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风云-第2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一来,就得把所有鱼雷攻击机都送上飞行甲板,才能让其依次升空。

结果就是,第一架鱼雷攻击机在八点半才离开了“秦始皇”号航母。

从接到侦察机的报告到最后一架鱼雷攻击机升空,前后花了一个小时,只是美军的攻击机群并没在这个时候到来。

显然,顾祝同的作战部署,起到了关键作用。

八点半左右,率先出发的四十架“海鹰”就在舰队西北方向大约两百公里处,遭遇了美军机群。

在此之前,已有一艘担任防空警戒任务的轻巡洋舰以全速向西北方向航行。

当时,这艘轻巡洋舰就在防空战斗机后方大约五十公里处,而其提供的信息,为防空战斗机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对美军机群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一百六十章余热

更新时间:2012928:30:04本章字数:5341

第一百六十章余热

遭到防空战斗机拦截不说,美军机群还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在第一波攻击机群出发之后,斯普鲁恩斯没有转向撤退,而是继续向东南方向,也就是朝着中国舰队所在的方向而去,且航速保持在三十节以上。主要就是,过远的攻击距离严重限制了美军战机的作战能力。战斗也已经证明,美军机群在极限攻击距离上,几乎没有办法跟防空战斗机周旋。

只有缩短攻击距离,才能提高战斗机的作战效率。

此外,在攻击距离缩短之后,先起飞的战机就能在舰队附近待命,与后起飞的战机组成大编队。

这样一来,护航战斗机就能提供更有效的掩护。

当然,美军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问题是,斯普鲁恩斯并不知道,中国舰队改用了攻势防空,让防空战斗机前出到两百公里之外拦截来袭敌机。

这下,问题出来了。

遭到拦截的时候,美军机群采用的是大编队,不但每艘航母派出的战机聚在一起,而且四艘航母的机群都相隔不远。

结果就是,所有美军战机都遭到了拦截。

更要命的是,为了留下最基本的防空力量,斯普鲁恩斯只出动了二十架护航战斗机,而前来拦截的防空战斗机多达四十架。

在护航战斗机被冲散之后,轰炸机与攻击机要想单独突破两百公里的防空区,几乎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只是,美军飞行员没有放弃,在被打散之后,依然单独朝中国舰队飞去。

显然,单独发起攻击的轰炸机与攻击机,对舰队的威胁并不大。更何况,还有二十架战斗机在等着它们呢。

在两批战斗机的拦截下,美军机群在九点过十分,才到达西南太平洋舰队上空。

此时,西南太平洋舰队的攻击机群都已飞走。

在美军机群到达之前,五艘航母还各派出了备用的战斗机,加上拦截美军第一波攻击机群的防空战斗机,舰队上空总共有近四十架战斗机严阵以待,而分散单独突击的美军战机根本不可能顺利突防。

可以说,美军的这波攻击并不成功。

只是,战斗持续的时间相当长。

主要就是,美军机群早就被打散了,分散的战机都是各自在搜寻目标,并没有在同一时间到达。

当然,这场战斗根本没有什么悬念。

参与攻击的近七十架美军战机中,只有六架俯冲轰炸机与三架鱼雷攻击机突破了所有防空拦截,投下了炸弹与鱼雷。

只是,这也没有什么意义。

没有一枚炸弹与一条鱼雷击中中国战舰,反而有五架美军战机在投完弹之后,被高射炮击落。

九点四十分左右,美军的攻击行动结束。

此时,美军舰队也遭到了攻击。

率先起飞的四十架“海鹰”在完成了拦截任务之后,并没有参与护航行动,而是按照顾祝同的安排返回了舰队。

也就是说,只有第二批出发的二十架“海鹰”陪同攻击机群飞往美军舰队。

事实上,当时双方的距离已经缩短到五百二十公里左右,因此率先起飞的战斗机在拦截了美军机群之后,依然有足够的燃油飞往美军舰队,为执行攻击任务的战机护航,只是没人知道美军舰队在向东南方向航行。

直到九点过,斯普鲁恩斯在接到第二波攻击机群的报告后,才知道中国舰队已经组织起了严密的防空网,他也才命令舰队减速。要到九点过十五分,在美军飞行员发现中国舰队已经派出攻击机群之后,斯普鲁恩斯才命令舰队转向,并且全速向西北方向撤退,与中国舰队拉开距离。

问题是,此时率先出发俯冲轰炸机群离美军舰队已经不到一百公里了。

九点二十五分,战斗打响。

率先投入的是护航战斗机,而其面对的是数量基本上相等的防空战斗机。

显然,在数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野猫”根本不是“海鹰”的对手。更何况,“海鹰”已经飞行了数百公里,燃油用掉了三分之一,而担任防空任务的“野猫”是在八点半之后才升空的,也就是在第二波攻击机群出发之后才离开了航母,油箱几乎是满的,在机动性上更不如“海鹰”。

这场空战也没有什么悬念。

“鸬鹚”机群到达的时候,“野猫”已被“海鹰”打散,残存的美军战机也只能拼命应付紧咬着不放的中国战机。

九点四十分,攻击开始。

与对付第一航母大队时一样,俯冲轰炸机分成了小编队,依次进入。

只是,这次没能等到鱼雷攻击机。

原因也很简单,在俯冲轰炸机发起攻击的时候,鱼雷攻击机群还在两百多公里之外,要半个多小时后才能赶到。

也就是说,俯冲轰炸机单独发起了攻击。

实战早已证明,俯冲轰炸机的威胁更大。不是说炸弹的威力更大,而是俯冲轰炸机更难以拦截。

根据中国海军的统计数据,只要俯冲轰炸机开始俯冲,被击落的概率不到百分之十,也就是有百分之九十的机会投下炸弹。如果采用四机编队投弹的话,单机命中率在百分之三十以上。也就是说,四架俯冲轰炸机同时投下炸弹,命中目标一枚炸弹的概率在百分之七十五以上。

对美军来说,这绝对是一场灾难。

有趣的是,首先遭到攻击的不是舰队旗舰“约克城”号,而是“企业”号。

与“光武帝”号首先遭到攻击一样,“企业”号实际上也是舰队期间,即第三航母大队的旗舰,在配制上与“约克城”号完全一样,唯一的识别标志就是涂在舰首与舰桥两侧的编号。

问题是,飞行员根本不会去看那些编号,而且也没人知道斯普鲁恩斯到底在哪艘航母上指挥战斗。

更重要的是,当时美军舰队已经转向,第二航母大队在前方、第三航母大队在后面,因此“企业”号在“约克城”号的东南方向上,也就正好在中国机群的来袭方向上,因此首先遭遇攻击机群。

既然这也是一艘舰队期间,飞行员就不会想那么多了。

十五分钟之内,总共有三十二架“鸬鹚”向“企业”号发起了攻击,而且每次都以四机编队的方式进入。

根据美军战报,“企业”号被五枚航空炸弹直接命中,而中国海军的战斗记录中,“企业”号被击中了七次。

总而言之,“企业”号遭到了重创。

只是,这艘航母并没被击沉。当时,几乎所有炸弹都砸在了“企业”号飞行甲板的正中央,而且大部分在机库内爆炸。主要就是,“企业”号也有机库甲板装甲,而且比“秦始皇”级还要厚一些。

最重要的是,在遭到轰炸的时候,“企业”号上已经没有舰载机了,而且早就为挨打做好了准备。

“企业”号回到美国本土之后,在旧金山造船厂里趟了十个月,直到一九四二年八月下旬才完全修复。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与被击沉几乎没有区别,因为在这十个月里,中美海军为太平洋战场上的主导权打了好几场大规模海战,而缺席这些战斗,让“企业”号的价值大打折扣。

在“企业”号遭到攻击的时候,“突击者”号也没能逃脱。

安排打击任务的时候,顾祝同就强调了一点,关键不是击沉几艘航母,而是得让美军舰队丧失作战能力。

说白了,如果这次攻击没能干掉美军舰队,还有机会组织第二次攻击。

只要能够瘫痪美军航母,那么在下一次打击中,还有机会击沉美军航母。只有瘫痪了美军航母,下一次攻击才不会遇到阻力。

正是如此,率先到达的俯冲轰炸机群,几乎同时攻击了“突击者”号。

事实上,“突击者”号在编队最后面,理应最先遭到攻击,只是“企业”号更醒目,而且“突击者”号的吨位小得多,尺寸也就小得多,看上去根本不像舰队航母,与中国海军正在大批量改造的小型航母非常相似。结果就是,前几批俯冲轰炸机都飞往“企业”号,后赶到的俯冲轰炸机在发现“企业”号已经遭到重创之后,才转向飞往“突击者”号,攻击了这艘落单的航母。

显然,“突击者”号的遭遇比“企业”号悲惨得多。

根据中国海军的作战记录,在十分钟内,二十八架“鸬鹚”攻击了“突击者”号,至少击中该舰六次。

十点不到,“突击者”号就变成了一堆漂浮在海面上的篝火堆。

因为排水量偏小,所以“突击者”号根本扛不住如此猛烈的打击,与真正的舰队航母依然有很大的差距。

十点过十分,“突击者”号的舰长下达了弃舰令。

仅仅五分钟后,斯普鲁恩斯就命令“突击者”号不得自沉,并且让一艘重巡洋舰与一艘轻巡洋舰留下来掩护。

结果就是,只有不到三百名官兵离开了“突击者”号,而且大多都是伤员。

显然,斯普鲁恩斯已经打算抛弃“突击者”号,但是他希望“突击者”号发挥余热,吸引中国战机的注意力。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161章胜利

更新时间:20129211:24:46本章字数:5097

第一百六十一章胜利

“突击者”号做出的牺牲,确实有很重大的意义,只是真正拯救了斯普鲁恩斯的不是这艘准舰队航母,而是珊瑚海上变化莫测的气候。

前面已经提到,在李向龙率领舰队进入珊瑚海的时候,气候并不理想。

显然,变化莫测的气候是一把双刃剑。

在此之前,正是因为有足够厚的积雨云层,所以美军的海上巡逻机没有发现已经到达珊瑚海南部海域的中国舰队。在与第一航母大队交战的时候,也是受积雨云曾影响,弗莱彻没有发现中国舰队的侦察机。

现在,气象条件对美军更加有利。

在出动了第一波攻击机群之后,斯普鲁恩斯就让舰队向东南方向航行,除了缩短攻击距离之外,还与气候变化有关,即在美军舰队的西北方向上出现了积雨云层,而且很有可能发生雷暴。

在发生雷暴的时候,战机都无法起飞。

也就是说,必须离开雷暴区,才能出动舰载机。

在遭到攻击前,美军舰队转向到西北,而且全速航行。一是为了拉开距离,而更主要的还是为了进入雷暴区。

只要进入雷暴区,美军舰队遭到攻击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

要知道,战机在雷暴区里飞行很容易遭到雷击,而且过低的积雨云层遮挡住了飞行员的视野,让飞行员难以找到攻击目标。对俯冲轰炸机来说,问题更加严重,即根本没有足够的高度进行俯冲。

可以说,美军舰队能够躲过这场劫难,就得看能否及时进入雷暴区。

所幸的是,西南太平洋舰队派出的攻击机群也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即最先到达的俯冲轰炸机并没有攻击第二航母大队的两艘舰队航母,而是全部集中攻击了第三航母大队的两艘航母。

等到鱼雷攻击机群赶到的时候,已经是半个小时之后了。

因为提前转向,所以美军舰队已经向西北方向航行了近三十海里。更重要的是,雷暴区在向东南方向移动。

十点十五分,鱼雷攻击机群赶到。

此时,第二航母大队已经进入雷暴区,而且所在海域上空的云层高度不到一千米,能见度不到五公里。

这是个什么概念?

就算鱼雷攻击机的飞行员知道美军舰队就在前方,也不敢贸然发起攻击,而且在进入雷暴区后,也不见得能够找到美军舰队。

收到消息后,顾祝同请示了李向龙。

虽然李向龙很不想放弃到手的机会,但是他知道,如果让飞行员去冒险,结果很有可能是得不偿失。

十点二十五分,李向龙下达了停止追击的命令。

因为鱼雷攻击机不可能携带弹药返航,在降落之前必须丢掉鱼雷,所以所有的鱼雷攻击机都把鱼雷投向了没能逃脱的“突击者”号航母。

有趣的是,当时“企业”号侥幸逃离了战场。

在遭到攻击之后,“企业”号并没有彻底瘫痪,依然能以十多节的速度航行。在规避的时候,“企业”号没有向东北方向航行,而是转到了东南方向上,并且在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