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唐-第3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中情分了!”落日西斜。

哥舒翰面sè肃然,跨在马上,手里的陌刀高高举起。

而他的身后,一万多河西军早已列阵整齐,做好了强攻武威城的准备。

哥舒翰决定在皇帝回军河西之前拿下武威城,否则,他这个河西藩帅实在是在皇帝面前无法交代,最起码颜面上过不去。

哥舒翰身后的中军官看了看时辰,压低声音道“大帅,时辰已到,可否攻城?”

哥舒翰凝重地点了点头,心里微微有些失望。

他本来以为,武威已是一座孤城,在四面楚歌的境地下,城中守军一定会拿下李豫等人,然后开城投降。却不料等了一个时辰,城中并无动静。

咚咚咚!

军鼓骤然响起,震天动地。

而哥舒翰的河西军士卒面sè绷紧,伴随着鼓点的密集,身子前倾,手中的军械和攻城器械准备停当,只待主将一声令下,就要誓死攻城。

“儿郎们,拿下娄威城本帅在陛下面前为尔等请功!”

“冲啊!杀无赦!”

哥舒翰还是霍然挥下了手臂,毅然下达了残酷的攻城令。虽然他在这个时候已经看到城门缓缓打开,似乎有一路城中的守军正在开城门纳降。

但现在哥舒翰已经改变了主意,不再准备接受李豫等人的投降了。

因此,他标下的一万多河西军潮水一般地向城墙涌去,就在军卒呼喊着冲杀过去的时候正面的城门已经打开,一列守军高呼着投降,却被洪流一般杀气腾腾地河西军淹没。

河西军根本就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以至于很多士卒借助云梯攀上城墙,城墙上根本就没有多少军卒守卫。而涌进城门去的河西军与原本开城投降的守军却展开了混战。

哥舒翰下达了进攻的军令,所谓军令如山倒,河西军士卒挥舞着长枪陌刀,所到之处都是血光一片。守军无奈之下,为了自保,也只能仓促应战且战且退。

郎将莫申皱了皱眉,忍不住在哥舒翰身侧轻轻道“大帅,城中守军似有投降之意,末将以为,当……,…

莫申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哥舒翰冷斥一声打断“本帅已经给他们留出了充足的时间。既然他们没有把握住机会,那么就不要怪本帅不讲情面!”“武威守军乃是叛军,我军奉旨平叛攻城破敌乃是必然。你在本帅面前聒噪,是何居心?”莫申吓了一跳哥舒翰给他扣了一顶大帽子,他翻身下马噗通一声跪拜在哥舒翰的马前,颤声道“大帅,末将糊涂,末将失言,请大帅恕罪!”“罢了,看在你随本帅多年的份上,本帅就既往不咎了。但是,你要记住,若再多言,乱我军心,本帅必将你诛杀在阵前!”

“下去,传本帅的命令,城中叛贼顽固不化,当杀无赦!”

哥舒翰这道军令又下,已经冲进城去的河西军更添勇猛,喊杀着将数千守军冲击切割成不同的小块,包围起来,一一歼灭。当然,有些缴械投降的,另当别论。

从无心应战,到城中分化有人要守城、有人要开城投降,再到见势不妙被动迎战,武威城数千守军与哥舒翰一万多河西军展开了殊死的城内搏杀战,城中狭隘,战马奔行不开,因而也就演变成了步军对垒战。

从夕阳日落到傍晚时分,经过了一个时辰的廖战厮杀,武威守军半数跪地投降,半数被斩杀在城中,守军或者河西军的尸体满大街都是。

月光清冷,却非常皎洁。

经过了一场血战的武威城恢复了平静,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说不出口的血腥气,压得人心沉甸甸的。

哥舒翰率亲卫纵马进城,直奔府衙之前。

两列士卒手持火把守卫在府衙之前,哥舒翰翻身下马,矢步上前。

莫申等几个偏将匆匆从府衙之中走出,向哥舒翰躬身施礼“大帅!”哥舒翰点了点头,突然凝视着府中,淡然道“莫申,李豫等人何在?”莫申的嘴角轻轻抽搐了一下,脸sè变得即苍白又古怪。

他有些畏惧地匆匆扫了哥舒翰一眼,躬身下去道“回大帅的话,李豫等一百余人负隅顽抗,尽数死于乱军之中!”

“混帐东西!李豫等人乃是朝廷重犯,需要陛下亲自裁处,然今日却死于乱军之中,让本帅如何向陛下交比?”

哥舒翰暴怒。

莫申嘴角又哆嗦了一下,他壮着胆子道“大帅,我军奉旨灭贼攻城,这两军血战之际,刀枪无眼非军卒之过也。”

哥舒翰长出了一口气,摆了摆手道“速速收敛尸体,厚葬之!”

“同时,立即行文禀报陛下,就说武威城破,李豫等死于乱军之中,哥舒翰自知罪责不小,上书向陛下请罪,求辞去河西军帅之职,卸甲归田。”

莫申赶紧领命而去。

望着莫申等偏将离去的背影,哥舒翰往府衙的台阶上走了几步,然后又脸sè复杂地扭头走了下来,他慢慢仰首望着夜空中那一轮明亮的弯月,心中长叹一声:“陛下啊陛下,你是千古明君,这等骂名,还是让我哥舒翰来背吧!李唐宗室不灭,天下动dàng不止哥舒翰年迈体衰,无法从陛下开疆辟土分享盖世荣耀,就此隐退了吧!”

一念及此,哥舒翰大步而去。

他翻身上马,一路奔驰出城,整整一夜,他没有在城中安歇,而是留在了城外的营寨之中。

城中,莫申率数百军卒将李豫等人的尸体收殓起来,从城中的棺椁铺里取了现成的棺木,在城外一处高坡上,连夜将李豫等人下葬。按照哥舒翰的命令,莫申派人立上了一块无字的石碑。!。

第二卷步步惊心第446章奖励生育

第二ri一早,哥舒翰独自一人在大墓前默然肃立了一个多时辰,然后就上马而去。

旋即,带着武威平定、李豫等人si于乱军之中消息的捷报和哥舒翰请辞辞官归隐的表章一起从武威发出,向甘州而去。

张xuān大军离开吐蕃,一路疾行,直奔河西。

永宁二年十月底,大军先头部队抵达沙柳河。永宁二年十一月十三ri,张xuān皇帝仪仗所在的中军越过赤岭,进入河西境内。

而就在这一ri,李珙率数千兵马放弃甘帅西逃进入西域的消息传到军中,三军上下极为振奋。

皇帝大军尚未至,李珙的叛乱已平,不战而屈人之兵,自然是天大的幸事。

永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ri,张xuān率军进驻凉州。

郭仪面sè复杂地走进大堂,躬身拜了下去,恭谨道“陛下,哥舒翰奏报!”

张xuān笑了笑,摆了摆手道“宣。”

郭仪犹豫了瞬间,立即放低声音将哥舒翰的奏表当众念了一遍。

听完,张xuān脸sè不变,但嘴角却是轻轻抽搐了一下。

众将分列两侧,也都默然不语。

张xuān沉默了片刻,淡然一笑道“哥舒翰平定叛乱,为朝廷光复武威城,何罪之有?传召,朕不准他辞官归隐,仍命他为河西藩帅,于武威城整军,稳定河西局势。”

“传召,调河洛中郎将哥舒离歌为安西都护府副都护、安西大将军。

张xuān的话音一落,郭仪吃了一惊,众将也是有些意外。

哥舒离歌是哥舒翰的长,是河洛军中颜真卿标下一名普通的将军,既无名气亦无大功,皇帝突然加封哥舒离歌,还要将他调任西域,显然是变相对哥舒翰的表彰。

虽然皇帝没有直接表彰哥舒翰,但通过这种方式,间接证明哥舒翰的功绩。

换言之,就是说皇帝对哥舒翰的行动,是认可的,甚至是非常赞许的。一时间,众将心念电闪,只是都是在心里暗暗揣测,没有一个人敢说出口来。

对于李豫等人,张xuān没有再提,这意味着皇帝想要低调和淡化处理此事。

郭仪心知肚明,也就不再提起这茬。

李珙叛乱已平,河西重新归于朝廷掌握。而吐蕃已灭,陇朔安全自然可保无虞。

按照常规而言,皇帝这个时候,已经彻底完成了御驾亲征的使命,可以凯旋回朝了。

但张xuān似乎并不想直接回朝,而是有暂时驻跸凉州的打算。

郭仪犹豫良久,这ォ出班道“陛下乃是万乘之主,不宜长久远离京师,今吐蕃灭,河西安定,臣请陛下即刻凯旋回朝,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南霁云、李嗣业等人旋即附和道。

张xuān摇了摇头“诸位,朕不回朝。朕决定暂时驻跸凉州,养精蓄锐,休整大军,待来年立春,立即挥戈西进,平定西域!”

张xuān的话一说出口,郭仪等人皆倒吸了一口凉气。

众人谁都没有想到,皇帝的胃口竟然这么大。不仅吐蕃吃掉,连整个西域诸国,都要统统灭掉。西域在名义上属于朝廷管辖,但实际上形势错综复杂,各方势力在西域若隐若现,自恒罗斯之战后,朝廷对于西域的掌控力已经大大减弱。

“陛下,这……”

“朕意已决。西域乃是我朝的门户,当一鼓作气趁势拿下,将西域真正纳入我朝版图,施行汉治,然后朕ォ能安心返回中京。”

郭仪张了张嘴,正准备劝,张xuān挥挥手打断了他的话“郭相,你不要再说了,朕明白你的意思。大军往来奔bo,耗费甚众,不如扎营河西暂时休整,调集天下粮草辎重,准备来年再战!”

“朕不是穷兵默武之徒。但西域却不能不平,大食人不能不打。因为长此以往,西域极有可能脱离朝廷掌控,而一旦大食人进入西域,我朝西北门户洞开,就有灭国之祸。”

“朕在河西,一样署理天下国务。朕在吐蕃时就已经下诏命陈希烈监国,镇守中京。命张巡率六部部分臣工速来凉州,辅朕理政。同时调关内道巡抚崔焕为陇朔行军大总管,灵州火器司事务皆交由崔焕署理。”

“天下粮草辎重皆输送河西之地,将灵州火器司储备之火器尽数运往凉州大营……诸位,朕将集天下之力,进入西域,定鼎一战!此战功成,我朝千古伟业即成,足有数十年安定繁荣。”

张xuān霍然起身“到那时,我中华将真正成为万国来朝之邦,威仪天下!”

“陛下英明,吾皇万岁万万岁!”郭仪等人拜了下去,又是一番山呼万岁。

皇帝就此驻跸凉州,因为有皇帝在,河西成为天下临时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

十ri后,张巡率朝廷六部部分官员组成了一个小内閣,赶至凉州,伴驾辅政。而与此同时,张巡还给皇帝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万春、杨三姐和杨玉莲都在前不久先后临盆生产,万春生一、杨玉莲也是生了一个大胖小,唯独杨三姐竟然还是生了一个女儿。

张xuān离京之时是阳春三月,如今已是年底。

杨三姐之前生了一对双胞胎,这又怀孕,满怀希望要生一个皇,却不料还是公主。张xuān闻报先是愕然,旋即哈哈大笑起来,立即给杨三姐儿写了一封亲笔信安慰她,表示自己无论女都一视同仁。

尽管张xuān心里对生生女无所谓,可对于杨三姐来说,心里还真不是个滋味儿。没有诞下皇,她心里就不安稳,虽然崔颖等女百般劝慰,仍然是郁郁寡欢。

张xuān为万春生的皇赐名为康、杨玉莲生的皇赐名为平,同时以为王号。而给杨三姐生的女儿赐名为予研,这便是后来中京城里让无数权贵头疼古灵精怪的研公主。

张xuān的这个女儿从小顽劣好动,个xin与她的其他兄弟姐妹截然不同。这是后话不提。

皇帝在凉州,身边有郭仪、张巡这些大臣武将相伴,实际上是将朝廷变相转移到了凉州,大量的国务政务军务从天下各地源源不断地报往凉州,凉州城一时间变得前所未有的繁盛。商贾往来不绝兵马调度不绝,运送军事物资和粮草的队伍不绝而天下各地调集前往青海和吐蕃两道的移民队伍也是络绎不绝,都在凉州进行中转。

张巡怀抱奏表与郭仪并肩走了进来张xuān正伏案批阅奏折,见两人进来,就撂下手里的奏章有些疲倦地揉了揉眼睛,笑道“你们来的正好,朕正有事与你们商量。”

“陛下,这是臣与郭相等按照陛下的旨意,草拟的革除奢靡诏和十大政令诏,请陛下过目。”

张巡毕恭毕敬地递了上去。

张xuān长出了一口气“朕眼睛生涩,郭相,你来念吧。“……乘舆服御、金银器玩,宜令有司销毁,以供军国之用;其珠玉、锦绣,焚于殿前;后妃以下,皆毋得服珠玉锦绣……”

郭仪念完,静静地等待着皇帝的回言。

张xuān沉吟了片刻,点了点头,沉声道“准。不过,再加上一句,纵然是朕与后妃,亦要带头节俭,以身作则,革除奢靡弊端。”

“是,臣遵旨。陛下严于律己宽以待民,实乃千古明君!”张巡恭谨道。

“……为政以仁义为先、中官不预公事、国亲不任台省官、行法治、赋税之外杜塞贡献、禁绝建造寺庙宫殿、礼接大臣、虚心纳谏、外戚不能干政……此为十大政令,请陛下恩准。”

“准。从今往后,凡皇亲国戚,有爵无职者,朝廷俸禄减少三威;无职无爵者,朝廷俸禄一概收回。若有违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