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唐-第2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此时此刻,李豫怎敢说半个不字。他就是案板上的肉,任由李拱宰割了。

果然,李拱嘿嘿一笑道,“楚王啊,朕听闻你文武双全,堪为大将。

这样吧,朕给你两千兵马,会同武威守军,为朕镇守河西,防御青海杨涟。你放心,最多三个月,朕就会募集大军,从瓜州起军,光复中原!”

“臣遵旨!”李豫脸sè苍白,勉强笑着跪拜了下去领命。

李豫仓皇而去,太平道人微笑着向李拱稽首道:“陛下英明。李豫为了自保,必竭尽全力守住武威,为陛下防卫门户。他曾是大唐皇帝,想必大旗一出,会有一些忠于李唐皇室的军马前往投奔。”

李拱得意地扶须一笑,却旋即又叹息道,“军师,朕手下兵少将寡,其实很难与张xuān大军抗争。若是张xuān大军讨伐,朕看这河西一地,是守不住的,还是要做长远打算。”

“请陛下放心。”太平道人摆了摆手,“安西诸胡不安分,封常清的安西兵马要坐镇安西,无力东进。至于杨涟和张xuān的大军,贫道已经派人联络吐蕃人,请吐蕃人出兵,与我军一起抗击张xuān!”

“吐蕃人只有出兵与我协同作战,否则,他只有亡国一条路。我军与吐蕃兵马合兵一处,兵马超过十万人,足以与张xuān抗衡。

退则可守住河西一地,进则可图谋中原!”

“甚至,我军还可赶在张xuān大军来到之前,联合吐蕃人将杨涟的四万军马吃掉,将青海与河西连成一体,然后与吐蕃守望相助,张xuān又何足道哉?”

太平道人神sè平静,侃侃而谈。

李拱眼前一亮,但旋即又是叹了口气。

太平道人扫了他一眼,知道他终归还是有些畏惧张xuān,心里没有多少底气。纵然是联合吐蕃,他也不见得能打败张xuān。

“陛下,最坏的结果,乃是我军挡不住张xuān大军。若是如此,吐蕃亦是兵败亡国,到了那个时候,陛下亦可率军退守西域,灭了安西的封常清,然后占据西域,依靠西域之地,联合大食人,在西域自成一国。”

“西域诸胡,一盘散沙,诸多城郭之国,不过是弹丸之地,若要灭西域,对陛下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

李棋眼前一亮,其实他也有退守西域乃至投靠大食人的念头。西域貌似全部掌握在安西都护府手里,其实形势错综复杂混乱无比,李拱觉得自己若是率大军退守西域,灭诸胡站稳脚跟并不太难。

太平道人扫了李拱一眼,心里暗暗叹息,这李拱瞻前顾后畏畏缩缩,还没战就开始怯场,这种人怎么能成大事。

太平道人心里不由很是失望,突然滋生起了退意。

这个念头一起,便如春天的野草一般开始疯长,一发不可收拾。

就在这个时候,远在中京洛阳的皇帝张xuān,发布讨贼诏书,决定御驾亲征。

永宁二年三月十三ri。

张xuān在中京城外的校场上聚兵点将,亲自出任讨贼大元帅,命郭子仪为副元帅,神策大将军南霁云为左翼前锋,神武大将军李嗣业为右翼前锋,羽林大将军张同为行军后总管,率精兵十万,出征讨贼。

苏扈冬和李腾空以女军大将军的身份率联。女军相随军中,成了军中一道别样的风景。

今ri中京城出来送行的老百姓商贾人山人海,挤满了道路两侧,有大半都是来看英姿飒爽的女军的。

张xuān换上一身甲胄,在十八铁卫的护卫下正要上马出城,皇后崔颖带着后宫诸妃送出宫来崔颖眼圈涨红,心里纵然有万分舍不得,但作为皇后,她都不能哭。皇帝御驾亲征,哭泣不吉。

“臣妾祝愿陛下早已凯旋而归!”崔颖带着诸女拜了下去。

张xuān朗声一笑,“尔等平身。朕此去至多一年,颖儿,你们且安心在中京等候。”

万春、杨三姐和杨玉莲的肚子已经不小,张xuān犹豫了一下,匆匆走过去,向三女温柔一笑道,“等朕回来,亲自为你们腹中的孩儿起名!朕一定用无上的荣耀祝贺三个皇儿出世!”

新纳的几个妃子站在众女的最后面,没有敢上前来,因为前面是皇后等人。

就在这时,身着一身劲装的郭芙却是大步走上前来,跪拜在张xuān面前,大声道,“陛下,臣妾亦是将门之女,亦能领军出战,臣妾愿意陪陛下率军讨贼,开疆辟土!”

张xuān一怔,郭芙善骑射他倒是知情的,终归是郭子仪的女儿,军中长大的人儿,武艺固然比不上李腾空,但骑射之术比起苏扈冬来也差不了太多。

“苏贵妃姐姐和李贵妃姐姐能从君出征,臣妾亦能。请陛下恩准!”郭芙似是拿定了主意,叩首在地不起。

张xuān稍稍有些犹豫,沉吟了一下,索xing挥了挥手哈哈一笑,“也罢。难得端妃一腔报国热情……好,朕准了!你也去女军之中。今ri朕御驾亲征,三妃披甲出阵,当属古往今来难得之盛事!”(未完待续)!。

第二卷步步惊心第435章不灭吐蕃,朕不归国!

。郭芙也得以披甲从军。首。发至此,皇帝御驾亲征,三妃领军相随,在中京乃至天下旋即传为佳话。有不少说书者将此编成段子,在民间广为传颂。

张xuān十万大军离开中京,出潼关进入关中平原,尔后一路急行军,一个月后抵达河州。

目前的河州是河陇一线的最边缘城池了,因为吐谷浑故地(两宁州及青海都督府的大部分区域),已经全部落入吐蕃人手中。

河州的五月,春暖花开,只是因为比邻吐蕃人的地盘,现在的河州相对与以往,显得有些冷清。

十万大军抵达河州,动静不小,吐蕃人当然也得到了军报。只是吐蕃王赤柱已经应允与李拱联合,起军五万也正在驰援吐谷浑故地。

只是吐蕃人并没有想到,张xuān的大军会进攻吐蕃,因为谁都知道,张xuān御驾西征,首先是剿灭李然叛军来的。就连张xuān帐下的大将郭子仪等人,也没有想到张xuān本来的目标就是吐蕃。

但郭子仪终归是军中宿将,战略眼光非常深邃。见皇帝下令改道河州,郭子仪就隐隐猜出皇帝的战略意图,似乎并不仅仅是剿灭李拱那么简单。

因为吐蕃骑兵经常袭扰,因此河州城外的村寨几乎dàng然无存,十室九空。村民不是逃往陇朔灵州等地,就是si于吐蕃骑兵的马蹄之下。

而昔

i在两宁州开垦屯田的移民,也多数沦为吐蕃人的奴隶,在吐蕃人的屠刀下心惊胆战地活着,为吐蕃人放牧、耕种乃至沦为吐蕃贵族家里的奴仆。

大军在河州城外安营扎寨,张xuān率郭子仪等大将,带两千神策军骑兵进入河州。这一路上的荒凉破败景象,看得张xuān眉头紧蹙,脸sèyin沉似水。

原先的河州是何等之繁盛,随着吐谷浑故地的占领和两宁州的经营,渐渐成为陇朔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商业重镇和交通枢纽,商贾往来如云,各地移民都经此地,络绎不绝地进入两宁州屯田。

可昔

i人流如水的官道上,两侧都生出了丛生的野草,到处是乌烟瘴气断壁残垣。

杨涟早已带着部将顾惜等人提前赶到河州,迎候在河州城门之外。

密集的马蹄声传来,张xuān一行人出现在杨涟的视野之中,杨涟赶紧带着几个部将上前一步,拜倒在地,朗声高呼,“末将等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张xuān翻身下马,郭子仪等人也翻身下马,列队在他的身后。

张xuān上前一步,冷冷凝视着杨涟,默然良久才淡淡道,“杨涟,你可知罪?!”

杨涟陡然一个ji灵,有些莫名所以地抬头望着皇帝,见皇蒂脸sèyin沉,嘴角哆嗦了一下,垂下头去,轻轻道,“末将……知罪!”

其实杨涟根本就弄不清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也没有想到自己犯了什么罪过。

当初安禄山反叛,吐蕃人趁势反扑,李光弼奉李唐皇帝之命撤离两宁州,导致吐谷浑故地再次落入吐蕃人之手,他寡不敌众,只能退守沙柳河。

本来他守住沙柳河,没有让吐蕃人趁机侵入陇朔,即便无功也应该没有大过。

而再加上还有河西的李洪虎视眈耽,其实杨涟的压力不小。

外有吐蕃,内有李拱,他固守沙柳河,一直都在坚持。

“两宁州失陷,非你之过。但吐蕃人在我边境如此嚣张,掳掠奴役我边民,以至于民心离散军心萎靡不振,你作为青海主将,难辞其咎!”

“两宁州吐蕃守军只有不足五万人,你的军马亦有四万,你怕他何来?纵然不能光复两宁州,但起码要保得我边民百姓不受吐蕃人践踏!看看吧,河州破败至斯,十室九空,不知道有多少百姓si于吐蕃人之手,而在两宁州,不知道还有多少朕的子民被吐蕃人奴役杀戮川“朕虽无诏令命你进攻吐蕃,但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为青海主将,保民守边乃是你的神圣职责,你扪心自问,你可问心无愧吗?”

“好了,念在你对朝廷忠诚,又力保陇朔不失,朕就不再问罪于你。但一一”

“眼前种种,这是你的耻辱!是朕的耻辱!”张xuān手里的马鞭遥指前方的两宁州方向,“吾等同胞尚在贼人的奴役之中,此等奇耻大辱,若是不雪,朕寝食不安!”

“因此,朕决定,先灭吐蕃,再图李拱。李拱谋反,乃是内乱,而吐蕃人欺我压我,乃是外辱!不能忍,绝不能忍!”

“杨涟,你也不必再留在河州了,你速速返回沙柳河,即刻整军出征,朕命你绕过青海湖,奔袭乌海。而朕将亲率大军,一路浩浩dàngdàng进逼两宁州,两宁州不复,朕誓si不归!”

张xuān的声音慷慨而ji愤,“朕在此对天盟誓,大军所至,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不灭吐蕃一国,朕不归国!吐蕃贼人带给我中华上邦的耻辱,朕必百倍与之!”

杨涟心里凛然,立即叩首在地,“末将遵旨!末将将率麾下兵马,奔袭乌海,若此战不胜,末将当自刻向陛下谢罪!”

杨涟向张xuān叩首三遍,然后起身上马,带所部兵马驰离河州,返回沙柳河。

张xuān带着郭子仪等人进了城,进了河州太守府。

张xuān望着shi立在自己书案之下的郭子仪沉声道,“子仪,回纥人可曾出兵了?”

“回陛下,臣得到军报,回纥可汗骨力裴罗与王子葛勒,亲自举全国之兵,经陇朔进入部州,正准备翻越赤岭进攻吐蕃,与我军形成包抄之势。”

郭子仪抱拳回道。

张xuān脸sè稍缓,点了点头道,“好。子仪啊,朕之大军独立灭蕃,没有任何问题。你可知道,朕为什么还是让回纥军马助战?”

郭子仪摇了摇头,“请陛下明示,臣不知。”

“朕之所图,甚远。朕要让回纥人渐渐融入我中华上邦大国之中,回纥兵马亦是朕之兵马,回纥子民亦是朕之子民,朝廷有权征用!”

“陛下英明,臣明白了。”郭子仪抱拳回道。

其实郭子仪早就心里有数,只是不敢直说罢了。他早就看出皇帝野心甚大,不仅要灭吐蕃,连回纥之地也要纳入大帝国的版图,只是因为回纥与皇帝是姻亲关系,他肯定不会动用武力。

只是若是皇帝灭了吐蕃,国土疆域一时空前庞大,而国力也会更加强盛。回纥本来就是附属国,此刻更加不敢反叛。而通过长时间的和平演化,张xuān有的是手段让回纥融入自己的中华王朝。

张xuān朗声一笑,嘴角浮起一抹笑容来,“子仪啊,传旨,告诉回纥可汗,就说回纥遵从朝廷征调,助阵灭蕃,朕也不亏待了回纥人。灭了吐蕃之后,朕会在吐蕃之地划出数百里水草丰盛之地,作为回纥人的领地和游牧之地。”

郭子仪吃了一惊,低低道,“陛下,这……”

张xuān摆了摆手,徵笑不语。

吐蕃地广人稀,暂时来说,单凭汉人是无法全部进行经营开发的。划出一块地盘来给回纥人,作为回纥的领地一一这就相当于无形中分裂出第二个小回纥王国来,回纥的国力会更分散。

当然这是长远影响。短期来看,回纥人得了大片土地,自然是有益无害的。

张xuān长出一口气,其实在他眼里,灭蕃并不难,难的是如何长期治理。吐蕃之地,海拔太高,气候恶劣,汉人大量移民不太现实。汉人垦荒,在吐谷浑故地方圆千余里还可,再往深入,以汉人的体质而言,在这里生存繁衍的难度较大。

张xuān本来想将回纥整体迁徙至此,后来又放弃了这个打算,因为成本太高,而回纥人也未必能适应吐蕃高原环境。

如今之计,在吐蕃之地,还是靠驻军为主,汉人屯田和回纥游牧为辅,将吐蕃平民牧民压制管理起来,通过长时间的教化和同化,来改变这个好战的吐蕃民族。

张xuān早在中京之时,就定好了平蕃之策。

一念及此,张xuān面sè一肃,沉声道,“子仪,大军在河州休整两

i。第三

i一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