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4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这时候门被推开,狰狞的谢洛夫再次变得云淡风轻,像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瓦莉娅凑近瞅了丈夫一眼,嘴角挂上一丝狐狸般的笑容道,“我的换的是新刀片,别担心啦!我刚才找了一下,家里没有刮刀,先用我的也没问题,你嫌我脏?”

“我哪敢啊,你刮都刮完了?我还能揍你?”谢洛夫尴尬的笑笑,忽然把女人拉到自己的怀中,一只手高高扬起,一巴掌拍在女人的****上,在女人的惊呼中发出一声脆响。(未完待续。)

第六百九十四章 进展神速

你说一个好好的苏维埃毛妹,这花式作死的毛病是跟谁学的呢。难道是跟丈夫?晚上谢洛夫遭到了猛烈的报复,这种惊涛骇浪让他有一种骨盆碎裂的错觉,但没关系,最终的胜利者还是他,哼哼唧唧的瓦莉娅还是输了。

“我们必须对蒙博托给予援助,否则我们会丢失整个非洲,现在几乎所有的北非国家都和苏联保持密切的关系,这也包括苏丹,而且战争才刚刚爆发,苏丹已经受到了全体阿拉伯国家的支持,那些阿拉伯人在这点上是不惜任何代价的,埃及传播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占据了很多国家的主导地位,和苏联的社会主义运动结合,在阿拉伯人群体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美国国防部长施莱辛格忧心忡忡的说道,“我们要干涉必须马上,不然后果无法评估。”

说话的同时国防部长施莱辛格的眼睛不断的注视着国务卿基辛格,因为美国在中东战争中对以色列的支持,现在和阿拉伯国家关系处在历史最差。如果以色列把阿拉伯打的一败涂地也就算了,失去了信心的阿拉伯国家面对美国的压力,可能会妥协。

但几次中东战争全部打平,最近一次阿拉伯联军还收复了失地。这让整个阿拉伯国家信心爆棚,虽然苏联已经答应美国不在直接插手中东战争。可信心已经起来的阿拉伯国家,对美国的压力熟视无睹,就连在商谈中的以美元结算石油谈判,也因为埃及、叙利亚、伊拉克的激烈反对没什么进展。

沙特、卡塔尔等一些国家虽然向美国表示友好,但也同时表示必须考虑阿拉伯世界内部的几个军事强国的意见,要知道,阿拉伯内部有数的几个军事强国,全部都是亲苏的。

国防部长施莱辛格也是犹太人,但他对基辛格的不满也是真的,他认为上次中东战争美国就应该不惜一切大家支援以色列,把所有阿拉伯国家打垮,苏联绝对不敢和美国真的进行战争,也许会退让。

“我也认为我们应该对蒙博托进行援助,但是我们不能直接的派兵过去。要知道我们现在还有很多问题。”基辛格这次也没有坚持己见,虽然他认为美国因为国内问题应该修养一阵,但也绝对不能让苏联随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基辛格认为美苏力量大致处于均衡状态,由于核时代惊人的武器库,哪怕有一方再增加一点军事实力,也不会使形势发生任何有效的改变,所以基辛格对苏联力量的增长并不十分担心。施莱辛格虽然也承认两个超级大国目前在战略武器上大致保持均势,但他担心未来若干年以后苏联的战略武器将取得优势,从而置美国于危险的境地。

施莱辛格对苏联的战略意图抱有很大戒心,他认为缓和只是苏联推进自己战略的工具,苏联的真正目的是谋求优势。但是既然苏联想要缓和,就说明苏联认为符合自己的利益,既然这样美国必须坚持讨价还价,不能让苏联轻松的得到想要的东西。

“我们现在确实面临了苏联的巨大压力,我本人也是同意的,既然这样我们就对刚果金进行援助,同时要和盟国进行沟通,要知道我们的盟友对我们不满的力量非常大。我们无法从法国在非洲的力量中获得帮助……”福特也有些焦头烂额,法美两国在东西方关系、西方联盟内部关系以及地区局势等问题上意见经常相左。尼克松政府曾在改善与法国关系上作了一些努力,但收效甚微。中东战争之后和阿拉伯国家的联合石油禁运使美法关系跌入低谷。

苏联一直都在非洲搞小动作,但从来不碰法国人的势力范围,这种友好的态度,法国对苏联的扩张当做没看见,再说法国自从戴高乐死后亲苏力量空前强大,占据了法国的半壁江山,加上黄金价格和汇率的问题,福特需要给未来的政府定下一个基调。

还有美国和日本的问题,美国和联邦德国的问题,弄得福特必须把稳定自己盟友作为第一位,西方七国会议就是他对美国盟国的考虑原因。

几个小时之后,福特总统前往国会表示美国要对刚果金进行援助,因为美国不能忽视苏丹背后苏联的影子,“只要我担任总统一天,我们绝不允许缓和成为浑水摸鱼的许可证,缓和必须是有来有往的。”

随后美国国会拨出了三亿美元的援助,用于支持蒙博托。同时开始调集运输力量把军事援助送到金沙萨,同时美国媒体谴责这场战争有大国操控的影子,美国一定要让非洲恢复和平,这是美国的国际责任等等……

“说的这么高尚,还不是为了利益?他们真的把自己当做救世主了?那美国这个世界第一的产粮大国,怎么不拨出来一点粮食救援刚果金?亲眼看着刚果金一半的人口陷入饥荒中,我们支持是苏丹可没有饿死这么多人。”刚买完电动刮胡刀的谢洛夫不断的蹭着自己下巴,美国如果要帮助蒙博托,其实送粮食远远比送军火起作用。

七十年代比较出名的是世界经济危机和石油危机、但实际上这是欧美碰到的问题。有一个问题全世界碰到的国家更多,那就是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碰到的世界粮食危机。尤其是在第三世界国家,广泛的粮食危机都存在,非洲更加是重灾区。

如果刚果金的人都能吃饱肚子,以他们是苏丹两倍的人口,就算黑人在战争上天赋欠缺一点,刚果金军队也绝不会这么容易第一天就让苏丹人民军抓了一万多人。击毙刚果金士兵四百人……

“战俘营的管理交给我们,我们本身派出干部,同时让苏丹人民军的政委进入战俘营维持秩序,这些士兵有改造的空间,黑人还是比较好糊弄的,连和平教的苏丹都能压制住,对刚果金应该更加不成问题。”谢洛夫放下刮胡刀命令道,“让齐涅夫同志注意下这个问题。”

苏丹人民军第一个星期进展神速,兵锋直指刚果金第三大城市基桑加尼,基桑加尼是刚果金东北部最大的城市,有铁路直通首都金沙萨,从这里可以度过地理上最大的困难刚果河。

在基桑加尼苏丹人民军遇到了第一次的大规模抵抗,在这座城市当中有刚果金部队一个师的兵力,师长是蒙博托的亲信,对苏丹人民军的劝降不屑一顾,表示美国很快就会对刚果进行支援,就算苏丹背后有苏联,也绝不是美国人的对手。

基桑加尼的重要性关系着苏丹人民军的进展,他们必须在旱季解决掉这个国家,否则一旦雨季来临道路不畅,他们就可能会陷在这个中非国家。

事情的严重性不能被低估,战斗在骤然间爆发,苏丹人民军在完成了炮击之后,以坦克师为箭头冲进了基桑加尼,展开了进入刚果金领土以来的第一个攻坚战。整整一天,基桑加尼市区枪炮声不断,索性刚果军队的素质和苏丹人民军有很大差距。

经过一天的交火,苏丹人民军阵亡不到一百人,击毙了刚果四百名士兵,同时抓了两千多的俘虏,第二天晚上占领了基桑加尼,其余的刚果金士兵不知道去向。

刚果金在苏丹边界的军队基本已经消失,因为刚果河把刚果放在边界的军队和本土隔开,在头一个星期的战斗中,苏丹人民军把被刚果河阻拦无法撤退的刚果军队全部歼灭。送到了一个又一个早已经建立好的战俘营当中。

基桑加尼被占领之后铁路没有经过破坏,很快便恢复运行,成为苏丹人民军进攻刚果的中转站,战争刚刚开始一个星期,占据刚果金军队总人数三分之一的部队已经消失。这让蒙博托大吃一惊,他不知道这是因为他的部署有问题,导致北方的军队被刚果河阻拦,而是认为国内有人在反对他,联络了苏丹。

所以在清除反对派的同时,蒙博托开始对西方国家进行呼吁,尤其是希望美国干涉苏丹的侵略行动,不然整个非洲就可能被苏联所控制。

基桑加尼的铁路上,一列又一列的军事物资被送到苏丹人民军手中,同时由南苏丹黑人组成的部队则负责基桑加尼的稳定,阿拉伯人组成的苏丹人民军在休整了两天之后继续行进,准备利用铁路进攻进入刚果金复地,进攻金沙萨。

蒙博托的呼吁引起了欧美的关注,他们纷纷希望苏联制止苏丹的行为。可早已经制定好了计划的克里姆林宫充耳不闻,比起西欧的国家,美国人显然更加实际,他们联络了津巴、布韦对刚果金进行援助,同时美国空军运输机也已经出动把军事物资运到刚果,支持蒙博托。

在美国运输机到达之前,苏丹人民军空军先到了,不过他们没有扔下炸弹,而是扔下了反对蒙博托的传单。(未完待续。)

第六百九十五章 和平主义者

反蒙博托的传单上,除了指出蒙博托通知刚果金的种种问题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则是表明苏丹政府的立场,上面有苏丹军事委员会的全体签名,最后写到,“我们是卢蒙巴大学的学生,如果你们还没有忘记卢蒙巴总理的话,请和我们一起推翻这个残忍的政权。”

上面的指责让蒙博托眼皮直跳,卢蒙巴这个名字是他心中的一根刺。这位刚果金真正的国父当然不是直接死在他的手里,但蒙博托当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正是他亲手把抓获的卢蒙巴送到了必然会杀他的军阀手中。成功夺权之后的蒙博托,禁止了卢蒙巴主义者的活动,也是自己的心理作用。害怕卢蒙巴的支持者有朝一日会杀回来。

虽然有这种隐忧,可万万没想到卢蒙巴的支持者竟然从苏丹回来了,“一群苏联的学生,说话这么高尚,就好像你们是**自主的国家一样。”蒙博托嗤之以鼻,随后下达了命令收缴所有苏丹空军空投的传单,有私藏的人立刻处死。

克格勃有一点判断的还算正确,那就是刚果金内部卢蒙巴派确实还存在,在蒙博托控制不到的省份抵抗,这种新生的非洲国家,就算是蒙博托这种强人,也不可能终结部落的统治。苏丹是克格勃亲自出手进行清洗,勉强建立起来了稳定的政府。虽说远远没达到苏联的预期,可还是比刚果金的结构结实多了。

几乎在同时,安德罗波夫从克里姆林宫出来,随后立刻前往国防部,他得到了总书记勃列日涅夫、最高苏维埃主席谢列平、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的认可。和乌斯季诺夫一起到达国防部,命令苏联空军对苏丹进行补给。

在中东战争之后的不到一年,因为苏丹和刚果金的战争,苏联和美国两个敌人再次挽起袖子正面对垒起来,为参战的两个国家搭建起空中桥梁。一个从北半球把手伸到了中部非洲的战场,一个横跨大西洋对金沙萨进行支援。

两国空军的运输机编队,占据了世界的焦点,这是美苏两国空军的运力较量。两国都距离所在国非常遥远,距离是差不多的。这场较力也是对各自空军战略投送力量的展示。

为确保对苏丹的影响,勃列日涅夫下令支援苏丹的正义事业,并特别强调支援行动要大张旗鼓地干,向北约展示苏联无可比拟的战略打击能力。六月二十日,苏联开始向埃塞大规模空运物资,当天夜里,至少二百架运输机从苏联飞抵埃塞,卸下足够装备三个师的坦克、步兵战车、火箭炮以及大量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

“让齐涅夫维护好在苏丹的机场,我们必须保证每半个小时就有一架苏联运输机在喀土穆降落,至于转到苏丹南线的战场上,我们也要看看在我的学生们掌权了之后,苏丹到底有没有真实的变化,如果他们连在国内进行空运都做不到,坦白说我会非常失望。”谢洛夫一边调集克格勃在苏丹的力量,一边给喀土穆的学生发电报。

苏联的空军战略运输力量,平心而论还是要比美国差了一点,但已经达到了历史上七十年代后期苏联的水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弥合和美国空军的运力差距,就需要果断的判断力,迅速作出判断缩小其中的时间占据先手。

现在世界经济危机,两国庞大的运输机编队光油钱,就不是一般国家可以承受的。比起受到油价影响的美国,一直搞自己一套的苏联几乎没有受到影响,而且还因为价格上涨多了不少外汇,这笔钱历史上苏联用来买粮食,可现在苏联已经有了粮食解决的办法,在军备上就更加舍得烧钱,也绝对烧得起。

正当世界人民唯恐天下不乱的惊呼美苏又怎么样的时候,摆在谢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