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风云-第3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设计全面优于“新奥尔良”级,因此改弦易辙,决定在“布鲁克林”级的基础上发展一种全新的重巡洋舰。新的设计,几乎照搬了“布鲁克林”级的舰体,可以说是轻巡洋舰的重巡洋舰版。只是,与日本海军的“最上”级不同,该舰最初就以重巡洋舰为准,而不是在服役之后再更换更大口径的主炮。可惜的是,在“威奇塔”号正式动工建造之后,美国海军降低了重巡洋舰的等级,认为在相同舰体的情况下,重巡洋舰的作战效能不如轻巡洋舰,特别是八英寸主炮的实战价值并不显著,反而因此而降低了其他重要性能。

结果就是,“威奇塔”级只建造了一艘。

等到大战爆发,当美国海军发现,自己的巡洋舰面对的不是敌人的轻巡洋舰,而是敌人的大型巡洋舰与防空巡洋舰的时候,才猛然认识到,轻巡洋舰上的六英寸舰炮基本上成了摆设。

只是,美国海军已经有了更好的选择,即完全突破了“华盛顿条约”限制的“巴尔迪摩”级重巡洋舰,也就没有必要继续建造条约型重巡洋舰,使得“威奇塔”号成为了美国海军最后一艘条约型重巡洋舰。

当然,这并不是说“威奇塔”号就差了。

可以说,“威奇塔”号是美国海军在战前建造的性能最突出、最为平衡、作战效率也最高的重巡洋舰。甚至可以说,“威奇塔”号是在“华盛顿条约”的限制下,所能设计与建造出来的最好的重巡洋舰。

更重要的是,“巴尔迪摩”级最快也要到一九四三年才能服役。

如此一来,在大战爆发后,“威奇塔”号成为了美国海军中最强大的重巡洋舰,并且参加了多场海战。

可以说,“威奇塔”号还是一艘非常走运的战舰。

在参与的四场大规模海战中,“威奇塔”号只在第一次新乔治亚海峡海战中挨了一枚二百四十毫米炮弹,在另外几场几乎导致美国海军“绝种”的海战中都安然无恙,并且在新喀里多尼亚海战爆发的时候留在了珍珠港,而没有被派往西南太平洋,从而避开了这场导致美国海军惨败的海战。要知道,如果当时“威奇塔”号在第三舰队里面,肯定会编入第31舰队,而且很有可能负责掩护“企业”号,也就不可能逃过这场劫难,肯定会被中国海军的舰载机击沉。

在第一次新乔治亚海峡海战之后,“威奇塔”号就回到珍珠港,进行大修。

在此期间,“威奇塔”号增强了防空火力,还换上了最新式的舰队通信与指挥设备,增加了一部对空搜索雷达。

正是如此,在修复之后,“威奇塔”号成为了第七舰队的旗舰。

事实上,在尼米兹把六艘小型航母从第三舰队调回来之前,“威奇塔”号是第七舰队里吨位最大的战舰。

也正是如此,“威奇塔”号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哈尔西的旗舰。

问题是,第七舰队也就只有这么一艘重巡洋舰。

虽然在新喀里多尼亚海战之后,第三舰队里有三艘重巡洋舰保存了下来,即当时编在第二航母战斗群里的那三艘重巡洋舰。但是在尼米兹下令把六艘小型航母调回来的时候,麦克阿瑟却以各种理由,把那三艘重巡洋舰留在了西南太平洋战场上。在哈尔西返回珍珠港的时候,这三艘重巡洋舰正在开赴新喀里多尼亚的途中。在十二月五日,麦克阿瑟派出的护航舰队就被中国舰队拦截,包括三艘重巡洋舰在内的十多艘美军战舰被击沉,还有十多艘运输船只葬身大海。

也就是说,当时美军太平洋舰队里,只剩下了“威奇塔”号一艘可用的重巡洋舰。

结果就是,尼米兹只能安排一些轻巡洋舰去掩护小型航母。

所幸的是,尼米兹派出的是“布鲁克林”级轻巡洋舰。

前面已经提到,“威奇塔”号实际上就是“布鲁克林”级的重巡洋舰版,而“布鲁克林”级可以说是美国海军在战前设计得最为成功的巡洋舰了,在其基础上不但诞生了“威奇塔”号重巡洋舰,还改造成了小型航母。此外,“布鲁克林”级在大战期间的建造数量也相当惊人,几乎是美国海军在大战初期能够获得的最好的多用途战舰了,在很多时候甚至被当做重巡洋舰使用。

事实上,得益于较大的排水量,“布鲁克林”级的防空能力不比重巡洋舰差。

在海战中,中国海军的飞行员还往往把“布鲁克林”级误认为是重巡洋舰。

问题是,太平洋舰队里也没有几艘轻巡洋舰。

最终,哈尔西只获得了两艘“布鲁克林”级轻巡洋舰,原本准备派给他的另外两艘在从旧金山驶往珍珠港的途中遭到中国潜艇伏击,均被鱼雷击伤,不得不转向返航,没有能够加入第71舰队。

所幸的是,第七舰队里有数量众多的驱逐舰。

更重要的是,美国海军的驱逐舰大多适合于远洋作战,吨位都不是太小,比中国海军的驱逐舰强多了。

结果就是,第71舰队里编有四艘小型航母,一艘重巡洋舰、两艘轻巡洋舰与十四艘驱逐舰,其中四艘是驱逐领舰。

从规模上讲,第71舰队算不上庞大。

以大战时期的标准衡量,甚至可以说有点寒酸。

只是,第71舰队的对手,即中国海军的第三舰队也好不到哪里去,也只有四艘小型航母、一艘大型巡洋舰、三艘轻巡洋舰与十多艘驱逐舰,而且所有的驱逐舰都是一千吨左右的反潜驱逐舰。

如果以战舰总吨位衡量,第71舰队还占有一些优势。

当然,在作战能力上,两支舰队没有本质上的差别。第71舰队的四艘小型航母最多能搭载一百二十八架舰载机,而第三舰队的四艘小型航母最多能搭载一百二十四架舰载机,且都只有战斗机与俯冲轰炸机,航空作战能力旗鼓相当。至于护航战舰,中国海军的大型巡洋舰肯定强于美国海军的重巡洋舰,但是在轻巡洋舰与驱逐舰上,单舰战斗力都明显弱于美国海军。

可以说,双方势均力敌。

如果交战条件均等的话,那么鹿死谁手根本说不准。

问题是,交战条件根本就不均等。

要知道,哈尔西的任务是去攻击中国海军,而不是等中国海军找上门来。顾祝同的处境恰好相反,他根本用不着让第三舰队去冒险,完全可以在己方控制的海域,耐心等待哈尔西送上门来。

—://。。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二百七十九章恍然大悟

更新时间:201210122:21:19本章字数:4945

十二月三日,第71舰队驶出了珍珠港。

收到消息后,正在塞班岛上视察防御部署的顾祝同立即返回关岛,并且在途中下令让第三舰队进入了战备状态。

有趣的是,当时除了顾祝同之外,没有人相信美军舰队将前来决战。

事实上,连冯承乾都不相信美军会做这样的事情。当天晚上,冯承乾在跟吴铁生通电话的时候还提到,美军没有能力在中太平洋上发起反击,因此不用担心海军会从西南太平洋战场上抽调舰队去加强中太平洋战区,登陆澳洲本土的作战行动不会受到影响,陆军得尽快做好战斗准备。

此外,李向龙与鲁志刚也有相同的观点。

顾祝同持相反的观点,有一点非常重要,即指挥第71舰队的不是斯普鲁恩斯,而是刚回到珍珠港的哈尔西。

可以说,海军情报处提供的情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十二月一日,顾祝同就收到消息,得知斯普鲁恩斯患病住进了海军医院,尼米兹任命哈尔西为第71舰队指挥官。第二天,顾祝同获得了更加确切的情报,其中甚至注明了斯普鲁恩斯所住的病房。

当时,顾祝同就很是疑惑。

虽然斯普鲁恩斯的年纪不小了,但是有军人的体质,就算患病,也不会立即病重到要住进特护病房,而且由专人护理。要知道,大部分病症都有一个发展过程,而在此之前斯普鲁恩斯并没有任何异常。

只是。顾祝同没有多想。

原因也很简单,哈尔西的资历本来就在斯普鲁恩斯之上,在美军第三舰队名存实亡的情况下,尼米兹总得给哈尔西安排一个合适的位置,而在第七舰队里,就只有第71舰队这一支作战舰队。在顾祝同看来,尼米兹任命哈尔西为第71舰队指挥官。很有可能让斯普鲁恩斯在适当的时候出任舰队参谋长,从而让斯普鲁恩斯直接指挥舰队作战,哈尔西只是挂了一个舰队司令的头衔。没有安排哈尔西担任第七舰队司令官,很有可能与新喀里多尼亚海战有直接关系,即哈尔西承担了海战失利的全部责任,因此尼米兹没有理由让他官复原职,继续担任战区舰队司令官。当然。通过担任第71舰队指挥官,在恰当的时候,尼米兹肯定会把哈尔西提拔上去。

可以说,顾祝同的分析合情合理。

只是,顾祝同也留了个心眼,不然不会让战区司令部的参谋提高警惕,在收到任何与美军舰队有关的消息之后立即通知他。

当时,顾祝同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哈尔西再次成了替罪羊。

关键就是,美军丝毫没有放弃澳大利亚的迹象。反而在西南太平洋上发动了一次近似于自杀的作战行动,即向新喀里多尼亚运送作战物资。在这场战斗中,美军不但没有把物资送到新喀里多尼亚,还损失了近三十艘舰船,不但是得不偿失,还因此导致守卫澳洲大陆的美军大受影响。

在顾祝同看来。美军这么做。只有一个理由,即打算守卫澳洲大陆。

问题是,美军不大可能坚守澳洲大陆。

如果美军打算从西南太平洋撤军,那就不会继续在新喀里多尼亚做文章。因为就算中**队立即消灭了新喀里多尼亚上的美军残余部队,也需要花上几个月。才能完成攻打澳大利亚的准备工作。在此期间,美军有足够的时间把部署在澳洲大陆、甚至是部署在新西兰的军队撤走。即便要派舰船去新喀里多尼亚,也不是为守军提供增援,而是把被困的军队营救回去。

反过来,如果美军打算坚守澳大利亚,也没有理由浪费宝贵的兵力。要知道,坚守澳洲需要足够的兵力,也需要足够的多的作战物资。在新喀里多尼亚已经无法挽回的情况下,美军没有任何理由为了岛上的残余部队做出无谓牺牲,使守卫澳洲大陆变得更困难,甚至失去守卫的基础。

可以说,美军的举措,让顾祝同非常不解。

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美军没有打算死守澳洲大陆,也不打算立即放弃澳洲,而是想在这里拖住中国海军,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问题是,美军为什么要争取时间?

前面已经提到,即便美军立即放弃澳洲大陆,中国海军也不可能在一九四三年六月底之前进军夏威夷群岛,因此美军有的是时间,根本没有必要去争取时间。相反,即便美军死守澳洲大陆,中国海军也有很大的可能在一九四三年下半年攻打夏威夷群岛,因为到时候中国海军实力将有一次大规模扩充,将获得足够的兵力。说得简单一些,西南太平洋战场上的战局已经没有多大的影响了。

深入思考之后,顾祝同意识到,美军在争取的很有可能不是时间,而是别的东西。

也就在这个时候,中国海军收到了一条重要消息,即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确认英国皇家海军正在设法创造决战机会。

当时,这条消息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最初的时候,顾祝同也没有认识到这条消息的重要性。

直到十二月三日,也就是在收到了哈尔西率领第71舰队离开珍珠港的消息后,顾祝同才把这些事情串联了起来。

虽然顾祝同没有想到丘吉尔与罗斯福之间的事情,也就没有办法猜到英国打算向西南太平洋派遣远征舰队,与美军一同守卫澳大利亚,但是顾祝同猜得也**不离十,即英国皇家海军即将发动一次决定性的进攻,彻底消除来自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隐患,而美军将在太平洋上采取协同作战,设法牵制住中国海军。

如此一来,第71舰队就肯定不会留在夏威夷群岛海域。

回到关岛,顾祝同没有立即登上“柏林”号大型巡洋舰,而是先去了战区司令部,让参谋调来了所有与英国有关的情报。

虽然等了几个小时,但是顾祝同看得更加清楚了。

关键不在海洋战场上,而是在大陆战场上。

可以说,英国当局的举动就是未雨绸缪。在红俄即将战败的情况下,英国当局已经认识到,下一个战败的很有可能就是英国。为了免于战败,或者说是晚一点战败,英国就得采取行动。

最有效的行动,就是在海洋战场上击败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

说白了,只要制海权还在英国皇家海军手里,就算本土被德意志第二帝国空军炸得支离破碎,皇家海军也能把敌人挡在国门之外。

为此,英国当局自然希望在红俄战败之前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如此一来,英国皇家海军就很有可能在一九四二年底采取行动,因为红俄很有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