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5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统的特区警官托马斯?德拉汉提的后颈。这时他有了枪杀总统的清晰视野,但他的第三枪却打中了街对面另一家酒店的玻璃。

这时,安保特工中的负责人杰瑞?帕尔拼命将总统推入轿车,而第4枪则击中了奋不顾身扑在总统身上作挡箭牌的另一特工蒂莫西?麦卡锡的腹部。第5枪击中了轿车打开车门上的防弹玻璃,第六枪则先是击中了轿车的防弹装甲后反弹从总统腋下击中肺部,距心脏仅有约二点五厘米。

总统被枪击的事情,立刻被媒体报道,传遍了整个美国。谢洛夫还在评估成功率的时候,总务处处长谢尔瓦诺夫突然进来报告道,“主席,我们接到消息,美国总统遇刺。”

“嗯?里根被暗杀了?”谢洛夫愣住了,然后恍然大悟好像里根刚上台不久的时候,确实被刺杀过一次。有人说没有政治原因只是一场意外,也有人说这是一个政治阴谋。但那肯定不是苏联干的,因为谢洛夫没有下达过命令,还是有人杀他,这就说明此事和苏联无关。

就在这个时候桌子上的电话骤然响起,谢洛夫拿起了电话答应两声,然后驱车前往克里姆林宫,这是勃列日涅夫亲自打过来的电话。

“里根被枪击的事情和我无关,我根本没有下达过这种命令。”谢洛夫都有些后悔前两天说真想杀了他这种话了,因为这件事被怀疑,他多冤枉?

勃列日涅夫沉默不语,他也认为这件事是克格勃出手的可能性不大。谢洛夫虽然胆子一向非常大,但如果有随时干掉美国总统的本事,那首先他自己就可能无法见证,今天坐在总书记位置上的人,很可能是谢列平而不是他。

勃列日涅夫自认为自己看人很准的,当年的敌人现在都已经不在政治舞台上了。他很多次都想换了谢洛夫,最终都没有这么做。“我相信你,你作为总政委,也应该知道里根被枪击一旦和苏联有关系,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世界大战的到来,但是谢洛夫相信这件事和苏联无关。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他做的。(~^~)

第八百二十七章 目标孟买

说话的时候,谢洛夫貌似无意的拍了拍心脏的位置,这不是他的身体有什么毛病,而是阻止勃列日涅夫身后的护理妮娜,不要动手。?

不要说这件事和苏联没关系,就算是他真的下令干掉里根而且成功了,估计美国都不会往苏联身上怀疑,除非那些美国大财团愿意为了一个里根,和苏联开启辐射剧情。如果不愿意,那里根就算是苏联杀的,也绝对是白死。

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一旦坐实了是苏联动手,估计美国人是忍不了的。但在这之前,美国的调查部门有很多办法给这次的枪击案定性,比如说臆想症患者、或者是精神病人。

谢洛夫废了很大的劲才让勃列日涅夫相信,这件事和苏联无关、和克格勃无关、和自己无关。其实这本来是一个浑水摸鱼的好机会,可他不敢这么做,以最近两个月美苏之间的相互指责,苏联一旦开始散播阴谋论被美国人现,这就相当于偷鸡不成蚀把米。引火烧身的举动他是绝对不能做的。

“真的不是你?”从克里姆林宫出来,乌斯季诺夫同样问出了一个伤脑筋的问题。

“真不是,我又没有得精神病。”谢洛夫摇头苦笑,自己就这么想一个疯狂的人么?这种印象都是哪来的?虽然他确实在策划一个大行动。

“但是我估计,凶手应该会被判成精神病人的,美国人总是这样。里根上台确实让一些想要安于现状的势力不满,但肯定不是我们动的手。”谢洛夫呵呵一笑,关于美国总统和精神病人之间的关系,说上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其中的历史源远流长,堪称美国都市传说,1881年,成功刺杀加菲尔德总统的查尔斯?吉特奥就是位精神病患者。刺杀总统的人,背后肯定有人支持,这些人不是一般的人,都是一些家族财阀之类的,他们为了摆脱法律的制裁,往往会聘请庞大的律师团为他们开脱,而这些律师会想方设法钻法律空子,而精神病是开脱最有效的方法。

比起美国国内此时的震惊,苏联这边就平静的多,虽然苏联对里根是要多讨厌有多讨厌,但是还是要顾忌外交上的礼节表示慰问。

“里根遇刺案对我们还是有好处的,现在我们也不知道里根到底死没死,现在我可以作为几个情况进行预测,一条就是里根死亡,这种对策是非常简单的,我们只需要等待就行了,看看副总统布什是不是会继续执行里根的对抗政策。一条是里根没死,这样就算是最乐观的估计,里根半年之内也别想完全康复,利用这半年的时间,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最后一条是里根毫无伤,但是这基本不可能。”刚刚摆脱了幕后黑手嫌疑的谢洛夫,马上开始对这件事的后续影响开始预测。

“不管是死亡还是重伤,美国不可能封锁太长时间消息,我们马上就会知道。”勃列日涅夫阴沉着道,“这不是主要的问题,我们的一切计划照旧,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是!总书记!”安德罗波夫、谢洛夫、乌斯季诺夫、葛罗米柯四个人同时点头。

勃列日涅夫点头挥手让他们下去,准备休息了。虽然心中并不想承认这个问题,但他必须承认一件事,那就是他真的老了。现在经常思考的问题,就是是不是要解决一些苏联可能遭到的隐患,尤其是阵营内部的隐患。

“还是不着急,先等待今年过去了再说。”勃列日涅夫不自然的看向遥远的东方,他希望稳定住远东的环境,如果说自己本阵营内部还有不稳的地方,那只有一个方向了。

作为总书记勃列日涅夫深感中苏分裂平白消耗了自己阵营的一部分实力,但是让他主动示好,这也是不容易的。他从来就不认为苏联有什么做错的地方,相反中国和南斯拉夫一样,总是在给苏联制造问题。苏联要和平竟争搞缓和的时候,中国在搞对抗。苏联开始对抗了,中国开始搞缓和,两国就好像永远都不在一个节奏上。

实际上,勃列日涅夫从一上台,就没有松懈缓和中苏关系的积极努力。苏共二十四大,他就邀请中国代表团赴苏;柯西金趁访问越南之机的两次北京之行;,柯西金在北京机场与周恩来会见,都是他一手推动的。他认为自己已经够可以了,却从来都收不到中国的善意。

很多时候他都想和谢洛夫谈谈这个问题,能不能让总政委想想办法,尝试改善一下中国和苏联之间的关系,修复到斯大林时代的样子。这出了总政委的能力,要知道谢洛夫的名声在欧美臭不可闻,另外一个对他频频攻击的国家就是中国。谁让中越战争的时候,他曾经说要来一场核突击演习,试试中国呢。

所以还是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吧,比如搅屎棍这么伟大的事业。现在里根遇刺,短时间内里根的问题是养病,他可以趁着这段时间搞点事情。

因为事情重大,所有的事情谢洛夫都是独自策划的,他不能相信任何人,如果暴露的话,他自己肯定是没有好果子吃,克格勃也会名誉扫地,苏联的名声同样会受到巨大影响。

出动的行动人员当然是越少越好,行动人员是谢洛夫找的巴基斯坦人,有克格勃秘密警察总局的阿訇亲自教育,由特别调查部在一座中亚的基地中训练,那里与世隔绝,事实上这些七八岁的时候被弄到基地的孩子,根本不知道那里是苏联的地方。他们从来就没有出过那里的基地,甚至十年来他们对自己的巴基斯坦都一知半解。甚至不知道俾路支地区非常想要脱离巴基斯坦,在他们心里,只有复仇。

他们只知道一件事情,他们的家乡已经被印度占领,脑海中最为深刻的记忆,也是自己父母被印度军人处死的场景,实际上他们就算是忘记了也没有关系,克格勃保留了当时的照片,就贴在他们居住的宿舍墙壁上。他们可以随时想起来自己的父母是怎么死的。

秘密警察总局虽然成立的初衷就是对付宗教的,但这不耽误一些秘密警察总局的干部本身就是一个优秀的阿訇,一个优秀的警察必须了解犯罪分子的心理。秘密警察总局的干部也是这样,如果他们有一天不再克格勃工作,未尝就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阿訇。

三月份的最后一天,很少出现的门德列夫,出现在了基地之外,他没有进去,门德列夫长得并不像是中亚人,这里的教官都是懂乌尔都语的乌兹别克人。

来到训练营外面之后,门德列夫直接扔出来了十本证件,这是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的证件。上面有两把战刀交叉,以及和平教的星月标志。事实上这不是伪造的,使用的材料和印章都和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一致。就算是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的人自己看,也不可能辨认出来其中不一样的地方。

“我要八到十个人进入印度执行任务,从里面给我挑选几个愿意为安拉牺牲的仆人。”门德列夫开口道,“就算是一把刀,十年的时间也应该磨的都快了。”

“知道!”本来这里的教官也想问一下门德列夫几个问题,但是刚开口就见到克格勃行动执行部的证件,瞳孔不可抑制的微微缩了一下,马上点头招办。

“有人会接这些主动为安拉牺牲的战士离开训练营!”门德列夫冷着脸说道,“训练营马上就会关闭,主席的意思是,你们这些教官会进入内卫军工作,各自回到原来的单位。”

两人的交流非常短暂,门德列夫本身就不是一个容易交流的人,倒不是不善言辞,而是从心里就懒得说话,如果克格勃能力研究所的念力研究真能实现,估计门德列夫可能会很高兴,他可以使用念力和别人沟通了。

目送着训练营的教官离开,门德列夫眼皮一翻,一直放在手里的手拿出来一只手机道,“门德列夫,监视住训练营,人选挑选完璧之后,将所有学员处决,同时炸掉训练营。这些人的思想已经被宗教污染了,无法教育。”

对话完毕,门德列夫缓慢的站起来,拍了拍自己的裤子,走到了外面停留的越野车上,启动车辆绝尘而去。不论是西伯利亚的针叶林区,还是黑海的沙滩,亦或是这里的戈壁滩,都不能引起这个杀手头子的心理波动,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最终这里挑选出来了十个学员,都是从小在这里长大,在一九七一的印巴战争中被克格勃的人收养的阵亡巴基斯坦军人后代,而同一天晚上,大批克格勃边防军秘密包围了营地,第二天,这座十年历史的训练营不复存在。

“我们的行动定在印度的第一大城市孟买,为了安拉,为了巴基斯坦,向印度人复仇的时候到了!想想十年来你们日复一日的训练为了什么?”(未完待续。)8(83中文网 )

第八百二十八章 大爆炸

“人选好了?好,你亲自指挥,不要出现问题。”谢洛夫简单吩咐了一句就放下了电话,现在在打退堂鼓的话,已经太晚了。很多机会他都可以放弃这个计划,但却一直没有放弃,事到临头在放弃的话,已经来不及了。

放下电话,继续看阿富汗方面的情报,目前为止阿富汗人民军人数为三十万人,装备了一千一百辆苏制坦克,以苏联的盟国标准,阿富汗的军事力量并不强,哪怕在阿明扩军之后也是如此,更不要提面对六十万大军的巴基斯坦了。

不过阿富汗倒不是完全的菜鸡,阿富汗全国多山,尤其是面对苏联的北部边界更是如此。这也是苏联历史上进攻阿富汗如此吃力的原因,但和巴基斯坦交接的那边,却是阿富汗为数不多的平原地区,很适合阿富汗扩军之后的人民军进攻。虽然原本的历史上那里的好地形,成了美国输送武器抵抗苏军的重要通道。

还有一点优势就在于两国边界的阿富汗主体民族了,相信一旦战争开始会有大用。这种考量必须计算到巴基斯坦的外援,一个是美国,这谁都知道。另外一个就是让印度丢了东北部七个邦的某大国。战事一起,两个国家就是巴基斯坦的主要外援。

不过两国会为了巴基斯坦拼命?有这个可能,所以谢洛夫才要给印度一个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指责的开战借口,任何一个国家想到这件事,都不敢明着站在巴基斯坦一边。因为和巴基斯坦站在一起,就等于是和人类道德的反面站在一起。

这件事根本不用划分阵营,不论是两大阵营还是中立国家都不会接受,正是因为后果严重,十年来谢洛夫好几次放弃这个计划,一旦事情走漏风声,谁都承担不起这个后果。

就算是现在他也仍然在犹豫,不过让他犹豫的时间已经越来越短了。和往常和别人讨论计划是否实施不同,因为这件事太重大,后果太严重,他只能自己进行推敲,每看一次调查报告,都会再三要求迅速销毁,不敢留下一点蛛丝马迹。

很长一段时间内,谢洛夫认为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