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唐-第2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瑄的脸色顿时就阴沉了下来。

苏扈冬本来还想替田可馨帮腔说几句公道话,但听说是张九鸣的儿子张昌国,她犹豫了一下,还是保持了沉默。她虽然是回纥女子,心直口快,但也知道张瑄的亲人不多,也就是两个亲兄长,两个叔叔,及数十个叔伯兄弟姐妹。

张瑄沉默了下来。

殿中一片死寂,所有欢饮的大臣都默然垂首,不再说话。而张九鸣和张九皋更是如坐针毡,张九鸣其实知道最近这个小儿子正在追求朝中唯一的女官田可馨,这女官虽说带了面纱,但据传是貌比天仙容颜倾国倾城。张九鸣虽然没有支持,但也没有反对。只是没有想到张昌国会在宫里用强——这也忒离谱了一些。肯定是酒醉的缘故。

田可馨默然跪拜在那里,静静得凝视着张瑄。她倒是要看看,皇帝会如何处置。她已经决定,若是皇帝偏袒皇室,她也无可奈何;但她会辞官离京,就此隐居不再出世。

既然张瑄不是她心目中的千古明君和能君,她当然要失望而去。

张瑄长出了一口气,猛然一拍桌案,“来人,将张昌国给朕带过来”

其实这个时候,南霁云已经将张昌国“带”了过来,正在殿外等候。

第二卷步步惊心第428章三大国策

第428章三大国策

第428章三大国策

南霁云太了解皇帝的性情了,皇帝一向崇尚法度,任何人只要触犯法度,都绝不姑息。

听到皇帝宣张昌国觐见,南霁云就叹息一声,亲自带着张昌国走进了大殿。

张昌国有恃无恐,大步而行。他走过自己父亲和叔父旁边,还向两人投过平静的一瞥。那意思是说,我没事别担心了。

“臣张昌国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张昌国好整以暇地拜了下去。

张瑄坐在皇座之上,冷视着张昌国。

正如南霁云心里所想,张瑄崇尚法度,自打掌权整军以来,他竭力营造律法至上的氛围。虽然受时代约束,在王朝社会不可能真正推进法治,但相对程度上的法治严明会推动一个国家的强盛。这是毫无疑问的。尤其是在开国之初。

因此,在登基称帝之后,他就安排陈希烈等核心大臣对李唐律法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修订,充实进去一些现代法治理念,准备出台一部最完备的最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法典。

“张昌国,你竟敢在宫中谋行不轨,羞辱朝中大臣,朕来问你,你还有什么话说?”

张瑄的声音阴冷而凛然。

张昌国听出皇帝的口气不太“友好”,还倒是田可馨“恶人先告状”,就大刺刺道,“陛下,臣见此女独行夜路,便好意与她结伴而行,岂不料这女子居心不轨,竟然诬陷臣……还请陛下为臣做主”

“臣是陛下亲眷,当朝皇室,此女污蔑皇室,其罪不小,还请陛下明察”

张昌国又追加了一句,心道我怎么说也是你的堂兄,你还能如何?这点面子也不给?

田可馨见张昌国在皇帝面前犹自巧舌如簧反过来污蔑自己,不由气急反笑,“好一个污蔑皇室这顶罪名扣上,可馨可是要万劫不复了”

这张昌国是何许人,张瑄比谁都清楚。虽然不至于欺男霸女,但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或许之前他还表现得不是太明显,可一跃成为天潢贵胄,他的劣根性就冒出来了。

“此女?田可馨是朕册封的内廷六尚主官和钦差特使,正三品女官。你虽是皇族,有爵位却无官职。”

张瑄冷视着张昌国,没有发火,只是声音无比淡漠道,“张昌国,你是朕的亲眷,但亦是朕的臣下和子民。朕再给你一次机会,如实招来,老实认罪,朕会既往不咎,保留你的爵位,按律处置。若是你再敢在朕面前巧舌如簧指鹿为马,休怪朕无情无义”

“你可是要想好了。若再出言欺瞒,便是罪加一等,朕会首先夺去你的爵位和皇室身份,将你贬为平民,然后由有司按律裁处。”

张昌国陡然一个激灵,脸色变得无比的苍白。

怎么会这样?这个皇帝怎么一点也不念一家人的情分?难道当了皇帝就变成这样?

他哆嗦着嘴唇,不敢再开口了。皇帝的情绪虽然看上去很平静,但实际上却是威势凛然,他心神被夺,惶恐不安起来。

张九鸣大惊失色,此刻也顾不上体面了,赶紧起身向张瑄拜了下去,颤声道,“陛下,都是臣管教不严,还请陛下息怒——你这孽子,还不在陛下面前认罪伏法?”

“田大人,孽子无礼,本王这里向田大人赔罪了”张九鸣说完又立即向田可馨施礼赔罪。张九鸣对这个侄子很了解,见他铁面无私,就知道大事不妙。

田可馨淡然一笑,无语。

……

……

张昌国没想到张瑄会一点面子也不给,连自己父亲说情都不放在心里。尽管心里不忿,却更多的是惶恐畏惧。

见张昌国已经认罪,而看在张九鸣和张九皋的面上,不少大臣也起身来求情。就连田可馨也想了想,决定不再追究,但张瑄却犹自没有松口。

张瑄缓缓起身来,淡淡道,“以经济兴国,以武力强国,以律法治国,这是朕的三大国策。近日,朕让陈宰辅等会同刑部、大理寺等衙署正在修订我朝的大法典。”

“大法典估计一月后施行公布。朕特意让陈宰辅在法典扉页上加了一条:律法面前人人平等,凡我天下子民,上至皇帝,下至庶民奴仆,都遵法而行。任何人触犯律法,必按律处置。”

“法典的第一部分,专门针对朕、对朕的皇后、嫔妃及皇子女、宗室皇亲。纵然是朕,犯了法,也要下罪己诏乃至谢罪退位。这是朕依法治国的目标。”

“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可惜,历朝历代以来,鲜能做到。朕这一生,将竭尽全力,维护律法尊严。朕说到做到,朕一定会表里如一”

张瑄的声音慨然而坚决。

“请满朝文武和天下臣民监督朕。朕设立都察省,其意就在于此。朕今日即刻下诏,都察省言官每月上奏检点朕与宫廷、皇室的德行缺失,至少一次。从朕做起,任何人不许玩忽职守逍遥法外”

“朕的目标是打造一个空前绝后的强盛大国,真正的万国之邦。若我大国治理,没有法度森严,何谈强盛崛起。朕希望,自朕以下,皆敬畏律法,遵法而行。你可以不怕朕,但必须要怕这头顶上的国法之剑”

“谁敢以身试法,那么,朕绝不姑息养奸。”

“杨錡”张瑄一声大喝。

杨錡吓了一跳,立即起身拜了下去,“臣在”

“你为刑部尚书,掌天下刑法刑罚之事。张昌国犯案,朕就交给你刑部会同大理寺、内务省一同署理,案情并不复杂,朕给你一日时间,查明真相,依照律法公正裁处,报朕知悉,并昭告天下。”

“若是你敢徇私枉法,朕唯你是问律法无情,朕希望你慎重裁处。”

张瑄沉声道。

杨錡躬身领命,心里却是尴尬苦笑不已。

皇帝铁面无私,但却把这个烫手的山芋交给了自己,这摆明了是要自己得罪张九鸣这个皇叔。可皇帝既然这样说了,他怎敢不从。

张昌国早已大脑中一片混沌,昏昏然不知所以然了。

可他的父亲张九鸣却羞愤难堪地站在一侧,嘴角轻轻抽搐着。

他当然是无法理解张瑄的铁面无私。张昌国固然有过,但也不至于如此小题大做,还交刑部处置?纵然皇帝要彰显律法无情,亲自裁处便是了,何必要经有司审理?这样一来,张昌国难逃法网,而他这个清河郡王和当朝皇叔的面子威信也算是沦丧殆尽了。

……

……

回宫的路上,苏扈冬等女默然不语。唯有崔颖犹豫了一会轻轻道,“陛下,请恕臣妾僭越。臣妾以为,陛下崇尚律法这是治国之道,但毕竟张昌国是皇叔子嗣,略施薄惩即可,交由刑部处置,是不是……”

“颖儿,法典推行在即,若是朕不以身作则,恐怕会流于形式。朕立国不久,若是不能做到律法森严,社稷必然不稳。”

“朕管不了后世子孙,但朕能管住自己,朕可以自律自警自省,做一个勤政爱民崇尚法治之君。所谓正人先要正己,若是让皇室凌驾于法度之上,律法就是一句空话。”

“若是朕不严惩张昌国,日后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个混账东西冒出来,欺男霸女无所不为,败坏朕的名声。朕以此也是警示众臣,若敢以身试法,律法无情”

“至于皇叔的面子——他固然是朕的长辈,但朕却不能因私废公。若是这天下朕治理不好,连朕的颜面都将无存,何谈他这个皇叔的面子。”

“朕要是给他面子,朕就会丢面子,这样的事情多了,就会败坏纲纪,祸及天下。朕不能给他这个面子”

“既然话说到这个份上了,颖儿,万春,苏儿,空儿,你们是朕的妻子,日后都约束各自的血亲内眷,不要做出那种让朕丢脸和难做的事情来。”

张瑄面色肃然道。

崔颖等女对视一眼,也不敢怠慢,立即躬身施礼,齐声道,“臣妾遵旨”

苏扈冬无所谓,因为她在中京没有亲族,都远在回纥。万春也无所谓,因为她的娘家李唐皇族基本上都处在诚惶诚恐之中,唐王李亨整日闭门不出,生怕引起祸端。正夹着尾巴做人,怎么可能惹是生非。

李腾空也不怎么在意,因为她的亲眷太少,全部加起来只有不足十人。

唯有崔颖心下凛然,她出身的崔家可是高门大族,崔家亲眷宗族庞大,如果有人打着她这个皇后的旗号图谋不轨,就不能不防。

想到这里,崔颖决定明日出宫回一趟娘家,再三警告自己的父母兄长等人,千万不要恃宠而骄,撞到自家皇帝夫君的枪口上。

众女都感觉到张瑄推进律法的坚决和坚定不移。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崔颖毫不怀疑,若是自己的家人触犯刑律,纵然是自己与张瑄夫妻感情甚笃,但张瑄也不会法外施恩徇私枉法。

气氛沉默了下来。

张瑄乘坐在銮驾之上,心里感慨万千。

深处在王权时代又身为一个王朝的开国皇帝,他越来越感觉到做一个有为之君和千古明君是多么的艰难。律法是治国之本,是他打造一个强盛大国的根基,他绝对不会心慈手软。

第二卷步步惊心第429章选秀

天唐429;天唐正文第429章选秀

第429章选秀

张九鸣找上了张瑄的母亲柳氏,也就是当今的皇太后

柳氏如今居于深宫闭门不出,整日念佛,为儿子和儿子的江山社稷祈福。张九鸣找上门来,为儿子张昌国的事儿。柳氏背不过面子去,就主动去了儿子所居的华夏宫,为张昌国求情。

但张瑄知道母亲的来意,就避而不见。柳氏没有找上张瑄,无奈之下,只得作罢。

而因为皇帝的态度坚决,杨錡不敢怠慢,立即会同内务省和大理寺进行三司会审。案情并不复杂,当日就审理完毕,按照律法裁处,张昌国杖责三十,流徙五百里。因为是皇族,杨錡多少照顾了一下张九鸣这个皇叔的面子,将张昌国发配到了繁盛之地江南。

只要张昌国在江南某地服刑三年,日后还是可以再回京来的。

要是普通罪犯,肯定是要流放岭南这种蛮荒之地了。到了那种地方,不死也得脱层皮。而在江南,以张昌国皇族的身份,地方官也会看顾他三分。

张瑄准了。他也并非是一定要将张昌国置于死地,而是以此警示皇族权贵,任何人触犯律法,都会被治罪。

尽管如此,朝野上下还是颇为震动。

皇族被问罪且被流徙,这是比较罕见的事儿。由此可见,皇帝对于律法的尊崇。经此一来,很多京城权贵子弟都心下凛然,不敢再外出惹是生非,生怕再触怒皇帝,祸延家族。

当然。对于普通百姓商贾而言。对于皇帝的大公无私更添敬畏。

张九鸣家里自然是有些怨言,觉得张瑄太不近人情,这样一来,直接导致清河郡王府的威望大幅下挫——日后种种,谁还把张九鸣这个当朝皇叔放在眼里?

可怨言归怨言,怨气归怨气,却只有承受下来。说到底,这个家国天下是张瑄一手打下来的。而坐江山的是张瑄,至于他们这些宗亲,坐享其成,看上去风光荣耀,其实只要皇帝一句话,如今属于他们的一切都会被剥夺。

张九皋进了清河郡王府,直奔兄长的客厅。

张九鸣默然趺坐在那里,见张九皋进来,只是情绪不高地点了点头。

“兄长!”张九皋抱拳施礼道。

张九鸣轻叹一声,“三弟。不想这个侄子当了皇帝以后,翻脸无情,一点面子也不给咱们留。我与三弟虽号称皇叔,其实空有虚名。如今更是徒为天下人的笑料。”

“你那侄儿虽有过失,但也不至于当面打脸,还杖责流徙。『性』命虽然保住,但经此一来,我们这两个皇叔的颜面,已经『荡』然无存。”

张九皋长出了一口气道。“兄长且放宽心一些。皇帝年轻气盛,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