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明-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进一步,如果温体仁、闵洪学和梁廷栋抓住此事攻击周延儒,没准周延儒会因为此事而辞去内阁首辅,这对东林党大大不利!

侯恂不停的在屋内转来转去,苦思良计。忽然,下人通报兵科给事中冯元飚来访。

侯恂忙将冯元飚迎进后花园退思亭,两人坐定,侯恂道:“尔彛止饬俸幔赜兴涛遥 

冯元飚笑道:“大真老弟署理军务,成效显著,简在帝心,为兄佩服不已,哪敢班门弄斧,徒惹老弟耻笑。这次来,就是想找老弟下棋!”

侯恂喜不自胜,两人均爱好围棋,平ri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杀得难分难解。

可是今ri的侯恂心里有事,第一盘,不到半个时辰,就弃子认输。两人接着下第二盘。

冯元飚看着冥思苦想中的侯恂,微笑着在棋盘腹心处落下一子。

侯恂大惊,疑惑的看着冯元飚。冯元飚落下此子,几乎就是自寻死路。

冯元飚笑道:“本是一着妙棋,奈何有人从中作梗,妙棋却变成了死棋!”

此话正中侯恂心中事,直愣愣的瞅着冯元飚。

哪想到冯元飚不待侯恂落子,径直在上颗子旁边落上一子,还说道:“此子一落,大真老弟与在下又成了势均力敌之势!”

侯恂不知如何作答,只是就棋论棋道:“世上哪有连下两颗子的道理?”

冯元飚盯着侯恂的眼睛,笑道:“有的,简在帝心,连落三子又何妨?”

说完,又在棋盘上落下一子,眼见的侯恂的此盘棋必输无疑。

侯恂连忙道:“尔彛纸涛遥 

冯元飚手指第二颗子道:“这个子,我已经帮老弟找好了,就是总兵邓玘、石柱土司马凤仪!现在就看老弟愿不愿意上疏皇上,老弟深得帝心,这子落下是不成问题的!”

侯恂大喜,邓玘的川兵刚从登莱平叛返回,人数高达六千,能得邓玘之助,左良玉成事的可能xing大增!再说那石柱土司的白杆兵在大浑河一战后,名震天下,战斗力极其出众,能得白杆兵相助,成功的系数又高了不少!

冯元飚接着说道:“据卢按察所奏,流窜至河南的贼寇总数超过两万,且手头有两三千jing骑!即便有左良玉、邓玘和马凤仪三人之兵,并不能确保战事一定能胜。要求胜,须得还落下一子!”

侯恂忙问是谁。

“荆州林纯鸿!”

侯恂从未听说过林纯鸿,问道:“林纯鸿乃何人?居然有这等本事?”

冯元飚回道:“此人官名不显,乃荆州府经历司经历,主理重修荆州城墙。此人官做得稀松平常,倒是练得五千多jing锐弓兵!五千多jing锐弓兵倒也罢了,此人居然以一人之力供养弓兵,置办武备,在大明上下缺粮少饷之时,尤为可贵!”

侯恂满眼不信之se,说道:“五千jing锐,仅仅粮草和饷银一年就达十万两以上,兵甲武器更是个无底洞,那林纯鸿怎么可能凭一己之力,供养五千人?”

冯元飚从袖子里掏出两封书信,递与侯恂,说道:“起田老弟和象先老弟亲眼所见。”

侯恂接过两封信,越看越心惊,那林纯鸿居然在荆州弄出了偌大的事业,毫不费力的供养着五千弓兵!

冯元飚扯了扯垫在石凳上的西兰卡普织锦,笑道:“此物就从荆州购得,也不知道林纯鸿从大真老弟这里搜刮了多少银子!”

侯恂乃知兵之人,将两封信放于棋盘上,叹道:“五千弓兵从未历过战阵,又济得何事?”

冯元飚大笑道:“大真老弟有所不知,崇祯二年,林纯鸿剿灭江匪张兆,崇祯三年,当阳县城陷于贼寇吴敢之手,林纯鸿仅依赖百余弓兵,得吴敢首级,这难道是从未经历战阵?”

说完,冯元飚又从袖中掏出抄录的奏章,递与侯恂。

这奏章乃按擦使卢象升所奏,极言荆州弓兵兵甲jing良,深悉战阵之法。

侯恂依然犹犹豫豫,多年来的经历告诉他,道听途说不可信,只有自己眼睛看到的才是真的。

冯元飚见掏出这么多东西,依然未能说服侯恂,不免有点着急,大声道:“大真老弟,若是再来一次怀庆兵败,周阁老很有可能不能安其位,那温体仁得势后,吾辈祸不远矣!”

侯恂虽然鄙薄周延儒之为人,但对温体仁更无好感,两相比较,还不如让周延儒安其位,继续做他的内阁首辅。但是,剿灭了流窜至河南的匪寇,就能保住周延儒之位?

侯恂说道:“前些ri子廷议,皇上似乎对周阁老越来越不耐烦,周阁老似乎时间也不长了?”

冯元飚甚为激动,站起身来,大义凌然的说道:“温体仁乃jian贼,世人所知,奈何其势大难治,圣上更是受其蒙蔽。凡是忠贞之士,恨不得啖其肉饮其血,只要有一丝希望,我冯元飚就要抗争到底!再则,能够顺利剿灭河南的贼寇,也算为朝廷为圣上尽了一份力,正是大义所在!”

冯元飚用大义来压侯恂,侯恂无法反驳,双脸涨得通红。

最终,侯恂答应了冯元飚的要求,上书给崇祯帝,推荐林纯鸿。

周延儒的反击让温体仁始料未及,毫无准备的党羽只好抓住林纯鸿身无功名,不宜升任。但此反对苍白无力,周延儒等人拿出太祖爷时例证,力证无功名不仅能升官,甚至可以入阁!

崇祯帝对侯恂信之不疑,毫不犹豫的令邓玘和马凤仪克期前往河南,协同左良玉剿匪。但是对朝中反对继续授予林纯鸿文职的声浪甚为顾忌,考虑再三,大笔一挥,将林纯鸿改为武职,授予游击将军,受副总兵左良玉节制。崇祯帝能破格提拔林纯鸿,主要是由于前提林纯鸿给他留下的好印象。

第七十八章重组商社

在林纯鸿苦等瞿式耜cao作出兵一事时,他也没有闲着,继邦泰集团内部立制后,又对邦泰商社进行了大幅度调整。

邦泰商号的总部设立在百里洲,这次聚众议事,就连远在扬州的顾绣林、广州的卢诗源也千里迢迢的赶来,毕竟,这涉及到邦泰商号的未来,不得不集思广益。

林纯鸿用锐利的目光扫视着济济一堂的总管和理事,回头对郭铭彦说道:“郭大总管,开始吧!”

郭铭彦当年念过私塾,甚至力图博取功名,但一手八股文作得实在拿不出手,连个秀才都未中,迫于生计,在夷陵码头扛包。跟随林纯鸿后,其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现在掌管邦泰商号后,更是努力将自己塑造成儒商,举手投足间,颇见文雅与庄重。

郭铭彦点了点头,朗声道:“刚才大家的意见都基本一致,达成共识,邦泰商号的事情杂而分散,涵盖货栈、棉布工坊、榨油工坊、造船工坊、铁器工坊、木材工坊、炼钢工坊、采矿、伐木、转运等等,地域范围又广,遍布清江、容美土司、夷陵、荆州、岳州,甚至远至扬州、广州,管理起来难度相当大。”

众人不住的点头,刚才大伙纷纷闹闹的说了那么多,被郭大总管一句话全给涵盖,其能力果然非同一般。

郭铭彦继续说道:“按照经历大人的意思,要对各行各业进行分类。比如,货栈主要从事货物买卖之事,成天与市场打交道,可以归为市易一类;棉布工坊、榨油工坊……可以归为生产制造一类,而转运则独为一类。如此就比较简单清晰,分为市易、制造和转运三类!”

众人混乱的思路被郭铭彦理清,都觉得这个分类方法好。掌管船只转运的薛一谦大声赞道:“经历大人深谋远虑非吾辈所能及。”

薛一谦的马屁让林纯鸿微微皱了皱眉头,但未说话。皱眉的还有一位,便是林德绍。林德绍吃亏在识字不多,这次没有当上大总管,心里也没有什么不满,只是尽心尽力的做好荆州货栈的事情。他皱眉主要是鄙薄薛一谦的为人,这薛一谦擅长cao船,一手文章也写得漂亮,颇有能力,就是喜欢拍马屁,时常让人恶心。

林德绍道:“也制造类也太过庞大了,工坊啊、伐木、采矿全部混杂在一起,这样管理起来难度也很高啊!”

林德绍的话得到了康立博的响应,他拍手道:“林总管的话我赞同,经历大人您看看,炼铁与榨油工坊一点边都不沾,这样归为一类,实在是不方便!”

众人一想,果然是这个理,一时众说纷纭,不知如何解决。

林纯鸿拍了拍手,嘈杂声立即消失,静得连一根针落在地上都能听见,林纯鸿说道:“我看不如把整个商社分为市易部、木材部、钢铁部、棉业部和转运部等五部,除此五部外,还需要设立财务监和技术监,每个部门duli核算,财务和技术事宜由财务监和技术监监督。”

众人皆赞同这种方案,林纯鸿令郭铭彦拿出调整方案,并拟定各部主管。

最终,林纯鸿勉励大家:“大家都知道,以后商社的财务duli核算,中书府财务司征收一成的税收及收取五成的利润,剩余的五成利润全部归商社。现在我们整个邦泰除了商号,其他的收入很少,我们身上的压力很大啊!以后,无论是哪一个部,盈利水平上涨的幅度直接与待遇挂钩。只要大家把事情做好,我绝不会亏待大家,非得让用心做事的人名利双收!总之一句话,在座的各位应当努力拓展利源……”

不过两ri,郭铭彦就拿出了方案,并拟定市易部、木材部、钢铁部、棉业部和转运部总管分别为林德绍、秦邦定、康立博、顾绣兴和薛一谦。财务总监为倪新泽,秦武超为技术总监。市易部又分为福建两广区、江南区、湖广区、中原区,理事分别为卢诗源、顾秀林、程启丹及戴哲(小戴子)。中原区是应林纯鸿要求所设立,毕竟,弓兵即将北上,不开设货栈,实在说不过去。

不过所有的变革需上报阁幕属讨论审批,总管级的人事任命还得职官司审核,然后报林纯鸿批示。职官司大总管乃朱之瑜兼任,主理人事变动一事,负责建立理事一级以上职官的档案。

商社在调整,但生意还得继续,在百里洲刘巷码头,一只乌篷小船在码头靠岸,船上跳下来三人,为首一人个头不高,身着青红丝缕,一看就是商人。此人对码头甚为好奇,不停的东张西望。紧随之后的乃两伴随,亦步亦趋,对停泊在码头的三桅帆船惊诧不已。

三人正缓步前进,忽见前面一人手持纸笔,正在向他们招手。

为首之人疑惑不已,走上前,正待说话,没想到那人鞠了一躬,用流利的官话说道:“奉经历大人之命,需要对来往客人进行登记,给您添了麻烦,还望海涵!”

为首之人一听,心中受用不已,这百里洲的小吏居然甚有礼节。这人爽快的报道:“徽州贾思宜,来百里洲订购船只!”

小吏又鞠了一躬,问道:“不知贾老板贵庚……”

贾思宜微笑道:“万历三十二年九月。”

小吏唰唰的登记着:贾思宜、徽州人、万历三十二年九月生,左额头有黑se胎记一枚,崇祯五年九月二十八ri午时三刻进入刘巷,来意为订购船只。

接着,对两个伴随也登记完毕,小吏躬身道:“小的恭祝贾老板旅途愉快,若需要帮助,请前往思贤街安防楼。”

所谓的安防楼,便是百里洲安防局所在地,安防局隶属于中书府安防司,专管百里洲的治安、消防、安全及刑案侦缉。这个小吏就是安防局的雇员,专门负责登记来往客人。

贾思宜点了点头,甚为满意,细微处见大智慧,他对与邦泰商号的合作充满了信心。

刘巷附近,几乎变成了一座商业城!

这里南来北往的商贾云集,将棉布、船只、四轮马车、各种铁器、木质机械带往各处,同时又运来一些原材料。刘巷的码头早就不敷使用,正在扩建,与此同时,还在付家渡这个地方新修一个码头。

商贾豪富,花钱似流水,对享受的要求特别高,因此,刘巷附近的服务业应运而生,涵盖酒楼、旅店、ji院、赌场……服务业的兴旺直接导致百里洲人口剧增,目前几乎超过了七万人,占枝江县的三分之一强!

贾思宜觉得自己的眼睛有点不够用,三纵三横的街道让他叹为观止:平常的县城,能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就不错了,而这里居然有六条。每条街上都是人来人往,各种商品应有尽有,贾思宜甚至想到:即便是徽州,未必有这里繁荣。

在大街上,隔一段时间便能碰到巡逻的捕快,这里的老百姓管他们叫巡察吏,有什么事情可以找他们帮忙。这些巡察吏服装统一,腰里别着朴刀,很好识别。

贾思宜的伴随拿着一张纸,在那里瞅来瞅去,观察良久,方才叫道:“邦泰商号在这里,哈哈,不远了!”

贾思宜三人上岸不久,就觉得路多,不知如何行走。当他们迟疑不决时,一个小商贩马上上前兜售手头的简易地图,让贾思宜乖乖的掏出了十文钱。

贾思宜笑着吩咐道:“别找邦泰了,先看看哪家酒楼好点,我们先住下来!”

……

贾思宜乃徽商中坚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