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风云-第4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圣斯皮里图斯的守军已经丧失了战斗意志,而〖中〗国海军陆战队也没有急于攻打这座迟早会到手的城市。在莫龙与谢戈德阿维拉东面是广阔的平原,根本就没有合适的防御地形,美军只能在平原上构筑防线。也就是说。如果让这些正在构筑防线的部队去接应莫龙与谢戈德阿维拉的守军,阵地就没有人守卫了。显然。〖中〗**队肯定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必然会趁机发起突击。

当时,布雷德利最担心的就是〖中〗国海军陆战队的装甲集群。

要知道,在此之前,就算〖中〗国海军陆战队集中使用过装甲部队,也只是把一个陆战师的装甲部队集中起来使用。这次,顾祝同是把三个陆战师的装甲部队集中了起来。而且还加强了陆军的炮兵。

事实上,这支装甲集群的规模比美军的装甲师还要大。

如果给〖中〗国海军陆战队一个机会,那么这支装甲部队就能击溃美军的所有防线,让美军一直向东退却。

到时候,能否守住卡马圭都是个问题。

显然,这是布雷德利不想看到的结果。

要知道,如果丢掉了卡马圭,美军就只能退守马蒂。

问题是,马蒂只是一座人口不到五千的小城镇,与之不相称的是。马蒂是古巴东部地区的铁路枢纽中心。横贯古巴的干线铁路在这里分成了两条,一条往东通往关塔那摩,另外一条往东南通往圣地亚哥。也就是说,如果守不住马蒂,〖中〗国海军陆战队就将一路攻入古巴东部的平原地区。

显然,以美军剩下的兵力,根本不可能同时守住关塔那摩与圣地亚哥。

也就是说,到时候。美军必须舍弃一个地方,重点守卫另外一个地方,而舍弃任何一处都将造成美军彻底战败。

原因很简单。〖中〗**队攻占古巴东部地区,最需要的就是一座足够大的港口。

不管是圣地亚哥、还是关塔那摩。都有规模足够大的港口,而〖中〗**队能凭借其中任何一座港口扫荡古巴东部地区。

显然,布雷德利没有信心守住马蒂。

说白了,在连续丢掉圣克拉拉、圣斯皮里图斯、谢戈德阿维拉之后,布雷德利甚至没有信心守住卡马圭。

对布雷德利来说,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只要给他足够多的时间,他就有信心在卡马圭构筑一条足够坚固的防线,然后在这里挡住〖中〗国海军陆战队。

也正是如此,布雷德利就必须做出舍弃。

当然,对布雷德利来说,舍弃并不是什么艰难决定。

在此之前,他已经舍弃了圣斯皮里图斯,以及守卫该地的二十万美军。因此让他在舍弃守卫谢戈德阿维拉与莫龙的守军,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只要这样的舍弃能够为他换来足够多的时间。

战斗打到这一步,布雷德利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有趣的是,〖中〗国海军陆战队并没有继续向东追击。

当谢戈德阿维拉与莫龙的美军开始突围的时候,〖中〗国海军陆战队甚至没有及时完成包围这两座城市。

原因就是,参与进攻的陆战师都已到达官兵的承受极限了。

更麻烦的时候,战场过于狭窄,而且后勤保障能力极为有限,特别是在莫龙的铁路桥修复之前,根本无法支持更多的陆战师在前线作战,所以顾祝同也不可能把留在后方的陆战师派上去。

结果就是,谢戈德阿维拉的大部分守军都成功突围。

只是,莫龙的守军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当时,〖中〗国海军陆战队的首要任务是攻占莫龙,然后才是攻打谢戈德阿维拉,所以装甲集群突破美军的防线之后,转为向北突击。布雷德利决定让莫龙的守军突围的时候,陆战队已经攻占了莫龙东面的几条公路。

显然,莫龙的守军没能成功突围。

激战持续到十月四日下午,在将近傍晚的时候,莫龙的守军放弃了突围,向〖中〗国海军陆战队缴械投降。

在此之前,四个美军步兵师中,已有近三万人阵亡或被俘,还有近两万伤员。

也就是说,投降的美军中,只有不到一万人还能战斗。

让美军指挥官决定投降的主要原因是,美军已经为突围拼光了前部弹药,而布雷德利答应派来的接应部队并没出现。

在做出了所有努力之后,美军只能选择投降。

显然,这是非常明智的决定。

要知道,当时顾祝同已经非常不耐烦了。他在莫龙投入了三个陆战师与装甲集群,兵力比美军还要多,而且有更多的装甲力量,火炮数量是美军的三倍,空军更是牢牢掌握着战场制空权。在强攻了数日之后,陆战师依然没有能够攻破美军的外围防线。在十月三日,顾祝同给前线部队下达了最后的命令,如果不能在十月五日正午之前攻占莫龙,就将对这座城市进行战略轰炸。四日上午,空军的战略航空兵已经做好了准备,近八百架轰炸机将在二十个小时之后挂着五千吨燃烧弹升空。

只要轰炸开始,莫龙就将被烈火吞没。

要知道,莫龙不是大城市,战前的常住人口不到十万,城区面积不到二十平方公里,二五千吨燃烧弹能够把一座人口在五十万左右、城区面积超过四十平方公里的城市烧光,也就足够把莫龙变成人间地狱。

如果美军晚一天做出投降的决定,那么在正式投降之前,残余的美军都将完蛋。

十月五日,陆战队开进莫龙,此轮进攻行动正式宣告结束。

只是,〖中〗国海军陆战队没有获得完全的胜利。虽然占领了莫龙与谢戈德阿维拉,但是谢戈德阿维拉的守军大部分成功突围,只有不到一万人在突围的战斗中被歼灭,也就意味着有差不多四万美军撤了出去。此外,在围攻莫龙的战斗中,〖中〗国海军陆战队的伤亡也超过了一万人,其中阵亡官兵三千余人。

显然,在顾祝同看来,这个代价太大了。

在讨论继续向东进攻的时候,顾祝同就明确告诉所有陆战师的指挥官,在今后的战斗中必须尽可能的降低作战伤亡。

可以说,顾祝同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伤亡报告,特别是当报告中的数字特别大的时候。

谁都知道,战争即将结束,胜利已经唾手可得,因此顾祝同不希望在胜利即将到来的时候牺牲更多的军人。

在这场战争中,已经牺牲了足够多的军人了。

打到一九四七年底,已经有三百万〖中〗**人阵亡!

只是,伤亡归伤亡,顾祝同不会让陆战队停止前进。

十月六日,顾祝同就下达了调整命令,让第二陆战师、第三陆战师、第四陆战师与第五陆战师顶上去替代一直在前线作战的四个陆战师。

随后,顾祝同就下达了新的命令。

下一轮进攻,将以卡马圭为目标。

只不过,这是首要目标。

按照顾祝同的意思,可以适当的推迟进攻发起时间,但是必须投入足够多的兵力,争取在攻占了卡马圭之后继续往东推进,争取一鼓作气的拿下马蒂,打开通往圣地亚哥与关塔那摩的大门。

也就是说,顾祝同希望尽快结束古巴岛上的战斗。

—://。。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五百三十五章等待时机

更新时间:201212422:20:28本章字数:5425

。。

中国陆战队没有停下来休整,也就没有给美军重新部署防线的机会。

显然,这也正是顾祝同让陆战队继续向东挺进的主要原因。

虽然在连续丢掉圣克拉拉、圣斯皮里图斯、谢戈德阿维拉与莫龙之后,美军已经在这几场连续的战斗中损失了近四十万兵力,且仅剩下了一个装甲师,其他部队的重装备大多在战斗中损毁或者是丢弃,但是在谢戈德阿维拉东面,还有近四十万美军,且布雷德利储备了足够多的弹药物资。

当时,美军甚至征用了占领区内的所有工程设备,特别是工程车辆。

也就是说,只要给美军足够多的时间,就肯定能够在谢戈德阿维拉与卡马圭之间构筑一道新的防线。

显然,只要有机会,美军就不会退守卡马圭。

原因很简单,卡马圭是一座很难防御的城市。主要就是,这座城市在开阔的平原上,虽然东面有几座丘陵,但是海拔高度都不够,不可能成为防御的支承点。更重要的是,在卡马圭东面,根本就没有合适的防御地形。此外,卡马圭附近没有多少城镇,因此美军很难扩大防御圈。

要想守住卡马圭,唯一的办法就是尽量扩大防御范围。

事实上,这也正是布雷德利不肯派部队去接应突围美军的主要原因。

显然,顾祝同也会给美军足够多的时间来重新部署防线。

当然,布雷德利很快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即中国海军陆战队开始调整部署,把留在后方的陆战师放到了前面。

只是,布雷德利同样有理由相信,中国海军陆战队的进攻不会强到哪里去。

道理非常简单,如果中国海军陆战队还有足够强的进攻能力,就不会让谢戈德阿维拉的守军顺利突围。

要知道。如果能够歼灭那四万美军,布雷德利就很难及时在卡马圭西面组织新的防线。

问题是,布雷德利并不十分清楚中国海军陆战队的情况,甚至不知道顾祝同将在什么时候下令发起进攻。

别的不说,当时布雷德利根本就不清楚中国海军陆战队还有多少作战物资可用。

因为顾祝同手里有足够多的陆战队可用,所以布雷德利要想搞清楚中国海军陆战队的作战部署,就必须掌握其物资调运与储备情况。在兵力充足的情况下。决定进攻强度的正是作战物资。

可惜的是,布雷德利根本没有获得相关的确切情报。

到到十月十日。中国海军陆战队都没有发起进攻。

当时,布雷德利甚至开始怀疑中国海军陆战队有没有能力发起进攻,或者是顾祝同是否想及时发起进攻。

可见,布雷德利缺少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情报。

相反,顾祝同最不缺的就是情报。

事实上,在十月七日。四个主力陆战师就已经部署到位,在接到命令之后,只需要四个小时的准备时间就能发起进攻。

当然,顾祝同主张立即发起进攻,只是陆战队的将领反对这么做。

原因很简单,几乎所有陆战师的师长都认为,发起进攻的时机还没有成熟。

必须承认,在指挥地面作战方面,顾祝同的能力依然不够全面,即便跟陆战师的少将师长相比。也有很大的欠缺。

当时,顾祝同的目的不是把战线往东推进,而是要取得重大突破。

有趣的是,顾祝同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他的命令只是让陆战队发起进攻,以攻打卡马圭为首要目标,在依然有足够的突击能力的情况下,争取把战线推到马蒂附近。

显然,要想达到最高目的。就必须取得重点突破,而不是把战线往前推进。

任何一名陆军将领、甚至是参谋军官都知道,取得重大突破的办法只有一个。即在进攻中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让敌人无法组织新的防线。从而使进攻部队在突破了敌人的主要防线之后可以迅速朝目标推进。

当然,陆战队的将领也明白这个道理。

只是,顾祝同没有想明白。

陆战队将领明确提出,美军已经开始梯次部署防线,而且主力在卡马圭,靠近前线的部队并不多,且大部分都是步兵。如果立即发起进攻,只能迫使美军继续退却,到卡马圭去部署新的防线。虽然这能够降低进攻作战的难度,但是也会失去歼灭美军的机会,然后不得不在卡马圭打一场恶仗。

说白了,这等于把战线平行推进到卡马圭。

对中国海军陆战队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要知道,这意味着补给线将延长一百多公里,而且美军在向东撤退的时候肯定会破坏所有铁路桥梁,让干线铁路无法使用。就算陆战队的工程兵能够修复受到破坏的铁路桥,也需要足够多的时间,而在铁路通车之前,公路将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补给通道,而公路的运输能力非常有限。

也就是说,中国海军陆战队每往东前进一步,后勤保障负担就要加重一分。

在大部分陆战队将领看来,就算能够推进到卡马圭,也不可能顺利攻占卡马圭,说不定在谢戈德阿维拉的一幕将再次上演。在美军继续向东退却之后,陆战队就得继续追击,而无疑又是平行推进战线。

也许,陆战队能在卡马圭取胜,毕竟卡马圭不是一座容易防守的城市。

那些,在马蒂呢?

当然,顾祝同相信陆战队有足够的能力攻占马蒂,也许得分成两次来打,而不是在攻占了卡马圭之后立即向马蒂进军。

此外,也有不少陆战队将领相信能够攻占马蒂。

问题是,继续往东,陆战队有足够的能力攻占圣地亚哥、或者是关塔那摩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当陆战队的补给线拉得足够长,而美军在不断的退缩中,兵力密度不断提高,那么总会存在一个临界点。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