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风云-第5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海军陆战队能够百战百胜。工程部队居功至伟。

说得直接一些,如果没有强大的工程部队,中国海军陆战队肯定无法做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原因很简单。强大的工程部队,为后勤保障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任何人都应该知道。现代化战争中,后勤保障直接决定了军队的战斗力,一支军队有多么强大,往往由后勤保障能力决定。不管作战部队有多么能打,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后勤保障做支撑,也打不了胜仗。

这一点,在攻打美国本土的战斗中体现得极为明确。

比如,中国海军陆战队的装备、特别是重型装备一直算不上先进,而美军在很多时候都拥有装备性能上的优势,特别是在坦克上,美军的重型坦克与中型坦克都足够先进,可是中国海军陆战队很少在美军面前吃败仗,甚至可以说没有输掉一场关键战斗,主要就是中国海军陆战队有更加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能够把装备的性能发挥到极限,而美军受到后勤保障能力限制,很多先进装备的战斗力都无法发挥出来。在美国西海岸的战斗中,美军很多装甲部队就没有能够获得足够的燃油与弹药,结果大量战斗力强大的坦克在作战时,只能得到很少的燃油,弹药就更加紧缺了。这直接导致美军的坦克手在作战时,不得不节约使用每一枚炮弹,而且在进行战术机动的时候,往往受燃油限制,无法到达理想阵地。相比之下,中国海军陆战队的坦克手就没有这些顾虑了,不但可以尽情向敌人开火,而且总能抓住有利的机会来对付敌人。

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正是以强大的工程部队为基础。

大战期间,中国海军陆战队工程部队的作业效率,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最高的。

比如,在登陆美国西海岸的战斗中,陆战队工程部队以平均三天搭建一座临时码头的速度,在短短半个月之内就建好了五条临时码头,把登陆场的物资卸载能力提高到了每天五万吨以上,确保十个陆战师能够得到足够的补给。

这次,陆战队工程部队的表现同样抢眼。

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工程部队就在莫比尔湾的登陆场修建了五条临时码头,而且其中两条是可以供五万吨级运输船停靠的大型深水码头,而登陆场的物资装卸能力也达到了每天六万吨以上。

除了营建登陆场,工程部队还负责修缮港口。

在攻占了硫黄岛之后,陆战队工程部队花了近半年才使硫黄岛军港恢复运作。仅仅一年多之后,陆战队工程部队就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的霍尼亚拉港创造了一个奇迹,只用了一个月就让这座遭到严重破坏的港口恢复通航。到攻打夏威夷群岛的时候,修复同样遭到美军破坏的珍珠港只花了二十四天。等到攻打美国西海岸的时候,陆战队工程部队只用了二十天就让圣迭戈的北岛军港开始接受运输船只。随后在洛杉矶,陆战队工程部队只花了十五天就让长滩港恢复运作。

当然,工程部队的作业能力如此强大,与先进的工程设备有很大的关系。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陆战队在战时采购的非战斗设备与物资中,有三分之二是工程设备与物资。

为此,陆战队不但采购了数十艘工程船只,还购买了大量预制件。

有趣的是,预制件本身还推动一项海运革命,即催生了集装箱。

在大战爆发之前,是没有集装箱这个概念的,货物只有两种,一是散货,二是液货。虽然早就有人提出,散装货物是提高运输效率的主要障碍,但是当时没有任何人想到把散货打包装到一起。直到作战需求催生了各种各样的预制件,而陆战队工程部队首先提出把这些预制件打包运送,海运部门的工程师才想到,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运送其他货物,以次大幅度提高运输效率。

事实上,战时用来运送预制件的板条箱就是最早的集装箱。

当然,这些板条箱的尺寸并不一致,而且都是一次性消耗品,没有人想过要把用木板拼凑起来的箱子回收再利用。直到战后,中国海运部门才首次提出用金属板制造货运箱,而且统一尺寸。

也正是如此,集装箱才正式诞生。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中国海军陆战队工程部队能够在规模不算太大,至少跟陆军工程兵相比,其兵力根本就算不上多,以及作战范围如此广泛的情况下,依然有如此高的作业效率,与大量使用预制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可以说,预制件是这场战争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虽然军事工程一直是各**队的大难题,困扰了军事家数百年,但是之前从来没有人想过,先在后方制造好各种设施,再运送到前线组装起来。当然,这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工程预制件能够大量使用,必须要有足够强大的工业实力,因此只有在工业时代的战争中才能够得到广泛应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海军陆战队工程部队把预制件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根据战后的不完全统计,在整个大战期间,中国海军陆战队工程部队用掉的预制件的总量在一千五百万吨左右。

这是个什么概念?

整个大战期间,中**队的弹药消耗量也不过五千万吨而已。

正是如此,战后才有很多人认为,中**队靠的正是强大的工程兵与以预制件为代表的先进工程理念打赢了这场战争。RQ

—://。。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五百六十八章登陆成功

更新时间:201212138:12:55本章字数:4941

美军丢掉了彭萨科拉,并不等于守住了第二道防线

在攻打彭萨科拉之前,中国海军陆战队就根据各方面提供的情报,大致掌握了美军的防御企图,即美军没有打算死守彭萨科拉,而是打算退缩后建立的防线,并且在必要的时候把一个彻底毁坏的彭萨科拉留给中**队

正是如此,陆战队在进攻之前就准备了足够多的工程兵

同样的道理,第三陆战师与第五陆战师没有参加攻打彭萨科拉的战斗,而是继续向美国腹地推进

按照顾祝同的安排,第三陆战师向北推进,第五陆战师则向东推进

在第三十二陆战师攻入彭萨科拉城区的时候,第三陆战师的先头部队就攻占了贝米内特与布鲁顿之间的阿特莫尔,把战线推进到了离布鲁顿大概只有三十公里的地方,对美军第四十一装甲师构成了巨大威胁

受此影响,美军第四十一装甲师一直没有离开布鲁顿

布鲁顿只是一座小城镇,但是是一座有战略价值的小城镇这就是,从彭萨科拉通往蒙哥马利的铁路就从此通过,而且往北十多公里就是由莫比尔到蒙哥马利的州际公路,因此算地上的交通要地

当然,关键是铁路

在攻占布鲁顿之前,中**队控制的铁路线只能到达阿特莫尔,无法到达彭萨科拉与蒙哥马利,只有攻占布鲁顿,才能获得到达彭萨科拉的铁路,而且也将由此获得攻打蒙哥马利的有利条件

显然,美军第四十一装甲师部署在布鲁顿,就是要守住铁路线

五月二十八日,第三陆战师开始向布鲁顿推进,并且在当天下午就跟美军第四十一装甲师打了一场遭遇战

这场战斗的规模也不是很大双方投入的都是装甲侦察兵

战斗持续到傍晚,在最后一次空中支援开始的时候,第三陆战师停止前进,着手组织夜间的防御部署

显然,夜晚不太适合陆战队发动进攻

大部分时候,夜晚属于美军为了避免遭到轰炸,美军的大部分反击行动、乃至行军都安排在夜间进行

这个晚上美军发起了反击

根据第三陆战师的战报,夜间的战斗打得并不激烈美军的反击行动大多数时候被支援炮火击溃,只有极少数时候需要前线官兵参加战斗只是,美军的作战记录截然不同,这是第四十一装甲师全体参与的第一场战斗在这个晚上,第四十一装甲师几乎全体出动,连部署在布鲁顿的炮兵都参加了战斗根据美军的战报,战斗打得非常激烈在不到八个小时的时间里,美军发起了近三十次进攻战斗进行到清晨六点左右,在反复冲击都没能突破陆战队的防线后,美军主动后撤

显然,美军的战报里有很大的水分

不可否认,美军第四十一装甲师确实发起了多次进攻,但是在中国海军陆战队优势炮火的压制下,大多没有威胁

相反,在反击中,美军损失了大量兵力

根据第三陆战师的战报在夜间的战斗中至少毙伤美军三千多人,还击毁了上百辆坦克与装甲车

五月二十九日清晨,在白天到来的时候,战场主动权再度落到中**队手里

与往常一样,航空兵在第一时间赶到,用炸弹与火箭弹替陆战队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并且再度迫使美军后撤

随后,炮兵开始发威

在向布鲁顿推进的时候第三陆战师得到了炮兵的全程掩护与支援,在任何时候都能呼叫炮火支援

要知道,当时四个陆战师的炮兵有三分之二分配给了第三陆战师

主要就是第三陆战师在内陆作战,战场离海岸线数十公里已经离开了舰炮的有效支援范围,而另外三个陆战师都在沿海地区作战,能够全程得到舰队的掩护与支援,不需要太多的炮兵

重要的是,顾祝同把原本隶属于陆军的两个炮兵师,即参与古巴作战的那两个师拆散增强给了陆战师这样一来,各个陆战师的炮兵部队都得到了加强,还获得了一些以往没有的重炮

当然,陆军炮兵的最大特点就是机械化程度非常高

在广袤的大陆战场上,陆军最先开始淘汰在战前装备的火炮,并且首先开始采购各种口径的自行火炮这种装在坦克、或者装甲车底盘上的火炮具有极强的战术机动性,能够全程伴随装甲部队作战与之相比,陆战队炮兵的机械化程度低得多除了在采购式火炮的时候没有优先权之外,还与陆战队的作战性质有关,即在大部分时候,陆战队炮兵都是部署在海滩上的,不需要伴随进攻部队作战再说了,陆战队也没有多少装甲部队,因此对炮兵的战术机动性没有太高的要求

强大的炮兵,赋予了第三陆战师强大的进攻能力

五月三十日上午,第三陆战师就推进到了布鲁顿郊外

美军第四十一装甲师没有被击溃,而是边打边退,只是在退到布鲁顿之后,也就无路可退了

只是,第三陆战师的推进度仍然不够快

在第三陆战师到达布鲁顿的时候,美军已经向该地增派了一个步兵师虽然只是一个国民警卫队师,但是依然有一万三千多名官兵重要的是,第四十一装甲师的留守部队已经构筑好了防御阵地

显然,美军不会继续退却了

第三陆战师没有立即攻打布鲁顿,而是在美军防御阵地外围构筑环形包围圈

按照顾祝同的命令,在占领彭萨科拉,以及港口通航之前,不能强攻布鲁顿,以减轻后勤保障负担

再说了,第三陆战师只有两万兵力,未必能以较小的代价打下布鲁顿

结果就是,围困取代了强攻

相对而言,第五陆战师的推进度还要快一些

五月二十八日,第五陆战师就到达了德富尼亚克斯普林斯郊外,并且在次日就发起了强攻

与布鲁顿不同,德富尼亚克斯普林斯是陆战队往东推进的必经之地

重要的是,按照陆战队的进攻计划,在攻占了彭萨科拉之后,首先向东推进,扫荡佛罗里达州北部地区,然后再深入内陆与美军作战当然,到时候充当主力不是陆战队,而是陆军

第五陆战师能够这么快打到德富尼亚克斯普林斯,主要是沿途没有遇到麻烦

当时,守卫德富尼亚克斯普林斯的全是步兵,没有装甲部队,也就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反击行动

此外,第三十一陆战师与第三十二陆战师攻打彭萨科拉,引走了周围的美军

第五陆战师没有围困这座城镇,而是在完成了战术包围之后就发起了进攻,没有给美军太多的备战时间

战斗持续到六月四日,第五陆战师攻占了大部分城区

美军打得极为顽强,只是彭萨科拉彻底失守的消息,击溃了美军的最后一丝斗志

六月六日,美军开始后撤,准确的说是溃退

当天,第五陆战师完成了攻占德富尼亚克斯普林斯的任务按照作战计划,第五陆战师没有追击溃散的美军,只是派遣侦察部队沿着铁路线向东推进,在到达奇普利西面,遇到了美军的顽强抵抗之后才调头返回

在德富尼亚克斯普林斯,美军损失了近三万名官兵

虽然第五陆战师也付出了较大的代价,有上千名官兵阵亡,减员率达到百分之十五,还损失了三十多辆坦克与多的装甲车,但是攻占德富尼亚克斯普林斯,意味着在彭萨科拉东面获得了一条防线也就是说,即便美军认识到丢掉彭萨科拉所造成的影响,也很难派兵夺回这座海港城市了

到此,中国海军陆战队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