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唐-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高力士虽然贪财,但人却谨慎,尤其是这种事关皇权争斗的大事,不可能轻易答应下来。

他恋恋不舍地将目光从黄金明珠上收回来,轻轻笑道,“杨相和虢国夫人真是客气,只是咱家无功不受禄,不敢当此厚礼啊。”

“不过,杨相,咱们可是跟你说,大家可是有意要……”高力士压低声音,挥手做了一个动作。

杨国忠不以为意地嘿嘿笑着,“大将军,陛下有意要废太子,这些年也不知道有多少回了,可是哪一次真废了?请大将军思量:陛下一向恩宠娘娘个,如若娘娘一门心思指望太子将来养老倚靠,陛下会不会忍心拒绝娘娘?”

“大将军从中调和,娘娘真诚求告,本相态度坚决,兼之让太子上表请罪……”杨国忠嘴角一挑,“本相看,陛下也就准了。太子终归是陛下亲子,这些年坐镇东宫谦卑谨慎,无大功也无大过,岂能说废就废?”

“娘娘应该已经去跟陛下说了……大将军,锦上添花不若雪中送炭,大将军助吾等一臂之力,不论是本相,还是太子,都感激莫名,铭记在心”

高力士嘿嘿笑着,心念电闪。衡量来衡量去,觉得此番杨国忠与杨贵妃联合起来力挺李亨,李亨的太子之位怕是暂时无忧了。虽然以后还不好说,但起码目前来说不用担心了。

想到这里,他的目光下意识地落入面前的明珠黄金上,瞬间变得火热起来,又嘿嘿笑道,“既然如此,咱家也就不客气了。杨相,虢国夫人,咱家知道该怎么做——就此告辞,咱家这就回宫去向陛下复命”

“大将军,这是本相参奏安西都护府大都护、节度使高仙芝兵败之过的表文,还烦请大将军帮忙递一递。”高力士要走,杨国忠起身相送,顺势从袖口中掏出刚刚写好的参奏弹劾表文,递给了高力士。

高力士拿人家的手短,自然也不矫情,就笑着接过然后扬长而去。

“三哥,这老家伙能成事吗?”杨三姐凝视着高力士车马远去的背影,轻轻道。

“三姐儿呀,可莫要小看了这老太监的本事。在陛下面前,这老家伙几乎是说一不二……天宝以来,有人说得罪李林甫尚有喘息之机、得罪高力士必死无疑,说得就是这个理儿。”

“罢了,本相告辞了。三姐儿,听三哥一句劝,张瑄此子心机深沉、深不可测,三姐儿不要陷得太深,徒徒为人白白做了嫁衣,将来吃了大亏。”杨国忠转头深深望了杨三姐一眼,拱手也道别离去。

杨三姐俏脸一变,却是目光流转间,又轻轻叹了口气。杨国忠无非是提醒她说张瑄虽然年轻但却不好驾驭,劝她莫要被人所迷。其实,这一点杨三姐又何尝不知,只是她早已陷进去不能自拔了。

而与张瑄相处日久,这份心思的沦陷就越深。

杨三姐幽幽自怨自艾着,正要转身回房,却听身后传来一个清朗而柔和的声音,“承蒙三姐厚爱,张瑄感同身受……待来日,某绝不负卿”

杨三姐心神一颤,旋即欢喜着转身望着张瑄,痴痴道,“瑄哥儿,汝不骗奴家?”

张瑄微笑着缓缓伸出手去,就在杨三姐犹疑无措的片刻间,一把抓过她那保养得极其粉嫩的手来,牵着她一起向前行去,“三姐儿,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第二卷步步惊心第100章杨玉环的心计

第100章杨玉环的心计

第100章杨玉环的心计

杨玉环乘辇带着几个宫女太监,匆匆穿过宫径,向御书房行去。

按照原定的计划,她不得不亲自出面向皇帝央求公开李亨拜她为母的事情。如果不是这个当口,杨玉环自己随意就宣布了,也不需要经过皇帝的批准。以李隆基对她的宠溺,断然不会追究;但现在,因为关乎立储大事,杨玉环也不敢怠慢。

到了御书房门口,杨玉环屏退随身太监和宫女,也没有让宫女进内禀报,径自自己就进了御书房。

高力士出宫去替李隆基找杨国忠办事儿,此刻侍候在御书房的太监头目便是李静忠。

皇帝在内看书,李静忠靠在外厅的墙壁上闭目养神,但眼睛虽然闭着,其实耳朵都竖起来,皇帝一有召唤便要随时听命。

听到有人进内的动静,李静忠立即睁眼望去,见杨玉环霓裳羽袖飘飘,高贵从容地盈盈走来,吃了一惊,赶紧躬身见礼,拜了下去,“小的李静忠拜见娘娘娘娘万安”

杨玉环大略也识得高力士手下的这个管事太监,她性情平和,对宫里的太监宫女一干人等态度和蔼,很少摆架子,所以倒也微笑着点了点头,“陛下在否?”

李静忠还未说话,就听里面传来李隆基嘶哑而疲倦的声音:“娘子,进来吧,朕在。”

杨玉环轻盈走进。

见李隆基正靠在锦墩上翻阅一些奏折,不由柔声笑道,“三郎,不要太过操劳了……要保重龙体啊”

李隆基有些恼火地瞥了堆在桌案上的一大堆事情,烦躁地摆了摆手,“看看这些破事……事无巨细,都要捅到朕这里来朕是皇帝,是天子,不是宰相——这个杨国忠,当真是不让朕省心”

杨玉环微微一笑,心里却一阵腹诽。

心道:明明是你想要削弱杨国忠的权力,这一阵又摆出架势来要亲临政务……好吧,勤政亲政吧,那就不要嫌辛苦嘛又不想管事,又不想放权,这天底下哪有这等好事。

“三郎,奴明日还想出宫去玉真观住一段时日,一则为三郎祈福,祈求三郎身体康健、大唐天下风调雨顺江山永固;二则也静养身子……”杨玉环柔声说着,主动岔开了话题去。

李隆基稍稍沉吟了一下,便笑着点点头,“好,朕准了。玉真那里环境清雅,倒是一个颐养身体的好去处。娘子先去,待朕忙完这些杂事,也出宫去与娘子相会”

李隆基回头来望着桌案上的奏表,眉头又紧皱起来。

一想起目前大唐朝廷这些破事,李隆基就烦躁起来。安禄山的隐患还没有来得及消解,见杨国忠气焰太盛,他这个当皇帝的刚想要出手打压一下,没想到就又冒出来荣王与太子夺嫡的事儿。

一环扣一环,像是一座大山一般积压在他的心上,让他寝食难安。

杨玉环见李隆基眉头紧蹙,眼珠子微微一转。她虽不喜蝇营狗苟之事,但也不是没有心计。她知道,如果自己直截了当地说出李亨拜自己为母的事情,八成是要引起李隆基的排斥和反弹。

还是要使些心计的。

杨玉环心思百转,突然张嘴轻笑道,“三郎,奴家这些日子静养身体,想起一些陈年旧事,觉得不胜唏嘘。”

李隆基一怔,转头笑道,“哦?娘子倒是开始怀旧了?朕这些日子忙于国事,陪娘子时间少了,娘子不要怪朕才好。”

杨玉环柔声摇摇头,“三郎操劳国事,心系家国天下,奴不敢扯三郎的后腿,只是求三郎保重龙体……奴家这些日子,日日思量,觉得红尘若梦,人生际遇实是莫测变幻,不可捉摸。”

“三郎今日对奴的宠爱,恩情如海深一般;但若三郎宠爱失去,奴又该如何?”

杨玉环说着,声音便变得有些哀伤起来。

李隆基望着俏脸上浮荡着一抹黯然的杨玉环,知道最近杨玉环一直在为自己的后半生而焦虑不安,不由就笑着宽慰道,“娘子何必如此伤感?有朕在,这大唐天下,何人敢对娘子不敬?”

杨玉环幽幽道,“奴家不中用的紧,至今也没有为陛下诞下一子半女,这后半生终是没有依靠……”

“奴家刚才去了一趟刘妃宫里……听说最近朝廷欲改立荣王为储君,他日若是荣王成为大唐储君,三郎百年之后,刘妃必贵为皇太后,奴家在这后宫,还要指望刘妃看顾一二呐。”

也就是杨玉环敢在李隆基面前提这个“百年之后的问题”,别人绝不敢。虽然李隆基明知是人不是神仙,终有一死,但还是非常忌讳这个“死”字。

李隆基面色一变。杨玉环这句看似无心的话,直接就捅到了他的心底,揭开了一层薄薄的窗户纸。所谓母以子贵,刘华妃尽管目前不受宠,但来日等荣王上位,她必贵极后宫。

杨玉环暗暗一瞥,见李隆基有些意动,便赶紧趁热打铁地又追上了一句,“三郎,奴有个心愿,求三郎恩准。”

李隆基叹息了一声,“娘子,在朕面前不要这般生疏,有话便说,莫说这个求字。朕与娘子,恩爱一体,不分彼此。”

杨玉环眸光闪烁了一下,轻轻道,“奴家无子嗣,想从三郎的儿子里过继一个来,将来人老珠黄了也好有个依靠,还求三郎准了。”

李隆基猛然抬头来凝望着杨玉环,眉头一簇,沉声道,“太子李亨?”

都到了这个份上了,杨玉环自然是不能再遮遮掩掩,就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她从袖口处扯出李亨写给她的血书盟誓来,递给了李隆基,然后柔声道,“亨儿一向仁孝恭谨,在三郎的儿子中是最尊重奴家,与奴最投缘的一个。”

“奴家知道三郎最近正在为立储的事儿烦心……奴家也不是为亨儿争取什么,只求三郎准了奴这个心愿。再者,他日三郎改立储君,看在奴的面上,保住亨儿的性命,给他一世平安富贵,做个闲散王爷罢了,也好让奴家娘俩今后相依为命。”

杨玉环说到这里,突然跪伏在地,声音变得哀婉哽咽起来。

“娘子,且起身来,切莫如此。”

见杨玉环伏地哀伤不起,李隆基犹豫了片刻,径自起身去亲自搀扶。

“娘子莫要如此,莫要如此……朕答应你了便是。”李隆基犹豫半响,还是不忍心拒绝杨玉环。所谓的江山社稷大局为重,在这片刻间还是抵不过儿女情长。

杨玉环心内大喜,脸上却仍旧是“涕泪交加”,感动涕零道,“臣妾叩谢陛下隆恩,臣妾叩谢陛下隆恩”

李隆基心中一叹,心道:李亨啊李亨,朕就再往后拖一拖。娘子如此悲惋,朕不忍心。同时也再考验考验荣王的品性。

……

……

就在御书房里,杨玉环笑吟吟地陪着李隆基用了一些茶点,又说了一会闲话。

“三郎,过几日,奴家想去上阳东宫看看梅妃,还请三郎准了。”

“梅妃?”听杨玉环突然提起被他打入冷宫多年的梅妃,李隆基脸色一变,目光便有些复杂闪烁。当年的梅妃其实还是颇得他宠爱的,只是因为梅妃与杨玉环水火不相容,他盛怒之下,才将她打入冷宫。

一别经年不见,当年的梅美人的清秀婀娜身影,早在他心里淡成了一条线。

“当年奴家年幼,少不更事,与梅妃多有冲突,引得三郎不快。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奴家觉得梅妃苦守冷宫,颇为不易,就想去看看。”

“三郎,奴家先去看看,如若梅妃……奴家愿意迎梅妃出上阳东宫,一起服侍三郎。”杨玉环声音轻柔,眸光流转。

李隆基心里一暖,觉得还是杨玉环心胸开阔大度,识大体。

他眼前瞬间浮现起当年那张明眸皓齿的绝美容颜,心下也有些凄然,下意识地就点头应允,“嗯,娘子有心了。这多年来,朕倒是忘记了梅妃。娘子去看看也好,跟她说说,若是她知错了,不再是当年那种尖刻、得理不饶人的性子,朕赦免了她也可。”

“嗯,臣妾谨遵陛下口谕。”杨玉环笑着缓缓垂下头去,借故饮茶,幽深似水的眸子里却闪动着一丝复杂的光芒。

杨玉环的性情温和,当年的梅妃却很强势,可以说是恃宠而骄。杨玉环进宫之后,见李隆基心思渐渐归属在杨玉环的身上,梅妃却用了一些手段,差点没把杨玉环排挤出宫。所幸后来李隆基最终还是宠溺杨玉环,把梅妃打入了冷宫再不相见。

高力士回宫,在皇帝面前回报了杨国忠的明确态度。由于拿了杨家的好处,高力士很隐晦也很“艺术”在李隆基面前极尽美言,说了太子李亨很多的好话。

李亨确实是李隆基这么多皇子中最恭顺的一个,在李隆基眼里,能力不强、性格懦弱、也没有野心,但适合当李隆基这个强势皇帝的太子,却未必适合当一个维持强盛大唐基业长盛不衰的皇帝。

身体状况越是不堪,李隆基就越加重视大唐江山社稷的传承。相对来说,李琬的能力要比李亨强,这才是李隆基有心改立太子的关键。纵然是没有现在的夺嫡风波,迟早李隆基还是要将这个提上案头。

第二卷步步惊心第101章玉真公主的预感

第101章玉真公主的预感

第101章玉真公主的预感

“罢了,老东西,这太子的事情,真是让朕烦心。”李隆基疲倦地摆了摆手,“汝去东宫那边,传朕的口谕,就说朕准他拜娘子为母了……希望他言行如一,将来对贵妃娘娘若是有半点不敬、口不应心,朕绝饶不了他。”

“诺。大家放心,太子仁孝,世人皆知。且太子生母杨妃娘娘过世多年,太子此番认贵妃娘娘为母,必会实至名归。”

高力士恭谨地笑着,“大家,老奴这就去东宫传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