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唐-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府中,用过早饭是读书半个时辰。有时候裴徽会赶过来与张瑄一起温书,而裴徽不来的时候,张瑄便在院中似模似样地打着前世记忆中的太极拳,活动活动身子。

人家打拳是虎虎生风威猛十足,但张瑄的拳招在如烟如玉两个小丫头片子看来软绵绵地,左推右转,扭腰摆臀,如同歌姬的舞蹈,越看越觉得古怪。

两个丫头凑在一起一边看张瑄慢条斯理地打拳,一边小声议论着什么。这个时候,下人张力匆匆从前院本来,刚进院中就大呼小叫起来:“三公子,公子爷!大喜大喜了,两位老大人有喜讯传来,要三公子去前厅说话。”

张瑄收起拳势,长出了一口气,然后好整以暇地扭头望着张力淡然道,“张力,何事大呼小叫?”

“罢罢罢,问你也问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好了,你且回去,我洗把脸就去前厅。”

说着,张瑄转身向房中走去。

如烟和如玉赶紧一溜烟跑了去,一阵风似得冲在张瑄前头,一个端着脸盘去为张瑄打洗脸水,一个则手持汗巾小心翼翼地为张瑄擦拭额头上的汗珠儿。

待张瑄洗完脸又换了一身袍衫,去得前厅时,张家诸人——张九鸣和张九皋、柳氏,张焕和张宁兄弟两个,还包括张焕的夫人宋氏,张宁的妻子焦氏在内,都兴奋而焦急地等候在厅中。

今日朝会上,当朝宰辅杨国忠主动奏呈,提名荐拔张瑄为礼部郎中,这可是从五品赏阶的官衔,又是礼部要害衙门的实职。消息传来,张九鸣和张九皋差点为之欢呼雀跃。

他二人宦海沉浮数十年,方才不过混到了从四品的官位上,而自家这个侄子不需通过春闱科考就要获得从五品的实职,如此高的起点——且明摆着要成为杨国忠的门生,岂能不令二人兴奋?

因此下了朝,两人顾不上回府,就都一起来到了张府,向张家众人通报了这个好消息。

第一卷长安风云第069章杨玉环的隐忧和李隆基的试探(中

新的一天,求推荐票!

————————————

第069章杨玉环的隐忧和李隆基的试探(中)

见张瑄慢慢走进厅来,张九鸣哈哈一笑,摆了摆手道,“瑄儿,快来,坐下说话。”

张九皋也向张瑄微笑点头。

崔焕缓缓起身笑着摆了摆手,“三弟,来,坐。”

崔焕作为长兄,此刻对张瑄如此礼遇,张宁无奈,也只好跟着站起身来,只是与崔焕不同的是,他脸上的笑容很是勉强。

张瑄从一个浪荡子突然变成绝世才子,更是一步步青云直上,这让嫉妒心强的张宁心里感觉并不舒服。说实话,他还是有些接受不了,一个昔日自己眼中的垃圾货色,就这样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大雅之堂,还占据了一个相对较高的高度,让他望尘莫及。

虽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因为长久以来的关系一直都不“友好”,所以两人间的亲情是相当淡薄的。

张瑄呵呵笑着,先躬身向张九鸣、张九皋和柳氏施礼问安,然后才向张焕、张宁拱手道,“见过两位兄长。”

张焕亲切地抓过张瑄的手来,回头的瞬间却无意中发现了张宁脸上很是有些别扭的神色,暗暗皱了皱眉,却是没有说什么。

张宁的心性,张焕作为兄长,非常了解。张宁没有别的毛病,就是心胸狭隘一些,为人比较尖酸刻薄。张瑄从祸害家族的浪荡子一下子变成张家的“顶梁柱”,他一时间还是转不过弯来。

私底下,张焕已经跟张宁开诚布公地谈过两次。话是说得很清楚了,无论如何,三人都是骨肉兄弟,兄弟之间必须要团结一心,这是一个前提和基础。如果兄弟之间都出现了贰心,张家将来又如何能复兴昔日荣光呢?

其实在张焕看来,有些事情已经摆在了桌面上:张瑄如星辰一般横空出世,光芒日渐耀眼,张家将来发展崛起的希望终归还是寄托在他的身上。这一点,纵然是张家的下人婢女都看得明明白白,张焕就不信张宁这个二公子会不懂。

好在张瑄并没有计较张宁的不尴不尬和不冷不热。本着家和万事兴的原则,张瑄对张宁保持着敬而远之的态度,只要张宁不是太过分,他一般都会顾全大局给张宁留几分面子。

张瑄淡然的目光从张宁脸上一扫而过,慢慢在张焕身边的位置上坐了下去。临坐下时,又向宋氏和焦氏两个嫂子微笑点头致意。

宋氏自不待言了,自打张焕脱险回府之后,她感激于张瑄的营救之恩,对张瑄的态度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而张宁的夫人焦氏其实也是一副玲珑心思,看出这个小叔子将来前途无量,态度也变得极其谦卑和礼让。

柳氏一直都没怎么说话,柔和的眸子却始终都落在自己儿子身上,越来越欣慰。

张九鸣朗声笑着,“瑄儿,此番杨相亲自荐拔你入礼部为郎中,这可是大大的好事。礼部郎中乃是有实权的肥缺,多少人望而不得……”

“叔父说得极是。礼部郎中虽只是从五品的官阶,但重在有权。位于显赫衙门,身居要职,某看三弟出仕起点如此之高,将来就是登堂拜相也不是没有可能。”

张焕微微有些出神地望着张瑄,声音感慨,“某十年寒窗,一朝登科,数载营运,方才谋得一个太子赞善大夫的职位,可惜命运多舛,被奸人所害深陷大狱,虽蒙三弟营救侥幸罢官不死,但此生已与仕途无缘。”

“吾家之命脉,皆系于三弟之身。唯盼三弟能珍视机会,谨慎从事……来日若能封侯拜相,张家与有荣焉。”

张瑄也深深凝望着张焕,默然点头,“兄长且宽心。无官职在身,未尝就不是一件好事。兄长暂时在家协助娘亲打理家务,亦是重任在肩呐。他日若有机会,也说不准……”

张瑄的话没有说完,就止住不说,但言下之意却很明显。

张九皋在一旁突然插话道,“二哥,瑄儿至今还无表字吧?如今他即将出仕为官,若无一个表字亦不成体统。不如二哥做主为瑄儿取个表字。”

张九鸣一怔,沉吟起来。

表字是父辈或者师长所取赐名,尽管张瑄早就想要自己取一个,后又觉得不合这个时代的规矩,就作罢了。

张九鸣沉吟良久,方才抬头来望着张瑄笑道,“叫子瞻如何?子瞻者,多为名士贤者,瑄儿才华绝世老成沉稳,当得起‘子瞻’二字。”

“张瑄——张子瞻……”张九皋在旁低吟了几声,猛然摆手叫好,“不错,这表字清雅而不失风骨,配得上咱们家瑄儿。”

……

……

当天自然又是一番盛宴庆祝,张家族人尽欢而散。

第二日上午,张瑄刚从城外“锻炼”身体回来,就得到了皇帝急召他入宫的消息。

张瑄匆匆洗漱一番换上崭新的青衫,穿戴整齐,前来宣皇帝口谕的太监李静忠已经等得有些不耐烦,尽管张家人毕恭毕敬好茶侍候着。

见张瑄进来,李静忠上下打量了张瑄几眼,起身微微笑道,“张公子,皇上急召,速速虽咱家入宫面圣去吧。”

“劳公公久候,张瑄汗颜。”张瑄拱手见礼。

严格说起来,此刻的张瑄正在势头上,贵妃娘娘喜爱、皇帝看重,此番更是要蒙圣恩直接出仕为官,但张瑄却不仅毫无骄矜之气,也无普通文士身上那种酸腐味道,让李静忠心生好感。

张瑄乘坐着李静忠带来的马车,直接入了宫,直奔御书房。

一路上,简单交谈了几句,张瑄意外地发现,此人竟也是历史上颇有名气的一个当权宦官——唐肃宗李亨(现在的太子亨)身边的权宦,李辅国。当然,这是后话了,此刻的李静忠不过是高力士手下的一个宫中杂役,毫无地位可言。

不过,张瑄并没有因此而小觑这个深藏不露的太监。

临下车的时候,张瑄悄然捏着一个十两左右的银饼子递在了李静忠手里,低低笑了笑,“烦劳李公公,些许心意往公公不要嫌弃。”

李静忠很是吃惊,但神色变幻了几下,还是心照不宣地将银饼子揣起来,心中对张瑄的好感却是更重。

外臣给宦官送礼不是什么新鲜事,但送的都是高力士这种有权有势的大太监,至于李静忠这种下等太监却很少有人搭理——从外臣手里收礼,这还是李静忠五岁入宫以来的头一遭,注定要印象极其深刻。

马车到了御书房外的小广场上,李静忠跳下车来,挑开车帘笑着,态度却是恭谨了几分,“张公子,请。请下车在外侯召,咱家去向高大将军禀报。”

“有劳公公。”张瑄点头拱手。

第一卷长安风云第070章杨玉环的隐忧和李隆基的试探(下

第070章杨玉环的隐忧和李隆基的试探(下)

御书房里。

李隆基正在兴致勃勃地伏案书写着什么,而高力士则身子微微前倾,笑吟吟地观望着,口中似是还赞叹连声。

李静忠蹑手蹑脚地走进去,刚一露头,就被高力士挥手屏退。

半响,高力士神色淡漠地踱步出来,李静忠赶紧拜倒在地,恭谨道,“大将军,小的奉命将张瑄带来,正在御书房外侯旨传召。”

“让他进来,咱家在这等着。”高力士摆了摆手。

李静忠不敢怠慢,赶紧应命退下。

别看同为太监,但身份地位却无异于天渊之别。高力士高高在上可以说是在这大唐三千宫阙里呼风唤雨,执掌宫内太监之生死命运,想要处置李静忠这样无足轻重的太监,跟捏起一只蚂蚁一样简单。

因此,李静忠这些太监对高力士的敬畏惧怕,甚至超过了皇帝。

李静忠匆匆出门来唤过张瑄,“张公子,高大将军有请。”

“张公子,见了高大将军,切莫失礼……”就在张瑄即将与他擦肩而过进入御书房的时候,李静忠犹豫了一下,还是压低声音提醒了一句。

张瑄止步拱手谢道,“谢公公,张瑄省得。”

张瑄进入御书房外厅的时候,高力士正端坐在摇椅上闭目养神。

张瑄明知高力士故意摆谱,却也无可奈何。此刻他跟高力士之间的地位差别太大,根本没有任何可比性,高力士在他面前摆摆架子,其实也属于正常。

“张瑄拜见高大将军。”张瑄躬身下去。

高力士缓缓睁开眼睛,慢慢扫了张瑄一眼,突然展颜笑了起来,摆摆手,“张家小哥儿,咱们又见面了。当日去虢国夫人府上时,咱家就觉得小哥儿非池中之物早晚有飞腾之时……只是没有料到,这一日会来得如此之快。”

“不简单,不简单呐。”

“都是大将军的厚爱提携,张瑄惶恐汗颜之至。”张瑄心里漠然,嘴上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小哥儿能有今日,与咱家倒是没有关系。不过,咱家这几日跟皇上谈起小哥儿来,却也是颇为赞叹来着……”高力士缓缓起身,“皇上召见,小哥儿就随咱家进内朝见圣上。见了圣上,万万不可失礼、不可妄言、不可逾矩失范,小哥儿可记得宫里的规矩?”

“大将军的教导,张瑄时刻谨记在心,一日亦不敢忘。”

见张瑄态度恭谨,高力士轻声一笑,“走吧——”

进了书房,高力士急匆匆几步走到书案后面,伏在李隆基耳侧小声道,“大家,张瑄传到。”

李隆基哦了一声,随意放下手里的笔,然后端坐起身,淡然道,“宣”。

高力士清了清嗓子,尖声喊道:“张瑄见驾——”

张瑄绕过雕刻精美的一扇屏风,入内拜倒在地,“张瑄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见张瑄拜见自己的礼仪中规中矩,让人挑不出一丝毛病来,李隆基不由微笑着侧首望着高力士笑道,“力士,此子这举止俨然已有朝臣之相了……”

高力士笑而不语。

“平身吧,力士,给张瑄看座。”

李隆基慢条斯理地摆了摆手。

张瑄躬身回道,“谢皇上隆恩,张瑄不敢入座,站着就好。”

李隆基见他如此,也没有坚持,只是投射过来的眼眸里的锋芒却是越加犀利起来。

沉默了片刻,李隆基突然从书案上抓起两道奏表来直接让高力士递了下去,“张瑄,汝先看看这两道奏表,完了,朕再问你。”

张瑄毕恭毕敬地双手接过奏表,匆忙翻开一看,心头倒是吃了一惊。这是两份朝臣上奏荐拔他出仕为官的奏表,一份是杨国忠所呈,推荐他为礼部郎中;而另一份则是御史大夫石清的表文,竟然推荐他出任东宫属官——太子司议郎。

礼部郎中是从五品上阶实职,而太子司议郎则是正六品上阶虚职,一个是朝廷六部要职,品秩高;一个是东宫属官,品秩低,两者相差两阶,论权力其实没有可比性。

但对于张瑄来说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李隆基为什么要将这两份荐拔奏表给他看,这个一肚子权谋心机的大唐皇帝,究竟意欲何为?

试探自己?张瑄心念电闪,虽然面不改色,但心中其实激起波澜。

李隆基脸上悬挂着淡然的微笑,凝视着张瑄,天子那种凌驾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