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泱泱大唐-第2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时,慕容雪更是喜极而泣。从青海到长安,一路行来,都有王易相伴,但到了长安后,王易不见了,只剩下她一个人孤零零的,让原本很是坚强的她都变得脆弱了。

    作为吐谷浑的郡主,慕容雪一直心高气傲,再加上性子使然,让她的心性很是坚强,但感情有了寄托,又是快当妈女人,对前途不甚明了,甚至产生被人抛弃的念头时候,都是很脆弱的,今日王易的到访,让她摇摆的心马上稳固了,在这几天产生的幽怨也平息了,在王易陪着她了一会话,答应她再过几日带她去府中见见长乐公主、长孙凌等其他人后,慕容雪已经在考虑见到王易的这些妻妾时候要如何表现,才能让王易满意,也让自己不失去身份了。

    忙着摆平身边的女人,出征回来后的日子过得很快,马上就到了为出征将士进行封赏的日子。

    为出征将士封赏照例在大朝会日进行,在太极殿举行,所有在京一定品级以上的官员都到列。

    在朝会刚开始时候,皇帝李世民以非常喜悦的口气讲述了我大唐军队刚刚取得了一场规模非常大战事的胜利,此战的意义非常巨大,我大唐新增了极大一片国土,而且是极好的牧马地,从此西北的威胁完全平灭,鄯州、兰州、河州、凉州一带基本不要有兵乱起来。

    李世民以充满感情的语调盛赞了此次领军出征的尚书右仆射李靖,正是李靖谋略的出众,调度有方,使得我大军所向披靡,取得了此战的最终胜利。同时也称赞了李靖麾下的诸位将领,正是有这些将领的奋勇作战,才使青海之战能这么快结束。

    李世民还以特别的口气称赞了苏定方和王易这两位年轻的将领,这两将在此战中的表现堪称完美,逼降慕容顺,占领伏俟城,并歼灭天柱王部,一连串的行动让人目瞪口呆,正是他们的这次行动,奠定了青海之战完美结局的基础。

    到兴奋处时候,李世民站起了身,从御座上走了下来,站在殿前,以充满兴奋的语调大声地着,“所有立下战功的将领,朕都有奖赏,军功卓著者,朕有重赏…”

    李世民的话刚完,马上有御史台的官员站了出来,大声地禀奏,“陛下,朕有奏…”

    被这意外打断了兴致的李世民稍稍的一愣,有点不耐烦地喝道:“讲!”

    “陛下,御史台收到举报,有官员向御史台举报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尚书右仆射李靖谋反!”

    这名侍御史的话似一颗重磅炸弹一样,把包括李世民在内的殿内其他人都炸懵了,皇帝刚刚当朝称赞了一番李靖为大唐立下的卓著战功,话音刚落,就有人上奏李靖谋反,如此重大的变故,当然让所有的人一下子反应不过来。

    谋反,这是按在大臣头上最重的罪名,是要被抄家来族的,没有人能想到有人想将这罪名按在战功显赫,在朝中威望非常高的李靖头上。

    按理这样的奏报不应该送到御史台,而是直接送到皇帝手上的么!

    大部的人都在猜测,是何人敢上这样的奏表,举报李靖谋反,难道是李靖的部下?

    李世民脸上的笑容已经完全消失,两条浓眉紧皱,盯着这名长身而立的侍御史,“告诉朕,是何人举报李大总管谋反?”

    李世民这异于常规之外的问询让这名侍御史一愣,皇帝不应该当殿问何人举报的,不过皇帝问了,只能问答,“回陛下,是盐泽道行军总管、利州刺史高甑生!”

    众臣哗然,盐泽道行军总管、利州刺史高甑生因为延误了军情,被李靖严责,在李靖上表朝廷,向皇帝禀明此事后,受到了李世民的重处,但没人想到,这位倒霉蛋会上表举报李靖谋反。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是高甑生诬陷?被李靖严责,被朝廷责罚后泄私愤报复?

    就在众人惊疑中,马上有人站了出来,抢在李靖面前为李靖申冤,那是刑部尚书李道宗。

    李道宗以激愤的口气为李靖申诉道:“陛下,此是诬陷,臣可以用性命担保,李大总管决无谋反之心,在此次征战中,李大总管克尽职守,一心想着如何尽快剿灭叛乱,还我大唐一个安宁的边境,因此对麾下诸将极其严厉。可是一些部将,不尊军令,贻误军机,以致于差点错失平定吐谷浑的机会,幸好李大总管及时调整布置,才不至于错失战机。如今这些人在自己要受到处置时,反而倒戈一击,诬陷李大总管要谋反,臣敢以项上人头作保,李大总管绝无二心,更没有想谋反的事儿!所有出征的军中将士都中以作证…”

    兵部尚书侯君集也马上站了出来,为李靖辩解,“陛下,臣也敢以项上人头作保证,李大总管没有不臣之心,无论是从鄯州出发后的诸多战事,此是心诬陷…”

    接着其他随军出征的将士,包括契苾何力、执失思力这两位胡将也都站了出来,为李靖辩解。王易和苏定方也站出来,以慷慨激昂的话,斥责一些人的卑劣行径。

    王易没想到,因为有他这个穿越人的到来,已经改变了历史又与原来记载的发生了惊人的相似,高甑生竟然还会诬陷李靖造反。事情发生了,会如何发展呢?他拭目以待。

    李靖本人却没有任何的申辩,在向李世民请罪后,默默无语在站在一边,看着这么多的部下为他辩驳,王易从他这位恩师眼中,看不出一点神情来。

    “此事朕要细查,朕今日可以告诉各位,朕决不相信李大总管会谋反,朕也决不轻饶诬陷者,此事待事情查清了再议!”李世民袖子一挥,走了回去,坐回御座上。

    这时,又有一位侍御史出列,禀奏道:“陛下,臣有奏,臣奏骇驸马都尉、右亲卫府郎将王易,王易在此战中与异族女子有私情,这是严重违反军纪,违反我大唐律之行为,臣请陛下严责此事…”

    第五十四章封赏朝会上的风波

    第五十四章封赏朝会上的风波

第五十五章 让人啼笑皆非

    第五十五章让人啼笑皆非

    这名侍御史的话刚出口,殿中更是哗然,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往王易所站地方看去。

    在众臣目光都往他身上看来之时,王易脑袋有点发闷,他没想到他的事竟然连御史台的官员都知道了,而且在封赏的朝会上提了出来,对他弹骇,这下面子不丢大都不行了。

    御史台的官员奏完,铁青着脸的李世民立即喝声道:“王易何在?”

    王易赶紧从班列中走了出来,上到殿前,作了一礼,“陛下,臣在!”

    “刚刚御史台官员弹骇之事,可否属实?”李世民怒问道。

    王易抬起头,偷眼看了看弄不清楚何想法的李世民,不知道该不该承认。就在此时,原本与他呆在一块的苏定方站了出来,大步走到身边,对李世民行了一礼,奏道:“陛下,此是诬陷,臣可以担保,决无此事!王将军在取伏俟城的时候,最先遇到的是青海县主慕容雪所领人马,王将军巧妙将其制服,俘虏其部,迫使镇守伏俟城的大宁王献城投降,并在后续的时间内,与慕容顺的人马一道,攻灭天柱王部!在伏俟城被我军占领,天柱王被灭后,王易将军率军镇守伏俟城的过程中,与慕容县主有很多接触,也曾多次私下讨论事情,因此被人误认为有私情,还请陛下明察!”

    苏定方站出来为他辩驳,让王易很是纳闷,他与慕容雪的事苏定方也是知道的,但这位他的师弟为何还敢冒着风险站出来,为他辩驳呢?就不怕事情穿帮了,一道被责?

    意外的事接着来,苏定方话完后,长孙无忌也马上站了出来,“陛下,臣认为这是诬陷!慕容县主在上次来长安时候与王易比试过武艺,当时就有风言风语起来,慕容县主看上了王易将军!这次出征,王易将军因为国事缘故与其有比较多的交集,因此被人误认为有私情,还请陛下明察!”

    长孙无忌不避嫌地站出来替他话,更出乎王易的意外,在回京后,他和长孙凌一道去拜访长孙无忌的时候,长孙无忌除了当着长孙凌的面责备他几句外,并没有其他。要知道,李世民已经完全知道这件事了,今日长孙无忌站出来,这般话,意思肯定挺不一般!

    因此王易想到了另外一点,这也让他松了口气。

    事情已经如此,长孙无忌这般,他当然要按长孙无忌的话了。

    不过王易自己还来不及陈述,那名侍御史又站出来,禀奏道:“陛下,臣有人证物证可以提供,决不是诬陷,陛下可以将青海县主慕容雪带至殿中,当面与王易将军对质,事情的真相自可知晓…”

    王易心里狠狠地骂了一句粗口,这位不知道姓名的侍御史还真的够狠,竟然当殿敢提出这样的事,让慕容雪和他对质,若真的慕容雪带上殿来,那冬衣都已经不能完全遮掩的身材,不是把一切都告诉人了吗?根本不需要对质,他也不敢和慕容雪对质,刚刚起来的念头马上消解,准备硬着头皮承认,承认他与慕容雪有私情,请李世民处罚。

    这时魏征站了出来,出乎王易的意外,这位有点让人害怕的耿直之臣却不是“落井下石”的,而是为他好话的,只听魏征道:“陛下,臣闻‘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今有人要我立下卓绝战功的领军将领与亡国女子对辩男女之私情,即使这事情经查属实,所得极轻,若是所查为虚则所失者重。昔秦穆公饮盗马之士,楚庄王赦绝缨之罪,陛下道高于尧、舜,难道却及不上秦穆公、楚庄王二人吗?”。

    魏征话刚完,已经升任中书侍郎的岑文本也站了出来,“陛下,魏侍中所言甚是在理,即使王易将军与慕容县主有私情,那只是男女间相处久了,自然而然产生的,并不是不逆之事。王易将军在此战中立下卓著的战功,是我大唐军中极难得的一位后起之将,若以这样的事论其罪,必因失大,让其他将士也寒心!立下战功回来的战将,因为一点事被重处,那其他将士会以为,陛下和朝中一些官员不能容忍立下大功的将领,对其生嫉妒心理,以后谁还愿意在战场上拼死冲杀?”

    “陛下,臣觉得魏侍中与岑侍郎所言甚是在理!”马周也站了出来,为王易求情,“三人成虎,王易将军因为国事的缘故,与慕容县主有过多的交集,被误认为有私情,陛下万不能因为人言之故而冤屈了立下赫赫战功的出征将领!”

    听到有这么多的人站出来为他话,王易心里暖烘烘的,听这几人的话后,他都有点觉得他与慕容雪之间真的挺“纯洁”,是有人在冤枉他,只不过想到那个已经怀孕的美人儿,这个念头立马打消。他也在犹豫会不会站出来,自己申明一样情况,但却不知道如何开口了。

    自己与慕容雪之间并无私情,这明显就是睁眼瞎话,但承认与慕容雪有私情,又打了刚刚几个替他辩驳人的脸,他在瞅了站在殿上,一直没什么的李靖后,顿然有了主意,他要与李靖一般,不开口话,任别人,若李世民责罚,也不解释,一概领受。

    马周完后,那名弹骇王易的侍御史又站了出来,“陛下,臣有确凿证据证明王易将军与吐谷浑女子慕容雪有私情,此是违反我大唐律法之事,陛下可以循私情不责其违反军纪之事,但违反我大唐律法,与胡人女子有私情,此是需重责之罪,不能因为其有战功立下,就可以不被惩处,若是如此,那以后人人都敢如此胡作非为,还请陛下明鉴!”

    马周又以极快的速度站了出来,高声辩驳,“陛下,陈御史此言差矣,吐谷浑已经内附,青海之地所有的住民都是我大唐的子民,并不是胡人,青海县主慕容顺也一样,吐谷浑内附后,她已经是我大唐的子民,不是胡人女子,即使王易将军与其有私情,那也只是他与美貌女子间的风流事,根本没有违反大唐的律法,陈御史此言是不承认青海之地属于我大唐,如此离间朝廷与青海都护府之辞,还请陛下责其罪!”

    马周此言让站在他边上的王易都吓了一跳,没想到这个回京后都没空去拜访的家伙,竟然能出这样堂而皇之的话来,反戈一击,要李世民责这名陈姓侍御史的罪。

    “父皇,儿臣附议!”站在殿前,一直闷声不响,还不时瞅两眼王易的蜀王李恪在听到此话后,有点眉飞色舞的样子起来,马上站了出来,支持马周所,“青海之地已经属于我大唐版图,其头领慕容顺上表申请内附,父皇也同意了其内附的请求,所有原吐谷浑的住民,已经全部是我大唐的了民,与其他地方的百姓无异,王易与胡人女子有私情之事,纯属别有用心之人的诬陷,对有功之战将的诬蔑,还请父皇明察!”

    李恪完,还对王易抽抽嘴角,隐蔽地挤挤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