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风云-第6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然,这就需要梅林森带着狙击手进去找到抓捕对象。

进入庄园并不困难,在李承志他们翻过围墙之前,埋伏好的特种兵就干掉了庄园大门口的卫兵。

这次,不是秘密渗透,而且不需要考虑惊动敌人。

说白了,只要在控制住抓捕对象之前没有惊动所有敌人就行了。

正是如此,六名狙击手都用上了手枪,哪怕是安装了消声器的手枪,也要比用匕首去对付敌人方便得多。

庄园内,警卫一点都不松懈。

李承志至少看到了六组巡逻队,而且最少都有两名警卫,而最多的一组巡逻队有六名全副武装的警卫。更重要的是,在大门里面还有两名暗哨。显然,梅林森没有选择从大门进入是明智之举。

观察清楚情况后,梅林森比划出战斗手语。

李承志率领的三人狙击小组从左侧前进,梅林森与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兵居中,另外两名狙击手在右边。

这是典型的突击队形,三个方向上的战士可以相互掩护,而且任何时候都至少有一个方向上的战士在向前推进。

当然,这也是最高效的突击队形。

除了后方大约九十度的范围,三个方向上的战士能够应付来自二百七十度范围内的任何威胁。RQ



—://。。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一百七十九章突击

更新时间:201321111:18:46本章字数:4906

开第一枪的不是李承志,只是李承志开的第一枪救了梅林森。。)

当时,梅林森前面的狙击手击毙了一名从底楼公共厕所里出来的警卫。在扶住警卫的尸体时,这名狙击手没有观察厕所里的情况。梅林森在跟进的时候,也忽视了公共厕所。李承志在走廊对面,当他发现危险的时候,那名从厕所里出来的警卫已经举起手枪,正准备朝梅林森开枪。情急之下,李承志受起枪响,子弹打在警卫持枪的右臂上。虽然警卫仍然扣下了扳机,但是枪口偏转了几度,子弹从梅林森的耳边飞过。梅林森与其前面的狙击手迅速反应过来,没有给警卫开第二枪的机会。

只是,警卫使用的手枪没有安装消声器。

枪声响起,惊动了庄园里的所有警卫。六名狙击手立即换上了B67型突击步枪,而梅林森的主战武器是一把来自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冲锋枪,即由H&K公司生产的,大名鼎鼎的MP5型冲锋枪。

这种冲锋枪,在三年前才正式被德军采购,而且被命名为MP5,其公司研制与生产代号为HK54。早在一九五四年,H&K公司就启动了HK54型冲锋枪的研制工作,只是该公司随后把重点放在了自动步枪与突击步枪上,而且忙于完成德军的巨额订单,还要为众多友好国家生产枪支,所以HK54型突击步枪的研制工作进展缓慢。直到一九六四年,H&K公司才推出了HK54型的样枪,并且在次年向德军、地方警备部队与警察推荐该枪,最终在一九六六年得到了德军的认可,获得了第一笔军方订单。即为德军特种部队生产一千二百支冲锋枪。同一年,瑞士国防军也从H&K公司采购了一批MP5。成为这种冲锋枪的第一个海外用户。

由此,MP5的传奇历史开始了。

两年前,中方设法搞到了几把MP5,并且交给国内的几家枪械设计所,对该枪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必须承认,MP5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冲锋枪。

虽然在外形上,甚至在内部结构上,MP5都可以看成是G3自动步枪的缩小版,而G3自动步枪并不成功。德军的准备量并不大,而且在装备不到十年后就被突击步枪取代,可这并不表示MP5继承了G3的缺点。因为使用的是九毫米巴拉贝鲁姆手枪弹,所以G3的缺点在MP5上反而成了优点。这就是。其采用的半自由枪机与滚柱闭锁方式。使其拥有极佳的射击稳定性,也就提高了射击精度。

在经验丰富的射手手上,MP5能够打出精确的长点射。甚至能用单手持控射击。

如果配上光学瞄准镜,甚至能够把MP5当成小型狙击步枪使用,其在两百米有效射程内的精度无可挑剔。

有趣的是,这么优秀的冲锋枪,在一九六九年之前的产量并不大。

德军在采购之后,并没有按照原定计划。用MP5广泛装备非战斗部队,比如做为装甲兵与飞行员的自卫武器使用。仅仅装备了部分特种部队,以及空降兵侦察部队。即便是民间用户的采购量也不是很大,即地方警察机构也只少量采购,并没有用其装备全部的武装警察部队。

原因很简单,MP5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太贵了。

因为大量采用切削件,而且对加工精度有极高的要求,MP5的单价超过了G3,比更加廉价的突击步枪贵了十倍不止。

在一九六六年,MP5的全套售价高达三千六百帝国马克。

要知道,一支突击步枪的售价不过三百二十帝国马克,即便是同样以昂贵出名的G3也只能卖到二千八百帝国马克。

与售价相反的是,MP5的使用范围相当有限。

这就是,其弹药是九毫米巴拉贝鲁姆手枪弹。虽然这种手枪弹的性能很不错,但是其威力却差强人意。在中队里,九毫米巴拉贝鲁姆手枪弹只用在自卫手枪上,做为战斗手枪的弹药都十分勉强,不然中方也不会委托兵工厂开发取代该弹的十毫米手枪弹,并且以此为基础研制新式战斗手枪。

弹药的性能,直接决定了MP5的性能。

即便在理想条件下,MP5的有效射程也只有两百米,主要杀伤范围在一百米以内,大部分情况下的交战距离不会超过五十米。此外,手枪弹不足以穿透大部分障碍物,因此对付障碍物后面的敌人十分吃力。

更重要的是,德军已经装备了使用中间型弹药的突击步枪。

显然,德军并不需要一种使用手枪弹的冲锋枪,突击步枪不但拥有冲锋枪的火力,还拥有更大的威力,而且价格极为低廉。

当然,MP5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

与突击步枪相比,冲锋枪的火力密度更大,MP5的射速高达每分钟八百发,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密集火力。此外,在某些特定环境下,MP5的密集火力足以弥补弹药威力不足的缺陷。

可以说,MP5是一支极为适合在狭窄环境下作战的武器。

此外,MP5的定位本来就是特种枪械,即主要用于执行特种任务,填补制式枪械在特殊情况下的作战能力缺陷,因此H&K公司为MP5研制了很多配件,比如消声器、战术手电筒、战术前握把、光学瞄准镜等等。获益于技术进步,后来还开发出了激光指向器、微光瞄准镜、反射式瞄准具等等。

也正是如此,MP5很快就获得了特种部队的接纳,其性能也得到了肯定。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MP5广泛的装备于四十多个国家的军队与警察机构,即便是一些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敌对国,也纷纷引进了这种优秀的冲锋枪,比如联邦美国就在一九七七年引进了MP5,将其装备特种部队与警察机构。到八零年代中期,随着中德关系缓和,中国也引进了MP5,装备武装警察部队。

当然,最先接纳MP5的是特种部队。

李承志不知道梅林森是从哪里搞到那支MP5的,但是可以肯定,梅林森肯定为这把冲锋枪花了不少的钱,哪怕是军事情报局出的钱。

跟在后面的两名狙击手留在底楼,负责阻击外面的警卫。

李承志把秦家辉与赵大山也留了下来,让他们守在底楼,协助两名老手守住防线。

走上楼梯的时候,梅林森走到最前面,他没有取下MP5上的消声器,而两名狙击手已经取下了突击步枪上的消声器。

主要就是,突击步枪并不短,装上消声器后就更长了。在狭窄的楼道里,过长的枪支显然不大合适,不但容易受到阻挡,在指向速度上也不够快。相反,冲锋枪短得多,因此更适合在楼道里使用。

上面还有四层,搜索工作需要持续一段时间。

为了避免惊扰敌人,或者说是暴露自己的方位,显然得由梅林森打头阵,让他手上的冲锋枪发挥作用。

要知道,消声器不但能削弱枪声,还能使声源变得更模糊。

搜索战术很简单,两名狙击手中的一个负责破门,另外一个负责观察房间情况,梅林森则负责攻击。如果房间内只有少数敌人,就不需要使用额外手段,三支枪就足够了。如果房间里的敌人较多,则要使用特殊手段,比如首先投一枚手榴弹进去,或者在梅林森攻击之前进行火力压制。

当然,狙击手对这些战术都是轻车熟路。

二楼有六个房间,只有一个房间里住了人。三人没花多少功夫,就解决掉那个房间里的五名敌人。

上三楼的时候,有两名警卫试图冲下来,不过都倒在了楼梯上。

三楼的房间更多,而且每个房间里都有人,且大部分是警卫。显然,这栋大楼里的警卫主要就住在三楼。

在清空三楼的战斗中,三人使用了六枚手榴弹,还耗光了好几个弹匣。

战斗进行得有惊无险,李承志有两次差点挂彩,子弹都是从他身边擦过去的,只不过李承志非常幸运。

攻上四楼的时候,战斗打得更激烈了。

四楼的警卫不是很多,不过都已做好了战斗准备,而且守住了楼道。三人不但要逐一搜查每个房间,还要清除掉楼道里的敌人。

所幸的是,四楼的警卫都只有手枪,没有自动武器。

来到朝向大门外的一个房间外的时候,轮到李承志负责观察。三人就位后,跟李承志配合的狙击手反身踹开了房门。李承志单腿跪在地板上,伸出脑袋往房间里看了一眼,然后迅速缩了回来。

房间里只有两个人,而且两个人都在窗户附近,都对着大门,其中一个人手上拿着枪。

李承志猛的醒悟过来,朝梅林森比划出了找到目标的手语,然后用突击步枪朝门口的地板上扫射了一通。

枪声一停,梅林森就冲了进去,李承志立即跟进。

抓捕对象就在房间里,只不过被一名情报人员扼制住了,而且那名墨西哥情报人员的手枪就顶着抓捕对象的额头上。

“不要过来,再上前,我就杀了他!”

梅林森与李承志向两侧散开,但是没再逼近。显然,那名情报人员知道袭击者的目标就是菲德尔的替身。

—://。。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一百八十章成功抓捕

更新时间:201321117:16:10本章字数:4476

“放了他,我们就让你活着离开这里,不然就是死路一条。。)

梅林森设法引开墨西哥情报人员的注意力时。李承志已经把突击步枪调到单发状态。

机会转瞬即逝,根本不容李承志犹豫。

梅林森往后退第二步的时候,李承志扣下了扳机。枪弹以每秒七百多米的速度射出。只用了不到百分之一秒就击中了墨西哥情报人员的手枪,而且就射在瞄准部位上,即手枪扳机护框的前上方。因为命中部位在套筒与下机匣的结合出。所以步枪枪弹向下弹开,手枪则在巨大的冲击力下变形,并且让枪口向人质后方偏转。即便墨西哥情报人员扣下扳机,也肯定无法射出子弹。

几乎同时,梅林森也开枪了。

他瞄准的不是墨西哥情报人员,而是人质的左腿。子弹打在人质的左侧大腿上,让人质向左侧倾倒。

第三枪不是李承志打出的,也不是梅林森,而是留在外面的狙击手。

人质向左侧倒下的时候,头部也向左偏移。留在外面的狙击手抓住了这个机会,朝墨西哥情报人员的额头开了一枪。

子弹准确无误的射入了墨西哥情报人员的头颅。

两人倒下时,李承志追先冲了上去,首先踩住了墨西哥情报人员握枪的右手,只不过这有点多余。

击中额头的那一枪。已经让墨西哥情报人员一命呜呼了。

目标没有受伤,准确的说是除了梅林森开的那一枪之外,没有别的伤口。

事实上,墨西哥情报人员在毙命之前,已经扣动了扳机,只是手枪在被突击步枪的枪弹击中的时候。枪机严重变形,装锤没有落下,也就没有击发枪膛里的子弹,要不然人质将凶多吉少。

“带他到底楼去,我们马上下来。”

李承志把目标扶了起来,带在他沿楼梯前往底楼,梅林森与另外一名狙击手则去清理五楼的敌人。

底楼,战斗进行得如火如荼。

大批警卫正从四面八方涌来,四名狙击手守在四个方向上,尽最大努力减缓警卫靠近大楼的速度。

只是,狙击手坚持不了多久。

敌人太多了,而且警卫充分利用了庄园里的有利地形,没有给狙击手太多的开火机会。

所幸的是,狙击手不是孤军奋战。

来自后方的袭击,迅速冲散了警卫的进攻队形,遏制了警卫的攻击,并且迫使大部分警卫转身对付来自庄园外的敌人。

李承志把目标安顿在大厅的角落里。

打中目标大腿的那一枪虽然不够致命,但是让他流了不少的血,而且造成了剧痛,让目标无力反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