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唐-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三姐名下本来就有很多产业。她手下有现成的商业操作人才和相应的人脉资源,只是张瑄给了她充足的资本,让她尽快做大做强罢了。

长安权贵没有人注意这对母子,就算是杨家的人,也在虢国夫人宣布退出长安上流社会归隐后,渐渐不再把杨三姐放在眼里。任谁都没有想到,退居幕后的杨三姐母子,在几年之后横空出世,竟然一跃成为大唐最大商号的幕后大老板,富可敌国。

从这个意义上说,杨三姐母子算是张瑄的编外后勤部长。在他的谋划篇章上,所占的分量极重。

张瑄心念电闪,闭着眼睛下意识地舒展开了身子,然后伸出右手轻轻打了一个响指。

花奴儿旋即脸红羞愤地咬着牙,恨恨地瞪了张瑄一眼。稍稍犹豫了一会,才过来探手下去又开始轻轻为张瑄揉捏按摩起来。

她的动作越来越熟练,拿捏地力度掌握的越来越娴熟,以至于张瑄现在已经渐渐习惯了接受她的全身按摩,成为一种放松身心的最惬意手段。

车马缓缓而行,突然咯噔一声,似乎是骤然停下,车身起了剧烈的摇动。

张瑄猛然睁开眼睛,而花奴儿措不及防之下,被惯性一带,不由自主地扑倒在张瑄的身上。

花奴儿轻轻惊呼一声,两手一撑张瑄的胸膛就要起身,却被张瑄探手圈住她的腰身,又将她扯了过来。

她的整个人都贴在张瑄身上,而脸部几乎与张瑄面贴面,这个姿势实在是撩人之极也羞人之极。

以花奴儿的身手,她要强硬反抗,张瑄肯定抱不住她。但花奴儿却无法强行反抗,只得使劲抬起脸,羞愤地低低道,“你要做什么?赶紧松开奴家”

张瑄皱了皱眉,“嘘不要嚷嚷”

见张瑄似乎不是起了花花色心,而似乎是别有原因,花奴儿一怔间,正要说什么,突然又感觉车身颤动起来,仿佛天旋地转起来,而车窗之外,人喊马嘶声乱成一团。

“地震了”张瑄脸色一变,立即坐起身来喝道,“别愣神,赶紧下车”

……

……

竟然真的是地震了,震感很强烈。好在张瑄的军马队列行走在旷野和官道上,除了有些马匹受惊、马车倒翻之外,倒是没有人员伤亡。

张瑄下了车,在花奴儿的保护下,找了一块空场站定。只见连绵不绝数里的军马队伍经过了暂时的慌乱之后,很快又恢复了秩序,由此可见封常清的治军有方。

左侧的官道之下,地面开裂,而前面的农田沃野之上,竟然凭空出现了一个方圆数十丈的大陷坑。

在张瑄看来,这不过是正常的地震地理现象,而围观的军卒显然有些慌乱和惊惧。

就连封常清等人,都面色骤变,觉得不是什么好兆头,应该归属于上天示警之类。

张瑄面色如常,示意封常清立即安抚全军,原地休息不要移动,以防备还有余震。他无法给这些属下解释地震的科学常识,也懒得去解释。

花奴儿从未经历过地震,脸色有些苍白。她紧紧跟随在张瑄身边,见张瑄犹自站在高处凝望来路,神色变幻,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离开长安数日,行走缓慢,此地距离长安应该不是很远。既然此地发生地震,说不准长安也是如此。就是不知道这次地震的震中位置在哪里,是身后的长安、雍州,还是前面的蒲州?

如果是前面的蒲州那倒也罢了,可如果震中在长安一带,那么,这一次突如其来的地震恐怕就不仅意味着一场自然灾害,还意味着一场政治上的风波了。

李亨目前正在率满朝文武大臣在骊山设祭坛举行祭天仪式,为老皇帝祈福。偏偏在这个时候发生地震,又偏偏会被视为是“凶兆”或者“上天示警”……那么……

张瑄大步走下这个已经开裂的土坡,封常清等人赶紧围了过来。

“大都督”

张瑄长出了一口气,环视众人,淡淡道,“不要慌乱,一场地震而已。号令全军,原地休息,一个时辰后,继续启程。”

说到这里,张瑄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皱着眉头向张巡招了招手,“张大人,陈通何在?”

张瑄拱了拱手道,“陈参军应该正在那边……”

说话间,陈通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拜见大都督”

张瑄几步走过去,一把抓住陈通的手来,压低声音道,“你的人没有伤亡吧?”

“回大都督的话,只有一个堕马轻伤,其他无碍。”陈通知道张瑄担心他管理下的这些公子哥儿出岔子,给他惹麻烦。

张瑄默然点头,“好,你要管住他们,不要出乱子。”

陈通领命而去,封常清慢慢走过来,张瑄扫了他一眼,轻轻道,“封大人,立即派出探马去,看看前面的蒲州有无地震状况……同时,加强与长安的联系,有什么消息随时通报于我”

……

……

探马得来的消息表明,这地震的主要区域应该是来自于长安一线。而随着军马的继续东进,地震的迹象越来越轻微。

正如张瑄所猜测的那样,长安城正好处在这场地震的中心位置,城中房屋倒塌无数,就连皇城之中都有些宫苑毁于一旦。地震来袭,死了不少人,长安城百姓惊惧交加,人心浮动,很多人逃出长安城投亲靠友而去。

而李亨率文武群臣所在的骊山别宫,自然也没有逃过这一劫。骊山别宫的个别宫苑倾覆,道路开裂,就连刚刚建成的祭天祭坛也出现了局部的毁坏。

虽然人员伤亡不大,但对于李亨来说,这几乎就相当于老天爷狠狠地往他的脸上扇了一巴掌。他作为监国太子署理国政,此番又是为老皇帝祈福,却在这个当口发生这种天灾,对他的清誉声望是一种无形的打击。

已经有不少流言蜚语传播开去,说是李亨施政无德,引起上天不满,特发警兆,云云。

李亨面色阴沉地站在骊山别宫正殿前的空场上,他的身后是很多面色复杂的朝臣。

陈玄礼大步而至,向李亨拜了下去,“殿下,已经查实,长安城倒塌民房一百一十四间,街道坊市毁坏,兴庆宫倒塌宫苑两处,皇城城墙塌陷一处……共计死亡百姓240余人。”

李亨的嘴角轻轻一抽,猛然挥了挥手,“速速安抚百姓,修复房屋和宫苑……且从长计较”

说完,李亨转身拂袖而去。

杨国忠、陈希烈等人赶紧跟了上去。

……

……

三日后,大军逼近蒲州府城,在城外扎营。这么大的一支兵马扎营,自然是声势浩大,引起了城里城外的震动。

蒲州刺史李德率一干从官出城来拜见张瑄,却只见到了封常清。军营帅帐里,只有封常清与众人正在议事。

“封大人,蒲州刺史李德求见大都督”

封常清眉梢一挑,暗暗苦笑了一声。大军还没有赶到蒲州城,张瑄就已经带着花奴儿、南霁云几个人脱离大军,微服改扮进了蒲州城。张瑄要做什么,封常清不知道,更不能问。

封常清与张巡等人将李德迎进帐来。

“封大人,下官特来拜见大都督,不知大都督……”李德笑着拱手道。

“李刺史,大都督最近身体不适,在后帐休养,暂时不见外客,还请刺史大人见谅一二。”封常清轻轻笑着回礼。

李德一怔,心里暗暗叫苦。

他这一次来拜见张瑄是假,奉了安禄山的命令,邀请张瑄进城去他的刺史府饮宴是真。

一日前,安禄山突然微服带着百余护卫潜入蒲州,吓了李德一大跳。后来知道安禄山要来见张瑄,更是吃惊不小。

第二卷步步惊心第214章密见安禄山(下)

第214章密见安禄山(下)

第214章密见安禄山(下)

张瑄确实是带着花奴儿、南霁云等人微服进了蒲州城。不过,他并没有什么“用意”,而纯属是浏览风土人情,同时也进城去找个客栈洗个热水澡,找个饭馆吃一通祭一祭这淡出鸟来的嘴。

花奴儿自然是欢喜相随,而南霁云则奉了封常清的命令,带着十余彪悍军卒化妆成商人保护着张瑄进城。

这蒲州城在盛唐来说,只能说是一个小地方。或者说,是范阳大都督安禄山治下的一个并不算大的府城,名不见经传。

但对于张瑄来说,这个地方却是如雷贯耳。既然来了,不游览一番,岂不是人生一大憾事

这个地方出名,就在于王之涣的一首诗: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千古名句,后世传诵后人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而作者王之涣又是这个时代的人,与高适王昌龄等人齐名。

这千古名句中的“鹳雀楼”就在蒲州城外黄河渡口处,张瑄焉能过门而不入。

严格说起来,这座城池不算大,但位于交通要冲。张瑄独步在前,南霁云和花奴儿则紧随其后,最后才是那十几个军卒改扮的壮汉,一行人打扮成了商客的模样。

过往人群川流如梭,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一派繁华景象。

张瑄目露奇色,仅仅凭第一印象,他就断定,此城商业发达、人口密集,这说明地方官很有才干。未必是清官,但肯定不是庸官。

张瑄停下脚步,向身旁的南霁云笑了笑道,“南八,咱们先找个地方吃顿饭,然后找个客栈住下歇息一日,明日一早,我带你们出城去游览鹳雀楼和永清禅院。”

“是,公子爷。”南霁云躬身笑道。

不多时,一行人随意走进一座看上去规模挺大的酒肆。

酒肆里酒客不少,一楼的大堂里人满为患,声音嘈杂。

见张瑄皱了皱眉,南霁云赶紧招呼过店小二来,“小二哥,有没有安静一点的单间,我家公子爷要用酒饭”

这车马店行之人最是善于察言观色,店小二见这张瑄衣着华美,气势不凡,又有这么多的随从跟随,便猜是有身份的官宦子弟或者是有家财的大商贾子弟。

“极几位客官请上二楼,楼上有雅间,请,请”店小二笑吟吟地前头带路,张瑄等人随后跟随,不过,除了南霁云和花奴儿之外,剩下的随从就都留在了一楼大堂中,随意找了一处,点了些酒饭,一边吃一边等待张瑄三人。

……

……

安禄山来到蒲州,刺史李德焉能怠慢,虽然安禄山再三强调不要声张,但如果是有心人的话,不免就注意到从昨日下午开始,刺史府的守卫就变得格外森严,州衙的捕快差役明里暗里地出现在周遭的街道上,闲杂人等一概不允许通过。

李德去城外军营拜见张瑄未果,悻悻而回,跟安禄山回报了之后,安禄山倒也没发火,只说不着急,暂且先等两日再说,反正张瑄的大军就在城外扎营,据说三两天之内也走不了。

说来也巧,张瑄三人刚上了这家名叫“待月楼”的酒肆二楼,安禄山就在蒲州刺史李德和两个随从的陪同下也随后而入。

店小二非常健谈地一边引路一边给张瑄等人介绍着蒲州的风土人情,对自家的酒菜更是倍加夸赞。

“这位公子爷,小的听您的口音应该是长安人吧?……嘿嘿,咱们这蒲州城虽然地方小,当然比不得天子脚下帝都京城,但要说到这饮食小吃,不是咱自夸,蒲州可是大大的有名。咱们待月楼更是蒲州城里有名的大酒肆,像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天上飞的、山里长的,只要客官想吃,咱这里就有,而且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花样来……”

小二的嘴很赶趟,这一会的功夫,他已经把待月楼的招牌菜详详细细介绍了一个遍,而且还不惹人厌倦。

张瑄有些好笑地望着这小二,呵呵笑了起来,“小二哥真是好口才。好了,你也别自夸了,我们也不点菜了,你捡你们待月楼最有名的菜给上几个,再上一壶酒。”

“南八,赏。”

南霁云笑了笑,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铜钱来塞给了小二。

“谢公子爷赏咧。公子爷先请,马上就来,包您满意。”小二欢天喜地下楼去上酒菜,张瑄三人则进了房间。

进了房间,南霁云不敢入座,站在一侧。

张瑄笑了笑,“南八,此刻没有外人,坐下说话,不要跟我这么见外。”

南霁云犹豫了一下,才向张瑄深施一礼,“谢大都督,末将遵命。”

而花奴儿则不待张瑄说话,径自跪坐在张瑄身侧,从自己随身带的包裹里取出两套茶具来,在南霁云有些错愕的眼神注视下,一一用软布擦拭干净,然后用店家刚送上来的开水冲了两壶茶,一壶自用,一壶摆在了张瑄面前。

张瑄扫了花奴儿一眼,嘴角浮起了一抹古怪的笑容。

这个女人真是与众不同,什么时候都忘不了“享受生活”,小日子是越来越滋润了。

南霁云并不太清楚花奴儿的来历,只是知道花奴儿身手不凡,出身江湖,是张瑄身边的女保镖而已。

在南霁云看来,其实花奴儿根本就不成体统,失去了做侍女做护卫的本分,但既然张瑄这个主子都不说什么,他一个手下将官就更不能说三道四了。

或许是因为拿了张瑄的赏钱,这小二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