果不怀疑叶家地忠诚,当然不会选择这么做,可是如今既然已经生疑,只好选择让叶家靠边站,至少京都重地,不可能再让他们师兄弟二人把守着……问题最关键的是,叶家又有一位咱们庆国唯一在明面上的大宗师。只要叶流云一天不死。那么一般的由头,根本动不了叶家。”
  “所以才会用了这么阴损,大失皇家体面的一招。”范闲叹息道:“也不怕冷了臣子们的心吗?”
  “为什么……陛下会对叶家动疑?”
  “很简单。”范闲解释道:“陛下指婚二皇子与叶灵儿……如果叶重看的够准。当时就应该拒婚,哪怕他认可这门婚事,也应该在第一时间内请辞京都守备一职,不说归老,哪怕调到边防线上。也能让陛下心安些。”
  “而他这两样都没有做,所以……”
  林婉儿与若若黯然点头,若若忍不住开口说道:“这里面的弯拐拐真是多。”
  “在北齐的时候。我就猜到会有这么一天。”范闲说道:“只是没有想到,陛下会用这么小家子气的手段。”
  婉儿忽然说道:“如此看来,那天悬空庙地刺杀,本来就是陛下意料中事?”
  范闲看着她,点了点头:“只是不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在计算之中,还是说陛下本来只安排了其中的一项。,
  林婉儿回望着他地双眼,缓缓说道:“陛下此生不喜行险,所以……他顶多会放一把火。”
  夫妻二人沉默地对望良久,似乎都有些后怕。悬空庙的火如果是陛下安排放的,那后面的连环几击,又是谁安排的呢?
  范闲缓缓合上了双眼,轻声说道:“刺客地局安排的太机巧了,机巧的以致于,我根本不相信,这是一个组织,或者说是几个组织能够安排出来地单一计划。”
  “只是凑巧而已。”他继续说道:“只是几方埋藏在宫中的刺客,忽然发现,悬空庙上的情势,十分适合他们的忽然爆发,于是,不用商量,也没有预谋,连番的刺杀,就这样陡然间爆发出来。”
  最后,他对自己说:“很明显,这是一个神仙局,完全出乎陛下意料的神仙局。”
  离皇宫并不是很遥远的那座阴森建筑之中,陈萍萍坐在轮椅之上,一言不发,底下七位头目也沉默着,不知道该说什么,皇帝遇刺,除了禁军要承担最大责任之外,监察院也要负起极大的后果。
  如果不是此时躺在宫里的提司大人,挽救了那个局面,或许监察院也只有和叶家一样,等着宫里来揉捏自己。已经正式出任四处头目地言冰云冷漠着开了口,打破了密室中的安静:“西胡埋在侍卫里的刺客,十五年前血夜余孽的小太监,传说中四顾剑的弟弟,这几个人根本不可能凑到一起,来筹划这样一个局面……而且那把火究竟是谁放的,至今没有查出来。据各处传来的消息,北齐锦衣卫目前正在大乱之中,根本没有余暇来筹划此事,东夷城也没有筹划此事的任何征兆。”
  六处的代任头目也冷冷地开了口:“而且四顾剑有弟弟,这只是传说中的事情……谁也不知道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存在。”
  监察院二处司责情报归总与分析,头目面带请罪之色,愧然说道:“一点情报都没有,虽说是属下失职,但属下以为,要谋划这样一个杀局,情报来往必不可少,总会被我们抓到一些线头,可是一个线头也没有!……我只能认为,谋刺的那几方之间,并没有进行过真正的接触,甚至,我想大胆地判断,那几名刺客之间,彼此都互不相识!”


  坐在轮椅上的陈萍萍缓缓睁开双眼,用有些浑浊的目光看着自己的下属们,心想陛下喊人放的火,当然不能被你们抓到,至于那名西胡的刺客,胆大的小太监,鬼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陛下与老夫又不是真正的神仙。
  “这是个神仙局。”老人打了个呵欠,“凑巧罢了,哪有那么多好想的。”
  第五卷京华江南第五十七章神仙局背后的神仙
  ------------------------
  请扔掉庆国监察院条例疏注,翻开监察院内部参考材料第五册的最后一页。
  第五册是监察院这么多年来的案例汇总,抄写了最近几十年来,有代表性的各类案件的分析与总结,针对于形形色色的案件,详细阐明了事件筹划之初的起源,蕴酿的过程,在其中的变数影响,以至于最后达成的结果。
  第五册里包淋的案例很多,再凭借监察院的情报系统,以及在事件中所寻觅到的相关证据,便足以用来论述清楚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所谓阴谋,找到事情发生的真正原因,以及中间的流程安排——因为人类实际上远远不如他们自己认为的那么有想像力。
  但也有一类案件,人们永远只能挖掘到事情的一面或者两面,而不能解释所有,这也就是第五册最后一页上写的那三个字,那三个范闲和陈萍萍都很熟悉的三个字。
  “神仙局。”
  ……
  ……
  所谓神仙局,是指事件之中出现了以常理无法判断到的变数,从而寻致了神仙也无法预判的局面。
  比如当年陈萍萍率领黑骑千里突击,深入北魏国境,抓住了秘密回乡参加儿子婚礼的肖恩。监察院已经算准了所有的细节,甚至连付出更惨重的代价都算计在内,可是肖恩在婚礼上,实际上并没有喝费介大人精心调致的美酒,这位北魏密谍头目用一种冷静到冷酷的程度,控制着自己的饮食与身周地一切。
  但当庆国人以为这件阴谋不可能再按照流程发展下去的时候,故事发生了一个很令人想像不到的变化——肖恩听着新房里传来的吵闹声。开始郁闷,开始想喝闷酒,而很凑巧地是,负责替他看管皮囊中美酒的亲兵队长。在旅途上没忍住酒馋,已经将酒喝光了,所以这位不负责任的亲兵队长,在肖恩大人要酒的时候,惶恐之下昏了头,直接灌了袋婚礼上的用酒。
  于是肖恩中了毒,于是陈萍萍和费介成功。而直到很久以后,陈萍萍他们才知道,之所以肖恩会如此郁闷,是因为他的儿子……不能人道。
  这种变数。不存在于计划之中,却对局面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又比如在二十年前,南方一位盐商在寿宴之后忽然暴毙。刑部一直没有查出来案件的缘由,便转交给了监察院四处处理,谁知道查来查去,竟然查出了当夜有十四个人有犯罪嫌疑,包括姨太太们在内。似乎每个人都想让那位富甲一方的大商人赶紧死掉。
  而真正的凶手是谁呢?
  又过了三年,一位穷苦老头儿偷烧饼被人抓到了官府,他大约是不想活了。担承三年前地盐商就是死在他的手里。得到这个消息,监察院四处的人又羞又惊,心想自己这些专业人士怎么可能放过真正地凶嫌?赶到案发地一审,众人才恍然大悟,难堪不已。
  那老头儿和盐商是小时候的邻居,自小一起长大,后来老头儿去梧州生活,返乡定居的时候看见那位盐商做大寿,不知道是中了什么邪。竟是爬进了院中,拿起一块石头,就将醉后的盐商生生砸死了。
  监察院曾经注意过院墙上的蹭痕,但始终是没想到,一位回乡定居地老头儿竟然会冒着大险,爬入院中行凶,还没有被家丁护卫们发现。
  当时还没有成为四处主办的言若海好奇问老头:“后来我调过案宗,保正也向你问过话,你为什么一点都不紧张?”
  老头儿说道:“有什么好紧张的?大不了赔条命给他。”
  言若海大约也是头一遭看见这等彪悍地人物,但还是很奇怪:“你为什么要杀他?”
  老头儿理直气壮地回答道:“冬时候,他打过我一巴掌。”
  ……
  ……
  悬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