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风云-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也有人持不同的观点。

首先受到影响、或者说从“威廉大帝”号上得到启发的,是一个叫约翰-费希尔的英国海军军官。

费希尔是谁,冯承乾当然知道。

在冯承乾熟知的历史中,这个一八四一年在锡兰出生、长相酷似东方人的英国海军名将在十三岁时加入了皇家海军,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是纳尔逊的旗舰“胜利”号上的水兵,随后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攻打广州、炮击大沽炮台等战斗,三十三岁时便升任皇家海军上校。

“威廉大帝”号完成设计时,费希尔刚刚晋升为皇家海军少将。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费希尔将平步青云,在四年后成为英国海军第一海务大臣,成为皇家海军的管理者。此后,在费希尔的主导下,英国建造了“无畏”号战列舰、“无敌”号战列巡洋舰等多个级别的主力舰。直到一九一零年,费希尔才会以男爵身份,从英国皇家海军退役。

就冯承乾所知,在近代海军史上,没有哪个人的影响超过了费希尔。

费希尔最大的贡献,就是“创造”了战列巡洋舰这个舰种,并且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一**零年,刚刚晋升为少将的费希尔,还没有这么超前的认识。

只是,此时的费希尔已身居要职:朴茨茅斯海军造船厂总监。

当时,费希尔最关注的是海峡对岸的法国海军,特别是数量众多的鱼雷舰艇,因此他的工作重点,也是设计一种专门用来对付轻型鱼雷舰艇的战舰,而这种由费希尔主导开发的战舰就是后来的驱逐舰。

德意志第二帝国开始打造大型战舰,也得到了费希尔的关注。

“威廉大帝”号的设计标准一经公布,费希尔就认识到,这种重视速度的战舰在未来海战中大有用途。

很快,费希尔就向皇家海军提交了一份报告,强调了高速战舰的重要性。

只是,这份报告没有引起皇家海军高层重视。

费希尔没有罢休,决定通过舆论向皇家海军高层施压,让皇家海军的高级将领重视北海对岸的潜在威胁。

作为传统的海权国家,英国民众有极为浓厚的海权意识。

这种意识达到了什么程度呢?只要有威胁,哪怕只是十分遥远的潜在威胁,也会被英国民众视为致命威胁。

一直以来,皇家海军就奉行“你有我也有,你强我更强”的政策。

德意志第二帝国建造重速度与火力、轻防护的新式战舰,英国海军当然不能落后,怎么也得意思一下吧。

当时,冯承乾也在关注英国的态度。

读到费希尔在报纸上发表的评论之后,冯承乾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误导英国皇家海军的绝佳机会。

重火力与速度、轻防护的战舰,也就是后来所说的战列巡洋舰有价值吗?

冯承乾非常清楚,随着技术进步,这种片面强调某种性能的战舰,很快就会被更加强大的战舰淘汰,只不过是昙花一现。

要是能让英国皇家海军花大力气建造战列巡洋舰,对帝国来说肯定是有益无害。

问题是,如何才能误导对手呢?

深思熟虑后,冯承乾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对手制造一个充足的理由,让对手不得不大力建造快速战舰。

什么样的理由,才能让英国皇家海军大力建造快速战舰呢?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冯承乾把提尔皮茨找了过来。

听冯承乾说明原委,提尔皮茨还有点犹豫,认为在这个时候鼓动英国大力造舰,等于提前发起海军军备竞赛,简直是作茧自缚。

“你的担心,我也想到过,只是我们得看得更加长远一些。”冯承乾笑了笑,对提尔皮茨说道,“‘腓特烈大帝’号与‘威廉大帝’号已经改变了战舰的发展方向,要不了多久,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现在建造的所有战舰都将落后,也都将遭到淘汰。也就是说,不管英国皇家海军建造多少战舰,等到新技术出现,都将成为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我们却能借此消耗英国的国力。”

“话是这么说,可是你不担心英国会借此向我们开战?”

“没有法俄出来挑衅,英国不会单独向我们开战。”

“伯爵觉得,法俄不会借机与英国结盟?”

冯承乾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俄国仍然对西伯利亚大铁路不死心,就算法国积极拉拢英国,英法俄三国在短期内结盟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年初就收到消息,沙皇已经决定继续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法国总理也表示愿意提供帮助。英国现在是分身无术,肯定不会与我们翻脸。”

“那么,利用俄国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也就有理由扩充海军。”

冯承乾点了点头,说道:“宰相已经照会英国首相,帝国建造主力舰,主要是应对波罗的海方向上的威胁。”

“伯爵打算如何开始这场海军军备竞赛呢?”

“这就是我找你来的原因。”

提尔皮茨沉思了一阵,说道:“要让英国大力建造战舰,消耗英国的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从英国的痛处入手。”

“痛处?”

“英国是一个海权国家,国力强大的根本在于广袤的殖民地与全球贸易,因此海上航线对英国来说,具有无比的重要性。”

冯承乾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让提尔皮茨说下去。

“英国最不能容忍的,除了本土受到威胁,就是海上航线不够安全。”

“也就是说,只要能对英国的海上航线构成威胁,就能让英国皇家海军花大力气建造昂贵的、但是不适合主力决战的战舰。”

“那得看威胁等级。”

冯承乾笑了笑,说道:“假如英国的潜在敌人手里有一种主力舰追不上、巡洋舰又打不过的战舰,而且这种战舰有足够的续航力,能长期在大洋上活动,那么英国皇家海军就别无选择了。”

“问题是,现在还没有这样的战舰。”

“放心吧,很快就会有了。”

“伯爵的意思是……”

“多亏英国报纸帮忙,陛下对‘威廉大帝’号的性能还不够满意,已经答应明年再拨款建造一艘主力舰。”

“伯爵想……”

“陛下同意建造战舰,但是没有说建造什么样的战舰,是不是?”

“这……”

“沙皇执意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陛下十分恼火,已把俄国看成眼中钉,我们可以趁此机会提出组建远东舰队。”

“也就是说,需要航速快、航程远的战舰?”

冯承乾点了点头,说道:“还得有足够长的自持能力。”

“这也是向英国解释的上佳理由。”

“英国怎么想并不重要,只要在台面上说得过去就行了。只要英国把我们当成潜在的敌人,就会跟随我们的步伐,建造新式战舰。”

“伯爵思虑周密,着实让我叹服啊。”

“将军,你也不用自谦。再过几年,等舰队初具规模,我会向陛下提出,任命你为远东舰队司令。”

提尔皮茨点了点头,没有多说感谢的话。

俗话说,大恩不言谢。得到冯承乾重用,提尔皮茨已经心满意足,哪有不为冯承乾效力的理由。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二十七章冷眼旁观

更新时间:20126143:30:32本章字数:5342

“威廉大帝”号动工建造时,并没引起轰动。除了前期宣传的效果,还与当时的国际事件有关。

最受关注的,正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执意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

两年前,在英德出面干预之后,亚历山大三世暂时放弃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法俄联盟也因此告吹。

在俄国国内,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重要性人尽皆知。

虽然英德竭力反对,但是沙皇、大臣、以及俄国的资本家并没忘记,只有修建了这条铁路,俄国才是真正的俄国。

随着德意志第二帝国加强海军军备,亚历山大三世看到了机会。

仅仅两年,英德关系大不如前。虽然两个强大的帝国依然在表面上维持着友好关系,但是英国已经开始提防德意志第二帝国,防范这个欧陆头号强国成为海军大国,从而对英国的海上霸权构成威胁。

借此机会,亚历山大三世再次提出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

这次,沙皇是玩真的了。

为了促成此事,亚历山大三世让维特全权负责修建铁路的事情,并且与法国进行贷款融资谈判。英德还没来得及采取外交行动,维特就向沙皇递交了工程规划书,并且得到了内阁与杜马的全力支持。

紧接着,法国国会批准了十四亿法郎的对俄贷款。

随着“西伯利亚铁路建筑公司”问世,俄国在法国的帮助下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已成铁板钉钉的事实了。

显然,英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对此非常恼火。

面对共同的威胁,就算英德关系并不融洽,也得暂时放下矛盾,希望对方能够成为对抗法俄联盟的依托。

由此可见,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一意孤行,等于帮了帝国大忙。

英德关系缓和之后,帝国继续建造大型战舰,也得有充足的理由。

当然,理由就摆在面前,根本不用寻找。

年底,在“威廉大帝”号已经铺设好龙骨的时候,冯承乾代表德意志第二帝国宣布,为了应对俄国波罗的海舰队构成的威胁,德意志第二帝国将在接下来的五年内,每年建造一艘主力舰。

对此,英国不但没有反对,反而提出可以帮助帝国建造战舰。

英国此举,并非大发善心,而是在为自己着想。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海军能够牵制住俄国波罗的海舰队,那么英国在地中海、黑海、远东等地区受到的压力将大大降低,也就能更好的维护英国的利益。

在这个时代,俄国是仅次于英国的第二海军强国。

虽然俄国的地理环境不太理想,出海口被大陆分割,但是自彼得大帝之后,俄国一直在努力获取南方的出海口,为向外拓展领土打造舰队。此时,俄国总共有三支舰队,即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与远东舰队。从条件上讲,黑海舰队最为理想,只要通过欧亚大陆之交的海峡就能进入地中海。只是受奥斯曼帝国钳制,俄国黑海舰队很难有所作为。远东离俄国核心地区十分遥远,又没有畅通的陆路交通,也不受重视。因为俄国首都圣彼得堡就在波罗的海边上,所以波罗的海舰队的实力在俄国海军中首屈一指,拥有数艘主力舰,为波罗的海最强大的舰队。

从地理上看,从波罗的海出来,就是英国控制的北海。

只要波罗的海舰队杀了出来,就能对英国构成极大的威胁。

同样受地理因素影响,加上在波罗的海没有合适的基地,英国皇家海军不大可能派舰队进入波罗的海。

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能够牵制住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对英国肯定是大有裨益。

打造一支强大的舰队需要足够的时间,而修建一条横跨欧亚大陆、绵延上万公里的铁路也需要非常多的时间。

对此,冯承乾看得十分透彻。

只要帝国海军还没有强大到对皇家海军构成致命威胁,英国就会把野心勃勃的俄国当成最为强大的潜在对手。

有俄国在前面挡着,英德两国至少得在表面上维持友好关系。

这样一来,冯承乾就得把握好分寸,只要不分刺激英国,控制好造舰规模与速度,就不会引火烧身。

每年造一艘主力舰,而且仅是五年规划,算不上过分。

即便再等五年,帝国海军也只有七艘主力舰,而且服役的不会超过五艘,连英国皇家海军的零头都不到。

俄国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还不是冯承乾最关注的事情。

在此之前,发生了一件与冯承乾有关,甚至可以说是冯承乾一手引发的大事,即日本向英国订购战舰。

经过近一年的谈判,英国与日本达成协议,由英国提供贷款,为日本建造四艘铁甲舰。

日本,也是一个很有野心的国家。

只是,日本不像俄国,有广袤的国土、众多的人口与丰富的资源。可以说,日本的野心与实力极不相称。

促成此事的,正是沙皇一意孤行。

最初的时候,英国不想做亏本买卖,毕竟给日本发放贷款,等于是在赌博,不见得能够收回来。精明的英国人早就看了出来,日本积极扩充海军,绝对不是为了本土防卫,而是要在远东地区大干一番。头脑再简单的人都想得到,日本与大清迟早会干上一场,但是没人知道谁会是最后的胜者。如果日本战败,那么英国提供的贷款将全部泡汤,别说连本带利全部收回来,恐怕连本金都得赔进去。

英国的资本家很精明,自然不想做赔本买卖。

直到传出沙皇决定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消息,英国当局才改变初衷,认识到扶持日本的重要性。

在远东地区,英国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大清积弱积贫,还以天朝自居,定然不会跟英国联手遏制俄国。

那么,正在快速发展壮大的日本,成为英国在远东地区结盟的唯一对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