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唐-第2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在崔颖这里欢度一夜,张瑄第二天上午就回了自己的华夏宫。

但他前脚刚回,后脚崔颖就把如烟和如玉两个丫头打发过来了。见两女在自己面前诚惶诚恐又满怀期待的俏模样,张瑄忍不住笑了。

“你们不在中宫侍候皇后,来朕这里作甚?”张瑄笑容一敛,沉声道。

如烟如玉见张瑄拉下脸,畏惧地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嗫嚅着也说不出什么来。倒是片刻后,如烟壮着胆子小声道,“陛下,娘娘说陛下在华夏宫料理国政,非常辛苦,让奴婢两人过来侍候陛下起居……”

张瑄望着两女,突然哈哈一笑,“你们这两个小丫头片子……好吧好吧,起来起来,你们就留在朕身边几日,不过朕这里朝中大臣往来众多,你们凡事小心谨慎,不要丢了朕的脸面。”

如烟如玉猛然抬头,欢喜得情绪溢于言表,根本无法掩饰。

而就在这一瞬间,张瑄瞥见,这两个丫头真的是早已熟透了,那前凸后翘的娇媚身材,那清秀可人的美丽容颜,都足以勾起一个男人无尽的心火来。

发觉到皇帝的目光有些火热和异样,如玉羞涩地垂下头去,不敢动弹。而如烟则大胆地挺胸抬头,媚眼如丝地凝视着张瑄,当真是一个心思不简单的小狐狸精哟。

张瑄笑了笑,探手过去,抓住如烟温润而有弹性的小手,“起来。”

“如玉,你也起来。”

张瑄另外一只手也抓起如玉的手来,然后一手一个,就将两女都拉起身来。

……

……

“陛下,奴婢……”

“奴婢侍候陛下……”

两个小丫头正处在一个思春的年纪,对于男女之事,耳濡目染得多了,自然也就有了几分不是经验的经验。两女动作专注轻柔地帮张瑄宽衣解带,赤着身子地跪坐在床榻之上,半是羞涩半是火热地施展着那些从春、宫图上偷窥学来的“十八般武艺”,几乎让张瑄陷入了温柔的欲、望海洋之中不可自拔。

又是一夜*愉,道不尽的香艳旖旎。

这两个丫头出身卑微,从小到大,就注定了成为主子身边侍妾的命运。而对于这个主子,她们不仅没有半点排斥,还充满着强烈的期待和爱慕。她们没有崔颖、李腾空诸女的矜持,又怀着讨主人欢心的心情,心态摆得正,就格外放得开,对张瑄极尽逢迎,自然带给张瑄从未有过的欲仙、欲死的舒畅感受。

一觉醒来。张瑄微微动弹了一下身子,睁开了眼睛,却发现如烟和如玉早就为他准备好了洗漱用具,随时准备侍候他起身。

张瑄望着犹自一脸欢喜和一脸柔情脉脉的两女,心头浮起一种异样的温馨来,仿佛又回到了穿越之初的时光岁月。

那是一段值得回忆和纪念的日子啊……张瑄感慨万千,温和道,“朕册封你们两个为昭仪、昭容,还是随侍在皇后身边吧。日后若有子嗣,朕再让你们别立一宫。”

“朕当年答应给你们两个一个名分,今天终于算是兑现了承诺。”

如烟如玉狂喜,噗通一声跪拜了下去,颤声呼道,“奴婢拜谢陛下皇恩浩荡,奴婢拜谢陛下皇恩浩荡”

张瑄摆了摆手道,“起来,都起来吧。”

第二卷步步惊心第426章宫宴风波

第426章宫宴风波

第426章宫宴风波

如烟和如玉欢喜无比,从大户人家的侍女,到一国之君后宫中有名分的嫔,虽然身份地位远远没法跟皇后和六妃相提并论,也没有自己独立的宫苑,但对于两个丫头来说,已经是很知足很知足了。

如烟如玉达成心愿,又在华夏宫里侍候了张瑄几日,却也不敢再多停留了,就美滋滋地回到了中宫,皇后崔颖身边,不提。

时光飞逝,转眼就是元正之日。

最近一段时间,张瑄国务繁忙,很多国政大事他都要亲力亲为,忙得焦头烂额。一直到元正之日到来,整个宫里宫外和中京城上上下下,都进入了新春佳节的气氛之中,他才算是忙完了一个段落。

按照这个时代的风俗和惯例,元正之日也就是大年除夕,皇帝要在宫里大宴群臣和皇室贵族,整夜歌舞守岁。而各地行政道的巡抚和军镇的藩帅也都赶在节前赶到中京,欢度春节和上元节,同时也是向朝廷和皇帝述职。

因为是开国之后的首次宫廷盛宴,也即是皇帝亲自主持的国宴,所以本次宫宴特别隆重,操办本次宫宴的大总管由内务令颜真卿亲自充任,户部、礼部等有关衙署配合参与。

宫宴设在崇政殿。

午时三刻,宴会就拉开了序幕。

从这个时候起,就陆续有满朝文武大臣、地方封疆大吏和贵族宗室等进宫参加宴会,颜真卿带着内务省的一干属官亲自迎候在崇政殿殿口。

第一批赶到的是范阳大都督仆固怀恩,剑南道大都督安思顺、北庭大都督程千里等高层将领。仆固怀恩几日前就从范阳赶来中京,面向皇帝述职,同时叩谢皇恩。而安思顺和程千里此次进京,无非是表明效忠的态度。

其余的藩帅,比如哥舒翰和杨涟,都因为要防御吐蕃和应对李珙谋反,所以都未曾返京。

仆固怀恩哈哈一笑,大老远就向颜真卿抱拳道,“颜大人,别来无恙乎?”

颜真卿笑了笑,也抱拳回礼道,“大帅安好”

“颜大人,本帅此番回京向朝廷述职并叩谢皇恩,从范阳带来十州奚人酿造的美酒百余车,进献给陛下,同时也让朝中的诸位大人品品鲜。”

仆固怀恩一边笑着跟颜真卿寒暄着,一边昂首挺胸走进了大殿。

跟随在他后面的安思顺和程千里面色微微有些复杂。这两人的资历远远比仆固怀恩要深,只是仆固怀恩是新皇的心腹功臣,此刻又隐隐有为天下军镇之首的架势,不太把安思顺和程千里放在眼里,让这两人感觉有些不舒服。

只是不舒服也没有办法。

作为前朝老臣,他们自觉无法与新朝的开国元勋相提并论。

“颜大人”程千里抱了抱拳,淡淡一笑。

安思顺也抱了抱拳,招呼了一声。

颜真卿一一回礼,笑道,“两位大帅请进,各安坐席,陛下一会就到。”

安思顺和程千里点点头,并肩走进大殿。

走进去顺眼一瞥,果然见自己两人的席位在仆固怀恩之下,不由心下微有失落。但这种失落的情绪一闪而逝,两人笑着主动跟仆固怀恩打招呼,仆固怀恩虽然有些骄矜,但也不能太过失礼,也起身向两人见礼。

第二批赶过来的是关内道巡抚崔焕、河北道巡抚陈通等地方行政大员。而紧接着他们身后的是张九鸣、张九皋率领的皇族宗室,以及崔、王、郑、卢四大高门士族的人。

最后才是陈希烈率六部尚书——吏部尚书杨国忠,礼部尚书裴冕,兵部尚书郭子仪,刑部尚书杨錡,户部尚书张巡,工部尚书公孙良,朝廷中最为核心的七位相国,缓步而入。

杨錡刚抵达中京,封常清已经赶赴西域接替了他。与内地有所不同的是,封常清在西域文武兼备,既是掌控兵马的藩帅,又是安西都护府的大都护。这是由于西域的特殊情况决定的。

陈希烈面带微笑,率先而入。杨国忠等人按照次序,徐徐而入。

早已安坐的大臣权贵等人纷纷起身来向陈希烈等人寒暄问好,唯独张九鸣和张九皋因为是皇帝的血亲长辈,又是皇室郡王,所以没有起身相迎。

等陈希烈等人也安坐完毕,殿口才传来太监那尖细而有力的声音——“陛下驾到皇后娘娘驾到回妃、宁妃、淑妃娘娘驾到”

众人赶紧起身,轰然拜倒在地。

张瑄身穿滚龙袍头戴华丽的冕旒,大步而入。他的身后,皇后崔颖凤冠霞帔神态端庄,紧紧相随,而回妃苏扈冬、宁妃万春和淑妃李腾空三女则一身盛装打扮跟随在崔颖之后。

杨三姐和杨玉莲姐妹俩出席这种公开的宴会多有不便,尤其是杨玉莲,虽然她已经换了一个身份相当于“涅槃重生”,但为了避嫌,她从来不离开自己的宫苑。而宜妃凤鸣则是不喜欢这种觥筹交错迎来送往的歌舞宴会,也就没有出席,只有苏扈冬、万春和李腾空三女作为代表。

崔颖容颜端庄秀美落落大方,苏扈冬美貌中带有一丝野性洋溢着异族韵味,万春则是李唐皇室公主出身气质高贵,李腾空则清秀刚毅,虽然身着宫装却也遮掩不住的英姿飒爽。

众臣拜了下去,山呼万岁:“臣等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臣等拜见皇后娘娘、回妃、宁妃、淑妃娘娘”

张瑄大步而入,从匍匐在地的众臣班列中脚步生风匆匆而过,直入他的皇座之后,待崔颖等女也跟了过来,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才挥了挥手朗声道,“诸位,请起,请坐。”

“谢陛下”众臣再拜,然后才渐次归坐。

张瑄缓缓起身,环视众臣,淡然一笑道,“诸位,今日元正之日,朕在宫中设宴与诸位守岁共乐这是朕定都中京之后的第一个元正之日,亦是第一个新春佳节。今日当着诸位的面,朕要说,过了上元节,朕将亲自率军御驾亲征,西征武威叛贼李珙,同时进攻吐蕃,光复失陷于吐蕃人手中的数千里山河”

“朕今日对天盟誓——此次出征,若是叛乱不平、若是不灭吐蕃,朕誓不归京”

张瑄清朗、毅然而绝然的声音在殿中久久回荡着。

此话一出,殿中众臣除了陈希烈这七个人之外,其他朝臣和宗室贵族都大吃一惊。皇帝竟然要御驾亲征,亲临战阵……

张九鸣和张九皋皱了皱眉,立即起身并肩抱拳施礼道,“陛下,老臣以为,万万不可。我朝初立,陛下乃是万乘之身,陛下安危事关国体和江山社稷安危,万万不可亲临战阵”

“无论是平叛,还是讨伐吐蕃开疆辟土,陛下麾下猛将如云,又何需亲涉亲为?”张九皋也劝谏道,“请陛下三思而后行”

张九鸣和张九皋是皇亲长辈,这两人站出来一开始劝谏,很多朝臣都纷纷响应。唯有陈希烈等人默然不语。

张瑄要御驾亲征,早已是跟他们通过气的。一开始他们也是强烈反对,但奈何张瑄坚持己见,他们作为臣子劝谏不从只得领命。

张瑄微笑不语。

仆固怀恩出列跪拜了下去慨然道,“陛下,臣蒙受皇恩浩荡,臣愿率大军西征武威,剿灭李珙叛贼,为陛下分忧陛下乃天之可汗,万万不可亲自涉险”

张瑄扫了仆固怀恩一眼,微微一笑道,“仆固怀恩,朕意已决,尔等不必多说了。至于你,朕对你另有任命——朕给你一年的时间,在安东、渤海及奚人聚集地吸纳天下流民屯垦,若是此地粮食能在自给自足的前提下上缴国库,朕便为你记一大功”

“而且,叛贼史思明残部盘踞新罗,你还要率军时刻警惕,防备叛军勾结新罗军马犯我边陲。”

“天下东北之地,朕全权交由你来经略。此地当为天下之大粮仓,你肩上的担子很重很重。”

张瑄说完,缓缓又道,“诸位,朕之所以要御驾亲征,是要借此告诉天下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哪怕是朕贵为皇帝,也概莫能外。”

“不仅是朕,就连朕的皇妃——”张瑄扭头望着一脸兴奋之色的苏扈冬和李腾空,笑了笑,朗声道,“回妃苏扈冬、淑妃李腾空,上前听封”

两女盈盈起身,拜了下去。

“朕御驾亲征,平叛兼经略吐蕃,尔二人亦为左右女军大将军,率女军随朕一起出征讨贼”

“臣妾遵旨”苏扈冬和李腾空使劲按捺住内心的欢喜情绪,施礼领命。两女本就是女中豪杰,喜欢舞枪弄棒纵马驰骋,让她们长期呆在宫里憋着,就像是笼中的小鸟一般憋出病来。

尤其是回纥公主苏扈冬。

崔颖和万春对视一眼,有些羡慕地望着苏扈冬和李腾空。她们不是羡慕领军作战,而是羡慕两女能留在军中呆在张瑄身边。

见皇帝居然连皇妃都要带出去领兵作战,众臣无语而凝噎。

其实,女军就是一种军中的花瓶,并不能真正发挥多大的作用,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张瑄不是不知,而是有意为之。女军的存在就是一种存在,或许不会真正上战场冲锋陷阵,但时间久了,逐渐就会引导天下人接受这种存在。

而下一步,从女军到女官……再到各行各业,在张瑄的暗暗推动引导之下,女子会出现在任何一个能出现的位置上,从稀罕事、观赏性逐步过渡为社会常态和实用性。

张瑄心里明白,有很多太过超前的价值观和理念,只能慢慢引导,不能强硬推行。利用皇权铁腕推行,短时间内或许能有些效果,但时间久了,绝对会遭遇强烈的反弹,最终不了了之。

他只能通过各种细节性的国策和政策安排,从无到有,分批分步骤,慢慢推进,潜移默化中教化万民。

见众臣不再反对,张瑄微微一笑,挥了挥手。

瞬间,丝竹之乐响起,而如花似玉的宫女们则如传花蝴蝶一般高举美酒果品菜蔬,开始上酒上菜。

一曲乐毕,张瑄高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