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唐-第2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有心要做一个古往今来旷古朔今的有为明君,因此在这署理政务上务求做到事必躬亲,亲历亲为,每日要拿出相当多的时间来处理朝政。这可是一项非常消耗体力和精力的劳动,如果没有相当程度的毅力,是坚持不下来的。

但李亨不能不坚持。

李亨心里明白,相权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皇帝的懒惰。当年的李林甫之所以一手遮天,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的父皇李隆基太懒惰,纵情饮宴享乐,什么事情都交给李林甫来处理,导致李林甫独揽大权。

有事做就有权力,这句话乃是真理。

李亨决定要吸取李隆基的深刻教训,但是他又能坚持多久,其实还是一个未知数。

“让她进来。”李亨轻轻道。

对于张良娣,他心里还是颇为看重的。毕竟,张良娣是与他一起共过患难的夫妻。他一直没有纳太子妃,张良娣就相当于是他的正妻。

而在他过去不受待见非常压抑的灰色太子生涯里,张良娣不离不弃,对他也算是忠诚不二。

而如今,虽然情势变了,他也开始纵情女色,不再专情于张良娣一人,但终归还是念几分旧情的。他已经决定,登基之后,就立张良娣为皇后。

虽然张良娣的有些做法让他不怎么满意,但他实在是也没有合适人选,主管后宫。

张良娣匆匆走进来,敛衽一礼,轻轻道,“殿下,臣妾有礼了。”

“来,坐下。”李亨微笑着,招呼张良娣坐下。

“你这几日在娘家住得可好?你回来正好,本宫正好有几句话跟你交交心。”李亨扬了扬手,“一会,咱们一起用膳。”

“谢殿下。”张良娣见李亨态度温柔声音温和,心里一暖,神态也就变得无比的娇柔温婉。以往心里那些因为李亨宠爱其他女人而导致的种种不快,仿佛一下子就随风而散了。

“你我是患难夫妻,一日夫妻百日恩,本宫心里有数。所以,你不必担心,若是本宫登基为帝,必立你为皇后,这一点,请你相信本宫。”在开始正式谈话之前,李亨主动开口打消了张良娣这些日子以来的各种担忧、焦虑。

得到了李亨的当面正式承诺,张良娣心里狂喜,旋即又感动地眼圈一红,柔声道,“殿下宠爱,臣妾感激不尽。”

“其实你不该过多猜疑的。本宫纵然后宫三千,但正妻却只有你一人,你在宫里的地位,不会改变。在本宫心里,也不会有任何改变。所以,这些日子你……”李亨轻轻一叹,“算了,过去的事情,本宫就不提了,今日本宫跟你交心,你大可收敛心神,安心在宫里守着,该是你的,谁也抢不走。”

张良娣有些羞愧地垂下头去。

“本宫真正要跟你谈的是张瑄的事情,还有你们张家的事情。”

“本宫知道,因为本宫罢免了张继勇的官职,让你们感觉受委屈了。”李亨眉梢一挑,“可是你们要扪心自问,自己又做了一些什么。”

“你的弟弟张清,是个什么货色,不消本宫说了。他千不该万不该去惹上张瑄,还对张瑄的小妾无礼。张瑄如今位极人臣,他的面子,本宫不能不给。而张继勇又一而再、再而三地让本宫难做,因此,本宫只能选择将他暂时罢官,否则,必生事端。”

张良娣幽幽一叹,“殿下,臣妾明白。可是,殿下对张瑄太过宠信,这人权势冲天,比当年的李林甫还要甚过三分,若是再这样下去,必成大患。安禄山已经是前车之鉴,一个搞不好,张瑄就是第二个安禄山。”

“臣妾娘家人受些委屈不打紧,但殿下的江山社稷却容不得有什么闪失。”

张良娣起身来敛衽施礼,“臣妾请殿下三思”

李亨默然,良久才道,“张瑄的权势的确太大,如今已经压过杨国忠,以至于本宫做事都必须要三思而后行。”

“但是,你可知道,张瑄与安禄山不同,与李林甫不同,杨国忠更是没法与张瑄相提并论。”

李亨眸子里闪烁着一丝异样的光彩,沉声道,“安禄山野心勃勃,谋反之心早已有之。但张瑄不会反,最起码,只要本宫不做那种诛杀功臣卸磨杀驴的事情,他绝不会反叛。这便是两人最大的区别。”

“李林甫专权霸道,却能力平庸、只重私利、非常贪婪;张瑄虽也霸道,但却文武双全,文韬武略百年罕见。而且,他专权却不弄权,心胸开阔,心怀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视金钱如粪土。”

“如若他贪婪好物,有反叛之心,必会借两次与吐蕃开战的机会,向朝廷大肆索要钱粮辎重,尔后扩军培植自己的个人势力。事实上,安禄山就是这么干的。安贼的二十万范阳铁骑,就是这么来的。”

李亨咬了咬牙,“父皇糊涂,一次次纵容安禄山拿着朝廷的钱粮扩军,藩地越来越大,导致积重难返”

张良娣默然插话道,“殿下,张瑄不也正在请求朝廷向青海移民扩军吗?”

“不然。张瑄所占吐谷浑故地方圆数千里,比整个范阳藩镇面积还要广大。这么广袤的一片领土,单凭陇朔的兵马是守不住的。若要长期经营,必须要移民、扩军,重兵守卫。”

“况且,张瑄所求者,不过是区区5万兵马,张瑄以十五万兵马统御陇朔与青海都督府,相当于四个河西藩镇,三个范阳藩镇,还要面对吐蕃犯边的巨大压力,兵力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张瑄如果是出于私心,必不会主动要求朝廷在吐谷浑故地设立州府县,派遣官员进行属地治理。毫无疑问,这是他自成一国的最佳机会,在此之前,本宫都有深深的担忧。但是张瑄没有这样做,他完完整整地将这一大片疆土交给了朝廷。说实话,这让本宫松了一口气。”

李亨慨然道。

张良娣迟疑了一下,“殿下,此地还在张瑄的管制之下……这……”

“你不懂的。如果张瑄打着巩固边防的名义,将吐谷浑故地彻底变成军马都督府,不仅可以公开向朝廷索要钱粮供养大军,还可以名正言顺地将之牢牢控制在他一个人的手里。可设立州府郡县就不同了……朝廷政令所至,张瑄想要一手遮天,难了。”

“本宫听闻,张瑄的俸禄和家产全部都拿了出来充军……而张瑄在灵州,偌大一个永宁王府、陇朔大都督府中,只有一个贴身侍女而已。”

李亨微微有些感慨道,“天下藩镇、满朝文武,能如张瑄者,没有一人。”

“张瑄心系天下,忧国忧民,公心居多。这就是本宫虽然也猜忌他兵权过重,但却还是重用他的关键因素。”

“张瑄为朝廷立下盖世功勋,这是永远不能抹杀的。纵然是本宫,也难以回避。所以,对他,本宫不能不重赏、不能不重用。”

“其次,本宫与张瑄共过患难。可以说,本宫能有今日,与张瑄的辅佐谋划密不可分。昔日父皇处处排挤本宫,自打张瑄进了东宫,情况才有所好转……而之后,无论是平息荣王谋反还是灭了嗣宁王的逼宫,张瑄都居功甚伟。不管怎么说,一直以来,张瑄对本宫忠心不二、披肝沥胆,既然如此,本宫又怎能做那种卸磨杀驴的事儿?”

“本宫曾经跟张瑄说过,只要他不负本宫,本宫必不负他”

张良娣幽幽叹息着,李亨的话让她无言以对。

“本宫准备于上元节登基称帝,张瑄能不能带头率天下藩镇拥立劝进,至关重要。”李亨的声音慢慢变得沉凝起来,“在这个时候,张继勇那一帮人不识时务,一而再再而三地挑起事端,还真把本宫当成傻子不成?”

“张瑄的威望朝中无人可及。若是没有张瑄,张继勇这些人纵然掌了权,又能如何?”

“所以,张继勇这些人对本宫虽然忠诚,但才干、心胸都差了太多。本宫可以信任他们,可以重用他们,但却深知,真正能帮助本宫定国安邦的人,还是张瑄”

“本宫若是让张继勇这些人去陇朔,不要说开疆辟土,能抵挡住吐蕃军马的进犯就不错了。”李亨有些没好气地挥了挥手道。

张良娣秀丽的脸涨红起来,她无言地起身施礼幽幽道,“臣妾知罪了,臣妾今日才知殿下用心良苦,心里实在是汗颜无地”

“你明白就好。当年,朝野上下乃至皇子皇女们无一人瞧得起本宫,都认为本宫是昏庸无能之辈。可本宫却要让他们看看,父皇做不到的事情,本宫也能做到大唐社稷江山,一定会在本宫手上走向新的辉煌本宫要打造一个无比富庶和强盛的大唐帝国,本宫一样会成为万夷来朝的天可汗,成就不输于太宗皇帝的文治武功”

李亨的声音慷慨激昂起来,他霍然起身凝视前方,目光肃然。

第二卷步步惊心第317章张良娣通风报信

第317章张良娣通风报信

第317章张良娣通风报信

“臣妾相信殿下一定能成为古往今来首屈一指的治世明君”

张良娣也是心情激荡地起身来,主动依偎了过去,柔声道。

李亨默默将她拥在怀中,柔声道,“本宫今日与你交心,是希望你我夫妻同心,不要再生是非。”

“安贼谋反在即,随时可能起兵反叛,而吐蕃人又虎视眈眈。初次之外,南诏与西域胡人之地,都不太安稳。如今的大唐天下,看似安定繁荣,其实内忧外患,岌岌可危。这样的局面下,张瑄对本宫、对大唐天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张瑄是本宫的重臣也是爱臣,驾驭得好,他必能成为不输于三国诸葛孔明之流的、为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栋梁之臣。因此,你对张瑄的敌视仇恨之心,当休矣了。”

“张瑄重情重义,你若是以诚相待,他必会投桃报李。”李亨又抱了抱张良娣,轻轻道,“何去何从,你自思量。”

张良娣红着脸连连点头。

李亨这么跟她坦诚相待,交了心,她心里不为所动是不可能的。

而人就是这样,心里的疙瘩一旦解开,便会发觉所谓的仇恨和过节其实不值一提。张良娣心念电闪,突然觉得自己昔日种种很是幼稚可笑。

张瑄权势再大,也是李亨的臣子,而她就是张瑄的主母,又何必去与张瑄争什么长短?

而且,重用张瑄符合李亨的政治利益,李亨的利益实际上就是她的利益。

这样一想,张良娣未免就有些惭愧和后悔。

……

……

张良娣柔情款款地与李亨一起用膳,在用膳之前,两人情浓之际,竟然就在书房欢好了一次,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用完膳,仿佛是为了补偿张家,也是为了给如今凄惶不安的太子党人一个定心丸,李亨突然开口道,“你前两天跟本宫提出,要将万春指婚给张继勇的儿子张益,本宫这几日想了想,可行。待明日,本宫便下诏为万春赐婚吧。”

张良娣吓了一跳。

她之前撺掇李亨将万春嫁给自己的侄子张益,是因为对张瑄不满,想要给张瑄心上“添堵”,可现在她的心态已经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她知道万春跟张瑄肯定有私情,若是将万春指婚给自己的侄子,这摆明了会彻底激怒张瑄。

而由此,张家与永宁王府的关系就真的是针锋相对不可调和了。

“殿下……这事儿臣妾也是一时兴起,张益那孩子其实配不上万春妹妹……呵呵。”张良娣无法跟李亨明言,只得含糊不予应承。

她总不能直接跟李亨说,万春与张瑄有私。这本是道听途说暗中猜测并无真凭实据,背后议论可以,当着李亨的面她怎么敢乱说话。好不容易才跟李亨缓和了关系,她不愿意因为这种小事,让李亨觉得她乱嚼舌根。

眼看皇后的宝座正在向她招手,张良娣此刻的心态着实有些患得患失。

李亨哈哈一笑,“你这是什么话?张益也是名门之后,万春年纪也不小了,也该婚配了。好了,不要再说了,本宫明日便下诏为她们赐婚。”

张良娣倒吸了一口凉气,吃吃道,“殿下,要不要征询一下万春妹妹的意见?毕竟这是她个人的婚姻大事。”

“公主婚姻,一向是朝廷做主。父皇不在,本宫作为监国太子、长兄,也能替万春做主。”李亨不以为意地挥了挥手,“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天经地义,万春难道还要一辈子留在宫里不成?”

“你先退下,本宫还要召杨国忠几个人进宫议事。”李亨摆了摆手,沉声道。

他现在即将君临天下,身上自然也就有了一种大权独揽说一不二的气势。张良娣犹豫再三,还是没敢直接说出口。

她匆匆离开李亨的寝宫,回到自己的宫室之中,坐立难安。

此事因她而起,若是等李亨下了诏书赐婚,引起张瑄和万春的强烈反弹,就闹大了。

张良娣派一个心腹宫女去万春宫苑给万春送了一封信,然后便带了自己的仪仗队伍再次出宫向永宁王府匆匆而去。

张良娣居然主动登门拜访崔颖,这让张瑄吃了一惊。

崔颖亲自出面接待,在礼仪上没有怠慢张良娣。崔颖与张良娣从无任何往来,年纪又相差悬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