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风云-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这些理由,中国海军自然会攻打硫黄岛。

只是,山本五十六却有不同的见解。

在山本五十六看来,中国海军的当务之急不是攻占硫黄岛,而是夺取西太平洋的绝对制海权,也就是歼灭联合舰队。

道理也很简单,在歼灭联合舰队之前,就算中国海军攻占了硫黄岛,也守不住。

显然,山本五十六对“海权”有着更加直接的理解。决定海权的,绝对不是某座岛屿或者是某座海军基地,而是舰队。

由此,山本五十六相信,中国舰队出海是为了寻求决战,而晚一步出发的登陆舰队不过是在虚张声势。

可以说,山本五十六的判断非常准确。

让登陆舰队出海,正是冯承乾虚张声势的安排,当时别说中国海军,连陆战队都没有能力攻打硫黄岛。

虽然在大战爆发后,陆战队就进行动员,而且在和平时期,做为紧急反应部队的陆战队的战备级别就高于陆军,但是登陆作战不仅仅是让登陆舰队把陆战队送往战场,还涉及到后勤保障等各方面的因素。事实上,在和平时期,陆战队的主要任务是保卫像台湾这样的离土岛屿、以及琉球王国与朝鲜这样的附属国家。也就是说,和平时期,陆战队是一支海外防御性质的军队。问题是,在战争时期,陆战队却是一支典型的进攻型军队,其主要职责就是做为海军的地面部队攻城拔寨。

显然,这种角色的转变,需要足够多的时间。

更重要的是,需要后勤保障方面的全力支持。

比如,动用一个师与一个加强旅攻打硫黄岛,除了需要一支足够庞大的登陆舰队,还得为运送作战物资准备足够多的运输船只,而这些物资在和平时期是不会囤积在军港里的,需要在战时调集,也就需要足够多的时间。把上海选为陆战队的集结地,正是上海有航运的便利条件,还是华东地区的主要交通枢纽中心。此外,中国有一半的军事工业,特别是弹药工厂就分布在长江两岸,以重庆与武汉最为集中。也就是说,通过长江航道,能够较为便利的把物资送到上海,再在黄埔港装上远航货轮。当时,一些五千吨级的货轮甚至能够直接前往武汉,不需要在上海转运。

问题是,大战才爆发三个月,中国的动员工作才刚刚开始呢。

在这种情况下,冯承乾自然不会指望攻占硫黄岛。

以中国的备战速度,最快要到一九四一年中期,才有能力发动大规模两栖登陆作战,而到时候需要攻打的肯定不是硫黄岛了。

从黄浦江出发的登陆舰队正是开往琉球岛的那霸港。

只是,登陆舰队装载的不是陆战队,准确的说不是陆战队的作战部队,而是陆战队的工程部队。

为了迷惑日军,冯承乾让陆战队作战部队的官兵全部换上便服,依然留在上海。

冯承乾这么做,就是希望让日本当局相信,中国海军将攻打硫黄岛,从而让山本五十六率领联合舰队赶往硫黄岛。

当时,冯承乾相信,山本五十六肯定会去硫黄岛。

为此,他已经让所有在西太平洋上活动的潜艇,只要还有足够的燃油就前往硫黄岛,负责搜寻与监视联合舰队。

问题是,山本五十六根本就没有去硫黄岛。

在收到海军本部的电报后,山本五十六没有率领联合舰队南下,而是向西航行。

按照他的判断,中国舰队肯定会去硫黄岛,而且肯定会轰炸硫黄岛,才能让日本海军本部确信中国海军会攻打硫黄岛。山本五十六的计划也很简单:在中国舰队轰炸硫黄岛的时候发动突袭。

这也是他率领联合舰队向西航行的原因。

到时候,联合舰队不在硫黄岛附近,而是在硫黄岛的西北方向上。因为中国舰队是从宫古水道进入西太平洋的,而且忌惮日本本土的岸基航空兵,所以不会贸然北上,会从西南方向上逼近硫黄岛。如此一来,在中国舰队出动飞机轰炸硫黄岛的时候,联合舰队就在中国舰队北面。

山本五十六确实是一位非常有才干的海军将领,对战场局势的判断极为准确。

只是,山本五十六忽视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这就是,联合舰队的行踪也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九月七日夜间,在小莅原群岛附近活动了五天的“长尾鲨”号潜艇就发现了联合舰队。

只是,这艘潜艇没有能够及时发出电报。主要是,它离联合舰队太近了,几乎就在联合舰队的肚皮底下。更要命的是,联合舰队在七日夜间还没有收到海军本部的电报,也就在小莅原群岛海域待命。此外,“长尾鲨”号是在完成破交任务的返航途中遇到联合舰队的,而潜艇上的鱼雷早就用光了。

有趣的是,当时“长尾鲨”号去小莅原群岛,不是收到了命令,而是想过去碰碰运气。

按照规定,中国海军的远洋潜艇的出海周期为两个月,即要在海上活动两个月才能返回基地。“长尾鲨”号是在七月二十一日出海的,因此返航时间是九月二十一日。当时,“长尾鲨”号上还有大约一半的燃油,能够航行近四千海里,根本不用急着返航。更重要的是,小莅原群岛这边经常有小型船只出没,而且这些船只都没有战舰掩护,“长尾鲨”号的甲板炮正好派上用场。

结果就是,这艘潜艇在联合舰队的肚皮底下呆了将近十个小时。

直到九日清晨,联合舰队向西航行了四个小时之后,“长尾鲨”号才浮上海面,发出了至关重要的电报。

可以说,这是一封决定性的电报。

电报中,不但提到了遭遇联合舰队的海域,还提到了联合舰队的航向与航速。

冯承乾所在的“秦始皇”号航母收到了这封电报,中国海军潜艇司令部也收到了这封电报,连那霸港都截获了这封电报。

可惜的是,联合舰队却没能截获这封电报,或者说没能判明其准确来源。

……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七十九章将计就计

更新时间:201282117:48:07本章字数:5268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七十九章将计就计

第七十九章将计就计

联合舰队中,只有旗舰“雾岛”号有无线电监听与测向装置,而且是开战后加装的。

在小莅原群岛待命的时候,“雾岛”号上的无线电监听测向装置一直在工作,而且截获了不少电报。虽然日本海军没有破译中国海军的密码,但是至少知道,那些电报是在西太平洋上活动的潜艇发出的。

联合舰队离开小莅原群岛后不久,“雾岛”号上的无线电监听与测向装置就罢工了。

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在大战爆发前,日本的电子工业并不发达。比如,中国、英国与美国都在战前研制出了雷达,德意志第二帝国也在战前从中国引进了雷达,并且成功仿制出了国产雷达,而日本直到一九四一年才从英国获得了第一部雷达,而第一部国产雷达直到战败都没生产出来。

结果就是,“长尾鲨”号在第一次发报的时候,并没被联合舰队发现。

问题是,潜艇不可能只发一次电报。在有了重大发现之后,只要潜艇在海面上航行,就会不断的拍发电报,直到收到潜艇司令部发来的回电。一般情况下,潜艇要在拍发三到五次之后,才能收到回电。

显然,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长尾鲨”在第四次发报,也就是最后一次发报的时候,“雾岛”号上的无线电监听与测向装置已经修复了。

可惜的是,修复的只是无线电接受设备,测向设备还没有修复。

在截获了“长尾鲨”发出的电报后,“雾岛”号上的无线电军官并没产生警觉,只是认为那是一艘在西太平洋上活动的潜艇发出的电报。要知道,大战爆发后,中国海军的远洋潜艇一直在西太平洋上活动,几乎每天都有好几艘潜艇发出电报,向潜艇司令部汇报破交作战的收获。

事实上,如果“雾岛”号的无线电军官细心一点,就会发现这艘发报的潜艇离联合舰队非常近。道理很简单,“长尾鲨”号离联合舰队本来就非常近,因此“雾岛”号截获“长尾鲨”号发出的电报时,信号是比较强的,而那些主要在美日航线上活动的潜艇离联合舰队都非常远,无线电信号非常弱。

只是,“雾岛”号的无线电军官认为,刚修复的无线电监听与测向装置不够可靠,比不上他的直觉。

结果就是,联合舰队并不知道行踪已经暴露,也因此丧失了主要优势。

要知道,在舰队航空作战中,真正的优势不是有多少航母,而是情报。掌握了准确情报的一方,就掌握了主动权。航空作战与炮战不同,掌握了主动权就获得了抢先发起攻击的机会,而抢先发起攻击的一方,往往拥有决胜权。说得简单一些,就是谁先发现对手、谁先发起攻击,谁就有更大的胜算。

这一点,中国海军早就知道了。

大战爆发前,中国海军进行过多次航母对抗演习,而每一次演习的结果都证明,抢先发起攻击的一方都能获胜,被动挨打的一方甚至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在一九三九年初的一次演习中,由“秦始皇”号扮演的伏击者就在一次突击中,“干掉”了由另外三艘航母组成的特混舰队。

可以说,掌握主动权,就意味着获得胜利。

可惜的是,日本海军并没有这样的认识。虽然在大战爆发前,日本海军也举行了几次有航母参加的联合演习,但是在这些演习中,航母的角色都是为主力战队提供防空掩护,并没有承担主要攻击任务。

事实上,直到大战爆发,日本海军对航母都没有正确认识。要是主力舰有能力偷袭那霸港,山本五十六甚至会让南云忠一靠边站,带着八艘战列舰去炮击那霸港,以此打响战争的第一枪。

问题是,主动权还没有落到冯承乾手上。

虽然根据“长尾鲨”号的报告,冯承乾大致知道了联合舰队的行踪,但是西太平洋舰队的行踪也没有多少秘密可言。

九日中午,冯承乾匆匆吃过午饭,就去了作战指挥中心。

“消息已经确认,海军司令部、潜艇司令部与那霸港都收到了电报,联合舰队正从小莅原群岛往西航行。”

冯承乾点了点头,走到海图桌边,低头沉思起来。

显然,山本五十六也收到了消息,知道中国舰队已经进入西太平洋,而且知道中国舰队正在赶往硫黄岛。

问题是,联合舰队为什么没有去硫黄岛?

答案很明显,山本五十六并不认为中国海军会攻打硫黄岛,只是想借攻打硫黄岛与日本海军决战。

这下,新的问题出来了。

如果山本五十六知道这是个圈套,为什么还要率领联合舰队前往小莅原群岛?

冯承乾不得不相信,山本五十六也想决战,因为只有通过决战消灭中国舰队,日本才能确保西太平洋上的制海权,也才能确保通往美国的航线不受到威胁,更能使美国在参战问题上偏向日本。

准确的说,是让美国放弃绝对中立,为日本提供武器装备。

说白了,只要日本有足够的胜算,美国当局就不会管什么中立不中立,肯定会帮助日本打赢这场战争。

日本欠缺的,只是在一场决定性的海战中取胜。

显然,山本五十六明白这一点,所以也想借此机会一举定乾坤。

想到这,冯承乾就意识到,山本五十六不会躲避,而是准备将计就计,在中国舰队攻击硫黄岛的时候发起突然袭击。

那么,该怎么打这一仗呢?

思考了好一阵,冯承乾才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看到冯承乾点头,鲁志刚才说道:“如果我们按照计划前往硫黄岛,很有可能遭到联合舰队伏击。”

“不是很有可能,是肯定。”冯承乾抬起头来,对鲁志刚说道,“山本五十六肯定不会躲避,他只是在寻找更有利的机会。如果我的判断没有错,联合舰队不会走太远,应该在硫黄岛西北方向上待命。”

“西北?”

“我们去硫黄岛,就得从西南方向上接近,而且我们在不知道联合舰队行踪,又想让日本海军相信我们会攻打硫黄岛的情况下,肯定得轰炸硫黄岛。这个时候,我们的舰载机要么在轰炸硫黄岛,要么在准备轰炸硫黄岛,并没有可以用来攻击联合舰队的力量,甚至没有足够的侦察机来搜寻联合舰队。只要联合舰队在这个时候出现,我们就非常被动,甚至会因此而战败。”

“果真如此,我们就不能轰炸硫黄岛。”

“如果我们不轰炸硫黄岛,山本五十六就不会主动向我们靠近。”

“既然联合舰队在硫黄岛西北,我们就直接杀过去。”

冯承乾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山本五十六不是笨蛋,肯定想到了这一点,也就肯定会在前方部署侦察力量,也许是潜艇、也许是侦察机。很明显,我们偷偷逼近联合舰队的希望极为渺茫。”

“这也比前去送死好。”

“谁说我们要去送死?”冯承乾又看了鲁志刚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