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唐-第2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霁云摆了摆手道,“尔等起身。我再次叮嘱尔等一遍,留在主公身边,要小心谨慎尽忠职守,誓死保卫主公安全。若是主公有任何差错,小心尔等狗头而反过来说,若是尔等誓死忠诚于主公,主公将来必不会亏待尔等,听明白了没有?”

“吾等誓死效忠主公”十八铁卫躬身下去,朗声高呼。

南霁云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而去。这十八个人,是南霁云从数万军卒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每一个都是武艺超群,更重要的是身世清白,忠诚过人。在某种意义上说,留在张瑄身边的心腹护卫,首要的就是忠诚度。

原先是南霁云率护军保护在张瑄身边,但随着南霁云军职越来越高,他已经不能留在张瑄身边充作护卫了,因此就选拔这十八铁卫替代自己。

第二卷步步惊心第411章兵临城下之朝臣迎驾

第411章兵临城下之朝臣迎驾

第411章兵临城下之朝臣迎驾

这个初冬的清晨,朝霞普撒大地,给绵延数里不绝的军营镀上了一层庄严肃穆的气息。

嘹亮呜咽的军号骤然响起,原本沉寂无声的军营立即传出军卒的列队操练声,往来呼喝声,以及战马的嘶鸣、刀枪的碰撞声。

空气中犹自弥漫着一股马粪和干柴混合燃烧后的难闻的味道,而那一面面迎风招展的军旗上,隐隐有晶莹的露水沾染其上。



马蹄的轰鸣声骤然传来,长安方向的官道上,烟尘弥漫,似有大军行动。大营中斥候和哨卡警卫立即紧张起来,立即擂响了报警的军鼓。

咚咚咚

正在造饭和等待早饭的将校军卒们立即披甲携带兵器出帐,自动按照编制聚集在一起,呼喊声不绝于耳。

张瑄在十八铁卫的簇拥下也出了帅帐,出了辕门,静静地凝视着来路。

郭子仪等部将旋即蜂拥而至,在张瑄身后站立听命。而这个时候,军卒将辕门敞开,一队队面色肃然的军卒持枪纵马出了辕门,在辕门前的空场上结阵列队,做好了迎敌出战的各项准备。

应该说,经过了这几年的操练和磨合,经过了战火的洗礼,张瑄手下的陇朔大军军纪严明作风果决,表现出极高的素质,由此也可以反衬出这支军马极强的战斗力。

张瑄非常满意。虽然他嘴上不说,但嘴角流露出的微笑足以证明一切。

张瑄整军,首重军纪。因为在张瑄看来,军纪就是一种战斗力。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其战斗力不会差到哪里去,而一支军纪涣散的军队,上了战阵必不战自溃。

作为穿越者,张瑄其实并不是万能的。在兵法韬略上,在具体的带兵打仗上,他未必比郭子仪这些当朝名将强,但是张瑄具有信息优势和凌驾于这个时代之上的战略思维,视野无比开阔,他确定整体的战略方针,而具体行军交战则放手交给郭子仪等大将。

而现在又有了深通兵法和各种杂学的女军师田可馨。

经过了这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考验,张瑄发现,这个女子并非纸上谈兵,她的谋略和参谋军机的能力,远远比郭子仪等人强上不少。而因为女子天生的细腻和注重细节,有这个奇女子的辅佐,能让张瑄省很多心,且能尽最大限度地避免他的决策失误。

郭子仪抱拳朗声道,“主公,三军结阵已毕。”

张瑄笑了笑,“尔等不必紧张,来的不是敌人,而是客人。”

郭子仪笑笑。

不多时,这支军马就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之中。

没有旌旗,没有辎重,甚至没有携带武器,却带着一副完整的皇帝銮驾仪仗。

跨马在队伍最前面的是哥舒翰和杨国忠,随后是满朝文武大臣,不过是有些则乘车。

张瑄扬手指着来路,向郭子仪等人笑道,“子仪,诸位将军,如何?来的是客人不是敌人。”

郭子仪长出了一口气,这应该是哥舒翰和杨国忠率满朝文武大臣出城迎驾来了。由此可见,拿下长安颠覆李唐王朝已经不需要再动刀兵了。

昨日长安城中哥舒翰和杨国忠等人逼宫的消息早已传至军营。

南霁云轻轻一笑道,“主公,来的似乎是哥舒大帅和杨相还有……不少朝中的大人”

张瑄微微一笑,却是默然不语。

哥舒翰等人来到近前,翻身下马,排成两列,以哥舒翰和杨国忠为首,左文右武,面带恭谨的笑容,大步向张瑄走来。

数万军卒列阵两厢,只留下中间的一条官道。万众瞩目,杀气凛然,这带给了这些昔日的大唐臣子们以极大的压力。哥舒翰当然是无动于衷,因为他是军中宿将,见惯了这种数万军卒结阵迎敌的大场面。

但多数朝臣却心中忐忑不安,双腿都有些发软。

尤其是公孙良等昔日与张瑄为敌的人,此刻心里更是惴惴不安。但李唐王朝倾覆已成定局,他们投顺张瑄还有一条活路,若是反抗到底,只能死路一条。

哥舒翰和杨国忠走到近前,两人下意识地抬头凝视着一脸淡然微笑的张瑄。

哥舒翰心中感慨万千,昔日他眼中的“黄毛孺子”和舞文弄墨的青年士子张瑄,如今已经成长为高高在上凛然不可侵犯的天下霸主。挥手指斥方遒,视天下权贵为粪土。短短几年间,两人的地位都天差地别,今日更是要拜其为主,这种巨大的反差让哥舒翰心神激荡,难以自制。

而杨国忠心里则微微有些嫉妒。他做不到的事情,张瑄做到了,他不敢做的事情,张瑄也做到了。这个几乎是无所不能的青年后辈,如今已越过他的头顶,将他狠狠地踩在了脚下。

但杨国忠乃是一代奸雄,流氓习气,能屈能伸能大能小,他很快就接受了现实,并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

他见哥舒翰犹自还有些“发楞”的样子,就轻轻干咳了一声。

哥舒翰猛然回过神来,与杨国忠对视一眼,两人一起单膝跪拜了下去,“臣杨国忠、哥舒翰,迎接主公进城”

两人这一跪,身后百余朝臣也都跟着呼啦啦跪倒了一大片,朗声高呼,“臣等迎驾,请主公驾临长安”

“我主万岁,万万岁”

张瑄没有搀扶哥舒翰和杨国忠,而是后退了一步,凝视着两人以及群臣,听着众人的山呼万岁声,神色肃然。

郭子仪等大将也率列阵的军卒单膝拜了下去,齐声高呼,“我主万岁,万万岁”

旷野之上,黑压压跪拜在地的军卒和朝臣一眼望不到边,而山呼万岁声震天动地。张瑄独自站在当场,环视跪在自己身边的众臣与众将,心头情不自禁地生出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异样感觉。

虽然还没有举行登基大典,而李唐皇帝还没有真正退位,张瑄的人更是没有进入长安,但从此刻开始,张瑄已经据有天下,成为开辟新朝的雄主。

张瑄长出了一口气,虚虚一摆手,朗声道,“诸位请起,不必多礼”

张瑄上前一步,将哥舒翰和杨国忠搀扶了起来,朗声一笑道,“哥舒大帅,杨相,不必如此,请起——进大帐叙话。”

哥舒翰笑了笑,大声道,“主公驾临长安,事不宜迟,请主公登銮驾,由我等护卫,返回长安,接受唐皇退位诏书。”

杨国忠也热切地道,“请主公起驾长安军民正翘首企盼主公銮驾进城”

众臣再次躬身下去大声高呼,“请主公起驾”

张瑄抬头望着那一副属于皇帝的銮驾仪仗,以及那数百名侍候在銮驾两侧的宫女、太监和宫禁宿卫,笑了笑,摆了摆手,“銮驾暂且不必了。子仪,传令下,全军都有,即刻拔营,开进长安”

公孙良和裴冕这两个昔日的太子党精英,诚惶诚恐地垂首站在哥舒翰和杨国忠的身后,张瑄扫了两人一眼,突然朗声一笑道,“公孙尚书、裴大人,长安一别,一年有余了。两位大人别来无恙乎?”

公孙良和裴冕心头一个激灵,赶紧惶恐地跪拜在地,颤声道,“臣公孙良、裴冕,拜见主公。”

张瑄焉能不知两人内心深处的某种不安和焦虑,要知道,以前这两人可是没少在李亨身边进谗言,构陷自己。

但天下还没有完全平定,纵然天下平定,张瑄也还要指望有人替他署理国政,维持朝廷运转——大唐这些朝臣,他肯定是要完全接收下来,包括朝廷各部和各机构的中下层官吏乃至差役下人。只要这些人能真正识时务善做事,张瑄肯定不会再追究之前的是是非非。

所谓屁股决定脑袋。站在现在的位置上,张瑄考虑得更长远。

张瑄笑了笑,上前一步,俯身将公孙良和裴冕扶了起来,算是让两人安心了。

辕门之内。田可馨在两个侍女的陪伴下,静静地站在大营一角,眼望着这厢的情形,心头亦是振奋和欢喜。她不是为张瑄掌控天下大局已定而欢喜,而是为自己即将拥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而欢喜。

呆在张瑄身边这么久,田可馨对张瑄的个性和做人做事作风都有些某种了解。她能感觉出来,张瑄并没有时下大唐人那种根深蒂固的大男子主义,对女子能真正做到一视同仁。

正如张瑄之前对她说的一句戏言,若是她有真本事,的确是治国治军的人才,他不介意册封一个与男子平起平坐的可以出入朝廷的女官,可以将朝廷要害衙门的主政大权交给她,甚至可以登堂入相。

所谓“地不分南北,不论男女老幼乃至胡汉,凡我天下子民,都有为国家兴盛而奋斗的崇高使命”,这是张瑄的原话。

“走,咱们回帐,立即收拾行装,准备随主公进入长安”田可馨神情振奋,挥了挥手。

两个侍女赶紧相随,三女一起向田可馨的营帐走去。正行走间,那边又传来山呼海啸一般的万岁声,田可馨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眸子里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第二卷步步惊心第412章兵临城下之城门风波

第412章兵临城下之城门风波

第412章兵临城下之城门风波

张瑄在哥舒翰和杨国忠等百余朝臣的簇拥下,缓缓向长安方向行去。他没有乘坐皇帝的銮驾仪仗,吩咐杨国忠将銮驾撤了。他的身边,彪悍的十八铁卫跨在马上将陌刀高举向天,以一种非常冷酷肃杀的姿态,不仅保护着张瑄的安危,同时也对周遭的朝臣形成了无形的威慑。

这十八铁卫一看就是军中悍卒,武艺高强之辈,别看只有十八人,但若是真正发生冲突,十八人所发挥的作用不亚于一支百人卫队。

长长而锋利的陌刀横扫,就是一大片,威力无敌。而细心的哥舒翰还发笑,十八铁卫都携带着一个黑色的皮囊,很显然,这便是传说中的张瑄独创的火器了。

哥舒翰心道,听说张瑄军中有一支陌刀军,由安西名将李嗣业统率,足足有一万多人。若是这一万陌刀军上了战阵,再加上装备有火器的神策军骑兵,张瑄大军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主公,听闻主公麾下有陌刀军一万、神策军一万,装备有火器,不知传言可否属实?”哥舒翰抱拳向张瑄道。

张瑄哈哈一笑,扭头望着跟随在后的缓缓行进的十万大军主力,朗声道,“我创立八军,所谓神策军、神武军、飞虎军、飞豹军、鹰扬军、韬奋军、靖远军、巾帼军——八军,韬奋军在青海归杨涟麾下,抵御吐蕃,巾帼军协助张同镇守洛阳,由哥舒大帅麾下河西军组建的靖远军因在范阳大败,溃逃回了河西,目前建制不存。”

“飞豹军镇守范阳。如今跟随在我身边的主要是神策、神武、飞虎、鹰扬四军(鹰扬军是李光弼麾下在洛阳被张瑄收编大部),只是各军人数扩充了两倍有余——至于火器,暂时只有神策军装备,神武军也有一个火器营。”

张瑄耐着性子向哥舒翰介绍着自己的军事力量,哥舒翰认真倾听着,暗暗惊叹。

杨国忠则跨在马上,闭目养神,却是竖起耳朵来聆听。

……

……

十万大军虽然是缓缓行进,但也是声势浩大,车马辚辚刀枪碰撞旌旗如山如海,撼天动地。

这就是一种无形的气势和威慑。

长安城明德门洞开,在留守的杨国忠心腹的布置下,官道上黄土铺地洒水净尘,铺上了一条长长的红地毯。而两列宫禁宿卫手持鼓乐,随时准备欢迎张瑄进入长安城。而城门的左侧,甚至还有来自教坊司的官ji舞女候命,随时准备献上歌舞。

官道两侧,人山人海。长安城里城外的商贾百闻讯蜂拥而至,凑在街道两侧看热闹。

张瑄在长安那可是家喻户晓的名人,而如今,他又即将取代李唐王朝,成为开辟新朝的一代开国君王——因此,张瑄此次进入长安,意义非同凡响,意味着一个朝代的结束和一个朝代的开始,引起了满城轰动。

从正午时分,一直等到夕阳西下,虽然等候的时间非常漫长,但无论是官吏还是军卒乃至百姓,都热情不减。很多小商小贩推车来城门外贩卖胡饼饮食,有些甚至在人群外围摆起了小摊。

现场声音嘈杂。

突然,十余骑从前方的官道上奔驰而至,高呼道,“来了,准备,准备”

主持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